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董英豪  杨灿  段振忠 《安徽医药》2019,40(5):566-569
目的 分析皮肌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百分比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收治的80例皮肌炎患者临床资料,以初治处于活动期40例为活动组,初治处于缓解期40例为缓解组,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T细胞)、Treg/Th17细胞百分比,分析Treg/Th17细胞百分比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 初治组CD3+、CD3+CD4+、CD3+CD8+T细胞计数低于缓解组、对照组(P<0.05),缓解组CD3+、CD3+CD4+、CD3+CD8+T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初治组CD3+细胞百分比低于缓解组、对照组(P<0.05),初治组Treg细胞百分比低于缓解组、对照组(P<0.05)。初治组Th17细胞百分比高于缓解组、对照组(P<0.05)。Th17细胞百分比与视觉模拟评分(VAS)呈负相关(r=-0.908,P<0.05),Treg细胞百分比与VAS评分呈正相关(r=0.913,P<0.05)。结论 皮肌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百分比与VAS评分存在相关性,通过监测Th17、Treg细胞百分比,可监测病程、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第1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第2天静脉滴注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75 mg/m2;第3~16天分2次口服替吉奥胶囊80 mg/m2,连续诱导化疗3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21 d为1个周期,连续免疫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5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00%(P<0.05)。两组治疗后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F-36各项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EA、CA19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Ⅲ度及以上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可提高晚期胃癌治疗疗效,不良反应较低,并能降低血清CEA、CA19-9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芪倍合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其对Th17、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4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次,4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芪倍合剂,50 mL/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Mayo评分、Baron评分、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白细胞介素(IL)-17、IL-23、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9%、94.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yo评分和Baron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Mayo评分和Baron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h17细胞、Th17/Treg细胞比值水平均显著下降,而Treg细胞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h17细胞和Th17/Treg细胞比值显著降低,而Treg细胞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7和IL-23水平显著降低,而TGF-β和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7、IL-2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TGF-β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倍合剂联合美沙拉嗪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较好,治疗安全性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机制与其能显著改善Th17/Treg细胞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宋广浩  沈瀚  宁明哲 《安徽医药》2020,41(12):1440-1443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探讨IL-35及Th17/Treg失衡在SLE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4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54例新发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LE疾病活动度(SLEDAI)分为轻度活动组,26例;中度活动组,10例;重度活动组,18例。另外选择同时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组研究对象血清IL-35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与Treg细胞占T细胞的比例,比较4组血清IL-35及外周血Treg、Th17、Th17/Treg表达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L-35与Treg、Th17、Th17/Treg和SLEDAI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患者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IL-35水平、Treg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组Th17细胞百分比高于中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高于轻度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LE患者Treg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活动组IL-35水平低于轻度活动组,而Th17/Treg高于轻度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组与中度活动组IL-35、Th17/Treg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LE患者IL-35水平与Treg呈显著正相关(r=0.373,P=0.006),与Th17、Th17/Treg和SLEDAI呈负相关(r=-0.563,-0.480,-0.686,P<0.001)。SLE患者经过短暂治疗后IL-35与Treg表达较治疗前升高,Th17与Th17/Treg的表达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体内血清IL-35水平降低,并与SLE患者病情活动相关;低表达的IL-35可能参与了Th17/Treg的失衡,促进SLE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吴应林  吴勇  李瑞麟 《安徽医药》2019,40(12):1343-134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合肥市滨湖医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87例,分为试验组(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n=42)和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无感染,n=45),另以同期收集的33例非糖尿病尿路感染患者作为感染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炎性分子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 3组患者炎性分子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试验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17、C-反应蛋白水平(CRP)高于糖尿病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IL-17/IL-10比例低于糖尿病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糖尿病对照组IL-6、CRP水平低于感染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比高于糖尿病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CD3+CD8+T细胞百分比低于糖尿病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糖尿病对照组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比、CD3+CD8+T细胞百分比和感染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百分比高于糖尿病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但Th17/Treg比例低于糖尿病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糖尿病对照组Treg百分比、Th17百分比及Th17/Treg比例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老年患者存在CD3+CD4+T细胞水平下调和CD3+CD8+T细胞水平上调,也存在Treg/Th17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宣肺止嗽合剂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咳嗽性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天津市泰达医院治疗的哮喘患者2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1例)和治疗组(141例)。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50 μ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宣肺止嗽合剂,20 mL/次,3次/d。两组连用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百分比(FEV1% pred)和FEV1/最大呼吸量(FVC),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百分比和Treg/Th17,ACT评分和mMRC评分,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4.4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 pred和FEV1/FVC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两组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Th17百分比及Treg/Th17比值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Treg细胞百分比、Th17百分比和Treg/Th17比值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CT评分显著升高(P<0.05),mMRC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ACT评分和mMRC评分明显好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eNO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FeNO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宣肺止嗽合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肺部功能,调节免疫能力,降低FeNO和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云芝糖肽胶囊联合TP方案(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20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3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第1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同时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奈达铂,80 mg/m2加入到0.9%氯化钠溶液100 mL。