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视神经的损伤机制和视神经功能恢复的研究[1]已有相当成就,建立视神经损伤的动物模型是众学者科研过程中的重要方法,在研究视神经系统修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定义及致伤因素 视神经全长50 mm左右,分为球内段、眶内段、管内段和颅内段.视神经颅内段为视交叉至视神经管近端部分,由脑组织及脑膜保护,不易受伤;管内段位于骨管内,在外伤时极易受伤而引起失明.  相似文献   

2.
儿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2例35眼儿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病例,总结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儿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致伤原因以车祸多见;视力损伤严重,0.1以下者29眼(82.9%),其中无光感者18眼;治疗后视力提高者17眼(48.6%),伤后7d内治疗者疗效优于7d以上者。结论儿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预后较差;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对头部外伤患儿应尽早进行眼科相关检查。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我科 1999~ 2 0 0 1年对 3 4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施行心理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 3 4例 (3 4只眼 ) ,男 3 2例 ,女 2例 ,年龄 8~ 5 0岁 ,平均2 4 5岁。单眼 3 0例 ,双眼 2例。其中右眼 15眼 ,左眼 19眼。致伤原因 :摩托车摔伤 12例 ,高处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72例 77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 77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经药物或联合手术治疗 ,总有效率为 41 6% ,伤后无光感者有效率2 3 2 % ,有残存视力者有效率 90 5 %。经x2 检验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药物治疗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损伤早期有价值的治疗措施。重视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 ,早期诊断、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伤后是否有残存视力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多发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进行性记忆、认知障碍及行为异常为特征,典型的病理学表现为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神经元减少及轴素和突触异常、颗粒空泡变性等.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逐步加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医疗和护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1].即使是调整了其他风险因子,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相对死亡风险仍高于其他类型痴呆,尤其是75岁以下的人群[2].因此,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本文中,主要概述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7.
8.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脑神经疾病,目前已提出多种有关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假说。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药物治疗的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大。近年来,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日益显示出优势。本文对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非手术治疗儿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4-11—2015-11收治的43例(45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表现、发病特征、临床诊断、临床治疗等进行总结。结果本院所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儿,其发病原因多为车祸,且视力受损严重,在经相应治疗后,多数患儿视力有所恢复。结论针对儿童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确保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经颅手术时机选择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分析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后影响视力预后的因素,探讨适宜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31例经颅视神经减压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术前视力情况分成2组,A组(无光感)171例;B组(光感以上)60例,每组根据伤后手术间隔时间长短再分为≤48h手术组和>48h手术组。术后随访1个月-6年。结果不同受力部位、术前FVEP检查结果对视力预后有影响(P<0.001);视神经管CT有无骨折对视力恢复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571)。A组伤后48h内手术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48h后者(P=0.001),B组伤后48h内手术患者与48h后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47)。结论对颧骨或眉弓前方受力;视觉诱发电位检查P100潜伏期延长但未消失者应该积极考虑手术治疗;对完全失明患者亦不应放弃治疗,并尽可能争取在48h内手术,以挽救其视力;对有残存视力的患者可适当延长受伤至手术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在女性癫痫患者中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其癫痫发作与月经周期相关,报道从10%~70%不等。经期癫痫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临床上将与月经周期相关的癫痫发作称为经期癫痫。1997年Herzog等研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经期癫痫模式,发现癫痫容易发生在月经前期、黄体前期以及黄体功能不全期,并且证实了月经前期型是最常见的经期癫痫类型。本文就经期癫痫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做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1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10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恢复,3例术后无明显改善,1例术后视力恶化。结论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能取得较好疗效,其疗效与手术时机、手术入路、视神经损伤的性质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震颤(ET)是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有30%~50%患者被误诊为帕金森病或其他震颤性疾病.传统观点认为,原发性震颤是良性、家族性、单一症状性疾病,以上肢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为主要特征.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5.
亨廷顿病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亨廷顿病(HD)又称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是以基底节区和大脑皮质变性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偶见于儿童和青少 年,男女均可患病,发病隐匿,呈缓慢进行性加重,平均生存期10~20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舞蹈样不自主动作、精神障碍和进行性痴呆,称为"三联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并总结了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视神经损伤模型在损伤后不同时期减压的形态学改变,了解其与手术时机的关系。方法建立家兔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模型,将损伤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48h减压组、7d减压组、14d减压组及损伤不减压组,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视神经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正常对照组视神经纵切面胶质细胞基本呈柱形均匀排列,神经纤维排列整齐。损伤48h减压组纵切面胶质细胞排列基本均匀,损伤处可见空泡样变性,可见少量胶质细胞增生。损伤7d减压组纵切面胶质细胞排列紊乱,大部分区域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空泡,部分区域出现脱髓鞘样变,胶质细胞增生明显。损伤14d减压组纵切面胶质细胞完全丧失柱形排列,胶质细胞明显增生,视神经脱髓鞘样变明显。损伤不减压组可见大片神经纤维坏死,视神经脱髓鞘样变明显,胶质细胞增生。结论神经元继发性损伤是视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重要原因,视神经减压术有利于减轻视神经的间接损伤,较早期进行减压(48h)可阻止轴突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8.
19.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临床诊断及发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均有轻微头外伤史,伤后3 h临床症状不明显,伤后6 h~2 d均出现明显肢体偏瘫,伤后早期(〈6 h)头部CT平扫无脑梗死征象,而MRDWI序列斑点状高信号,伤后6 h~2 d均见基底节区及侧脑室体部后外侧CT低密度、MRIT1低、T2高信号的小梗死灶,脑水肿轻。结论小儿外伤性脑梗死伤后临床症状轻微,病情进展相对迟缓,外侧豆文动脉易于发病,MRI及时检查可尽早确诊。  相似文献   

20.
视神经损伤早期诊断治疗二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神经损伤早期诊断治疗二例彭兴义,崔佳嵩,郑宝秀例1男,31岁。左额眶部伤昏迷20min。检查:左眉皮肤裂伤,左视力“0”,瞳孔散大;光反射:直接消失。间接存在。眼底正常。X片:左额骨骨折。CT:左额骨、蝶骨小翼骨折,后者成角畸形致视神经管变形。伤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