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源生化汤对骨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骨创伤后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清源生化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不同时间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 Tn T)、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比值(E/A比值)、左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LVEDVI)及左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LVESVI)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K-MB、hs-c Tn T及NT-Pro BNP逐渐下降,呈好转趋势。与同时段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7天的hs-c Tn T、NT-Pro BNP及治疗后3天的NT-Pro BNP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2组患者E/A比值、LVEDVI及治疗组LVESVI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P<0.05);治疗7天后,治疗组的LVEF、LVEDVI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清源生化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骨创伤后脓毒症,可减低患者心肌受损程度,改善心功能,对心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清源生化汤对创伤后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88例创伤后脓毒症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加服纯净水,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清源生化汤。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3,7 d抽取外周静脉血,监测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量(NEU),中性粒细胞百分含量(NEU%),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总淋巴细胞百分数(TLC%),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变化,观察治疗7 d后2组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WBC,NEU,NEU%,TLC,TLC%,CRP和PCT比较无差异;治疗1 d后治疗组TLC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 d后治疗组WBC,NEU,NEU%,TLC,TLC%,CRP,PCT与对照组NEU%,TLC,TLC%,CRP,PCT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WBC,NEU%,TLC,TLC%,CRP和PCT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对照组全部指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源生化汤可改善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水平和比例,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观察清源生化汤对骨创伤后脓毒症患者的多脏器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骨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清源生化汤口服或鼻饲,每日1剂,疗程1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7天观察两组WBC、氧合指数(Pa O2/Fi O2)、血清肌酐(SCr)、血浆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R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腹内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及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3天的MAP升高,治疗后3天的CRP、APTT、HR、SCr、TBIL、AST及腹内压均明显降低(P0.05,P0.01);治疗后7天的WBC、PCT、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CRP、APTT、D-D、HR、SCr、TBIL、AST及腹内压均明显下降,FIB、MAP、Pa O2/Fi O2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清源生化汤对骨创伤后脓毒症患者的多脏器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有效清除内毒素,减轻炎症反应,抗凝血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源生化汤辅助治疗胸部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对多脏器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将77例胸部创伤后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包括处理原发病、迅速止血、纠正酸中毒、应用抗生素、营养支持、防治低体温等,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清源生化汤口服或鼻饲。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7 d后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APACHEⅡ评分、凝血功能指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7 d后WBC、PCT、CRP、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合指数(p(O2)/Fi O2)、血清肌酐(SCr)、血浆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腹内压、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 05),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清源生化汤辅助治疗胸部创伤后脓毒症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多器官功能障碍指标,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凝血功能、促进体内毒害物质排出、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可能是清源生化汤发挥多脏器保护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清源生化汤对骨创伤后脓毒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清T淋巴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78位骨创伤后脓毒症且中医证型属于毒热内盛证患者,在2013年12月—2015年11月这些患者先后被我院确诊。采用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患者则联合清源生化汤。比较治疗前,治疗第1、3、7天时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LVEDVI)等心功能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炎症指标及CD8+T、CD4+T、CD4+/CD8+T细胞等T淋巴亚群指标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3、7 d后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第3、7天时NT-ProBNP、LVESVI、LVEDVI、CRP、TNF-α、PCT等指标水平均降低,LVEF则升高,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 0. 05;患者第3、7天时CD4+T、CD4+/CD8+T水平均升高,SOFA评分则降低,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 0. 05; 2组患者CD8+T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清源生化汤对骨创伤后脓毒症的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心功能及血清T淋巴亚群水平,优于常规西医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人参多糖对创伤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参多糖对创伤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人参多糖在外科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48例创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经典SSC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人参多糖,疗程为7 d。分别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和生存分析,比较APACHEⅡ评分,血浆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D14+单核细胞HLA-DR,NK细胞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百分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和使用升压药的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均<0.05);2组APACHEⅡ评分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第7天时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之间28 d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内毒素、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IL-10水平明显升高,CD14+单核细胞HLA-DR,NK细胞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均明显上升(P均<0.05)。结论人参多糖可以减轻创伤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免疫功能,缩短机械通气和使用升压药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源养心汤对重症骨创伤所致脓毒症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将78例重症骨创伤所致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清源养心汤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清D-二聚体(D-D)水平,心肌生化指标[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E峰/舒张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A峰(E/A)比值、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PT、APTT均较本组治疗前缩短(P0.05),FIB水平升高(P0.05),D-D水平降低(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浆CK-MB、hs-cTnT、NTProBNP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E/A比值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LVEDVI及LVESVI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E/A比值、LVEDVI及LVESVI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清源养心汤对重症骨创伤所致脓毒症患者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究其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脓毒症患者5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黄芪组,在相同基础治疗条件下,黄芪组增加黄芪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入院第7、14日测定WBC、TLC(总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CD4、CD8、CD4/CD8、HLA-DR、IL-1β、IL-6、TNF-α水平,并记录APACHEⅡ(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及ICU死亡率。