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产科子宫切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大多是由于产科并发症危及产妇生命时采取的重要抢救手段之一 ,其中以产后出血最为常见。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加强和产程图广泛使用 ,产科子宫切除在临床上渐为减少。现将我院近年来遇到的 11例产科子宫切除作回顾性分析 ,探讨子宫切除的指征及防治措施。1 临床资料自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共有 11例产科子宫切除 ,其中 6例在我院分娩 ,5例外院分娩后转入 ,占同期产科分娩总数的 1 18‰。产妇年龄最小的 2 3岁 ,最大的 31岁 ,平均 2 7岁。1 1 孕产次及孕周初产妇 5例 ,经产妇 6例 ;孕 37周以前 1例 ,孕 … 相似文献
2.
行子官切除28例中,主要原因为子宫破裂、处理子宫破裂应视其破裂的部位、形态等增况而决定是否作子宫切除。对于胎盘性因素作子宫切除时应慎重,对于产后出血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药物控制无效者作子宫切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产科子宫切除情况,寻找解决同类病例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间7例产科临床中子宫切除术病例。结果:12989例产科中有7例实施了子宫切除术。胎盘因素是子宫切除术的主要指征。结论:子宫切除术是一项抢救产科急诊危重出血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20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科子宫切除于1876年由Porro首创,主要为抢救产科致命的出血和感染,近年来国外也曾应用于非急症产科的选择性手术,如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子宫颈原位癌、绝育等原因而作子宫切除。国内尚少应用于选择性手术。我院自1960年1 相似文献
6.
39例产科急症子宫切切除术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危及产妇生命安全时的重要抢救手段之一,包括剖宫产和经阴道分娩后所做的子宫切除术。本文总结10年间我院39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临床资料,旨在讨论如何降低其发生率,以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围生期发病率,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临床情况.方法 对35例作急症子宫切除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5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指征顺次为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为主.剖宫产子宫切除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结论 子宫切除是抢救产后出血,挽救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防治产科严重并发症,降低剖宫产可减少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科子宫切除在抢救产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发生率、指征、术式及分娩方式。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23例作了子宫切除的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的高低与产前保健预防、产时产后的处理、治疗密切相关;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适时实施手术;剖宫产子宫切除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结论 产科子宫切除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术式特点及母儿预后,控制产科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间17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行子宫全切除3例,子宫次切除14例。胎儿死亡5例,存活12例。结论子宫切除手术是临床抢救产科大出血、挽救孕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疗产科严重并发症,加强计划生育宣教,加强围生期保健,可降低剖宫产率,从而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指征、术式特点及母儿预后,控制产科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间17例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行子宫全切除3例,子宫次切除14例。胎儿死亡5例,存活12例。结论:子宫切除手术是临床抢救产科大出血、挽救孕妇生命的一项重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治疗产科严重并发症,加强计划生育宣教,加强围生期保健,可降低剖宫产率,从而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陆义芹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6)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输尿管断裂后立即进行膀胱再植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 2010年8月至2015年12月,通过腹腔镜下即刻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输尿管断裂5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无尿漏,无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21个月(3~60个月),无吻合口狭窄;2例出现轻度输尿管返流,无明显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输尿管断裂后于腔镜下即刻进行膀胱再植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确切,减少医疗纠纷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闭合器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价值. 方法 将有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适应证而无手术禁忌证的75例患者随机分成血管闭合器组(45例)和套扎组(30例)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血管闭合器优于套扎组. 结论 血管闭合器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恢复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硬膜外阻滞子宫切除术中静脉输入不同种类液体对病人的影响,选择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人60例,平均分成4组,麻醉手术中分别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1%葡萄糖乳酸钠林格氏液、乳酸钠林格氏液及生理盐水,于麻醉前、麻醉后1h及2h采集动脉血测定血气、血糖、血浆K~-,Na~-,Cl。结果发现,5%葡萄糖氯化钠及生理盐水可使病人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及血钾降低倾向;生理盐水可使血氯升高;含糖液体可使血糖明显升高。因此,输入含葡萄糖液体或生理盐水对机体血生化有不利影响,而乳酸钠林格氏液对病人无明显不良影响,可作为该麻醉手术的首选液体。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异常增高的循环白介素6 可导致狼疮性全身性病理损害;白介素6 异常增高在狼疮性小管间质损害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白介素6 及其信息传递中的 G P130 , Jun B 基因异常表达参与了弥漫性增生性狼疮性肾炎( L N) 分子发病过程,并率先发现丹参通过增强cmyc 蛋白高水平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对人肾成纤维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在国内外首次证实巨噬细胞在 L N 的病人肾脏局部增殖,且和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首次发现白介素受体(s I L2 R) 和 F L C T 增多是诊断早期活动 L N 的可靠指标。筛选并建立了一种本病活动性的计分方法;发现小管间质病变分级对 L N 肾小球病理、临床表现、治疗、疗效及复发的判断均有指导意义。在国内首先报道超大剂激素冲击疗法治疗严重的活动性 L N,率先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改进 C T X 冲击疗法治疗 L N。发现中药在促进骨髓造血,对抗 C T X 等致免疫功能过度抑制具有一定作用。首次在国内探讨了 L N 尿毒症的可逆性,并分析发现 S L E 死亡最主要原因并非尿毒症。 相似文献
16.
17.
18.
35岁以上人群肥胖指标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35岁以上人群腰臀比(WHR)、腰围(WC)和体质指数(BMI)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2009年在广州市两个独立社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5岁以上居民2 745人进行身高、体质量、WC、臀围、血压、心率的测量,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肥胖指标与高血压水平的关系。结果广州地区35岁以上居民中,不同BMI的男女居民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型肥胖组的血压水平及其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体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年龄因素后,男性以WHR的OR值最高(1.526),而女性以WC的OR值最高(2.813),BMI的OR值在两性中均为最低(0.719/0.391)。ROC曲线表明,男性BMI、WC和WHR诊断高血压的切点、曲线下面积及95%CI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女性中,WC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854),与BMI(0.77)、WHR(0.78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35岁以上人群,尤其在女性人群中,WC是反映肥胖对高血压影响的较好测量指标,而BMI和WHR可以作为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3种术式的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90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成A组(43例)、B组(35例)以及C组(12例),对比3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为住院时间分别为(81.03±18.75)min、(120.11±7.24)mL、(25.39±5.87)h、(18.35±2.28)h、(5.32±1.21)d、(3522±798)元;B组分别为(87.35±16.41)min、(135.21±43.65)mL、(135.21±13.65)h、(20.35±5.87)h、(7.36±1.27)d、(6135±798)元;C组分别为(96.87±14.05)min、(161.25±15.32)mL、(49.35±10.26)h、(22.36±2.99)h、(10.98±1.95)d、(3402±503)元;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为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B组和C组(P<0.05);A组住院费用明显较B组少(P<0.05);A组与C组住院费用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3种术式各具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南京分院妇产科行子宫切除术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治疗的39例患者为A组,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40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A组患者盆腔粘连、伴发附件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8.2%、23.1%,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10.0%、5.0%(χ2=4.255、5.384,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2.4±8.7)min]、术中出血量[(82.3±17.5)mL]均显著少于B组患者[(90.2±10.4)min、(97.2±21.0)mL](t=12.870、3.421,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均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前者手术操作方便、但适应证具有局限性,后者则扩大了适应证的范围,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