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峰  吴耀禄  张磊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387-138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首选术式,但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仍然是影响LC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其中胆管损伤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我科自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施行LCI355例,发生肝外胆管损伤12例(0.89%),现就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经验教训,探讨防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治疗的方法及总结术中胆管损伤的常见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方法可用于急性胆囊炎治疗,但术中需注意操作技术,仔细解剖Calot三角以防止可能出现的胆管损伤。结论:急性胆囊炎行LC安全可行,关键是术者必须充分了解LC操作要点和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以避免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3.
电热效应性胆管损伤的特点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电热效应性损伤的致伤机制、特点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我院门诊接诊的LC术中胆管热电性损伤者3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27例,平均年龄44.6岁,术后皆有难以名状的右上腹痛,背部放散痛,影像学检查证实术后无胆管代偿性扩张等。均行保守治疗。结果:48.6%(18/37)略有缓解,45%(7/37)症状缓解不明显,5.4%(2/37)有效。结论:热电效应性胆管损伤重在预防,一旦发生,病情复杂,诊断易疏漏,处理棘手,疗效差。  相似文献   

4.
<正>医原性胆道损伤多发生于胆道系统手术,近年来随着胆道手术在各个医院的普及,尤其是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LC)、开腹胆囊切除术(OC)以及胆总管探查手术的广泛开展,医原性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8年1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ystectomy,LC)是目前外科开展最多的腔镜手术,基层医院开展也已普遍。胆管损伤发生率有报道为0.19%,我院自2000年3月至今已开展LC手术450例,其中发生肝外胆管横断性损伤2例。现结合2例胆管损伤及术中处理就LC术中预防肝外胆管损伤的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学闽  李伟  林航  吴品 《医学争鸣》2005,26(23):2132-2132
1临床资料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再发腹痛13(男8,女5)例,年龄28~64岁.术前B超诊断胆囊结石,急诊LC术3例,择期LC术10例.术后再发腹痛时间为2~14 d,临床表现为剑突下、右季肋部阵发性疼痛或牵拉痛,部分伴有腹胀,出现黄疸2例,发热3例.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广泛开展,由于其有微创的优越性,被绝大多数胆囊结石患者所接受,然而该项手术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故手术的并发症时有发生。我们自1997年1月至2007年7月3852例LC,共发生胆瘘12例(0.31%),本文探讨LC胆瘘的特点及防治措施。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9例  相似文献   

8.
龙胜林  杨华  顾超  唐海静  舒易超 《重庆医学》2015,(2):224-225,22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察看2003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1244例患者的病历及病程记录。对患者性别、年龄、行LC术时间、病理、胆囊壁厚度、术前肝功水平、是否存在胆囊三角解剖异常情况和医师经验等因素与LC并发胆管损伤的相关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C手术时间早、急性胆囊炎患者、合并胆囊积液的胆结石患者、胆囊壁厚度大于4mm、胆囊三角解剖存在变异情况和医师经验不足是LC手术并发胆管损伤的高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LC并发胆管损伤的高危因素,术中采用合理手段降低胆管损伤的发生率,术后积极交流学习增加医师LC术的技巧与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肝中静脉属支损伤出血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LC术中并发肝中静脉属支损伤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术中经开腹或腹腔镜下缝扎止血均止血成功,术后未发生再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缝扎止血是处理LC术中胆囊床肝中静脉属支损伤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报告1年间行腹脑镜胆囊切除术(LC)182例中发生胆漏3例的诊治体会,并对发生原因、预防及处理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LC的并发症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一样,甚至更高,胆汁漏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关键是预防,因此,对LC,医生要熟悉解剖,具有识别能力,一切操作均应在显露清楚下进行,必要时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11.
甄欣  刘星  陈惠海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1):1034-1035
目的 :提高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1 2 6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资料。结果 :1 2 6例病人 ,伴有合并伤 72例 ,5 7.1 4%。保守治疗 1 0 2例 ,发生并发症 8例 ;手术治疗 2 4例 ,其中肾切除 5例 ;死亡 2例 ,病死率为 8.33%。结论 :( 1 )强调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指征。 ( 2 )对有合并伤者 ,应全面、准确、及时的进行伤情评估。 ( 3)对疑有内脏损伤者 ,应仔细探查 ,发现损伤一并处理。  相似文献   

