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细胞学p16/Ki-67双染检测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对细胞学为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的分流作用与诊断效能.方法:收集细胞学诊断为ASCUS,同时行hrHPV检测,并有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的患者信息.将剩余宫颈上皮脱落细胞标本进行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检测,...  相似文献   

2.
P16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P16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间广东省人民医院40例正常宫颈组织、10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56例宫颈浸润癌中P16和Ki-67的表达,并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DNA。结果P16和Ki-67的表达强度与CIN的严重程度分别呈正相关(P<0.01)。P16和Ki-67在CINⅡ、CINⅢ、宫颈鳞癌及腺癌中表达呈阳性至强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CIN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88.9%(177/199),其中正常宫颈42.5%、CINⅠ87.5%、CINⅡ与CINⅢ均100%、宫颈鳞癌98.0%、腺癌60.0%。高危型HPVDNA负荷量与P16、Ki-67的表达强度分别呈正相关(P<0.01)。结论P16和Ki-67的表达强度与CIN的严重程度以及高危型HPVDNA负荷量密切相关;P16和Ki-67可作为诊断CINⅡ及CINⅢ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MGA2、IMP3、p16、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组织(NCE)、36例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SIL)、38例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和42例宫颈癌(CC)中HMGA2、IMP3、p16及Ki67的表达情况,比较4种分子标记物在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stathmin-1(STMN-1)、P27及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高级别CIN残留/复发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因CIN2~CIN3行宫颈锥形切除患者进行随访,将残留/复发病例36例设为实验组,随机抽取未复发病例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病例首次宫颈锥切组织中stathmin-1、P27及ki-67的表达。结果 STMN-1实验组30例(83.3%)阳性,对照组16例(40%)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实验组27例(75%)阳性,且表达于胞浆,对照组19例(47.5%)阳性,多表达于胞浆,部分核浆均有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实验组35例(97.2%)阳性,对照组35例(87.5%)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CIN 2中阳性表达率为78.5%,在CIN3中10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MN-1与P27高表达与高级别宫颈CIN残留、复发有关,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残留、复发有一定的预测价值。ki-67与宫颈病变组织学级别有关,但与疾病残留、复发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634例CI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CIN合并VAIN,585例CIN。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CIN合并VA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IN合并VAIN组患者的中位年龄56岁,绝经后患者占85.7%,CIN组患者的中位年龄38岁,绝经后患者占1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合并VAIN组中,95.9%的患者具有HPV感染,其中多重HPV感染占57.1%,多重HPV感染率明显高于CIN组(35.4%)(P<0.05)。两组患者均以HPV16型感染最常见,CIN合并VAIN组中感染最多的依次为HPV16、52、66、58、53型,CIN组依次为HPV16、58、52、33、18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CIN合并VAIN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45,P<0.05)。VAIN3患者的TCT较多为HSIL和ASC-H,VAIN1较多为ASCUS和LSIL。CIN分级与VAIN分级具有一致...  相似文献   

6.
