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脑组织红系衍生的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一抗氧化反应原件(ARE)信号通路参与的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雄性大鼠体重250~300 g构建TBI模型,将大鼠分为4组:创伤组(A组)、假手术组(B组)、葛根素治疗的创伤组(C组)和葛根素治疗的假手术组(D组); 通过采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脑组织干湿重称量法评价脑水肿,Nissl染色,TUNEL染色评价脑损伤体积和神经元的凋亡,使用酶活试剂盒检测损伤48 h后抗氧化酶SOD,GSH,和GSSG的活性以及氧化应激产物MDA和NO的水平,最后使用western blot和RT-PCR的方法检测Nrf2-ARE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分子HO-1,NQO1的表达水平。结果 TBI手术后损伤组mNSS评分明显增高(P<0.05),葛根素治疗组能够明显降低mNSS评分(P<0.05)。TBI手术后损伤组脑水肿加重及神经元凋亡增加(P<0.05),葛根素治疗组能够明显挽救脑水肿及神经元凋亡(P<0.05)。TBI手术12 h后损伤组脑内抗氧化酶SOD,GSH,和GSSG的活性增加及氧化应激产物MDA和NO的水平升高(P<0.05),葛根素治疗组能够明显降低抗氧化酶SOD,GSH,和GSSG的活性以及氧化应激产物MDA和NO的水平(P<0.05)。western blot和RT-PCR显示葛根素不改变Nrf2的翻译和表达,但是RT-PCR显示葛根素能够明显促进Nrf2-ARE信号通路下游分子HO-1,NQO1的表达。结论 葛根素可能通过Nrf2-ARE信号通路抵抗氧化应激对创伤性脑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香芹酚对大鼠颅脑损伤(TB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香芹酚(10 mg/kg)组、中剂量香芹酚(20 mg/kg)组、高剂量香芹酚(40 mg/kg)组,每组10只。Feeney氏自由落体法制备TBI模型,造模后1、3、7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程度评分(mNSS)评估神经功能,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以及化学定量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 香芹酚能显著改善大鼠TBI后神经功能,显著减轻TBI后脑水肿,显著降低损伤脑组织MDA、NO和NOS含量,显著增加损伤脑组织SOD、CAT和GSH含量。结论 香芹酚可通过减轻大鼠TBI后脑水肿、抑制氧化应激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Gly14]-Humanin(HNG)对大鼠颅脑外伤后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35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n=45)、对照组(n=45)及HNG组(n=45),其中对照组及HNG组建立颅脑外伤模型后前者予右侧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 L/kg,后者则予HNG 2μL/kg,此后各组每24 h予1次等量生理盐水/HNG,直至大鼠被处死;而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根据处死时间随机分为1 h、3 d和7 d共3个亚组,每亚组各15只。比较损伤灶周围脑组织MDA、SOD、GSH含量水平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NG组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水平及凋亡细胞计数在损伤后1 h即升高,3 d达到最高值,后开始降低,但7 d时仍高于损伤后1 h水平,均显著低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及空白组(P均0.05);相反,SOD活性在损伤后迅速降低,3 d达到最低值,随后逐渐上升,但7 d时仍低于损伤后1 h水平,均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及空白组(P均0.05);GSH变化规律与SOD基本一致,与各时间点的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P均0.05);HNG大鼠脑组织损伤后MDA含量水平与细胞凋亡数呈正相关(r=0.720,P0.05),而SOD及GSH的含量与细胞凋亡数呈负相关(r=-0.702,P0.05;r=-0.674,P0.05)。结论颅脑外伤后HNG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进一步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颅脑损伤(TB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TBI组、溶媒组、姜黄素组,每组12只。采用重物撞击法制作控制皮质冲击伤模型。造模后,姜黄素组腹腔注射姜黄素(60 mg/kg),溶媒组腹腔注射姜黄素溶媒磷酸缓冲盐溶液;姜黄素干预72 h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伤量表(mN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每组取6只大鼠采用Nissl染色评估损伤面积,采用TUNEL染色评估细胞凋亡率;另取6只大鼠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和溶媒组mNSS评分显著增加(P<0.05),损伤面积和神经元凋亡率均明显增加(P<0.05),LC3、Beclin-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P6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TBI组和溶媒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溶媒组相比,姜黄素组mNSS评分明显下降(P<0.05),损伤面积和神经元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磷酸化PI3K/AKT水平明显增高(P<0.05),LC3、Beclin-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P6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姜黄素对TBI大鼠具有显著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自噬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颅脑损伤(TB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葛根素组、中剂量葛根素组和高剂量葛根素组,每组9只。采用Feeney氏自由落体法制备TBI大鼠模型。低、中、高剂量葛根素组腹腔注射葛根素,剂量分别为10、25、50 mg/kg。造模后1、3、7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造模后7 d,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核因子κB (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aspase-3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Bax、Bcl-2的表达。结果 葛根素能显著降低TBI大鼠mNSS(P<0.05),显著减轻脑组织水肿(P<0.05),显著降低脑组织MDA、SOD、GSH、CAT、NF-κB、ICAM-1、IL-6、TNF-α、caspase-3水平(P<0.05),显著下调Bax表达而上调Bcl-2表达(P<0.05)。