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大麻二酚(CBD)因具有神经保护、镇痛、抗炎、抗氧化以及抗癫痫等药理学作用或功效而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天然与合成来源的CBD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特征及其潜在的生物学作用或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CBD及其衍生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大麻二酚是非生理依赖性成分,不具有大麻的成瘾性,可被有选择地应用于晚期癌症。大麻二酚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是一种具有良好前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综述了大麻二酚调控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减轻癌细胞侵袭性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为大麻二酚的抗肿瘤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安娜  聂颖兰  朱法科  范斌 《药学进展》2021,45(7):539-548
阿尔茨海默病是以认知能力下降为特征的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语言障碍和认知障碍等,主要由淀粉样蛋白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大麻二酚是大麻中特有的萜类次生代谢产物,无神经依赖性,具有神经保护、抗氧化和抗炎特性,且在体内有效,近年来已成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总结了大麻二酚在体内外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为相关新药的研发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吴军  于海波 《药学学报》2020,(12):2800-2810
大麻(Cannabis sativa)是一种古老的药用植物,常被用于缓解疼痛和癫痫性发作。然而,大麻素具有成瘾性,这限制了它们的临床使用。大麻二酚(cannabidiol, CBD)作为一种没有精神活性的大麻成分,不良反应明显小于Δ9-四氢大麻酚(Δ9-tetrahydrocannabinol, THC),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发现, CBD对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均有改善作用,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由于它与经典的大麻素受体间的亲和力低,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以外的其他靶点。本综述主要总结CBD在癫痫、神经病理性疼痛、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2种HPLC法分别测定国内工业大麻花叶原料中四氢大麻酚(1)、大麻二酚(2)和大麻二酚酸(3)的含量.色谱柱采用Agilent Extend C18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为220 nm.以乙腈∶0.1%磷酸溶液(76∶24)为流动相测定1含量;另以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  相似文献   

6.
汤云云  王爽  岳琦 《肿瘤药学》2022,12(3):324-330
植物大麻是大麻素的主要来源。大麻素中的主要化合物之一大麻二酚(CBD)近年来备受关注。CBD不仅具有非精神活性作用,还具有抗增殖、促凋亡、抗侵袭、抗血管生成、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使得其在抗肿瘤临床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主要介绍CBD、CBD相关受体及其在各系统主要肿瘤疾病中的多靶点抗肿瘤作用机制新进展,以期为新的抗肿瘤治疗策略和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工业大麻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大麻二酚的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方法 建立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炎症模型和佐剂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测定大麻二酚5、7.5、10和20 mg/kg各剂量组大鼠灌胃后不同时间的肿胀值变化,并与艾瑞昔布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炎症模型组相比,大麻二酚各剂量给药组大鼠肿胀值均下降,并随给药剂量和时间的增加抗炎作用逐渐增强,其中20 mg/kg大麻二酚给药后3h肿胀值和肿胀率均较阳性对照组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佐剂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组相比,大麻二酚各给药组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且10 mg/kg大麻二酚剂量组给药后第12d以及20 mg/kg剂量组给药后第10和12d的肿胀值和肿胀率均显著降低(P<0.05,P< 0.01),而大麻二酚各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麻二酚对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炎症和佐剂诱导的大鼠关节炎模型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是从植物大麻中提取的非成瘾性成分,近几年来许多研究表明CBD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高安全性,主要包括抗癫痫、抗惊厥、治疗疼痛、抗炎及神经保护特性等。由于CBD的内在性质具有亲脂性高、水溶性差及易经过首过代谢的特点,使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导致CBD的临床用药效率低,不利于其作为常规的制剂使用。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提高CBD的溶解性及生物利用度的新型制剂研究进行综述,对透皮传递系统、透黏膜传递系统、自乳化传递系统、新型固体制剂等新技术提高CBD的溶解性及生物利用度试验研究进行阐述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大麻二酚(CBD)对口腔颌面部炎性痛的镇痛作用及其中枢机制。方法 采用上唇右侧sc给1%福尔马林溶液(37%~40%甲醛)诱发口腔颌面部炎性痛模型。(1)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CBD(0.01,0.03和0.06 mg)组(上唇右侧sc给药),给药5 min后,上唇右侧sc给予1%福尔马林溶液。(2)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模型+CBD 0.06 mg组,给药方式及部位同分组(1)。观察记录分组(1)小鼠一相痛(0~6 min)和二相痛(15~45 min)小鼠抓脸时间;行为实验结束45 min后(相当于注射福尔马林90 min后),分组(1)中每组随机选取4只,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和前扣带回(ACC)脑区c-Fos蛋白表达。采用内源性大麻素探针结合光纤记录方法检测分组(2)中小鼠二相痛时期小鼠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基底外侧杏仁核(BLA)和ACC脑区内源性大麻素水平。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一相痛和二相痛抓脸时间显著延长(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大麻二酚(CBD)在甲基苯丙胺(METH)成瘾中的对抗作用。方法 以雄性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小鼠行为敏化实验,分别观察形成期伴随ip给予或激发期单次ip给予CBD 20,40和80 mg·kg-1后小鼠运动距离,评价CBD对行为敏化形成或点燃的影响;采用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实验,分别观察形成期伴随ip给予、表达期测试前单次ip给予或消退期伴随多次ip给予CBD 20,40和80 mg·kg-1后小鼠CPP得分,评价CBD对CPP形成、表达和重建的影响。结果 在行为敏化实验中,CBD 40和80 mg·kg-1显著抑制METH诱导行为敏化的形成或点燃(P<0.05)。CPP实验中,CBD各剂量对CPP形成和表达均无显著对抗作用,但CBD 80 mg·kg-1显著抑制METH诱导CPP重建(P<0.05)。结论 CBD对METH的急性效应无明显对抗作用,但显著抑制METH诱导的动机敏化,并干预成瘾记忆的消退学习过程,从而降低成瘾行为重建。  相似文献   

