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治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51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表明,乳头发育畸形是引起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重要原因;浆细胞性乳腺炎极易误诊为乳腺癌;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病灶彻底切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乳头溢液,51例乳腺肿块,28例乳管瘘,10例乳房脓肿形成者行相应手术治疗,5例乳腺炎性肿块保守治疗后缓解。其中1例患者脓肿病灶外上象限发现乳腺癌灶,行乳癌改良根治术;1例乳管瘘患者病理发现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手术时病灶彻底切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不能忽视乳腺肿瘤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并列举了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于6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结果:65例中,乳头发育不良者共达39例,在临床上表现炎性肿块型的患者共有34例;另外有无痛性肿块型患者20例;慢性瘘管性患者10例;除此之外还有被误诊为急性细菌性乳腺炎的患者6例。最终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患者共有62例,占总数的97%。结论:由分析可以看出浆细胞性乳腺炎在进行手术前较容易产生误诊,而在急性期还易被误诊为急性细菌性乳腺炎,另外在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也会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并列举了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于6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结果:65例中,乳头发育不良者共达39例,在临床上表现炎性肿块型的患者共有34例;另外有无痛性肿块型患者20例;慢性瘘管性患者10例;除此之外还有被误诊为急性细菌性乳腺炎的患者6例。最终通过手术切除病灶的患者共有62例,占总数的97%。结论:由分析可以看出浆细胞性乳腺炎在进行手术前较容易产生误诊,而在急性期还易被误诊为急性细菌性乳腺炎,另外在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也会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相似文献   

5.
林辉 《现代养生》2014,(10):92-92
目的:探讨我院59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59例,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进行诊治分析。结果:59例均为患者均为产后哺乳期妇女,年龄22~39岁,平均(27.5±9.5)岁,41例通过常规的理疗加抗生素治疗后好转,18例严重乳腺炎患者中有16例患者通过手术一次性治愈,未复发,有2例手术治疗后2个月内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较难自愈。保守治疗效果不明确,目前认为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0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均发生于经产妇,12例以单侧乳腺肿块就诊者,术前行空芯针穿刺活检示慢性乳腺炎或小叶肉芽肿性乳腺炎;3例以单侧乳腺肿块伴脓肿形成而就诊者,行切开引流治疗效果不佳.15例确诊后均手术切除治愈,术后随访3~67个月无复发.结论 肉芽肿性乳腺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酷似乳腺癌,发病率低,影像学特征不典型,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包括病灶在内的腺叶、区段、象限切除术是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科2017年8月-2018年8月行乳腺超声检查后手术或经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48例,总结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超声图像特征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8例患者乳腺包块共54个,其中肿块为实性者33例,混合型为10例,囊肿型为6例,导管扩张为5例,其中9例患者淋巴结肿大。结论:超声对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浆乳方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浆乳方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机理。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9月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共64例,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浆乳方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疗效、性激素表达水平以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对比,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浆乳方组FSH、LH、PR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低(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浆乳方能够有效的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浆乳方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性激素分泌水平而达到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加味阳和汤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4月治疗4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情况,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自拟加味阳和汤内服结合外科换药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抗生素抗炎结合外科换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15例,好转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2%,治疗效果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30.3 ±6.3)d,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4%,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加味阳和汤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19例患者中17例乳腺局部出现肿块,2例表现为乳房急性红肿痛,其中7例伴有乳头内陷,3例伴有乳头溢液,1例有腋窝淋巴结肿大;行乳晕下导管+乳腺肿块切除4例,乳腺区段切除13例,经切开引流,二期切除病变导管2例;随访17例,复发1例。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乳腺局部出现肿块,其术前较难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出有效率更高的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疾病的方法。方法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浆细胞性乳腺炎疾病的女性中选取90例,并将这90例患者按随机抽取,平均分给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对照组采取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后,其治愈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的效果,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能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中药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早期。