结论 葛根素可通过减轻颅脑水肿、抑制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以及调节Bax/Bcl-2表达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针抗氧化应激参与对MCAO大鼠再灌注脑功能损伤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针抗氧化应激是否参与其保护缺血再灌注脑功能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 电针组给予电针“人中”和“百会”,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TTC染色显示的脑梗塞灶体积为指标,检测电针的保护作用;用生化方法测定胞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模型 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OD、GSH—Px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增高,模型 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述指标都显著降低,但假手术 电针组和假手术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结果提示,电针能有效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神经功能,缩小脑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与缓解细胞的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及减轻脂质超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钙敏感受体抑制剂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模型中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皮层定位精度撞击器进行大鼠的TBI造模;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BI+溶剂组和TBI+钙敏感受体拮抗剂(NPS2390)组。通过mNSS对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在TBI后24小时取脑,将全脑进行湿重与干重的称重,计算脑水肿程度;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BI后溶剂组相比对照组,其脑水肿程度显著增加(80.03%vs 79.22%,P=0.018),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下降(8.3vs 1.0,P=0.014),给予NPS2390后,可以降低TBI后脑水肿程度(79.38%vs 80.03%,P=0.029)及逆转神经功能评分下降(6.1vs 8.3,P=0.040)。TBI会导致神经元凋亡水平增加(55.3%vs 1.1%,P=0.006),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增加(2.71vs1.0,P=0.033),而NPS2390可以降低TBI神经元凋亡水平(30.2%vs 55.3%,P=0.031),相比TBI+溶剂组显著降低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1.52vs 2.71,P=0.041)。TBI还会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0.42vs1.0,P=0.035),增加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水平(1.89vs 1.0,P=0.021),增加细胞色素C的释放到胞浆的水平(2.89vs 1.0,P=0.019),给予NPS2390后,与TBI+溶剂组相比,Bcl-2表达增加(0.65vs 0.42,P=0.042),Bax表达水平增加(1.22vs 1.89,P=0.033),释放到胞浆中的细胞色素C降低(1.41vs 2.89,P=0.022)。结论通过NPS2390抑制钙敏感受体可以减轻大鼠TBI后的神经元凋亡,对TBI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炎症、细胞凋亡和脑梗死的作用与保护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异丙酚(Propofol)组,Sham组与I/R组使用水合氯醛(300 mg/kg)麻醉,异丙酚组应用异丙酚(60mg/kg)麻醉; 大脑中动脉闭塞造模2 h后恢复血供,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取脑组织进行TTC染色、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检测、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实验。结果 I/R组大鼠神经功能受损,缺血侧梗死严重;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RhoA/ROCK2蛋白表达增加,Caspase-3蛋白剪切增加; 免疫组化显示Iba1激活,GFAP活化,即神经炎症反应增加。此外,Nissl小体减少,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即神经元凋亡增加; 异丙酚组RhoA/ROCK2蛋白表达水平、Caspase-3蛋白剪切显著降低,神经炎症反应减轻与神经元凋亡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与脑梗死面积减少。结论 异丙酚可能通过抑制RhoA/ROCK2信号通路来减轻脑中神经炎症反应和减少神经元凋亡,从而改善神经功能与脑部梗死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颅脑损伤(TBI)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阿托伐汀他组,各10只。采用液压打击法制作TBI模型,阿托伐他汀组连续灌胃阿托伐他汀2周(1 mg/kg/d),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第2天,参照Zea Longa 5分制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和IL-1β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损伤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NF)-κB p65、p-IκB、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末端标记法检测神经元凋亡;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细胞凋亡率、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改善(P<0.05),损伤脑组织TLR4、NF-KB p65、p-IκB、cleaved Caspase-3水平明显下调(P<0.05);HE染色显示脑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TLR4/NF-кB信号通路,抑制TBI大鼠的神经元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度颅脑液压损伤(TBI)大鼠模型生化指标脂质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及抗氧化剂谷胱甘肽(GSH)含量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继发性脑损伤间的关系。方法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中度颅脑损伤(m TBI)组和假手术(Sham-TBI)组,每组24只。以液压中度TBI指标致伤m TBI组,并于伤后6 h、24 h处死大鼠,通过ELISA免疫酶技术测定抗氧化剂GSH和脂质氧化产物MDA在2组的不同表达,评价大鼠颅脑创伤后的氧化应激损伤。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GSH和MDA浓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m TBI组脑组织见挫伤灶及蛛网膜下腔出血,HE染色后可见神经元损伤核固缩,细胞坏死呈空泡状,而Sham-TBI组未见神经元损伤表现。TBI后m TBI组中的MDA浓度较Sham-TBI组显著升高[6 h时分别为(8.34±2.03)μg/g和(3.92±1.20)μg/g,t=6.493,P=0.000],随伤后时间的延长,MDA的浓度显著升高[24 h时分别为(12.74±2.44)μg/g和(3.96±1.18)μg/g,t=11.222,P=0.000];而TBI后m TBI组GSH浓度显著低于Sham-TBI组[6 h时分别为(2.65±0.63)μg/g和(4.90±0.56)μg/g,t=9.247,P=0.000],随伤后时间的延长,GSH的浓度显著降低[24 h时分别为(2.20±0.62)μg/g和(4.88±0.55)μg/g;t=11.202,P=0.000]。