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秀菽  刘涛 《贵州医药》1994,18(5):440-441
建立丝虫的体外培养系统对丝虫病的防治与监测有着重要的价值。Sawyer和Weinstein(1963)首次报道犬恶丝虫在NCTC_(109)培养液中可发育到一期。1966年Wood和Suitor利用埃及伊蚊细胞的Grece's细胞系培养台湾猴丝虫微丝蚴,至第19天发育到第2期幼虫。此后,体外培养受到广泛注意,并取得一定进展。1987年,姜维维用CaCl_2人工脱鞘的马来丝虫微丝蚴在HamF_(12)和RPMI_(1640)含30%小牛血清中最高有20%可发育至腊肠期。陶鸿章(1989)用CaCl_2脱鞘的马来丝虫微丝蚴在含中华按蚊细胞系的TC_(199)培养液中有25.5%发育致腊肠期,并且认为有鞘微丝虫蚴的体外培养,脱鞘是使其发育的先决条件。本文报道未经人工脱鞘及人工脱鞘的微丝蚴在各种培养液及含东乡伊蚊胸肌细胞系的培养液中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2.
1987年4月,我们用抗疟药氯喹作了体外抗周期型马来丝虫成虫、感染期幼虫和微丝蚴的效果观察,并与呋喃嘧酮、痢特灵和海群生比较,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虫源(一)周期型马来丝虫成虫和微丝蚴(Mf)的收集:分别用腹腔灌洗法和解剖法从感染马来丝虫沙鼠腹腔内收集 mf 和成虫于消毒离心管,盛 Mf 管加入10倍灭菌 RPMI—1640液(加青、链霉素各500u/ml),1500rpm 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如此反复3  相似文献   

3.
丝虫幼虫置液氮内(-196℃)冷冻保存作为“虫库”,对开展丝虫病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1969年以来国外已有报道,但国内报道甚少。1985年我们开始进行马来丝虫微丝坳(Mf)于液氮内不同时间的低温保存研究,并观察它在东乡伊蚊体内发育的情况,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Mf 的收集及低温保护剂用腹腔内灌洗法从马来丝虫感染的长爪沙鼠腹腔液内收集 Mf 于离心管内,加入10倍37℃灭菌生理盐水,1500rpm 离心10分钟,  相似文献   

4.
Avermectin是一个驱肠虫抗生素,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除对丝虫有效外,对其它线虫、蜘蛛和昆虫有效,较高剂量时可治疗钩虫病。其中组份B_1氢化后的衍生物伊维菌素(Ivermectin)作用更好,毒性更低。作为动物驱虫剂,0.2mg/kg一次注射就能达到驱虫效果,国外已大量生产,商品名“Ivomec”。经初步临床证明伊维菌素治疗盘尾丝虫具有很好的效果,使用0.03~0.05mg/kg体重的一次剂量后能大大减少“微丝蚴”的数目,28天一疗程后查不出微丝蚴”。在上述剂量下无神经和眼科等不  相似文献   

5.
应用抗丝虫新药呋喃嘧酮治疗班氏及马来丝虫病77例,另以海群生治疗18例以资对照。六个月后呋喃嘧酮组微丝蚴减少率为83.49~99.35%,阴转率为71.42~78.50%,与海群生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主要反应较海群生组为轻,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丝虫病是我国危害人民健康最烈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过去一直使用海群生治疗,对微丝蚴作用较强,对成虫效力不明显,不能作为根治药物,且副反应较大,特别是在治疗马来丝虫病患者时,往往因严重副反应而影响普治工作的开展。30多年来迄无新药问世。为了寻找对微丝蚴和成虫均有强烈作用的新药,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协作发现硝基呋喃甲醛缩氨基衍生物类型对棉鼠丝虫阳性棉鼠体内成虫及微丝蚴均有较明  相似文献   