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云芝糖肽胶囊,3粒/次,3次/d。21 d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4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降低,CD8+均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CEA、SCC-Ag、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云芝糖肽胶囊联合TP方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免疫抑制,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参芪肝康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1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和治疗方式差异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7)。对照组口服抗病毒药物马来酸恩替卡韦片,0.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参芪肝康片治疗,2.1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Th17细胞频率、Treg细胞频率、Th17/Treg细胞频率比值、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9%和92.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LT、AST和TBIL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h17细胞频率、Th17/Treg细胞频率比值、IL-17水平均显著下降,而Treg细胞频率及TGF-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Τh17细胞频率、Th17/Treg细胞频率比值、IL-17水平显著下降,而Treg细胞频率及TGF-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14.04%,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参芪肝康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肝功能,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与影响Th17、Treg细胞频率及降低Th17/Treg细胞频率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参莲胶囊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和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1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入选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化疗方案,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85 mg/m2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第1、2天静脉滴注注射用亚叶酸钙,200 mg/m2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滴注完成后静脉推注氟尿嘧啶注射液,4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7.5 mg/kg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参莲胶囊,6粒/次,3次/d。两组均以3周为1个周期,持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生存质量、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CBR)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降低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胃癌抗原(CA724)水平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CA199、CEA、CA72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莲胶囊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和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和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两组均给予FOLFOX方案: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85 mg/m2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 h;第1、2天静脉滴注注射用亚叶酸钙,200 mg/m2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 h;第1、2天静脉推注氟尿嘧啶注射液,400 mg/m2,同时持续静滴600 mg/m2,滴注时间22 h;治疗14 d后暂停1周。对照组在FOLFOX方案基础上早餐前口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12 mg/次,1次/d,连续服药2周,停药1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3 mg/kg,间隔≥30 min后进行FOLFOX方案,1次/3周。以21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D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总有效率(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显著降低,白蛋白(ALB)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P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AFU、AFP、CEA、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和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肝癌患者疗效确切,可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生化指标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尪痹胶囊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尪痹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7水平,及Th17比例、Th17/Treg值和Treg细胞比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69%(P<0.05)。治疗后,两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双手握力上升(P<0.05),且治疗组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RF、Anti-CC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Th17比例、Th17/Treg值均降低,而Treg细胞比例均上升(P<0.05),且治疗组免疫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尪痹胶囊联合艾拉莫德可以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李洁  安光伟  李亚  谢杨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11):2583-2587
目的 探究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50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雷公藤多苷片,20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Th17/Treg、miR-155水平及24h尿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2.50%)比较,治疗组明显升高(77.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Th17/Treg、miR-155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血清白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可能通过降低患者外周血Th17/Treg、miR-155水平发挥控制病情的作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依巴斯汀联合马齿苋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临床疗效及对miR-186-5p、miR-409-3p水平、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就诊的112例AD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口服依巴斯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马齿苋塌渍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4周的症状评分和临床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Treg、IL17水平以及皮损边缘皮肤标本的miR-186-5p、miR-409-3p表达。结果 治疗前,2组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治疗2,4周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时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07%,80.36%,显著高于对照组35.72%,57.14%(P<0.05)。治疗后2组Th17%、Th17/Treg、IL-17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miR-186-5p、miR-409-3p表达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巴斯汀联合马齿苋能有效改善AD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下调皮肤中miR-186-5p、miR-409-3p的表达,降低血清Th17/Treg表达,改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改良多柔比星脂质体TAC方案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TAC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50 mg/m2;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注射用环磷酰胺,500 mg/m2。治疗组患者采用改良多柔比星脂质体TAC方案,第1天静脉滴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30 mg/m2;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注射用环磷酰胺,500 mg/m2。