结果全部脓毒症患者中存在WBC、IL-1β、IL-6、TNF-α水平增高,TLC、CD4、CD4/CD8水平下降情况,并且与APACHEll评分及ICU死亡率相关,死亡患者CD4、CD4/CD8水平下降更为显著;治疗后黄芪组较对照组TLC、CD4、CD4/CD8水平回复显著,而CD8、NK细胞、IL-6水平及APACHEII评分下降明显,ICU死亡率也更低。结论脓毒症患者存在免疫失衡并且影响预后,黄芪注射液治疗有助于调整这种免疫失衡并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艾灸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艾灸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疗程10 d,艾灸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关元、气海、神阙、足三里、三阴交艾灸治疗.统计治疗过程中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情况、ICU住院时间、28d病死率,记录治疗前、治疗第5、10天的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自拟清源生化汤对脓毒症(气虚血瘀证)患者凝血指标及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80例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源生化汤.于治疗开始、治疗7d后,比较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检测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胸腺肽α1组及针刺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拯救脓毒症治疗指南(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SSC)的方案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胸腺肽α1组给予胸腺肽α1(1.6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针刺治疗组联合针刺足三里、阳陵泉、内关、关元等穴位,每日1次,均连续治疗6天。检测各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Ig G、Ig A、Ig M水平,并比较各组ICU住院时间、再次住院率及28天病死率。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CD3+、CD4+、CD8+、CD4+/CD8+比值、Ig G、Ig A、Ig M均明显升高(P0.01),其中胸腺肽α1组及针刺治疗组CD3+、CD4+、CD8+、Ig G、Ig A、Ig M升高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胸腺肽α1组及针刺治疗组ICU住院时间缩短,再次住院率及28天病死率下降(P0.05,P0.01)。胸腺肽α1与针刺治疗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够改善免疫指标,调节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逆汤对严重脓毒症阴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严重脓毒症阴证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四逆汤口服或胃管注药,每日1次,疗程3天。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mHLA-DR)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免疫指标、炎症指标、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及血乳酸水平,同时观察患者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28天生存率、卫生经济学指标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两组间免疫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降钙素原、动脉血氧分压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mHLA-DR、血清总补体活性、IgM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试验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6水平、氧分压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过程无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论四逆汤能改善严重脓毒症阴证患者氧合功能及部分炎症反应,且安全性好;但尚不能证明对其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法对骨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中性粒细胞(PMN)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骨创伤后SIR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源生化汤。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 d、7 d、10 d抽取外周静脉血,观察PMN趋化功能、吞噬功能、氧化呼吸爆发功能,以及弹性蛋白酶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细胞总数、PMN计数和血浆NO浓度。试验中测定9例健康志愿者中性粒细胞功能为正常值参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MN功能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与对照组对比,中药组患者PMN功能显著下降(P0.05),且NE活性、TNF-α、IL-8、白细胞总数、PMN计数和血浆NO浓度改善明显(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可降低SIRS患者PMN活性,减少炎性介质,控制自身组织细胞的损伤,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清源生化汤对严重创伤患者合并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源生化汤,观察入院时和治疗第3天、第7天TNF-α、IL-6、PCT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TNF-α、IL-6和PCT水平均有所降低,以第7天最为明显(P〈0.05);且治疗组治疗7 d后血浆TNF-α、IL-6和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清源生化汤能有效干预严重创伤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纠正炎症反应综合征症状。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复苏饮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复苏饮对严重脓毒症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复苏饮组(F组)和安慰剂组(A组),两组均西医常规监护、治疗,F组配合使用中药复苏饮,而A组则加用安慰剂;另选取15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健康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在治疗前、治疗第3日和第7日分别进行A-PACHE Ⅱ评分,同期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10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细胞因子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单核细胞HLA-DR表达明显低于健康组;治疗第3日F组TNF-α、IL-6明显下降,IL-10变化不明显,A组各细胞因子均无明显下降,两组HLA-DR表达均有恢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治疗第7日F组抗炎因子IL-10和促炎因子TNF-α、IL-6均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各细胞因子差异有显著性;HLA-DR表达两组均明显回升,但F组HLA-DR表达率明显高于A组;同时F组第28日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在治疗期间,两组APACHE Ⅱ评分的分值都呈下降趋势,治疗第3、7日F组分值较A组明显降低。结论 复苏饮对促炎、抗炎性免疫反应具有相似的抑制作用。西医常规监护治疗结合中药复苏饮可有效调节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缓解病情,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气凉营汤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清气凉营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在西医方法治疗基础上使用清气凉营汤,对脓毒症所诱发的发热有显著退热作用,改善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评分和有效降低病死率,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严重骨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0例严重骨创伤后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和心脏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统计2组患者住ICU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及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与治疗前接近(P均0. 05),对照组治疗后hs-cTnT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P均0. 05);治疗后2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 05),观察组降幅更加显著(P 0. 05)。2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晚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比值(E/A)均较治疗前增高(P均0. 05),APACHEⅡ评分和左室舒张期末容积指数(LVEDVI)及左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LVESV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 05),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加显著(P均0. 05)。观察组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骨创伤所致脓毒症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预防心肌损伤,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炎症指标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疗程7天。比较2组治疗前、第3天及第7天的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C D4+~/CD8+~比值、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表达率(CD14+~/HLADR)]、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以及7天内死亡情况、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住院天数,随访28天统计病死率。结果:治疗第3天,对照组CRP、PCT与治疗组WBC、CRP、PCT、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CD14+~/HLADR较治疗前升高,并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对照组WBC、CRP、PCT与治疗组WBC、CRP、PCT、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CD14+~/HLADR较治疗前升高,CD4+~/CD8+~、CD14+~/HLADR均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ODS发生率、7天死亡率、28天死亡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而言,各指标均有下降趋势。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参附注射液能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免疫、炎症指标,有效调节脓毒症时机体的促炎/抗炎平衡,但对预后并无影响,其临床应用时机及指征尚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