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采自中国湛江红树植物木榄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深入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木榄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的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从木榄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现代波谱学分析(<'1>H-NMR,2D NMR,MS等),分别鉴定为:细胞松...  相似文献   

2.
玄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静  戚进 《海峡药学》2013,25(1):35-37
目的研究中药玄参(Scrophularia ninpoensis Hemsl.)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波谱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从玄参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eucalyptolic acid(Ⅰ),buergerisides A1(Ⅱ),原儿茶酸(Ⅲ),五-羟甲基糠醛(Ⅳ),肉桂酸(Ⅴ),β-谷甾醇(Ⅵ)。结论化合物Ⅰ,Ⅱ,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9,(17):2369-2373
目的:研究油茶根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抗肿瘤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方法:以95%乙醇为溶剂对油茶根进行提取得到醇提物,依次用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溶液萃取醇提物后得到正丁醇萃取部位,然后利用D101大孔树脂柱以及硅胶柱色谱、常压反相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油茶根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以及电喷雾-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等波谱分析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油茶根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1)、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2)、(+)-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3)、甜叶悬钩子苷(化合物4)、杜尔可苷B(化合物5)、4-羟基-3-甲氧基苯酚1-O-β-D-[6-O-(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酰基)]-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6)、3,4,5-三甲氧基苯基-6-O-紫丁香酰基-β-D-葡萄糖苷(化合物7)和gordonoside P(化合物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油茶中分离得到。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并且为该部位抗肿瘤药效物质的阐明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9,(2):202-206
目的:对生物转化得到的人参真菌菌质的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活性更好、毒性更低的化合物,为新药研发及人参药材的二次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将代号为C-1的真菌种子液加至含有人参的培养基中,生物转化得到人参真菌菌质;称取干燥人参真菌菌质,以70%乙醇溶剂提取浓缩制得稠膏;稠膏加入水混悬,采用乙酸乙酯萃取,获得乙酸乙酯部位。采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对上述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以及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人参真菌菌质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人参皂苷Rs_7(1)、人参皂苷Rk_3(2)、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3)、人参皂苷Rs_6(4)、20(R)-人参皂苷Rh_1(5)、人参皂苷F_1(6)、三七皂苷R_2(7)、人参皂苷F_4(8)。结论:上述化合物均在人参真菌菌质中发现,其中化合物3、5、6、7、8为经生物转化后得到的,证明生物转化技术能改变人参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药半夏中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中药半夏活性成分,对其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采用硅胶、凝胶、反相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并使用碘化铋钾生物碱显色剂检识,共分离得到7个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利用核磁共振波谱及质谱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并与文献比对确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的7个化合物分别是胸腺嘧啶...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8,(3):310-313
目的研究苦楝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在室温条件下,采用75%乙醇浸提,对得到的浸膏依次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利用硅胶柱色谱、Spe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获得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特征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其中4个为柠檬苦素类化合物:12-O-methyl-1-O-deacetylnimbolinin B(1)、12-O-methyl-1-O-tigloyl-1-O-deacetyl-nimbolinin B(2)、12-O-ethyl-1-deactylnimbolinin B(3)、6α,11β-diacetoxygedunin(4);1个为黄酮类化合物:3'-O-methylcatechin-7-O-β-D-glucopyranoside(5)。结论以上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药蔓荆子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分步萃取以及薄层色谱等方法,根据各个部位的Rf值和显色行为进行归并,Rf值相同、显色行为类似的部分归并为同一个馏分。采用萃取法分离蔓荆子提取物,得到石油醚部位、氯仿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结果石油醚部位主要是油脂和挥发性油,氯仿部位主要是萜类,乙酸乙酯部位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水部位含有极性不相同的较多物质。结论本研究可为蔓荆子的药理活性成分的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石磊  姬志强  张振巍  李园园 《中国药师》2013,16(9):1293-1295
目的:研究飞龙掌血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硅胶及凝胶柱色谱法对飞龙掌血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飞龙掌血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茵芋碱(1)、γ-花椒碱(2)、白屈菜红碱(3)、二氢白屈菜红碱(4)、异茴芹内酯(5)、去甲布拉易林(6)和氧化两面针碱(7).结论: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黔产苎麻根中有机酸类的化学成分,并对各化学成分进行活性评估。方法苎麻根用95%乙醇提取后,提取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对乙酸乙酯萃取物采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并对所得各化学成分进行纯化,通过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单体化学结构,对各成分通过清除2,2-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作用实验,确定各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分离和鉴定得到7个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原儿茶酸、焦性没食子酸、5-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及咖啡酸。各成分通过抗氧化活性部位筛选,IC50值分别为32,57,38,54,39,76,58μg·m L-1。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这7个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头兔耳风Ainsliaea macrocephala(Franch)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萃取、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大头兔耳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进行分离;利用IR、^1H—NMR、^13C-NMR、MS等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大头兔耳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西米杜鹃醇(1),豆甾醇(2),Bis(2-ethylhexyl)phthalate(3),正十八烷酸(4),2-羟基亚麻酸(5),9-十八碳烯酸甘油三酯(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9,(7):922-926