21 d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6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血清胸苷激酶1(TK1)、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和微小核糖核酸-132(miR-132)水平,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85.71%)较对照组(67.35%)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A19-9、CEA、CA15-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cTnI、CK、CK-M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更高,cTnI、CK、CK-MB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K1、TP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miR-132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TK1、TPS和miR-132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LQ-C30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脱发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相较于TAC方案,采用改良多柔比星脂质体TAC方案治疗HER2阴性乳腺癌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调节血清TK1、TPS、miR-132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心肌损伤,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片,1 000 mg/m2,2次/d,治疗2周后停药1周,21 d为1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 mg/次,1次/d,治疗2周,21 d为1个周期。患者需维持用药3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l9-9)、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血清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8%(P<0.05)。治疗后,两组CA724、CAl9-9、CA125和CE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FN-γ、IL-2水平显著升高,IL-4、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机体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机体中的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同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在东台市中医院就诊的10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TAC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注射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静脉滴注注射用环磷酰胺600 mg/m2、静脉注射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80 mg/m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斑蝥胶囊,3粒/次,2次/d。以21 d为1个化疗周期,两组在持续治疗6个周期后分析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淋巴细胞相关指标、肿瘤标志物、血清指标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QLSBC)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QLSB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8+比治疗前小,LMR、CD4+、CD4+/CD8+比治疗前大(P<0.05);治疗组的CD8+比对照组小,LMR、CD4+、CD4+/CD8+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糖蛋白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血清CA153、CEA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脂联素(ADP)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AD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AC方案有助于提高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与100 mL生理盐水混合,30 min内滴注完成。间隔30 min再静滴顺铂注射液,75 mg/m2与500 mL生理盐水混合,200 min滴注内完成。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静脉滴注榄香烯注射液,600 mg与500 mL生理盐水混合,1次/d,连续滴注7 d。以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21 d,两组患者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卡氏功能量表(KPS)评分、肺癌生存质量评价量表(FACT-L)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和总生存期(OS)。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FACT-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KPS评分、FACT-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4/CD8、CD3、CD4、CD8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CD4/CD8、CD3、CD4显著升高,CD8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4/CD8、CD3、CD4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Ⅲ、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4个月,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治疗组O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30)。结论 榄香烯注射液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功能状态,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程度,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7月—2014年2月济南市机关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尿毒清颗粒1包/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d,静滴时间3 h以上。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治疗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cr、H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治疗后治疗组BUN、Scr、Ccr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Treg、CD4+CD25+CD127-Tre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组患者治疗后Th1、Th1/Th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Th2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Th1、Th1/Th2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Th1/Th2水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玉屏风颗粒联合泼尼松和环孢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池市中医医院在2020年3月—2022年7月收治的9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起始剂量为1 mg/(kg∙d),共服用4周,此后每周减量10 mg维持;同时口服环孢素胶囊,剂量为3~5 mg/(kg∙d),1次/12 h。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5 g/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血清白蛋白(Alb),及Th17/Treg免疫平衡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 UP、BUN、Scr、Th17、Th17/Treg明显低于治疗前,而Alb和Treg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肾功能指标和免疫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泼尼松和环孢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主要中医症候和肾功能指标,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态,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程鹏  赵阳  杨红杰  韩倩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10):2536-2541
目的 探讨安替可胶囊联合TP方案(紫杉醇+顺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术后复发转移、晚期转移无法手术治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注射液135 mg/m2,第1~3天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75 mg/m2。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安替可胶囊,2粒/次,3次/d。3周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免疫功能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生存质量(QLQ-C30评分、KP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随访1年的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客观缓解率(42.00%)、疾病控制率(74.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00%、52.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QLQ-C30评分、K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QLQ-C30评分、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CC-Ag、CYFRA21-1、CEA、CA125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SCC-Ag、CYFRA21-1、CEA、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中位生存期、肿瘤无进展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替可胶囊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能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免疫功能抑制,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