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翼状胬肉切除术对角膜散光度及视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度的变化。方法46例(50眼)翼状胬肉患者,术前检查视力及散光度数,术后1月复查视力及散光度,比较其变化。结果术前平均散光度3.15±2.35D,最佳矫正视力均值为0.5。术后1月随访复查,平均散光度1.75±1.8D,最佳矫正视力均值为0.8,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手术能显著改善角膜屈光状态,减轻顺规性散光,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2.
翼状胬肉是眼科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大量的眼科医生报导通过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同时也明显提高了视力.关于翼状胬肉患者视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翼状胬肉通过影响角膜的形态而造成了角膜散光.现将近几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患者常因外观的改变或视物模糊而就诊。为观察翼状胬肉与角膜屈光间的关系,笔者随机对50例60只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的屈光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侵入角膜面积和深度与角膜散光及角膜地形图改变的关系。方法:观察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60例60眼单眼鼻侧翼状胬肉患者,分别测量出其侵入角膜长度、角膜缘宽度和侵入角膜的面积,术中观察其侵入角膜深度。测量术前、术后第二天,术后1周及术后1月的视力、屈光度和角膜曲率,检测术后一月的角膜地形图平均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CIM)。结果:翼状胬肉侵入角膜面积与角膜散光呈正相关,翼状胬肉浸润角膜的深度与术后1月角膜表面不规则指数呈正相关。结论:翼状胬肉的手术时机选择并非仅观察侵入角膜面积的大小,也应关注其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5.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单眼或双眼均可发生,与长期外界刺激有关,尤其在农村更为常见〔1〕。单纯切除手术后复发率较高。我科收治1例巨大单眼内外侧翼状胬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外眼病之一,它的生长和发展不仅影响患者的视力,而且有碍美观。其治疗方法颇多,如用β射线照射或局部注射争光霉素等药物疗法,可能使翼状胬肉萎缩但疗效不确切。而且上述疗法,对角膜上皮或其他眼组织可能造成损害。因此,手术仍是最常用的方法。常规的术式复发率高。我们采用改良的翼状胬肉剥离法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泪膜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翼状胬肉患者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手术前后泪膜功能的变化,分析翼状胬肉及其手术治疗与患者泪膜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0例(30眼)翼状胬肉患者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以对侧健眼为对照,于术前1天、术后2周、4周、8周分别进行泪液分泌(SchirmerⅠ)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检查;术前1天、术后4周、术后8周行泪液羊齿状物试验(mucusferntest,MFT)检查。结果翼状胬肉眼术前与对侧健眼比较:SchirmerⅠ试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BUT缩短(P<0.05);MFT结果正常的比例减少(P<0.05)。翼状胬肉眼手术前后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的SchirmerⅠ试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周、8周BUT值较术前延长(P<0.05);术后4周、8周MFT结果正常的比例较术前增加(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泪膜功能明显异常,手术切除胬肉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可使患者泪膜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风沙、尘埃的过度刺激,长期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及遗传因素,导致睑裂部结膜慢性炎症、变性、肥厚增生,逐步形成紧肉。药物或物理治疗多无显著效果,手术治疗仍不失为常用的有效方法‘”。笔者自1989年1月至1993年1月共手术治疗翼伏高肉158例180只眼,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58例18o只限翼状胬肉中,男32例,女126例,男女之比为1:394。右眼101例,左眼79例。年龄32岁至75岁,平均年龄52岁。农民138人,占873%,工人16人,占10.ic/0其他职业4人,占2.6%。病程最长30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885年。家属有明确本…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防止胬肉复发的疗效。方法:对60例62眼,将翼状胬肉全部切除后取带角膜干细胞的植片。转位对位缝合并固定于浅层巩膜上。结果:60例62眼翼状胬肉患者随访6个月~2年,2例复发。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翼状胬肉切除后分别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2种术式对翼状胬肉术后散光的改善情况,寻求副损伤小、疗效好、安全便捷的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方法 124眼翼状胬肉患眼随机分为A组60眼及B组64眼,A组行单纯胬肉切除+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治疗,B组行单纯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前后角膜散光(角膜地形图的DK值)和最佳矫正视力变化。结果术后早期(1周、1个月)2组手术前后角膜散光(DK值)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半年及1年A组显著高于B组(P均0.05)。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半年和1年时A组显著高于B组(P均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疗效肯定,对散光及视力的改善效果优于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用自体球结膜加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显微镜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加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术后随访观察1年以上。结果:112例126只眼随访期间无复发。病程达30年以上7只眼翼状胬肉下的角膜基质层混浊。其余119只眼角膜透明,视力提高。