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进一步评价细胞学、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例CIN的宫颈涂片、阴道镜检查的结果,与活检组织病理学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14例CIN中CIN Ⅰ 44例、CIN Ⅱ 30例、CIN Ⅲ 40例,87例有白带增多、外阴痒、性交后出血等症状。细胞学检出了绝大部分病变98.2%,阴道镜检出病变97.4%。结论 细胞学、阴道镜检查等手段各有利弊,联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21,自引:3,他引:121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91年5月至2002年4月进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1407例,行镜下定位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近4年来CIN的发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在30-39岁的病例占80.29%,经病理确诊CIN406例,包括CIN Ⅰ209例,CINⅡ104例和CINⅢ(包括CIS)93例;慢性宫颈炎625例,湿疣187例,息肉139例,其他50例(包括宫颈纳氏囊肿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乳头状瘤9例),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准确性为79.67%,敏感性为96.06%,特异性为73.03%,阳性预测值为59.095,阴性预测值为97.86%。CIN在阴道镜下的图像以醋酸白色上皮的出现率最高为83.50%,对CIN诊断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与点状区和(或)镶嵌同时存在时,对CIN诊断的敏感性下降,特异性升高,结论: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价值在于其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在国内适合作为CIN的筛查方法,统一阴道镜的评分标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何丽  张友忠 《生殖与避孕》2010,30(10):701-704
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新成像技术,检查时可通过点扫描激光分析获得宫颈上皮高度放大的图像,无需活检和组织切片、染色等病理检查过程,即可获得组织学诊断。本文介绍了共聚焦显微镜及其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和它的优缺点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宫颈癌前期病变的诊断和监测中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013年WHO关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二级命名法的临床应用及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16、Ki-67蛋白在111例宫颈良性反应性病变(良性病变组)、81例CIN1、39例CIN2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宫颈低级别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二级命名法中,不同级别病变与p16、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p16在良性病变、CIN1和CIN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92%、41.98%和64.10%,良性病变组与CIN1、CI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良性病变、CIN1和CIN2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43%、32.10%和69.23%,CIN2组与CIN1组、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16和Ki-67蛋白联合检测:在良性病变、CIN1、CIN2组中,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11.71%、9.88%和43.59%,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7.21%、32.10%和20.51%;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20.72%、22.22%和25.64%;p16(-)/Ki-67(-)的表达率分别为60.36%、35.80%和10.26%。三组中p16阴性着色特点不同,Ki-67的阳性着色特点不同。结论 p16蛋白联合Ki-67可以很好地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但其有赖于免疫组化判读标准的严格执行;同一级别不同的染色特点可能代表组织的不同生物学特性,但尚需大量的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0.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子宫颈癌前病变,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癌防治的重要内容。将冰冻病理检查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可以弥补术前活检取材表浅的不足,进一步判断宫颈病变程度,排除微小浸润癌及浸润癌,同时评价锥切标本内外缘情况,保证术式达到足够的边界和深度。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若冰冻病理检查与常规病理检查具有同样准确的诊断价值,可为术中提供必要且准确的信息,进而可促进传统的二次手术治疗模式向一次手术治疗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p16基因是一种多肿瘤抑制基因,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p16基因失活导致肿瘤的发生,其失活机制主要为甲基化、缺失及突变。宫颈癌是妇女常见肿瘤之一,发生机制尚不清楚。p16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相关性的研究中发现,p16基因的失活及P16的表达很复杂,p16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有研究发现p16基因在宫颈癌发展中主要的失活形式是启动子甲基化,失活率随病情恶化而增加;而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宫颈癌和CIN中,p16基因的缺失和突变是罕见事件,表现为过表达,几乎所有HPV阳性宫颈癌中p16表达阳性。为此对p16基因与宫颈癌、CIN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及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在我院诊断为CIN的190例患者的术前宫颈多点活检、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术后组织学结果及治疗方法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宫颈多点活检的过低诊断率为8.0%(肉眼下多点活检11.8%、阴道镜下多点活检2.2%),漏诊浸润癌3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后过低诊断率降至4.5%,无浸润癌漏诊。对CINⅠ和CINⅡ、Ⅲ的过度治疗率分别为21.7%和38.0%。结论: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术中宫颈锥切或再次多点活检行快速病理诊断可减少对宫颈癌及CIN的过低诊断,有利于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冰冻病理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子宫颈癌前病变,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官颈癌防治的重要内容.