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以包合物的收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包合工艺条件。结果 用显微镜法、紫外扫描图谱及红外光谱证明双氯芬酸钠β-环糊包合物制备成功。结论 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双氯芬酸钠的摩尔比为1:1,包合温度为75℃,包时间为5h。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β-环糊精-双氯芬酸钠(β-CD·DS)包合物,确定该包合物的包合部位. 方法用差热分析法证明包合物的形成,用1HNMR、IR法对该包合物进行表征. 结果双氯芬酸钠(DS)2个苯环上的质子化学位移和红外吸收频率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提示DS的2个苯环分别可与β-环糊精(β-CD)包合.结论β-CD·DS包合物是二氯苯部分嵌入β-CD与羧乙基苯部分嵌入β-CD两者兼有的客体位置异构体.  相似文献   

3.
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滴眼液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双氯芬酸钠 (DS)环糊精包合物滴眼液的制备方法。方法 :用搅拌法制备DS环糊精包合物 ,用仪器法鉴别其包合物 ,UV、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DS包合物的包合率为 (67 48±2 96) %。DS及其包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完全一致。包合后DS的晶体衍射峰消失。结论 :DS/β-环糊精包合物可作为滴眼剂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4.
罗国平  樊俊红 《药品评价》2005,2(2):131-133
目的确定白术、枳实、玫瑰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进行3因素3水平考察.结果挥发油与β-CD投料比为19,β-CD与加水量的比为9100倍,包合时间为4h,包合率为85.3%.结论用此法得到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较高,包合物性质稳定,而且包合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5.
β-环糊精包合艾叶挥发油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采用β-环糊精对艾叶挥发油进行包合的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产率为主要筛选指标选出制备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热分析法和薄层层析法验证了包合物的形成,并考察了包合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为:β-CD-艾叶油(8:1),温度为60℃,搅拌时间为3 h;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分析谱与TLC层析谱和β-环糊精、β-环糊精与挥发油的物理混合物有很大的差别;艾叶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在70℃时可稳定120 h.结论:用正交实验得出的包合工艺合理,包合率高,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双氯芬酸钠的包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对双氯芬酸钠的包合作用。方法:采用紫外扫描、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对包合物进行确定,通过相溶解度法确定包合比例。并观察包合物对家兔股四头肌注射的刺激性。结果:含量测定结果证明包合物主、客分子比为1:1,药物溶解度由原来的9.78增至52.2mg·mL~(-1)。包合物与原药相比,肌肉刺激性明显降低。结论:双氯芬酸钠经包合后溶解度增加、肌肉刺激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制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提高氟苯尼考水溶性。方法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以包合率和包合物产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最佳包合处方和包合工艺,以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溶解度测定和熔点测定等方法对包合物进行确证。结果最佳包合条件为:氟苯尼考与β-环糊精包合物投料摩尔比1∶1、包合温度80℃、包合时间5 h。经β-环糊精包合后,氟苯尼考在水中的溶解度由1.41 mg.mL-1增加到9.32 mg.mL-1。结论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显著提高氟苯尼考水溶性。  相似文献   

8.
岩白菜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岩白菜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最佳工艺. 方法运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岩白菜素β-环糊精包合物,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岩白菜素包合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验证包合物. 结果 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岩白菜素与β-环糊精投料比为 1:1,包合时间为1 h,包合温度为80 ℃,包合率可达92.19%. 结论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岩白菜素β-环糊精包合物工艺简单可行,适用于岩白菜素口服制剂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优化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高效液相测定包合物中氯雷他定的含量,按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设定对包合率影响较大的4因素即投料比、包合时间、转速和温度,各因素设定3水平,研究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最佳包合工艺。结果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经过计算和综合分析得出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工艺为投料比1∶4,包合时间3 h,搅拌速度500 r/min,温度60℃;该工艺试制3批产品,平均包合率为(91.02±1.49)%;加速稳定性试验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较好,溶出度试验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溶出度为97.67%。结论 该优选工艺可用于包合氯雷他定羟丙基-β-环糊精,且所得包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应用 3因素 3水平的正交试验法 ,研究β-环糊精对异维 A酸的包合作用 ,选择包合物的包合率为考察指标 ,优化出异维 A酸 - 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 ,包合率为 98.6% ,采用 3种不同的包合方法制备异维 A酸 - β-环糊精包合物 ,结果以研磨法为最好  相似文献   