方法:采用穿刺法抽出脓液,用甲硝唑注射液行脓腔冲洗,再配合中药内服。结果:患者疗效好、病程短。结论:在浆细胞性乳腺炎早期脓肿形成还未破溃时,采用中药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能很快缓解病情,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具有经济、有效、创伤小、防止乳房变形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伴多发脓肿形成的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治体会(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伴多发脓肿形成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伴多发脓肿形成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病人中,均行B超检查,4例行钼靶X线摄片,均误诊为急性乳腺炎伴脓肿形成而予以切开引流并抗炎治疗无好转,最后均通过行扩大区段小叶切除而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无复发。结论伴多发脓肿形成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误诊原因与其发病率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有关,最终诊断依赖病理结果。行扩大区段小叶切除是治疗伴多发脓肿形成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用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浆细胞性乳腺炎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48例接受治疗后无疼痛情况,伤口愈合较好,肿块消失,经超声检查均无异常,且无手术或住院患者。随访6-12个月,复发4例,经再次治疗而愈。治疗平均疗程48天。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过程中,患部外敷十味金黄膏,内服小柴胡汤加减搭配平消胶囊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不但能够有效调动患者的免疫力,控制炎症的蔓延。还能够在保持乳房外形的前提下,缩小组织损伤面积,降低复发率,减轻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付修林 《现代养生》2014,(4):112-112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最佳治疗方式。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我院乳腺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非哺乳期患者4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总结。结果:在收集的4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中,治疗方式最终均为行手术治疗而获临床治愈。其间,22例诊断明确直接行病灶切除术,5例诊断疑惑者行空心针穿刺取组织送病检确诊,予手术切除病灶;6例炎症较重,局部波动感明显或脓肿破溃,先行病灶区局部切开引流、局部换药,炎性控制局限、肿块缩小后,行病灶所属腺叶区段切除术;9例行病灶及瘘管切除术,4例行乳头矫正术;39例切口Ⅰ期愈合,3例Ⅱ期愈合。所有病例术后疗效满意,随访3-12月,复发4例,为直接病灶切除病例,复发率为12.5%,经二次手术切除复发病灶后愈合可。此次研究无全乳切除术病例,疗效满意。结论:手术治疗是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有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浆细胞性乳腺炎误诊为乳腺癌的相关因素,提高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6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中21例术前误诊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乳腺癌率为35.0%(21/60),因单纯乳房肿物误诊12例,因肿物伴乳腺皮肤桔皮样改变误诊4例,因乳晕下肿物伴乳头内陷误诊3例,因乳晕下肿物伴乳头溢血性液误诊2例.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术前极易误诊为乳腺癌,加强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认识,提高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能力是减少误诊误治的有效方法.术中及时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对术中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急性乳腺炎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治疗方法颇多,但效果均不满意,往往是最终形成乳腺深部大脓肿后,再行手术切开排脓。患者难以忍受那换药的痛苦。几年来,我科采用直流电碘离子导入并同步叠加中频电流治疗早期乳腺炎,同时与对照组超短波电疗相比较,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患者切开引流术后应用新型敷料的治疗效果,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以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21例急性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切开引流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患者均应用现代新型敷料对引流后切口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疗效。结果 21例患者无论是否使用了银敷料,红肿消除时间(6.5±1.2)d;换药两周后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提示为阴性,均发生慢性窦道与瘘管;18例患者在换药1~3个月后行硬块切除术治疗,2例患者换药4~5个月后行硬块切除术治疗,1例患者采用中药调理并联合银离子敷料进行5个月的治疗后愈合,无硬块形成。结论现代新型敷料对化脓性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感染切开引流术后切口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控制感染,引流通畅,减轻患者痛苦,促使切口尽快愈合,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李新  赵坤  李祖彬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243-3245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手段,降低复发率。方法:将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对不同地区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乳腺彩超、乳腺X线、外科体检检查,对各项检查结果及治疗结果进行归纳。结果:1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术后应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无局部复发;未应用激素治疗的4例患者中,2例术后出现局部复发,1例复发后应用激素治疗,病情得到缓解,1例再次手术治疗,术后至今未复发。结论:抗生素联合激素在术后使用,可降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81年10月~1985年12月收治非哺乳期乳房慢性感染13例,介绍于下: 一般资料:13例均为女性,已婚10例(停止哺乳1~10年),其中1例妊娠5月,未婚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49岁,30岁以下10例。病程2月~6年。乳内肿块12例,乳头内陷3例,乳头溢液2例,乳房皮肤溃破形成窦道4例,腋淋巴结肿大3例。诊断:乳晕下慢性复发性脓肿2例,淤乳性乳腺炎4例,浆细胞性乳腺炎5例,肉芽肿性乳腺炎2例。全部均经病理切片证实。治疗方法:切开引流6例(其中3例重行肿块切除),肿块切除或加窦道切除6例,拒绝手术1例。讨论一、病因:1982年Stamm提出,非哺乳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