结论液压TBI模型致伤能量能够测量,中度闭合性颅脑外伤可导致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和氧化应激损伤,且氧化应激损伤指标与脑损伤时间呈正相关,外伤后早期阻断氧化应激过程可能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氧预适应对大鼠高原颅脑损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预适应对高原颅脑损伤(TBI)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高原组和高压氧预适应组,各组按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TBI模型,并通过低压氧舱模拟高原环境。采用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or DRT4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和LICOX CMP组织氧分压监测仪分别监测伤区局部脑血流(rCBF)和局部脑组织氧分压(PbtiO2)变化,利用光镜观察伤区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伤后24h高原组较平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升。rCBF和PbtiO2下降,病理损伤加重;高压氧预适应组较高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P〈0.05),rCBF和PbtiO2升高(均为P〈0.05)病理损伤减轻。结论高压氧预适应可诱导对高原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腹腔给药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所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术前1 h腹腔注射Exendin-4,MCAO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免疫荧光观察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生存数量及检测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Exendin-4能够保护由于MCAO再灌注后所致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了脑梗死体积,降低皮层凋亡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抑制神经元凋亡。结论 Exendin-4可以对MCAO再灌注所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是通过抑制凋亡蛋白的产生,从而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牡荆素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c-reperfusion,CIR)损伤作用机制,分析其与腺苷酸环化酶(cAMP)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EPAC)-RAS相关蛋白1(Rap1)通路的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牡荆素(10mg·kg-1)组和EPAC激动剂(5mg·kg-1+10mg·kg-1牡荆素)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大鼠CIR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法测大脑梗死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状况,TUNEL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匀浆IL-6、IL-10和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脑组织匀浆EPAC、Ra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结构破坏,细胞受损严重,核固缩和核溶解,分布稀疏,神经元胞体缩小变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梗死率、细胞凋亡率、IL-6、IL-10和TNF-α水平、EPAC和Ra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牡荆素组大鼠脑组织结构较为完整,细胞核较为清晰,核溶解和核固缩的细胞数量减少,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梗死率、细胞凋亡率、IL-6、IL-10和TNF-α水平、EPAC与Ra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更加显著(P0.0.5)。与牡荆素组相比,EPAC激动剂组大鼠脑组织结构破坏,细胞分布稀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梗死率、细胞凋亡率、IL-6、IL-10和TNF-α水平、EPAC和Ra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牡荆素可能通过抑制EPAC/Rap1通路,减轻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减轻大鼠CIR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在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脑皮层中的转归,及NSCs移植对TBI引起的免疫反应的作用。方法将NSCs移植入TBI大鼠脑皮层,2周后评价NSCs的存活、迁移及分化,并检测脑皮层促炎症因子水平及脑组织炎症反应。结果移植后2周,NSCs在TBI脑皮层中存活,并向病变迁移,TBI组中的迁移细胞是脑组织(1246±92)个/mm2细胞,多数迁移细胞(51.3%±7.5%)具有神经元表型,NSCs移植明显提高TBI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降低急性期促炎症因子水平,并且降低CD3+T细胞及Mac3+细胞数目,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结论 TBI大鼠脑组织影响NSCs的存活、迁移及分化,NSCs移植的神经保护作用与减轻脑组织炎症反应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CIR模型组(B组)、吡格列酮干预组(C组)、GW9662+吡格列酮组(D组)及二甲基亚砜组(E组),每组16只.用线栓法制作CIR损伤大鼠模型,于术前3d起分别给予各组大鼠相应药物(A组和B组大鼠为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均为每天1次,连续3d.在缺血再灌注24 h后给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用ELISA法测定大鼠脑组织核因子-κB (NF-κB)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HE染色观察缺血区病理学改变,尼氏染色和原位末端标记染色检测神经元数及凋亡细胞数.对大鼠脑组织NF-κB与IFN-γ水平(B组,C组)的相关性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与A组相比,其他4组的NDS、脑组织NF-κB和IFN-γ水平、细胞凋亡数均明显升高,健存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P <0.05 ~0.01).与C组相比,B组、D组、E组的NDS、NF-κB和IFN-γ水平、细胞凋亡数均显著升高,健存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均P<0.05).B组、C组大鼠脑组织NF-κB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952,r =0.978,均P<0.001).