7.
1983年WHO丝虫病专家委员会报道班了氏丝虫微丝蚴能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大部分微丝蚴脱鞘后8天发育为第一期蚴虫(L_1)。1987年2月,我们对马来丝虫微丝蚴(mf)在不同基础培养液中存活情况进行了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mf的收集: 以生理盐水腹腔灌洗法从感染丝虫的鼠体内获取mf。方法详见贵州省丝虫病防治与科研资料汇编(1955—1966页) 二、培养技术: (一)基础培养液:应用Earle液;Earle加0.5%水解乳旦白(L+E);Hanks液;RPMI—1640;No199。每种培养液取2ml加  相似文献   

8.
1974年,我们同广西寄生虫病研究所合作,以周期型马来丝虫皮下感染长爪沙鼠获得成功,以后为获取较大数量的虫源,改用腹腔接种法。最初实验方法以腹腔穿刺获取阳性沙鼠腹腔液,针挑法收集3期幼,并以中华按蚊为媒介,实践中发现,腹腔穿刺抽液困难,一次接种常需准备数只种鼠,针挑法耗时长,易损伤幼虫,中华按蚊娇嫩不易饲养,蚊卵保存时间短,不利于保种。1979年以来,我们改用腹腔灌洗法获取微丝蚴,贝氐分离法收集3期幼,并以东乡伊蚊为媒介,提高了接种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丝虫幼虫置液氮内冷冻保存国外已有报道,国内报道甚少。1985年我们参考国外有关文献,并改进一些方法,进行了周期型马来丝虫微丝蚴液氮内冷冻保存的试验,取得初步结果,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微丝蚴(mf)的收集及冷冻保护液用腹腔内灌洗法从马来丝虫感染的长爪沙鼠腹腔液中收集微丝蚴。实验前用灭菌的37℃Earle 氏液冲洗微丝蚴,并于1500rpm 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反复三次。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呋喃嘧啶酮治疗班氏丝虫病48例及对照组海群生治疗20例的结果。实验组每天口服呋喃嘧酮20mg/kg×7d,微丝蚴转阴率治毕为60%,治后6个月为80%,其抗丝虫作用比海群生优。副反应以发热、头晕、头痛及胃肠道反应为主,2例黄疸及4例尿中出现RBC。  相似文献   

11.
用呋喃嘧酮治疗82例班氏丝虫病患者,分4个治疗组,总剂量112-200mg/kg,疗程7-10d。治后6个月微丝蚴阴转率50-82%,而海群生对照组微丝蚴阴转率仅25%。呋喃嘧酮的副作用与海群生相仿。治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观察结果显示,呋喃嘧酮对班氏丝虫病具有显著的疗效,优于海群生。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丝虫病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980~1981年对江苏省71个县、市的216个大队作丝虫病的抽样调查,结果全省居民微丝蚴平均阳性率为2.01%。其中班氏丝虫单一感染地区的66个县市中有40个以及马来、班氏丝虫混合感染的5个县市的阳性率都已降到1%以下;多数县、市未查到10岁以下的儿童阳性者,苏州、镇江、南通三地区和南京市蚊媒中未查到感染期幼虫。联系已往有关资料,说明20多年来江苏无论在居民微丝蚴阳性率、阳性者的感染度、蚊媒自然感染率均有所下降,但尚有部分县、市(主要是苏北灌溉总渠以北)仍维持在较高的感染水平。本文就防治对策和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陈晓芮  罗来凤 《贵州医药》1994,18(6):509-511
本文报告了1985~1993年29例不同密度班氏微丝蚴血症者血中微丝蚴自然阴转及在当地传播丝虫病的作用。结果显示13例62ul血5条以下微丝蚴血症者3年内全部阴转;6例6~10条者5年内全部阴转;10例11条以上者3年内无1例阴转,密度由平均23条降至9条。5年内阴转6例,余4例密度降至4条,7年内全部阴转。微丝蚴密度高低与蚊媒感染率呈正相关。持续7年的观察未发现新感染微丝蚴血症者,蚊媒感染率巳持续4年为0,当地人群血清中丝虫抗体水平已降至非流行区人群抗体水平,表明当地丝虫病的传播已被阻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微丝蚴及感染期蚴的低温冷冻保存已有不少报道。经冷冻后的幼虫仍具有原有的生物学特性。成虫的低温冷冻保存,国内尚未见公开报道;国外,Townson等(1986)首次报道了牛盘尾丝虫(Onchocerca gutturosa)成虫雄虫在液氮中保存36天,仍具有活力。本实验用液氮冷冻保存马来丝虫成虫获得成功,冷冻后的虫体能在体外培养液中存活并继续产出微丝蚴。材料与方法一、虫源:周期型马来丝虫(Brugia malayi)雌性成虫,取自本实验室动物模型,长爪沙鼠腹腔,生理盐水洗涤后备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搜集了具有夜现周期性、亚周期性、前夜现周期性、日现周期性及无周期性的人和动物丝虫共21个种、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微量荧光测定法检查这些丝虫的微丝蚴体内是否存有自身荧光及其相对的荧光强度;并对微丝蚴体内的荧光颗粒的有无及其密度与周期性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证明,在高度夜现周期性型的班氏丝虫(普通株)、马来丝虫(逞罗株)及寄生猫体的派特丝虫(Brugia patei),的微丝坳体内,不经任何染色,可见到弥散性自身荧光和许多自身荧光颗粒;在低度夜现周期性型的犬恶丝虫及马来丝虫(伦敦和东京的猫体及朝鲜的人体)微丝坳体内的荧光颖粒较少,在前夜现周期性型  相似文献   