12.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龙  白鹏  刘存院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0):1202-1204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性十二指肠损伤仅2例(10.5%),有合并伤者17例(89.5%)。19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16例(84.2%),术后并发症7例(36.8%),死亡3例(15.8%)。结论:掌握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特点,注重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加强术中探查,掌握好探查指征,根据伤情选择合理、恰当的术式,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1 86例肾损伤患者 (其中闭合性损伤1 82例 ,开放性损伤 4例 ,合并伤 2 3例 )的非手术治疗 (1 2 2例 )和手术治疗 (6 4例 )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VU阳性率 5 4 .5 %,B超阳性率 79.5 %,CT阳性率 1 0 0 %( ~ 类损伤 )。非手术治愈 1 2 2例 ,手术治愈 6 2例。结论 :B超检查便捷 ,应为首选 ,CT检查可明确肾损伤的程度及分类。治疗主要取决于肾脏伤情 ,保守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心脏穿通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心脏穿通伤的诊治经验。方法 :1 2例心脏穿通伤 ,年龄 1 7~ 36岁 ,均合并其它部位损伤。 3例术前行心脏超声检查 ;1 2例均手术治疗。结果 :右心室修补 9例 ,双室修补 2例 ,下腔静脉修补 1例。术中死亡 2例 ,术后死亡 1例。心脏穿通伤的主要特点 :( 1 )休克与出血量不成正比 ;( 2 )右室穿通伤多见 ;( 3)临床表现严重且复杂 ,易被其它损伤掩盖。结论 :及早正确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挽救心脏穿通伤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男164例,女56例,年龄3~75岁,平均34.8岁。车祸伤130例(59.09%).坠落伤,48例(21.82%),打架斗殴34例(15.45%),其中钝器伤20例(9.09%),刀伤14例(6.36%),其它8例(3.64%)。伤后≤4h入院116例(52.73%),5~12h入院70例(31.82%),≥12h入院34例(15.45%)。 2 损伤部位 本组合并颅脑伤l66例次,面部44例次,颈部8例次,胸部82例次,腹及盆腔脏器50例次,脊柱伤46例次,四肢伤158例次,体表70例次。2部位60例,3部位130例次,4部位30例,平均2.86部位。  相似文献   

16.
严重多发性创伤在急诊科进行早期复苏及抗休克是挽救伤员生命的关键,紧急有效地处理重要脏器伤是挽救伤员的重要手段,为了避免误诊和漏诊,必须建立以急诊外科为主、多科协同的抢救小组。有条件的医院应成立创伤外科。  相似文献   

17.
刘会侠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1359-1360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29~60岁,平均年龄42岁。发生在开腹胆囊切除术18例,胆总管探查术4例、门奇断流术1例、胃大部分切术1例。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9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董云生 《安徽医学》2004,25(6):476-476
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因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方法,而胆管损伤是LC术发生最多的并发症.因此,LC术胆管损伤的防治极为重要,国内文献LC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32%[1].我院从1995至2002年共做了2500余例LC术,发生胆管损伤7例,占同期LC病例的0.28%.  相似文献   

20.
何庆娟  严靖 《陕西医学杂志》1999,28(11):651-652
对儿童意外损伤530例进行分析,结果男多于女,农村多于城市。1~4岁组及5~9岁组是意外损伤的高发年龄组,占总数的79.2%。并从1991年起,有逐年增加趋势。意外损伤原因中,以车祸、跌落、烧烫伤多见,占总数的70%。留有或多或少后遗症者有68例,占12.8%,死亡13例,占2.5%。足见造成的损害是严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