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在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比较。方法:选择450例育龄妇女妊娠8周内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用药物流产,乙组用负压吸宫流产。结果:甲组完全流产207例,完全流产率92%,乙组安全流产219例,完全流产97.3%,两组完全流产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甲组阴道流血天数12.73±4.46天,乙组11.62±5.93天,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阴道流血量;甲组78±15.14ml,乙组72.67±9.98ml,流血量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组完全流产效果及流血天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药物流产简单易行,局部无创伤,能避免子宫穿孔,宫腔内感染,宫腔黏连等危险因素,是一种较为简便,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终止早期妊娠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院1983年1月至2003年12月20年间,收治的各类心脏病需终止妊娠的病例44例,对终止妊娠前心脏病的不同种类,心功能分级、孕周大小等进行风险评估,就其术前处理、手术选择、术后处理及避孕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早中孕期终止妊娠的风险评估、方法选择及临床管理。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在早中孕期终止妊娠的167例孕妇为观察对象,总结其临床特点、终止妊娠原因、终止妊娠方法、围术期管理和临床结局。结果:167例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  相似文献   

5.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率约为0.05%~2.4%,其中良性肿瘤约占95%~99%,交界性肿瘤约占1%~2%,恶性肿瘤约占1%~6%[1-7]。不同研究者所报道的早期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发病率差异较大(21.4%~75.7%)[5-7],随着孕周增加,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妊娠期合并卵巢肿瘤虽较少见,当非意愿妊娠或医学原因需终止妊娠时,卵巢肿瘤会增加终止妊娠的手术风险及疾病管理的难度。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药物流产及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早期妊娠的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共5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前三天共口服米非司酮150mg,即连续3天,米非司酮25mg分别于早晚服用,第四天口服0.6mg米索前列醇。观察组患者行无痛人工流产,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现察组患者18例完全流产,5例不完全流产,2例失败,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10例完全流产,7例不完全流产,8例失败,总有效率68.00%。观察组孕妇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时间、出血量及腹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终止早期妊娠方面,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流产,其不良反应也少,在临床上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析意外流产患者采用流产后关爱(PAC)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69例意外流产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4例)与观察组(2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流产后关爱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避孕知识、流产后保健知识掌握评分分别为(95.48±2.97)、(96.24±1.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86±3.52)、(77.59±2.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96.52±1.65)分,对照组为(81.63±1.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产后关爱护理应用于意外流产患者中,对提升患者避孕知识、流产后保健知识掌握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推进人工流产后避孕避免重复流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因母体不宜继续妊娠(继续妊娠可能损害母体健康或危及母体生命)、为预防遗传病和先天畸形儿出生,或者因非意愿妊娠不准备生育而采取医学措施(药物或手术)终止妊娠,称之为“人工流产”( induced abortion),简称“人流”或“流产”.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流产(RSA)在我国指与同一配偶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的自然流产。80%以上的自然流产胚胎丢失发生于早孕时期,因此,对于再次妊娠的RSA患者,在早孕阶段正确预测其胚胎丢失可能,有助于调整患者保胎方案,提高妊娠成功率,降低保胎患者的经济、精神负担。文章结合相关文献,简述临床上或实验室预测早期胚胎丢失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未婚妇女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未婚妇女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的心理卫生状态.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接受药物流产或人工流产前对398例未婚妇女进行测评.结果未婚妊娠妇女与全国常模相比普遍存在较多的心理负担(P<0.05),但选择药物流产组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人工流产组(P<0.01).结论对未婚妊娠妇女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及避孕指导,从而降低未婚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孕早期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 binding globulin,SHB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特征。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有复发性流产史孕妇122例为病例组,56例同期就诊无不良孕产史健康早孕妇女为对照组。于妊娠8~10周收集病例组及对照组个人资料和血清标本。检测指标为SHB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雌二醇(E2)、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血清SHB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FPG采用氧化酶法测定,FINS、E2、T、DHEAS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 结果 (1)病例组和对照组孕妇身高、舒张压和检测时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年龄、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孕次和既往流产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孕妇SHBG水平显著降低,F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DHEAS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2和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显示身高、体重指数、SHBG和DHEAS是复发性流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有复发性流产史患者孕早期SHBG较正常孕妇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正常孕妇升高,SHBG是复发流产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宫腔镜诊治早孕药物流产后妊娠物残留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早孕药物流产后宫腔内妊娠物残留临床较常见。