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评估福建省PET/CT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受照剂量。方法 根据福建省2014-2016年5家PET/CT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监测结果,分析PET/CT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受照剂量,并与国家标准剂量限值进行比较。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0 mSv,所有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均低于5 mSv。从事放射性药物分装、注射和PET/CT同室摆位作业的放射工作人员,在未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手部、头颈部和胸部位置最大年受照剂量估算值分别为549.0、137.4、134.0 mSv。结论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受照剂量处于较低水平,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未采用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时,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受照剂量可超过国家标准职业照射限值。  相似文献   

2.
王清  汝琦  崔新建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0):121-122
目的:降低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生产人员的辐射剂量。方法:通过对PET/CT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产生的电离辐射来源的分析,提出了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结果:降低了受照人员的辐射剂量。结论:对于PET/CT中心正电子药物生产人员来说,只要在操作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优化操作流程,缩短操作时间,完全可把受照射剂量降到合理的水平,避免电离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仪(PET/CT)的辐射防护和屏蔽设计规范.方法 依据国际国内相关规范、标准,通过对日常工作中的PET/CT工作场所的屏蔽设计实例,探讨分析其屏蔽设计要求和辐射防护情况.结果 参考美国物理师协会关于PET/CT的防护设计报告,计算得出场所的屏蔽设计要求,提出相关辐射防护措施的建议.结论 加强屏蔽设计和辐射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ET—CT系统外照射屏蔽防护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外照射剂量水平。[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某院PET—CT系统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辐射水平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并进行分析。[结果]该院经屏蔽防护后,PET—CT系统屏蔽防护后,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辐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剂量限值。[结论]PET—CT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辐射可达到安全和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5.
某微型回旋加速器和PET—CT的辐射防护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某医院微型回旋加速器及PET—CT场所内外的辐射水平进行评价,对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进行估评。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采用相关的放射卫生规范规定的方法。结果:测得了机房及配套设施周围的辐射剂量及其他相关数据,估算出了工作人员的年累积受照剂量。结论:回旋加速器自屏蔽系统、合成工作箱、分装防护屏等具有良好的辐射屏蔽效果。微型回旋加速器和PET—CT机房周围环境剂量不高,对流动人群及相邻场所的非放射工作人员不会造成辐射危害。放射工作人员年累积受照剂量,低于国家标准对职业人员规定的年剂量限值。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座Varian 2100 C/D型加速器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一座Varian 2100 C/D型加速器放射治疗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加速器自身放射防护以及感生放射性等进行现场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进行估算,从而对该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该加速器放射治疗工作场所机房屏蔽设施外的最高辐射剂量率为2.5μSv/h;加速器泄漏辐射水平和治疗头处的感生放射性水平低于国家限值;放射工作人员的全身年当量剂量约为4.54 mSv。结论 该加速器放射治疗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效果达到了相关国家标准要求;高能量加速器感生放射性对工作人员的剂量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某医院PET/CT检查过程中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分析,提出最优化的防护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采取现场调查和检测,确定工作场所的放射性危害因素、辐射水平和防护效果情况。结果该项目采取的放射防护设施及措施基本合理,工作人员年受照剂量最大估算结果为1.04mSv。结论该项目产生和存在的主要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为1射线、x射线外照射等,放射防护设施和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但需进一步补充或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ET/CT工作场所布局设计内容,为医院PET/CT工作场所新建和改建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工作经验,结合PET/CT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特点,对具有放射性的PET/CT工作场所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针对PET/CT工作场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可行的布局设计要求。结论:对PET/CT工作场所合理的布局设计对降低辐射水平、实现辐射防护最优化以及满足工作人员、受检者和公众照射最小化要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射剂量偏高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偏高的原因,并分析降低其受照剂量水平、提高个人剂量监测质量的对策。方法 调查1999~2000年福建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超过国家标准导出限值的3/10者的受照原因、工作量、工作场所防护水平。结果 61.3%的受较高剂量照射并非实际受照,实际受照主要是从事介入、移动式X射线床边机及非隔室操作的人员,受照原因是防护条件差、不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结论 今后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培训,改善工作场所防护水平、加强单位自身防护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目前上海市从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工作的人员受照情况。[方法]普查上海市PET/CT工作人员基本情况,监测PET/CT工作场所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和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累积剂量。[结果]截至2011年,上海市共有PET/CT13台,工作人员153名。采用不同放射性药物分装形式和注射方式,工作人员身体同一部位所受剂量有较大差别:非通风橱分装情况下(不考虑手部),眼部丫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最高,其最大值达到613.6gSv/h,是通风橱内操作的62倍;注射操作时,移动式防护车方式所受剂量最高,胸部最大值为391.8μSv/h;全身各部位均以手部受照剂量最大,分别达到4407.0μSv/h和2211.3μSv/h。不同工作岗位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累积剂量也存在较大差别,依次为护士〉技师〉医师,护士的双月最大剂量达到3946.6μSv。[结论]上海市PET/CT整体防护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但在受照剂量尽可能低的原则下,工作人员防护仍需要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