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人工流产术后与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及流血时间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终止妊娠妇女200例,依据流产方法进行分组,手术组患者100例,均给予人工流产手术终止妊娠;药流组患者100例,给予药物流产终止妊娠,对两组患者的流血量和流血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药流组患者流血量、流血时间、流产成功比例、月经来潮时间对比手术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终止妊娠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人工手术终止妊娠具有术后流血时间短,流血量少,手术成功比例高等优.点,但手术对子宫内膜的损伤较大,术后月经恢复时间较长,药物流产术后流血量较多,流血时间相对较长,终止妊娠后残留比例较高,但对子宫内膜损伤较小,月经恢复时间较短,两种方法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内流产后服务(post abortion care,PAC)模式改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医护人员进行PAC培训并在原流产服务流程中增加PAC内容来改进服务模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维持原流产服务流程,干预组在原流产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对人工流产后妇女进行生殖保健服务;干预前、后对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基线及干预满1年后的问卷调查。结果:1年后干预组避孕知识得分增值和有效避孕措施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非意愿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增加服务时间6.0±2.5 min/人。74.5%的医护人员赞同对原流程进行细节优化,70.6%的医护人员认为当患者>16人/d时PAC负荷过重,宜设专岗。结论:医院内PAC能有效降低重复流产率,对现有流产流程在细节上渗入PAC内容是目前改进医院内PAC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药物流产及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共5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前三天共口服米非司酮150mg,即连续3天,米非司酮25mg分别于早晚服用,第四天口服0.6mg米索前列醇。观察组患者行无痛人工流产,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现察组患者18例完全流产,5例不完全流产,2例失败,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10例完全流产,7例不完全流产,8例失败,总有效率68.00%。观察组孕妇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出血量及腹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终止早期妊娠方面,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流产,其不良反应也少,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药物流产和无痛流产在终止早期妊娠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1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用静脉麻醉下无痛流产术,对照组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联合卡前列甲酯栓行药物流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流产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7.84%(91),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88.1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持续时间、出血量及出血时间等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在终止早期妊娠中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意外妊娠或某些原因不能继续妊娠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终止妊娠。通常是根据孕周长短及患者意愿决定终止妊娠的方法,我院长采用:药物流产,人工流产,药物+人工流产,药物+钳夹术等,本文主要分析10~16W妊娠时,在我院采取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序贯口服后行钳夹术终止妊娠的临床疗效,并将近4年来在我院施行该手术的52例患者的治疗经过作一次回顾性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并对比无痛人工流产和常规人工流产在终止早期妊娠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120例进行人工流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无痛人工流产组(观察组)和常规人工流产组(对照组),各60例,无痛人工流产组在静脉麻醉下进行手术,常规人工流产组直接进行流产手术。结果观察组孕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孕妇术中疼痛程度和宫颈扩张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人工流术,易于得到终止早期妊娠孕妇的认可和接受,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培养法分别对150例稽留流产患者(实验组)、120例正常妊娠人工流产孕妇(对照组)进行UU及CT的检测,并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中UU、CT、UU+CT的感染率分别为38.00%、24.67%、17.33%,时照组中UU、CT、UU+CT的感染率分别为17.50%、13.33%、7.50%,两组间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道解腺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对稽留流产有一定的影响,是其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在妇科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的160例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研究组给予流产后关爱服务。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对避孕和流产知识掌握、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对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一年内的重复流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C对促进女性生殖健康、避免重复流产、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术与药物流产术对终止早期妊娠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0年收治的终止早期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即抽取,其中通过药物流产方式的100例患者的资料作为A组、通过无痛人流手术方式的100例患者的资料作为B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与A组进行比较,其流产效果为佳,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疼痛程度要明显降低,其不良反应也显著下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流的流产效果明显高于药物流产,值得选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工流产术中应用PAC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样本为2018年9月~2019年10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52例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26,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案为常规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护理方案为流产后关爱服务(PAC),研究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评估组间健康知识知晓率、正确使用避孕措施率、护理满意度,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中应用PAC护理临床价值突出,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未婚妇女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未婚妇女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的心理卫生状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接受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前对398例未婚妇女进行测评.结果未婚妊娠妇女与全国常模相比普遍存在较多的心理负担(P<0.05),但选择药物流产组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人工流产组(P<0.01).结论对未婚妊娠妇女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及避孕指导,从而降低未婚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我院在传统人工流产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无痛人流和药物流产两种方法,用于终止早期妊娠,临床应用后认为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来我院自愿要求进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年龄20~40岁,停经天数〈60天,无其他合并症。抽取三组相关资料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异丙酚组104例,口服米索组110例,对照组97例,  相似文献   

13.
