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异丙托溴铵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5~14岁哮喘患儿156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80例采用基础治疗和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其余76例患儿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异丙托溴铵进行雾化治疗,并标记为观察组.0.5%沙丁胺醇以微量气泵的方式吸入,每次吸入量为0.02 ml/kg,观察组患儿同时将0.025%的异丙托溴铵溶液0.5 ml与0.9%的氯化钠溶液混合,并以微型气泵吸入,5 ml/次,2次/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显效率为31.6% (24/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 (10/80) (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5%(64/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 (56/8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明显改善,哮喘发作频率降低,日间、夜间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应用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能明显降低小儿哮喘的发作频率,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支气管肺炎患儿35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199例给予0.025%异丙托溴铵0.5~1.5 mL、0.5%沙丁胺醇0.25~0.75 mL酌情经压缩吸入机雾化吸入,对照组155例常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观察治疗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及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其中退热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未出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能止咳化痰,缩短病程,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异丙托溴铵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组60例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儿均给予流量6~8L/min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分析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儿3d临床总有效率及7d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能够较快的改善患儿的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成2组,观察组(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吸入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记录两组患者胸闷气短、肺部哮鸣音、咳嗽等持续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6.67%(P<0.05);观察组胸闷气短、肺部哮鸣音、咳嗽等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应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吸入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可尽早缓解。  相似文献   

5.
6.
丁为秀  李洁  江荣 《医药导报》2002,21(2):80-81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加沙丁胺醇联合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婴幼儿哮喘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两组在采用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给予异丙托溴铵加沙丁胺醇经微量气泵吸入治疗;对照组单用沙丁胺醇吸入治疗,疗程均3~7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4.4%和66.0%(χ2=5.51,P<0.05),两组气急症状缓解平均所需时间分别为(2.96±1.20),(4.18±1.24) d(t=4.11,P<0.01);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3.06±1.40),(4.59±1.72) d(t=4.03,P<0.01).结论:异丙托溴铵加沙丁胺醇联合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缓解气急症状快,肺部哮鸣音消失早.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6月于我院确诊哮喘并进行治疗的患儿130例,按照随机对照分类法分为研究组(n=73)和对照组(n=57)。对照组患儿采用布地奈德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治疗一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评分、肺功能评价指标、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及血清Ig E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及哮鸣音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但两组患者喘息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FEV1,PEF及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Eos%、CRP及Ig E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辅助用于儿童哮喘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缩短治疗周期,其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噻托溴铵、沙丁胺醇联合应用治疗哮喘病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哮喘患者96例,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各32例,甲组给予噻托溴铵,乙组给予沙丁胺醇,丙组联合应用噻托溴铵和沙丁胺醇,评估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肺功能均有所改善,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甲组为78.12%,乙组为75.00%,丙组为96.88%;总有效率丙组显著高于甲、乙组,与甲、乙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FEV1、FEV1/FVC、PEF均有改善,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指标丙组显著高于甲、乙组,与甲、乙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与沙丁胺醇联合应用治疗哮喘疗效优于两者单独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孟超 《黑龙江医药》2014,(2):361-363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单药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MRc评分及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沙丁胺醇单药治疗,临床效果更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联合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儿童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儿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胺和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异丙托溴胺、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同时静脉推注硫酸镁,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哮鸣音、气促、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异丙托溴胺联合硫酸镁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显著优于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胺,能够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血清IgE水平、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加异丙托溴铵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74例,分为治疗组35例,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0.5%沙丁胺醇0.25 mL&#8226;次 1和0.025%异丙托溴铵0.5 mL&#8226;次 1加0.9%氯化钠溶液至2~3 mL,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bid,每次10~15 min,疗程3~7 d;对照组39例,不加雾化.两组患儿其他治疗均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3%,对照组有效率64.1%(P<0.01).结论:沙丁胺醇加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能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每次给予布地奈德0.5~1.0 mg加0.5%沙丁胺醇雾化液0.25~1.00 mL,对照组仅给予0.5%沙丁胺醇雾化液,两组均雾化吸入3.00 mL.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47.5%,显效率31.1%,好转率16.4%,总有效率95.1%;对照组临床控制率33.3%,显效率29.6%,好转率24.1%,总有效率8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儿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起效迅速,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可必特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2次/d。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每晚顿服,同时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2次/d。两组疗程均为7~10d。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缓解明显早于对照组,治疗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0.57%,对照组为73.08%,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住院天数亦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必特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COPD稳定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观察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量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成年人哮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成人哮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其中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另外一组患者联合两种药物治疗。对3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3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与治疗前性比较哮喘症状都有改善,但是单独使用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米松组的疗效较联合用药组要差。结论联合使用沙丁胺醇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成人哮喘效果优于单独用药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玩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33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加行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及氨茶碱,观察组加行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3.7%,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显效率51.1%,总有效率80.9%,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徐宁  陈丽娜  黄小萍 《中国药房》2014,(10):913-915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中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18例原使用中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未控制,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qd;对照组18例原使用中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未控制,加用泼尼松片5 mg,tid,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至5 mg/d,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3个月内按需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呼气峰流速(PEF)、ACT评分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间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t=1.382,P>0.10)、PEF(t=0.253,P>0.50)、ACT评分(t=0.693,P>0.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内按需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的人均次数,研究组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4,P<0.05)。研究组有3例口干、5例声音嘶哑;对照组有1例口干、4例声音嘶哑、2例口腔霉斑、4例胃部不适及反酸、3例向心性肥胖。结论:噻托溴铵联合中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与中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加用泼尼松同样能促进症状的缓解和肺功能的改善,在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的次数上甚至优于后者,副作用也较轻。  相似文献   

19.
祖敏 《抗感染药学》2014,(3):244-246
目的:评价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6月间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内收治的确诊96例婴幼儿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将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等做一比较,并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9.17%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憋喘及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或消失时间皆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其疗效较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