我院对19例早孕药物流产后临床和(或)B超疑为妊娠物残留的患者用宫腔镜诊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我院收治了19例早孕药物流产后临床和(或)B超疑为宫腔内妊娠物残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终止胎盘前置状态中期妊娠前行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本院计划生育科住院的因胎盘前置状态或胎盘植入行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终止中期妊娠24例患者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1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失败,予以剖宫取胎术终止妊娠,其余23例子宫动脉栓塞术成功,成功率为95.8%。6例在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1~3 d内产生规律宫缩并娩出胎儿,17例患者应用了不同的引产方法终止妊娠。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用于终止胎盘前置状态的中期妊娠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比较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腺醇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和治疗稽留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孕10~16周要求终止妊娠和稽留流产病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早期妊娠组和稽留流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腺醇序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流产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稽留流产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低于早期妊娠组,胎体排出后24h阴道出血量多于早期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口服米索前列腺醇到胎体排出的时间间隔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腺醉用于治疗稽留流产效果和安全性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李斯特杆菌感染发病的特点及母婴结局,为早期诊治,减少母婴并发症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在我院住院分娩并确定为李斯特杆菌感染孕妇的临床资料,主要探讨其临床症状、发病孕周及围产儿结局。结果:确诊李斯特杆菌感染的孕妇7例,2例妊娠晚期(分别为33+5周和28周)感染者临床症状明显,均发生早产,围产儿预后不良。其中1例新生儿败血症,另1例新生儿死亡。其余5例在妊娠中期诊断,孕妇无感染临床症状,经青霉素抗炎治疗,除1例因胎儿畸形引产外,其余4例均顺利分娩,母儿结局良好。结论:孕妇李斯特杆菌感染可导致母胎传播,妊娠晚期感染者围产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正常孕妇复合感染后妊娠结局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正常孕妇复合感染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拟定初筛感染原方案。方法 :收集在本院分娩的 2 16例、2 16例正常头位初产妇初诊时的宫颈分泌物。每份标本都采用 3种聚合酶链反应 (PCR)同步检测 9种较常见的感染原 :人型支原体 (MH)、疱疹病毒 1、2型 (HSV- 1、2 )和人乳头瘤病毒 (HPV)应用 1次 PCR;解脲支原体 (U U)、沙眼衣原体(CT)及巨细胞病毒 (CMV)使用套式 PCR;淋球菌 (NG)与弓形体 (TOXO)采用两个基因区 PCR。结果 :1除外 7例因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良妊娠结局者 ,复合感染率为 9.1% (19/ 2 0 9) ;占总感染数 2 0 .9% (19/ 91)。 2 19例复合感染中除 1例外 ,均感染支原体 ;3例死胎、畸胎均由复合感染疱疹科病毒孕妇所娩 ,其中 1例死胎脑组织检出 CMV- DNA。 3复合感染者之胎儿窘迫、剖宫产和死胎、畸胎率均明显高于未受染者 (P<0 .0 5~ 0 .0 1) ;而单一受染者则未发生死胎、畸胎。结论 :产前 ,最好在孕前 ,正常孕妇也应常规筛查至少两类疱疹科病毒 :CMV和 HSV- 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PAC)服务在妇科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的160例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研究组给予流产后关爱服务。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对避孕和流产知识掌握、正确使用避孕措施、对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一年内的重复流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C对促进女性生殖健康、避免重复流产、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资料齐全的65例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二尖瓣狭窄程度分为二尖瓣正常组20例(瓣口面积〉4.0cm^2)、轻度狭窄组11例(瓣口面积2.5—4.0cm^2)、中度狭窄组14例(瓣121面积1.5—2.5cm^2)以及重度狭窄组20例(瓣口面积〈1.5cm^2);根据是否伴有肺动脉高压分为正常压力组33例[肺动脉压〈30mmHg(1mmHg=0.133kPa)]、轻度升高组18例(肺动脉压31—49mmHg)、中度升高组7例(肺动脉压50~79mmHg)和重度升高组7例(肺动脉压≥80mmHg);根据孕前是否进行心脏手术分为心脏手术组14例和非心脏手术组51例;根据患者的不同心功能状态分为Ⅰ级组24例、Ⅱ级组13例、Ⅲ级组13例、Ⅳ级组15例,观察各组的围产儿结局。分析以上各种因素对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1)二尖瓣正常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者为80%(16/20),Ⅳ级组患者中,80%(12/15)在中度狭窄组(6例)及重度狭窄组(6例),与二尖瓣正常组和轻度狭窄组的心功能Ⅳ级发生率(20%,3/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压力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者为73%(24/33),重度升高组患者心功能Ⅳ级的发生率(6/7)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的发生率(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脏手术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发生率为71%(10/14),Ⅲ级和Ⅳ级的发生率均为14%(2/14),前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脏手术组患者Ⅰ~Ⅳ级心功能发生率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心功能Ⅰ~Ⅲ级组患者的平均孕周及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功能Ⅳ级组平均孕周为(34.6±3.1)周,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2176±186)g,明显低于心功能Ⅰ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Ⅲ~Ⅳ级组患者中,共发生医源性流产和引产9例(14%,9/65),医源性早产18例(28%,18/65),胎儿生长受限4例(6%,4/65),围产儿死亡3例(5%,3/65);而心功能Ⅰ~Ⅱ级组患者以上指标均为0。(5)65例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合并心房纤颤者7例,其心功能Ⅲ~Ⅳ级(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6/7。结论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伴中、重度二尖瓣狭窄、重度肺动脉压升高及心房纤颤,容易发生心功能衰竭危及生命,不宜妊娠。已妊娠者应尽早终止妊娠;心功能Ⅲ~Ⅳ级的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医源性流产、早产和围产儿病率均增加,围产儿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妊娠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pregnancy associa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PA-VTE)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4月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收治的PA-VTE 53例临床资料。结果(1) 53例患者中,30例(56.6%)发生于产褥期,23例(43.4%)发生于妊娠期;(2)肺栓塞4例(7.55%),均为急诊剖宫产术后发生;(3)晚期妊娠8例(15.1%),中期妊娠4例(7.5%),早期妊娠11例(20.8%),妊娠早中期VTE多合并非妊娠相关高危因素;(4)剖宫产后产褥期23例(76.7%),阴道分娩后7例(23.3%),均无VTE家族史。结论不同妊娠阶段PA-VTE致病因素不同,妊娠早期多与血栓前状态等非产科因素相关,随妊娠进展至产褥期,妊娠相关高危因素逐步增加,分娩期并发症是产褥期PA-VTE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