我院在传统人工流产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无痛人流和药物流产两种方法,用于终止早期妊娠,临床应用后认为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来我院自愿要求进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年龄20~40岁,停经天数<60天,无其他合并症。抽取三组相关资料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异丙酚组104例,口服米索组110例,对照组97例,  相似文献   

14.
人工流产包括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我国每年人工流产数量庞大,其中重复流产者占比高,年轻未孕的女性比例也非常大,而人工流产后女性在内分泌、子宫、卵巢功能等方面均发生急剧变化,心理上也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因此应重视人工流产后保健。医务工作者应对患者及其家属在术后饮食、休息、卫生及性生活、心理恢复方面给予指导;重视女性术后随访,对于有子宫内膜损伤高危因素的女性推荐使用雌激素等方法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及时发现如人工流产不全、感染、闭经等流产并发症;通过开展流产后关爱服务(PAC),促进女性心理创伤的康复,落实高效避孕措施,切实维护女性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疤痕子宫早孕妊娠在B超引导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流产术的疤痕子宫妊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静脉麻醉下行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对照组行常规人工流产术,并观察两组手术时间、进出宫腔次数、术中出血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进出宫腔次数、术中出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子宫穿孔、漏吸、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为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疤痕子宫早孕妊娠治疗中,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应用,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并发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RT患者经阴道取卵术后的护理对患者妊娠率与流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12例经阴道取卵术ART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75个周期。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及全程护理,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未实施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及全程护理可明显缓解ART患者经阴道取卵术的各种不良心理,有助于提高妊娠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系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非意愿妊娠而要求终止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系统人工流产术)和对照组(常规负压吸引术),每组各30例,观察2种手术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均未发生不全流产、子宫穿孔、人工流产综合征、大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试验组手术时间[(6.9±1.9)min]较对照组显著增加[(4.6±1.0)min,P=0.000];术中疼痛、手术出血量及术后出血时间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系统安全性较好,可试用于帮助减少人工流产手术对于手术者经验的过度依赖,以降低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但本试验样本量较小,可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终止方法及预后。方法:采用对比法对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终止方法分析。结果:瘢痕子宫早期妊娠采用人工流产手术是安全的药物流产法出现出血时间长,增加了感染机会及二次清宫手术伤害。结论:终止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方法行人工流产术时,做到诊断正确,手术时间恰当,处理及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孕妇在孕期行非产科手术时麻醉方式、手术因素及患者是否存在感染对母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87例因非产科疾病行手术治疗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疾病分类、最终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早产及流产率等妊娠结局,比较不同孕期、不同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及感染并发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87例患者疾病分类:急性阑尾炎35例(40.2%),宫内妊娠合并宫外孕7例(8.1%),卵巢囊肿蒂扭转9例(10.3%),卵巢肿物21例(24.1%),泌尿系结石13例(14.9%),胆囊结石2例(2.3%);不同孕期接受非产科手术孕妇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孕妇的分娩孕周、分娩方式、流产率、早产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内麻醉及全身麻醉在分娩方式、分娩孕周、早产及流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合并感染对妊娠结局有影响,孕妇合并感染情况对妊娠结局有影响,感染组分娩孕周低于对照组[(34.7±0.7)周与(38.5±0.2)周,Z=5.088,P<0.05]。感染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和流产率均高于对照组[41.7% (10/24)与31.7% (20/63), χ2=7.585;50% (12/24)与7.9% (5/63), χ2=19.588;50.0% (12/24)与0, χ2=29.659;P值均<0.05]。 结论孕期行非产科手术仍然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妊娠结局,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不同孕期进行手术、不同麻醉方式和不同手术方式对妊娠结局影响没有差别,但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病情本身的进展可能会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危人工流产后落实长效高效可逆避孕措施(long acting reversible contraception,LARC)是否能降低非意愿妊娠及重复流产。方法对行人工流产的妇女中具有高危因素的妇女随访流产后第1、第3、第6个月LARC方法的使用情况和再次妊娠情况。结果 685例人工流产女性中,高危人工流产女性共372例(54.31%),其中年龄≤20岁64例(17.20%),1年内≥2次流产或半年内终止妊娠者共74例(19.89%),≥3次人工流产者213例(57.25%);带器妊娠7例(1.88%),哺乳期11例(2.96%),稽留流产3例(0.81%)。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年龄≤20岁者,术后立即落实LARC的女性半年内未发生重复人工流产,而术后未立即落实LARC的女性半年内的重复流产率为57.70%(15/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2次流产或半年内终止妊娠者术后立即落实LARC方法的女性半年内重复流产率为8.33%(2/24),未立即落实者半年内重复流产率为43.33%(13/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人工流产者术后立即落实LARC者半年内重复人工流产率为1.82%(1/55),术后未立即落实者半年内重复人工流产率为26.14%(23/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人工流产术后LARC立即落实率,能有效提高避孕措施的持续使用率,降低重复人工流产及非意愿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