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 (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APC) ,有别于其它APC ,DC最大的特点是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 ,而巨噬细胞、B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 ,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 ,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1] 。DC作为一种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可以在体内外向T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反应。 90年代开始 ,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 ,在DC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应用肿瘤的各种抗原 ,诸如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关抗…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一大类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其分布广但数量较少,抗原提呈能力却最强,是唯一能激活初始T细胞的APC。作为专职的APC、DC具有以下特点:①能高水平表达MHC-11类分子;②具有一些相对特异性的表面标志,能加工、提呈抗原,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活化。是免疫应答的始动者。由于DC提呈抗原的高效性,因此在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治疗、感染以及免疫赦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病症之一,尽管手术、放疗、化疗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恶性肿瘤患者仍不能得到痊愈.肿瘤的免疫疗法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尤其随着对免疫应答T细胞活化机制认识的逐渐深入,宿主抗原提呈细胞(APC)对肿瘤抗原的提呈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由DC激活的T细胞介导的CTL反应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起主导作用,故DC近年成为了抗肿瘤免疫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的人体内功能最强的,也是唯一可以激活初始T细胞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1],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其在抗感染免疫、移植免疫、肿瘤免疫、免疫激活及免疫耐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DC广泛分布于除脑以外的全身其他脏器,但数量极少,缺乏相对特征性的抗原  相似文献   

5.
近年研究表明,炎症和免疫激活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1]。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也是唯一能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存在大量的DC和T淋巴细胞[2],提示DC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树突细胞 (DC )负载不同抗原后 ,抗原提呈效率及诱导对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杀伤效果。方法 用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 白介素 - 4 (IL - 4 ) 干扰素α(IFN -α)从CML缓解期骨髓诱导分化DC ,同时加入不同负载抗原①反复冻融抗原 ;②凋亡抗原 ;③CML细胞 ;④空白对照 ,第 4天时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成熟 ,将DC与淋巴细胞共孵育后 ,进行免疫应答及白血病细胞杀伤试验。结果 负载抗原后的DC抗原提呈效率最高 ,且其激活后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能够有效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结论 从CML患者骨髓诱导分化的DC能从凋亡白血病细胞、反复冻融抗原有效处理、提呈肿瘤抗原并诱导出显著的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的免疫反应 ,可望成为有效的CML特异性免疫疗法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肿瘤的免疫治疗备受关注,其已成为继肿瘤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后第四种治疗方法.而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也是唯一能够激活初始免疫应答的APC,在对肿瘤产生主动免疫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摄取、加工肿瘤抗原,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提呈,进而激活初始T细胞,使机体对肿瘤产生主动免疫.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由Steinman和Cohn[1]于1973年首次在小鼠脾淋巴结中分离出来,因在体内成熟时细胞表面伸出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是目前已知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2],能够激活初始T细胞.有研究表明DC在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3],在移植免疫中起着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体内扩增及靶向激活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晓星  周霞秋 《医学综述》2005,11(3):269-27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机体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具有激活CD8^ 细胞毒性T细胞(TC)和CD4^ 辅助性T细胞(TH)作用,能启动强大的初始性细胞免疫反应,在机体抗感染、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自体DC疫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了一定的应用前景,但是,近两年国内外学者均已注意到DC疫苗制备的费用和技术要求较高、DC在体内的抗原递呈作用还受到病原体、肿瘤组织与宿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体内微环境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树突状细胞(DC)为介导的原发性肝癌免疫治疗新方法。方法采用肝癌细胞制备肿瘤细胞性抗原冲击致敏体外培养的DC,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抗原致敏DC;刺激同基因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观察负载肿瘤抗原的DC;体内外诱导产生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及其抗肿瘤能力。结果经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能诱导较强的自体T细胞增殖,且诱导特异性CTL,该CTL对自体肝癌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活性,杀伤率明显高于DC和未经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CTL及T淋巴细胞的杀伤率,而对非同种肿瘤细胞无明显的杀伤作用,经BEL7402肿瘤细胞抗原致敏的DC;经皮下免疫小鼠可诱导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可抵抗野生型BEL7402细胞的再攻击,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瘤体出现延迟,生长减慢。结论DC具有强大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导产生特异性CTL的能力,在体内外均能激发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