11.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并发展成药物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主要途径之一。澳洲茄边碱是从龙葵中分离获得的天然甾体生物碱糖苷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和较低的细胞毒性,对肺癌、肝癌、胃癌、前列腺癌、鼻咽癌、脊索瘤和胰腺癌等多种常见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澳洲茄边碱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肿瘤细胞周期、抑制肿瘤迁移和侵袭、增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调节信号通路和基因表达等有关。澳洲茄边碱不仅能单独抑制肿瘤细胞,而且可作为增敏剂与其他化疗药物合用增强疗效。该文基于澳洲茄边碱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澳洲茄边碱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檗碱是从黄连等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作为传统的抗炎、抑菌药物在临床应用已久。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具有调脂作用,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影响胆汁酸的合成与代谢、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表达、激活内脏脂肪组织相关基因的表达、升高血清脂联素的表达、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途径、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多个作用靶点发挥调脂作用,主要针对小檗碱的调脂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小檗碱是一种异喹啉生物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小檗碱可以通过影响多种途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包括PI3K/Akt/Bcl-2、Akt/Nrf-2/HO-1、GSK-3、MAPK、AMPK、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NMDA受体和MMP-9途径。总结小檗碱在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病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等神经元疾病模型中的作用机制,了解更多关于小檗碱如何介导这些途径,为未来对神经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日益突出的药物变态反应问题。方法归纳并总结了迄今为止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的机制研究。结果与结论基于药物变态反应类型与诱发因素的多样性,提示系统研究药物变态反应作用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近年来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及有治疗潜力的基因、受体、酶和活性分子的报道,从血脂异常、炎症反应、管壁细胞学、氧化应激、免疫调节、血栓形成,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同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等角度,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加以综述,并且详细叙述了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高密度脂蛋白、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AMP激活的蛋白激酶、组织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等多个潜在的治疗靶点,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治疗及药物开发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and Aims. To examine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modafinil (200 mg daily) plus counselling compared with placebo for the treatment of psychostimulant dependence. Design and Methods. Cost and outcome data were collected alongside two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of modafinil 200 mg daily over 10 weeks for methamphetamine (n = 74) and cocaine dependence (n = 8), respectively. 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s representing the additional costs to achieve a given outcome were calculated for both the change in the number of stimulant‐free days and 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 12 weeks post‐treatment. Results. The 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indicated that it would cost an additional $AUD79 to achieve an extra stimulant‐free day with modafinil compared with placebo. This result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appeared to be a robust estimate af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Counselling, whether received within program or from other services, improved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modafinil relative to placebo.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s.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uptake of counselling are recommended as cost‐effective.[Shearer J, Shanahan M, Darke S, Rodgers C, van Beek I, McKetin R, Mattick RP. 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modafinil therapy for psychostimulant dependence. Drug Alcohol Rev 2010]  相似文献   

17.
开窍药对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朝亮  汪宁 《安徽医药》2011,15(3):367-369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发生在脑血管疾病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或伴有语言、视觉空间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碍的获得性智能的持续性损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及芳香开窍药对VD的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芳香开窍药作用于VD的实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绿茶中的主要儿茶素,大量研究表明绿茶在治疗严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病变、肿瘤、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生物学作用。绿茶的这种保护性作用主要归因于EGCG强有力的抗氧化活性。EGCG的抗氧化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清除自由基、金属螯合、抑制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调节氧化和抗氧化酶系等。综述了其抗氧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应用及开发相同或相似机制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Liu ZM  Lü XX  Lian Z  Mu Y  Guo P  An X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3,24(5):448-452,479
目的:调查评价阿片滥用人群中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Bup)的药物依赖性及滥用潜力。方法:采用询问调查方法,对戒毒机构收治的阿片依赖者进行Bup使用情况、药物依赖性及滥用潜力的调查。被调查对象为使用Bup 3天以上,无精神障碍的阿片依赖者;调查内容包括药物滥用史,Bup一般使用情况和药物依赖性评价等。Bup的身体依赖性采用30项阿片戒断症状量表(OWS)评价。根据被调查对象先前出现过的Bup戒断症状经历(及严重程度)将各项症状/体征分为0-3分进行评价。对Bup的主观欣快效应采用视觉类比量表(VAS)评价。结果:共对1235例符合条件者进行了调查。被调查者初次使用Bup目的(多选择回答)以“戒毒目的使用”(占77.4%)和“治疗稽延性戒断症状”(占26.6%)为主。30项阿片戒断症状量表(OWS)平均分值介于0.2至1.3之间,除失眠、骨关节疼痛和烦躁不安平均分值分别为1.3、1.2和1.0外,其余症状均为1分以下,表明身体依赖性低。Bup“连续使用”,“间断使用”和“有时连续,有时间断使用”三种不同使用时间方式的OWS均分分别为0.9±0.9,0.4±0.5和0.7±0.4;ANOVA方差检验F值=70.846,P<0.05,差异具有极显著性。VAS测查结果表明,VAS均值为(27±24)mm,属“轻度”至“次中等”欣快程度;对Bup含服、注射两种不同使用途径的群体进  相似文献   

20.
槲皮素是一种天然黄酮醇类多酚化合物,具有多重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可以通过雌激素作用及抗雌激素作用、逆转耐药及化疗增敏作用、抑制细胞生长并诱导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转移、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等方式有效地防治乳腺癌。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槲皮素抗乳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