将冰冻病理检查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可以弥补术前活检取材表浅的不足,进一步判断宫颈病变程度,排除微小浸润癌及浸润癌,同时评价锥切标本内外缘情况,保证术式达到足够的边界和深度.对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若冰冻病理检查与常规病理检查具有同样准确的诊断价值,可为术中提供必要且准确的信息,进而可促进传统的二次手术治疗模式向一次手术治疗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4.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阴道镜图像特征与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阴道镜图像特征与意义,评价阴道镜图像特征对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进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629例,行镜下定位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CIN组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镶嵌、腺口白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CIN组,高级别CIN组镶嵌、点状血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级别组.根据阴道镜拟诊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醋酸白色上皮或白环加点状血管或镶嵌对CIN诊断的符合率为84.8%.醋酸白色上皮或白环加点状血管加镶嵌三联征图像对CINⅢ诊断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4.6%,阴性预测值为99.1%;对CIN Ⅰ~Ⅲ诊断的特异性为98.9%,阳性预测值为89.4%,阴性预测值为74.1%.结论:阴道镜是辅助诊断CIN的有效方法,醋酸白色上皮和白环对CIN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如与点状血管和(或)镶嵌同时存在则特异性增高.初次阴道镜检可疑时应进行常规活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文采用常规PCR技术对40例宫颈鳞癌组织学标本和2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的宫颈分泌物标本的HPV16 DNA及P53基因5~6,7~8外显子变异进行了研究,方法 采用常规PCR技术检测HPV16 DNA和p53基因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基因。结果 在40例宫颈鳞癌标本中HPV16 DNA阳性检出率有20例(50%);200例CIN标本中有76例(38%)。P53基因在40例宫颈鳞癌标本中有20例出现变异(50%),其中外显子5缺失10例(50%),外显子6缺失1例(5%),外显子7缺失3例(15%),外显子8缺失6例(30%)。200例CIN标本均未检出p53外显子5~6,7~8的变异,宫颈鳞癌HPVl6DNA阳性与p53基因变异的符合率为80%。结论HPVl6I)NA与宫颈鳞癌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p53基因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确实存在着变异。本研究认为常规PCR技术作为辅助诊断方法是一种快速、简单、适用于临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处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推广和开展,临床上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日益增多,其处理显得非常重要。美国阴道镜和宫颈病理协会(ASC—CP)于2003年7月公开发表有关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诊断CIN的处理指南,为我们规范处理CIN提供了根据。但是,如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正确和规范处理、监测CIN.迄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68,自引:2,他引:568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 ,其最严重的情况是宫颈癌。在妇女癌瘤中 ,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 ,位居第二。在发达国家 ,其发生率明显下降 ,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在发展中国家 ,由于宫颈癌筛查工作的不完善 ,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国家的 6倍 ,并且其中 80 %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浸润癌。近年 ,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 ,发病以每年 2 %~3%的速度增长。可用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的增加予以解释 ,甚至可以说 ,宫颈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 ,是一个较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不同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选择宫颈癌筛查CIN患者220例,116例CINⅠ作为单纯随访组,104例包括CINⅠ53例、CINⅡ37例、CINⅢ14例作为治疗组。治疗组中物理治疗者共50例,宫颈锥切术治疗25例,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20例,子宫全切术治疗共9例。所有病例随访2年。结果:单纯随访组第6,12和24个月CINⅠ自然转阴率分别为29.31%(34/116)、55.14%(59/107)、83.51%(81/97),病变持续率分别为69.83%(81/116)、43.92%(47/107)、14.43%(14/97);单纯随访组第24个月HPV高危型转阴率为27.45%(14/51),HPV低危型转阴率为47.06%(24/51),进展病例均为HPV高危型阳性。治疗组中CINⅠ和CINⅡ物理治疗者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4.88%(2/41)、22.2%(2/9),CINⅡ及CINⅢ行宫颈锥切或LEEP患者均未见复发者。目前所有病例仍在继续随访。结论:多数CINⅠ病变会自然消退,HPV也自然清除,但对于HPV持续阳性的患者应警惕其进展为高度CIN。随访病例要选择阴道镜满意,病灶范围小,自愿接受随访者;CINⅡ级及CINⅢ级应选用宫颈锥切或LEEP治疗,但CINⅢ级需长期随访。对于宫颈高度病变则不推荐使用物理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不同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选择宫颈癌筛查CIN患者220例,116例CIN Ⅰ作为单纯随访组,104例包括CIN Ⅰ53例、CIN Ⅱ37例、CIN Ⅲ14例作为治疗组.治疗组中物理治疗者共50例,宫颈锥切术治疗25例,高频电波刀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20例,子宫全切术治疗共9例...  相似文献   

20.
宫颈上皮内瘤变复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采用物理治疗或手术切除后,仍然存在复发的风险。CIN术后复发主要与手术方式、手术切缘状况、累及腺体、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以及局部免疫状态有关,年龄可作为一个术前预测指标。术后严密随访,及早确诊病灶残留或复发,采用扩大切除范围或行全子宫切除,避免漏诊和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