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基于IVUS(血管内超声)指导开展冠状动脉介入疗法的有效性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4月于本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4例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入院时间以及37例单组区间条件划分为对照组(常规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IVUS组(基于IVUS指导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对两组造影剂使用量、支架置入数、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手术成本。结果:IVUS组相对比对照组而言,造影剂使用量以及支架置入数较少,支架直径较大,长度较短,手术成本较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基于IVUS指导对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减少造影剂使用量与支架置入量,且手术成本较低,有利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喉罩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胸主动脉瘤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探讨喉罩在覆膜支架介入治疗胸主动脉瘤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者对13例胸主动脉瘤患者静脉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进行定压控制呼吸或自主呼吸,监测麻醉前后及术中SPO2、PetCO2和动脉血气值。结果表明,喉罩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覆膜支架介入治疗胸主动脉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及分析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梗死的相关动脉狭窄70%~100%,急诊置入支架49枚.结果梗死的相关动脉开通率100%,成功置入49枚支架,恢复TIMI 3级血流.结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李锋 《家庭健康》2007,(4):32-32
日前,驻山东省胸科医院的北京阜外医院专家组为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了支架置入介入治疗术,成功为其排除了这颗体内“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5.
自1977年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发明以及10年后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应用于临床以来,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PTCA对前降支开口部病变来说其早期成功率、再狭窄率及并发症等方面与其它部位相比效果都要差,近年来由于支架及其它介入技术的发展,使其早期成功率得以提高,急性并发症减少,再狭窄率相对降低。作者采用直接支架置入及PTCA 支架置入技术治疗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开口部病变,取得了较好的早期效果,但是。其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术后的护理.方法对3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各自的并发症实施相应护理.结果30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介入治疗成功率100%.术后2例发生血肿,1例发生心包填塞,1例发生心源性休克,经治疗和护理均痊愈.结论术后的正确护理对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不断取得重大进展,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里程碑。近年来,冠心病的患病率星逐年上升趋势,接受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数也飞速增长。不过,置入支架并非一劳永逸,也并非“疾病治愈”,冠心病患者仍应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以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支架介入的18例心肌桥患者,8例置入Penta支架(普通支架组),10例置入CypherTM支架(药物支架组),对比两组患者即刻造影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即刻造影成功率均为100%,在随访结果中,普通支架组心绞痛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均为42.9%,药物支架组分别为20%和10%。结论对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药物支架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且可明显提高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探讨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腔冠状动脉造影符合冠心病,合并有高血压者,同时作肾动脉造影,显示肾动脉狭窄7例,共10支病变血管,放置支架10枚。结果:7例患者介入治疗全部成功,术后临床症状持续缓解,血压水平、肾功能损害、心功能不全均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采用球囊扩(PTRA)结合支架置入(Stenting)治疗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观察治疗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45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支架置入治疗并进行护理以及术后定期复查,了解术后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本组45例老年患者介入治疗后,血管再通43例,再通率95.55%,再通患者术后0.5、1、2、3年血管开通率分别为95.02%、86.78%、78.35%、67.26%。结论老年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实施支架介入治疗有效。术后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睡眠明显好转。故术前加强患肢护理、术后加强并发症观察护理及健康指导是促进手术成功的关键,对于患者临床获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健康咨询     
介入治疗后还需长期吃药吗?问我是一位冠心病患者,去年做了介入治疗,但医生还让我坚持服用瑞泰、他汀类、硝酸酯类等药物。请问,介入治疗后还需采取预防措施吗,可否吃一些中药,我是不是还需要吃很长一段时间的药?(浙江卫某)答行冠心病介入治疗之后,为了防止心肌缺血的再次发生,必须继续采取冠心病的防治措施。首先,要预防介入治疗部位的再狭窄。当前采用的主要措施是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根据做介入治疗的血管状况、是否置入支架、所置支架的种类以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等,服用上述药物的种类、剂量与持续时间均有所不同。患者应遵医嘱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2例冠心痛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在无球囊预扩张的情况下,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分析疗效和成功率。结果 32例患者中有35处病变(置入支架),不预扩张成功置入33个支架,成功率94.28%,有2处病变支架不能通过,经预扩张后再次成功置入,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选择的冠心痛患者中,不做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4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成功置入支架,术后锁骨下动脉狭窄减少到20%,盗血现象消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消失。1例患者随访8个月后发现再狭窄,再置入1枚支架。结论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6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青年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介入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血管病变以多支病变居多,而对照组以单支病变居多,两组手术即刻成功率基本一致,但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病例、置入支架病例以及死亡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确切,但老年患者病变复杂且多为多支病变,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电子支气管镜引导置入气管支气管支架治疗肺癌并气道狭窄的经验和疗效。方法 肺癌并严重气道狭窄患者,在病房床边行电子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术。分析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后患者的疗效和近期(2周内)、远期(2周后)并发症。结果 32例患者气管支气管支架均成功置入。置入后呼吸困难症状立即缓解,PaO2、PaCO2明显改善,咳嗽、咯血、异物感等近期并发症症状轻微;出现气道阻塞、支架移位等远期并发症的几率较小。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引导置入气管支气管支架对肺癌并气道狭窄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近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徐勇 《健康向导》2014,(3):26-27
<正>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始于1977年,经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成为治疗冠心病十分重要的手段。该项技术创伤小、见效快、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深受患者的好评。介入治疗学已逐渐成为继内科、外科之后的新兴学科。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过程中,有3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即球囊扩张治疗(PTCA)阶段、金属支架置入治疗阶段和近年来药物洗脱支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方法对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简称RAS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1999年3月至2011年11月间收治的、经肾动脉造影确诊为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32例,其中,肾动脉纤维肌性结构发育不良患者有10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有14例,外周血管粥样硬化症8例。结果我院收治的32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行经皮经腔肾动脉成形术(简称PTRA术),有9例患者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简称PTRAS术)。23例行经皮经腔肾动脉成形术(简称PTRA术)术患者中,有18例患者置入1枚支架,5例患者置入2枚支架。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治愈率达到59.4%,有明显效果患者接近84%。结论肾动脉介入治疗对于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Lp-PLA2)与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初次于南京市第一医院就诊的22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认心外膜冠状动脉存在严重狭窄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DES的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病变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6月~2006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病变的患者86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置入Firebird支架,随访1~9个月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手术成功率100%,随访率97.7%,再住院率6.2%.结论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多支病变,并可有效降低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事件及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杨林飞  高潮 《现代保健》2009,(19):124-125
目的总结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60例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4月至2008年10月在笔者所存科室及所在医院胸外科住院的病例6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正常26例,肌桥3例,单支病变15例,双支病变13例,三支病变3例。发现病变50处,处理29处其中置入支架20枚。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更应该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并有效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