结论 吡格列酮对CIR损伤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下调脑组织NF-κB的表达,减少IFN-γ,的释放,使健存神经细胞增加、神经细胞凋亡减少,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背景:研究表明, 神经节苷脂(GM1)通过激活神经营养因子,抑制毒性产物对神经元的损害,并且能够减少兴奋性氨基酸所引起的神经细胞的死亡起到促进神经细胞修复的作用。 目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同时应用GM1,观察两者对脑损伤大鼠恢复的影响。 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制成重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损伤组(培养液移植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干细胞+GM1组。脑损伤后4 d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AQP4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变化,并于脑损伤后24 h,3 d及伤后1,2,3,4 周行动物神经学缺损评分,在脑损伤后21~28 d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4周后处死大鼠行免疫组化、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 结果及结论:脑损伤后4 d脑损伤周围组织AQP4及其mRNA的表达损伤组高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高于神经干细胞+ GM1组(P < 0.05);移植后1,2,3,4 周,大鼠神经学缺损评分及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联合应用GM1有协同效果。移植4周后苏木精-伊红染色神经干细胞+ GM1组出现典型的神经细胞样形态学改变且软化灶消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大鼠损伤灶脑组织中的BrdU阳性细胞数神经干细胞+GM1组高于NSCs移植组和损伤组。提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学功能,联合应用GM1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络救脑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参照Longa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络救脑组。于脑缺血/再灌注24h进行行为学评分,HE染色法检测脑组织病理变化,并且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活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通络救脑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减轻脑组织病理改变,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SOD、GSH活性,下调NF-κB表达。结论通络救脑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氧化损伤和炎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疏血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拟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疏血通治疗组,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人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HE染色、TUNEL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梗死灶体积、细胞凋亡及hsp70表达水平.结果 经疏血通治疗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除再灌注后6h,其余各时间点疏血通治疗组评分均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疏血通治疗组大鼠梗死灶体积明显缩小(P<0.01).再灌注后6 h,缺血半暗带区和海马区即可见凋亡细胞,分别于再灌注后48 h和72 h达峰值水平,疏血通治疗组表达高峰时间延迟,且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目均少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再灌注后6 h,缺血半暗带区和大脑皮质即可见少量hsp70表达阳性细胞,两组均于再灌注后24 h达峰值水平,但疏血通治疗组各时间点hsp表达水平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 疏血通通过上调脑组织hsp70表达水平,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使梗死灶体积缩小、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TBI)脑水肿及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Feeney法建立大鼠TBI模型。80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假手术组(Sham组)、TBI组、TBI+GBE组和TBI+强力霉素(DOX)组。于建模后1、3、7、14 d进行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 NSS);采用干湿重法测量损伤区脑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脑组织中MMP-2、MMP-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其他3组脑组织含水量和m NS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脑组织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TBI组比较,TBI+GBE组和TBI+DOX组脑组织含水量和m NSS评分显著降低(P0.05),脑组织MMP-2和MMP-9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 GBE可减轻大鼠TBI后脑水肿,改善损伤后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伤后脑组织MMP-2、MMP-9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英夫利昔单抗(IFX)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核因子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F-κB/iNOS)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健康成年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TBI组及TBI+IFX组, 每组24只;后2组小鼠采用控制性皮质撞击法建立TBI模型, TBI+IFX组在造模后30 min经腹腔注射IFX(溶于生理盐水中, 浓度为2.5 mg/mL, 剂量为10 μg/g), 1次/d, 共给药3 d。sham组和TBI组分别于相同时间点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后第1、3、7天应用Garcia评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估;在造模后第3天采用伊文思蓝染色及干湿重法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组织含水量;采用尼氏染色、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中损伤神经元及凋亡神经元比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检测神经元中caspase-3、神经元核抗原(NeuN)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接头分子-1(Iba-1)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