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直肠脱垂20例靖州县中医院(418400)张礼友主题词直肠脱垂/中医药疗法,@田螺散/治疗应用,@提肛汤/治疗应用,中药外敷疗法,儿童近8年来,笔者应用中药田螺散外敷,配合内服自拟提肛汤治疗小儿直肠脱垂20例,疗效颇佳。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治疗儿童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收集行消痔灵注射治疗的儿童直肠脱垂患者16例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3 a,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注射后治愈,随访期内无复发,亦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消痔灵注射术治疗儿童直肠脱垂操作简便,对组织损伤小,不破坏肛门解剖生理功能,且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直肠脱垂常见于儿童及老年人。给生活带来很多不方便。直肠脱垂患者要坚持作体育锻炼和强壮腹肌锻炼,以改善人体气血亏虚及中气不足的状况。对于巩固疗效和预防直肠脱垂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直肠脱垂的病因,提出了临床诊断治疗以及术后保健、饮食调护及预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或乙状结肠下段的全层肠壁或粘膜层逐渐向远端肠腔内翻、套叠而最后脱于肛门之外。直肠脱垂在肛肠部疾患中也是较常见的一种。本病治疗方法甚多。我科使用“明矾甘油注射液”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认为本法简便有效,值  相似文献   

5.
脱能康注射治疗Ⅱ度直肠脱垂的临床研究张东岳,刘佃温,吴存亮,聂富平,张宇翔,张健,张晓霞(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450000)主题词直肠脱垂/治疗,%脱能康,治疗应用,投药,直肠内脱能康是我院肛肠科研制的治疗Ⅱ度直肠脱垂的新药,自1988年起按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甚至脱垂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只有黏膜脱出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称完全脱垂,如脱出部分在肛管直肠内称为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称外脱垂.直肠脱垂在3岁前高发,多为直肠黏膜脱垂.据全国肛肠疾病调查报告,直肠脱垂的发病率为0.58%,男性高于女性,但在国外报道女性多于男性.现将本病近年来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直肠脱垂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甚至脱垂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只有黏膜脱出称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脱出称完全脱垂,如脱出部分在肛管直肠内称为脱垂或内套叠,脱出肛门外称外脱垂。直肠脱垂在3岁前高发,多为直肠黏膜脱垂。据全国肛肠疾病调查报告,直肠脱垂的发病率为0.58%,男性高于女性,但在国外报道女性多于男性。现将本病近年来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收敛固脱类中药治疗小儿直肠脱垂症的疗效。方法:消痔灵注射液(五倍子、枯矾)治疗小儿直肠脱垂症32例。结果:总治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收敛固脱,提升直肠脱垂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丁氏脱肛散治小儿直肠脱垂12例段海涛,曾庆祥(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518132)关键词直肠脱垂,脱肛散,中医药治疗,外治法丁氏脱肛散是南京市中医院丁泽民教师的家传方。笔者自1989年以来治疗小儿直肠脱垂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最小1岁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收敛固脱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采用消痔灵(五倍子提取的鞣酸)配合手术治疗本病25例。结果:治愈率100%。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活血祛瘀,收敛固脱的功效,改善直肠脱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直肠内脱垂为老年女性常见病,往往因便秘就诊,其治疗多用补中、益气等法。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自拟宣肺升提的痔秘通Ⅱ号治疗老年直肠内脱垂9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肛管直肠脱垂,又称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粘膜、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儿童、经产妇及年老体弱者。治疗方法有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作为非手术疗法的针灸疗法,渊远流长。早在《针灸甲乙经卿有记载:“脱肛,下利,气街主之。”脱肛多由小儿气血未旺,年老气血两亏,或由劳倦久病,以致气血不足,中气下陷,不能收摄而形成。少数为气热、血热或虚中夹实。针刺治疗多采用补法,或针灸结合,或穴位注射等,疗效较好。本文就近10余年来,有关针灸治疗本病概况综述如下:1针刺疗法金氏【门取穴百会、长强、会阴、…  相似文献   

13.
缝扎法并柱状注射术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11例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19)黄继诚关键词直肠粘膜内脱垂缝扎法柱状注射术自1995年1月开始,我们对1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直肠粘膜内脱垂病人,采用缝扎法并603消痔液柱状注射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4.
<正>小儿脱肛是发生于小儿的直肠黏膜向下移位并脱出肛门外的疾病,也叫作直肠脱垂。西医研究指出,直肠脱垂是直肠通过括约肌形成的真性肠套叠。一般发生在3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1岁以内儿童好发,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直肠黏膜相对松弛,因此黏膜下脱较直肠全层下脱更常见[1]。现代研究直肠脱垂的原因包括直肠阴道陷凹或者直肠膀胱陷凹过深、外侧韧带松弛、直肠与骶骨不能固定,严重时会导致生殖器脱垂或尿失禁[2]。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脱肛21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3月~1996年1月笔者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治疗肛管直肠脱垂(脱肛)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场资料本组男8例,欠13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12岁。完全脱垂15例,部分脱垂6例。2治疗方法自拟方黄茂ZO0g,升麻209。水煎服,每日服!剂。五倍子509,水煎2000ml,早晚各1次,适温坐浴。儿童酌减。配合应用消痔灵20ml加0.5%,利多卡因20ml在齿状线上2·ocm直肠旁结缔组织内左右呈扇形,各注射20ml后加肛门环缩术。3结果单纯用中药方法治疗6例部分脱垂患者痊愈。15例完全脱垂患者单纯用中药方法治愈6例。另9例完全脱垂患者合并严重的…  相似文献   

16.
<正>直肠黏膜脱垂(RMP)又称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黏膜内套叠,是指上端直肠黏膜折入到下端直肠腔,而不脱出肛缘外的一种疾病。直肠黏膜脱垂发病原因及机理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其是一种退行性改变,与直肠周围支持组织无明显关系。随着年龄增长,直肠黏膜逐渐失去弹性而松弛、下垂,但下垂的黏膜也只是堵塞肠腔而不脱于肛门外。本病  相似文献   

17.
小儿直肠脱垂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时合理治疗大多数都能痊愈,失治误治,会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伤害。自2005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中药外敷配合艾灸治疗小儿直肠脱垂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采用消痔灵注射液直肠粘膜下及直肠周围注射术治疗60例Ⅰ-Ⅲ度直肠脱垂,结果表明:此疗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避免了经腹手术之痛苦。  相似文献   

19.
袁刚  于梦  刘瑶  何德才 《光明中医》2023,(2):258-261
直肠黏膜内脱垂在肛肠疾病中并不少见,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与直肠解剖、盆底组织结构、腹内压等多种因素改变有关,多以排便不适感、肛门坠胀为主要症状。诊断明确后治疗方法较多,其中外科手术治疗居主要地位,同时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法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治疗关键在于改善排便困难及不适感症状,保护直肠功能,以及减少并发症,此文就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提供多样化的方法选择,并为进一步研究治疗创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脱肛,又叫肛管直肠脱垂,是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多见于小儿及老年人。中医学将本病的形成主要归结于气血不足,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