结论:自体球结膜加角膜缘上皮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化胬抑复冲剂降低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率的作用.方法 以初发的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施行单纯切除手术.实验组87例94只眼术后予常规处理并口服化胬抑复冲剂;对照组89例96只眼术后仅作常规处理.所有病例随访期1年以上.结果 术后6个月和1年时实验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06%和4.26%,而对照组则分别是4.17%和11.63%,2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服用化胬抑复冲剂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Astramax三维角膜综合检查站引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5.5 mm透明角膜切口对术后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对89例(100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眼及对照组49眼。观察组透明角膜切口位于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方向,对照组透明角膜切口位于10点位方向,2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5.5 mm非折叠人工晶体。于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视力、裂隙灯、眼底、角膜地形图检查,观察患者屈光状态的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42眼(82%)和43眼(84%),对照组分别为31眼(63%)和33眼(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角膜散光度明显减小(P<0.01);对照组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明显减小(P<0.05)。结论 Astramax三维角膜综合检查站引导白内障超声乳化5.5 mm角膜透明切口手术可以减少手术性散光、矫正角膜散光、提高术后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4.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早期临床表现——角膜上皮修复不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太胬肉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情况,方法:用裂隙灯显微镜对太胬肉术后2天,8天,15天,1月,3月,6月和12个月的患眼进行角膜上皮修复及胬肉复发情况的检查,对可疑者进行荧光素钠角膜上皮梁色检查,结果:对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63例(79只眼)患者观察中均发现了角膜上皮修复不良的表现,复发发生的时间为术后4个月至1年,结论角膜上皮修复不良是翼状胬肉状术后复发的早期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苦参碱(matrine)对体外培养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uman pterygium fibrob-lasts,HPF)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噻唑蓝比色法(MTT)观察不同浓度(0.1、0.2、0.4、0.8、1.6、3.2、6.4、12.8 mg/ml)的苦参碱在不同作用时间(24、48小时)对HPF增殖的影响。结果0.4~12.8 mg/ml浓度范围内,作用24~48小时,苦参碱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HPF增生(P<0.05)。结论苦参碱对HPF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与用药剂量和持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割烙术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对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86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3例行割烙术;B组33例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月到1年7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及角膜创面修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A组53眼中6眼复发(11.32%);B组33眼中4眼复发(12.1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591,P=0.8079);A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4~9天,平均7.09±1.72(天),B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2~6天,平均4.27±1.31(天)。两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8.5969,P<0.01)。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基本相同,角膜创面愈合时间B组短于A组。割烙术相对较经济、方便,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17.
姜林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109-109
目的:探讨应用75%酒精翼状胬肉改进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32只眼大面积翼状胬肉应用75%酒精改进术式,观察此术式的复发率.结果:随访2~3年,1眼复发.结论:应用75%酒精改进术治疗大面积翼状胬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平阳霉素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将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75例(80只眼)随机分为2组.A组37例(40只眼),实施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38例(40只眼),先予胬肉体部注射平阳霉素,每周1次,共2次,再实施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其余处理相同.随访1年,比较2组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1年时,A组复发11只眼(31%),B组复发4只眼(11%).结论 胬肉切除术前应用平阳霉素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较好,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 10例 (10眼 )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施行患眼健侧带结膜的自体角膜缘移植术。结果 随访 6~ 12个月 ,10例患者角膜移植片均透明光滑 ,愈合良好 ,无一例复发。结论 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有效、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