11.
罗国平  樊俊红 《药品评价》2005,2(2):131-133
目的确定白术、枳实、玫瑰花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进行3因素3水平考察。结果挥发油与β-CD投料比为1:9,β-CD与加水量的比为9:100倍,包合时间为4h,包合率为85.3%。结论用此法得到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较高,包合物性质稳定,而且包合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2.
双氯芬酸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谷福根  柳翠敬 《中国药房》1998,9(5):212-212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β-环糊精对双氯芬酸的包合作用。以包合物的收率、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筛选出最佳包合条件为A1B3C3D2,即β-环糊精与双氯苯酸钠的摩尔比为1:1,包合温度为80℃,包合时间为5h,搅拌强度为中等。用IR、DSC证明包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雷公藤内酯醇β-环糊精的制备工艺,并初步评价其质量。方法用超声波法制备雷公藤内酯醇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形态学、包合率等进行研究。结果雷公藤内酯醇β-环糊精包合物为球形圆整的双层结构,大小较均匀,包合率为70%。结论β-环糊精的制备工艺对其质量有较大影响;选择超声波法优化工艺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包合率高。  相似文献   

14.
蛇床子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 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以包合物的包合率为考察指标优选蛇床子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结果 主、客分子投料最佳配比1 :1 ,搅拌 6h,包合温度为 5 0℃为最佳包合条件 ,包合率为 71 .1 6%。结论 β-环糊精包合蛇床子素可以显著提高蛇床子素在水中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桉叶油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和收得率为评价指标,优化桉叶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8(mL∶g),包合温度为55℃,搅拌时间为3h,β-CD与水的比例为1∶10(g∶mL)。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桉叶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相似文献   

16.
恩诺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恩诺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剂进行质量考察.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恩诺沙星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药物的包封率为考察指标,综合评定后确定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包合条件恩诺沙星与β-环糊精比例为1:3、包合时间为1.5h、包合温度为60℃,平均包封率为50.01%.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率及收得率测定为评价指标,对影响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因素进行研究,寻找出最佳制备工艺,并用TLC、红外光谱扫描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最佳的制备工艺为薄荷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1∶7;β-环糊精与水的比例:1∶7;搅拌时间75分钟;包合温度40℃.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1∶7;B环糊精与水的比例:1∶7;搅拌时间75分钟;包合温度40℃,为薄荷油包合物最佳制备条件.结论:优选出来的工艺简便、稳定,包合物产率较高,为薄荷油包合物制备工艺提供了最佳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制备符合临床用浓度和稳定性的双氯芬酸钠注射液。方法 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对双氯芬酸钠进行包合,通过相溶解度图确定包合比例,并对抗氧剂种类以及灭菌条件进行筛选。结果 当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大于0.0677 mol?L-1时,可以实现对双氯芬酸钠的完全包合;以硫代甘油作为抗氧剂,注射液性质稳定;终端灭菌宜采用过滤除菌法。结论 羟丙基-β-环糊精可以增加双氯芬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制备得到的注射液性质稳定,满足临床用药要求。  相似文献   

19.
依普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依普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药物的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和搅拌速度对包合结果的影响。结果依普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为β-环糊精与药物配比为1∶1,包合温度为80℃,包合时间为4 h,搅拌速度为300 r.m in-1。结论该方法对设备能耗条件要求较低、包合物收率和实际包合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对乙酰氨基酚-β-环糊精(PA-β-CY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进一步考察其性质.方法:以包合率为指标,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制备PA-β-CYD的最佳工艺,用溶出度及溶解性等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主客分子摩尔比1:3、于80℃包合1 h为最佳制备工艺,包合率最高,平均包合率为(39.21±1.13)%,RSD为1.52%.结论:将对乙酰氨基酚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后显著提高其稳定性、溶解性和累积释放百分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