目的:研究筒鞘蛇菰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丰富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筒鞘蛇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75%乙醇提取筒鞘蛇菰全株得到醇提物,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对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相应部位萃取物。通过硅胶柱、凝胶柱、半制备柱对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然后结合波谱(质谱、氢谱、碳谱)数据和文献报道对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筒鞘蛇菰乙酸乙酯部位共分离得到了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yracanthoside(1)、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2)、柚皮素(3)、高圣草酚(4)、橙皮素(5)、樱花亭(6)、圣草酚(7)、金鱼草素6-O-β-D-吡喃葡萄糖苷(8)、青霉酸(9)、二氢青霉酸(10)、2-甲基-3-呋喃甲酸(11)、5-hydroxymaltol(12)和5,7-二羟基色原酮(13),多为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化合物2~13为首次从蛇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本研究丰富了蛇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并为筒鞘蛇菰的质量评价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南药学》2015,(12):1274-1276
目的对中药异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heterophylla(BI.)Merr.抗氧化活性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异叶爬山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4-烯-3-酮(1)、胡萝卜苷(2)、芹菜素(3)、木犀草素(4)、槲皮素(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Y26-02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数据对这些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洋真菌Y26-02菌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灰黄霉素(griseofulvin,1)、表灰黄霉素(epigriseofulvin,2)、异灰黄霉素(isogriseofulvin,3)、脱氯表灰黄霉素(dechloroepigriseofulvin,4)、脱氢灰黄霉素(de-hydrogriseofulvin,5)、4′-丁氧基异灰黄霉素(4′-butoxyisogriseofulvin,6)、2′-丁氧基表灰黄霉素(2′-butoxyepigriseofulvin,7)。结论这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真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7是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9,(5):638-641
目的:分离并鉴定雷公藤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化学成分,为其后续药理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MCI GEL-CHP 20P柱层析、C18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雷公藤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及理化性质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雷公藤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直楔草酸(化合物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化合物2);从雷公藤水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糖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6-二甲氧基-4-羟甲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3)、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葡萄糖苷(化合物4)、4-羟基-1-(2-羟乙基)-苯基-3-O-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5)、3,4-二甲氧基-苯基-1-O-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6)、β-腺苷(化合物7)、丁香苷(化合物8)、表儿茶素-8-C-β-D-半乳糖苷(化合物9)、2-羟基柚皮素-7-O-β-葡萄糖苷(化合物10)。结论:本研究分离并鉴定了雷公藤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方威  熊晶  邢莹莹  奚涛 《药学进展》2009,33(10):458-462
目的:考察啤酒花茎叶不同提取部位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其物质基础。方法:使用乙醇对啤酒花茎叶进行提取,然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对乙醇提取部位进行分段萃取,采用MTT法测定各提取部位对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和肝癌细胞系HepG2的抑制作用,并应用各种色谱技术从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化学成分。结果:啤酒花茎叶的乙醇提取部位对A549和HepG2细胞生长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两种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小于其他提取部位;从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并经1H-NMR波谱分析及与相应标准品的薄层色谱比较,确证其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槲皮素、槲皮苷和金丝桃苷。结论:啤酒花茎叶的乙酸乙提取部位是其主要的抗肿瘤活性部位,这可能与从该部位分离到的5个化合物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7,(25):3494-3497
目的:研究拳参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取拳参95%乙醇提取物浸膏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采用正相和反相柱色谱反复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或波谱数据鉴定纯化后各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的1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二氢杨梅素(2)、槲皮素(3)、山柰酚(4)、表儿茶素(5)、绿原酸(6)、芦丁(7)、没食子酸(8)、1,2,3,4-四氢-8-羟基-4-异丙基-1-甲基萘-6-羧酸(9)、原儿茶酸(10)、鞣花酸(11)。结论:经文献查阅证实化合物2为首次从拳参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为首次从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本试验相关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阐明拳参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无花果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无花果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成分分离及精制,并利用UV、IR、1H-NMR、13C-NMR、MS等光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无花果根乙醇提取液的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化合物1)、羽扇豆醇(lupeol,化合物2);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鉴定为补骨脂素(psoralen,化合物3)、香柠檬内酯(bergapten,化合物4)及胡萝卜苷(daucosterol,化合物5)。结论:化合物1、2和5为首次从无花果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毛郁金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毛郁金的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毛郁金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莪术二酮(curdione,1)、新莪术二酮(neocurdione,2)、吉马酮-4,5-环氧化物(germacrone-4,5-epoxide,3)、莪术二酮-1,10-环氧化物(curdione-1,10-epoxide,4)、gajutsulactone A(5)、莪术双环烯酮(curcumenone,6)、polydactin B(7)、4,5-seco-4,5-dioxo-guaia-1(10),11-diene(8)、2-endo-hydroxy-1,8-cineole(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phthalate,10)。结论化合物3、5、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10为首次从姜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采自南中国海海域的群海绵(Agelas mauritian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对Agelas mauritiana正丁醇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应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生长抑制活性测试。结果 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gelasine A(1)、agelasine B(2)、epi-agelasine C(3)、(-)agelasine D(4)、agelasine E(5)、agelasine F(6)、(-)ageloxime D(7)、aurantiamide acetate(8)。体外活性筛选中,这些化合物对A549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活性,化合物1~3的活性与阳性对照阿霉素相近。结论 化合物1、2、4、5、6、8为首次从该种海绵中分离得到。首次选用A549对化合物1~7的活性进行评价,化合物2、3的显著生长抑制活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新鲜叶柄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掌叶大黄新鲜叶柄汁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部位共分离纯化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大黄素(Ⅱ)、丁二酸(Ⅲ)、原儿茶酸甲酯(Ⅳ)、原儿茶酸(Ⅴ)、槲皮素(Ⅵ)和2-羟基-丁二酸-1-甲酯(Ⅶ)。结论 化合物Ⅲ、Ⅳ、Ⅶ均为首次从掌叶大黄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Ⅶ为首次从大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