16.
1947年以来,临床上主要采用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1),其枸橼酸盐为海群生]于班氏、马来丝虫以及盘尾丝虫的微丝蚴的治疗。直至近年才注意探讨乙胺嗪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活性的关系。本文着重报导哌嗪环中含有不同碳桥的类似物的研究。乙胺嗪结构-活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凡对啮  相似文献   

17.
呋喃嘧酮(Furapyrimidone,代号 M-170)化学名为:1-〔(5-硝基-呋喃-2-)甲叉胺基〕-四氢嘧啶-2-酮〔Tetrahydro-1-〔(5-nitro-furfurylidene)-amino〕-2(1H)-pyrimidone〕。是一个有希望的治疗丝虫病新药。药理试验表明,对棉鼠体内的棉鼠丝虫成虫和微丝蚴及长爪沙鼠体内的马来丝虫成虫、血液和腹腔内的微丝蚴均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其中对棉鼠丝虫成虫作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85年我室成功地建立了我国第一株人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细胞系(OMC_(685))。1986年7~10月我们用 OMC_(6(?)5)细胞系作营养层的培养系统,体外培养周期型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L_(?)),L_3可在体外蜕皮发育为第四期幼虫(L_4),幼虫最长可存活66天。从感染周期型马来丝虫的阳性沙鼠腹腔液获取微丝蚴,人工感染中华按蚊,7.5~8天后收集 L_(?),置于含有高浓度青、链霉素(各1000 u/ml)的培养液中37±0.5℃温箱中静置约2小时,再用该培养液换液洗涤三次。  相似文献   

19.
伊维菌素治疗疥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维菌素过去主要用于控制尾丝虫病。1992年,Glaziou等用双盲试验比较了一次口服伊维菌素(IOng·kg卜与IO%苯甲酸茉酯局部治疗疥疮的疗效。一个月后,伊维菌素治疗组7O%治愈,而苯甲酸茉酯组仅为48%。本文报道口服伊维菌素治疗疥疮的临床研究结果,一组患者仅患有疥疮,而另一组疥疮患者还感染了艾滋病毒(HIV)。单纯疥疮患者组年龄为18~SO岁,试验前一周内未行局部或系统的抗生素治疗,试验前一个月内也未行局部抗疥疮治疗。受试者临床均确诊为疥疮,且镜检证实存在活虫体、虫卵或虫粪。该组患者一次口服伊维菌素200ug·kgl。H…  相似文献   

20.
<正> 用呋喃酮嘧治疗丝虫病,国内屡有报道。为观察较低剂量的呋喃嘧酮能否保持杀班氏丝虫成虫的作用而产生较轻的副反应,作者等于1981年4月至1982年7月在浙江省玉环县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对90例班氏丝虫微丝蚴血症患者分组进行治疗,并与海群生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