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胸、腹腔镜联合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评价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确诊的12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拔除胸管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开腹手术相比,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出血量少、切口小、术后患者康复快,且并发症少,推荐应用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116例食管癌患者分为2组,各58例。腔镜组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开放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对比2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并发症情况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2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创口直径、第1天引流量、留置胸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腔镜组较为明显;2组FEV1/FVC、Pa 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胸手术,出血量少、创口直径小,术后住院时间短且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疗效优于传统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160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管状胃代食管手术和传统全胃缝缩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完成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失血量、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并发症处理情况、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总体疗效。结果两种术式在胸部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失血量、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管状胃代食管术手术时间、腹部淋巴结清扫个数明显多于全胃缝缩术(P0.05)。管状胃代食管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胃缝缩术(P0.05)。管状胃代食管术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复发和转移率、2年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全胃缝缩术(P0.05)。两组1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可有效减少食管癌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为80例患者行完全胸、腹腔镜下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选择同期行传统食管癌开放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胸、腹腔镜联合组手术时间较开放组长,失血量、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少于开放组,术后拔管时间、ICU观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例数、随访时间、复发或转移、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食管癌根治术相比,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能达到相似的疗效,可实现手术的根治性与微创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胃癌根治术和胃癌全阻断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接收的68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行胃癌全阻断根治术,对照组行常规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内、术后相关指标并随访其术后生存状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失血量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两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恢复阶段的并发症率11.43%,低于对照组的30.30%,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试验组患者1~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14%、88.57%、76.47%,对照组1~3年的生存率为93.94%、72.73%、54.55%。两组第一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胃癌根治术,胃癌全阻断根治术在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并延长远期生存率方面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胸腹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胸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26.4±58.3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299.8±45.2 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362.3±44.7 mL、)和术后引流时间(7.6±1.6 d)明显小于对照组(415.1±72.6mL、9.4±2.4 d),P0.05。两组的淋巴结的清扫量(23.2±6.6个、21.6±6.4个)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15.0%)明显少于对照组(26.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对机体损伤较小,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和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清扫数、阳性转移率和术后常见并发症。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阳性转移率、肺部感染和乳糜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手术时间、吻合口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优于传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但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左胸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分为2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左胸小切口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开胸手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VAS评分、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胸小切口实施手术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能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有助于术后患者恢复,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行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对照组行开胸手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6个月的复发与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技术成熟的前提下,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创伤小、淋巴清除效果好、术后并发症率低,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8—2019-06间收治的91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行右侧开胸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观察组46例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比较2组手术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短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并左侧颈部吻合术,手术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恢复情况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与开放组,其中32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开胸治疗,34例行常规手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小时、术后24小时两组患者血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但开放组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多于或长于腹腔镜组(P0.01),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APTT、PT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腹腔镜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FIB、D—D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腹腔镜组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程度轻等优点,但其对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更大,应在围手术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26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占3.08%;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占3.8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3.1%、4.6%、87.7%;对照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3.8%、3.8%、85.4%。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结肠镜能够准确定位结直肠癌,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Ⅰ、Ⅱ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Ⅰ、Ⅱ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3例行常规开胸手术(开胸组),45例行胸、腹腔镜联合切除术(微创组),同时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结果:开胸组术中失血量[(154.73±26.85)mL vs.(110.58±31.42)mL]、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频率[(3.38±3.19) vs.(1.20±1.07)]、胸引管留置时间[(5.1±2.3)d vs.(4.2±1.8)d]、术后住院时间[(14.46±4.34)d vs.(10.20±3.91)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9%vs. 4.55%)高于微创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287.17±24.61)min vs.(279.23±39.45)min]、淋巴结清扫数量[(17.6±4.85)vs.(19.3±4.55)]、站数[(7.16±1.13)vs.(7.22±0.87)]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治疗食管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经腹胸二切口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Ivor-Lewis)的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70例食管癌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胸腹腔镜联合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Mckeown),观察组行Ivor-Lewis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恢复效果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or-Lewis治疗食管癌,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其中观察组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开放食管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肺功能的改变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及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VC%、FEV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FEV%、FVC%、MVV%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共发生7例并发症,占15.22%,对照组患者术后共发生20例并发症,占43.4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康复时间短等优点,并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较常规开胸手术的优势。方法 2006年11月~2008年5月施行电视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111例(研究组),同期施行常规开胸手术110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272.3±57.9)min显著长于对照组(218.7±91.0)min(t=5.229,P=0.000);研究组术中出血量(219.7±194.4)ml显著少于对照组(590.0±324.4)ml(t=-10.304,P=0.000);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9.6±1.7)d显著短于对照组(11.4±2.3)d(t=6.620,P=0.000)。研究组术后切口液化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6.3%(7/111)(P=0.007)。对照组清扫淋巴结(39.2±12.5)枚,显著少于研究组(44.3±21.0)枚(t=-2.191,P=0.029)。2组病人术后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检验,χ2=0.348,P=0.555)。结论 全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术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尽管手术时间较常规手术长,但远期疗效与常规手术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uscle-sparing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微创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我科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应用Muscle-sparing切口、常规后外侧切口、全腔镜实行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开关胸时间、失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障碍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腔镜组在平均切口长度、平均开关胸时间、平均出血量、胸腔引流管放置天数及术后住院天数等观察指标方面均优于Muscle-sparing切口开胸组及常规开胸组(P0.05);Muscle-sparing切口开胸组在平均切口长度、平均开关胸时间、平均出血量方面优于常规开胸组(P0.05)。术后伤口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方面,Muscle-sparing切口开胸组较常规开胸组有明显优势。常规开胸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高于腔镜组(4%)和Muscle-sparing切口组(6%),P0.05;但后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uscle-sparing小切口开胸术与胸腔镜手术相比,具有较为相近的微创优势,是胸腔镜手术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下胸内吻合术(Ivor-Lewis)与颈部吻合术(McKeown)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2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胸中下段食管癌病人11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Ivor-Lewis组52例,行胸腹腔镜Ivor-Lewis术治疗。McKeown组58例,行胸腹腔镜McKeown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围术期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10天评估两组病人肺功能;以食管癌病人补充量表(QLQ-OES18)评价两组病人术前、术后4周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10天两组病人FEV1/FVC、FEV1预计值、PaO_2、SaO_2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4周Ivor-Lewis组病人进食困难、咳嗽、言语评分低于McKeown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4周进食困难低于术前(P0.05),反流、咳嗽、言语评分高于术前(P0.05)。结论胸腹腔镜Ivor-Lewis与McKeown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对肿瘤清除效果相近,但Ivor-Lewis术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肺功能恢复更好,生活质量更高,近期疗效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右胸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肺功能的影响及其预后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食管癌切除术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右剖胸、上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研究组采用经右胸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1s用力呼出量(FEV_1)、FEV_1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和呼吸峰流速(PEF)指标水平均改善,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肺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义(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5/39),高于研究组的5.13%(2/39)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经右胸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创伤小,痛苦少,手术指标明显改善,对肺功能影响明显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左胸与右胸入路实施胸下段食管癌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59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经右胸实施手术,观察组经左胸实施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胸与右胸入路治疗胸下段食管癌,效果相当,但经左胸入路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