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氯沙坦钾不同服药时间,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清晨高血压、血压晨峰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影响。方法将324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81例。A组清晨顿服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氯沙坦钾;B组清晨服苯磺酸氨氯地平,晚间服氯沙坦钾;C组清晨服氯沙坦钾,晚间服苯磺酸氨氯地平;D组晚间服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氯沙坦钾。治疗前后分别监测24h动态血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压晨峰及血压节律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各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D组nSBP、nDBP均低于A、B、C组,B、C组nSBP、nDBP均低于A组(P值均0.05)。治疗后,杓型血压恢复率、血压晨峰现象缓解率、清晨血压达标率均为D组优于A、B、C组,B、C组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所有患者不良反应较轻,无退出治疗者。结论睡前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氯沙坦治疗能有效控制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清晨高血压,改善血压昼夜节律,缓解血压晨峰现象,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张颖  韩素霞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200-2202
目的探讨早晨或夜间服用长效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2级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早晨服药组(A组)和晚间服药组(B组)治疗2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的检查。结果 (1)两组患者的诊室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之间诊室血压下降差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早晨服药和晚间服药均能降低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和夜间舒张压(n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晚间服药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和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明显低于早晨服药组患者(P〈0.05)。结论早晨或晚间服用长效钙拮抗剂均能有效降低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晚间服药组患者能更有效的降低夜间血压。  相似文献   

3.
马莉  李宝珍  高云 《中国校医》2007,21(2):205-206
目的观察分析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和1999年WHO/ISH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64例,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A组服用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吲达帕胺2.5mg,每日1次;共服12周。B组服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时间同A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非同日同一时间用台式血压计测坐位血压。治疗前后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血压A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A组和B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和B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优于单一用药,能使血压达到理想的控制目标值。  相似文献   

4.
培哚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培哚普利和吲达帕胺对中青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将96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8例:A组(口服培哚普利4 mg/d),B组(口服培哚普利4 mg/d+吲达帕胺缓释片1.5 mg/d)。用药前和用药4 w后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A、B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吲达帕胺组较培哚普利组更有效地降低中青年高血压,降压作用平稳而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不同用药时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晨峰现象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为临床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方案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6例,观察A组67例和观察B组67例,对照组每日晨起7:00-8:00顿服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观察A组每日晨起7:00-8:00顿服氨氯地平,晚间19:00-20:00顿服厄贝沙坦,观察B组每日晨起7:00-8:00顿服厄贝沙坦,晚间19:00-20:00顿服氨氯地平,3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3组患者均测量24 h动态血压,记录3组患者24 h、白天、夜间舒张压和收缩压(24 hDBP和24 hSBP、dDBP和dSBP、nDBP和nSBP),计算24 h、白天、夜间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标准差(24 hDSD和24 hSSD、dDSD和dSSD、nDSD和n SSD),比较3组的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晨峰阳性发生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各血压值(24 hSBP、24 hDBP、dSBP、dDBP、nSBP和n 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各血压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24 hSBP、d SBP和n S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之间各血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各血压变异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A组和观察B组24 hDSD、24 hSSD、d DSD、d SSD和n S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压晨峰阳性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A组和观察B组血压晨峰阳性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晚分服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并可显著降低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晨峰阳性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左心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7例轻、中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伊贝沙坦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4h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质量的变化。结果服药3个月后24h及日间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24h及日间平均压变异性明显降低(P<0.05);24h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左心室质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伊贝沙坦是一种疗效好并能平稳、持续安全降压且尤为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4年3月~2006年2月来院门诊或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69例,均每日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及吲达帕胺2.5mg联合口服,疗程12周。用药前及服药12周后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心脏超声、尿微量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检查。[结果]与用药前比较,联合服药治疗12周后:(1)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脉压明显减少(P﹤0.05);(2)反映血压波动变化的血压变异率和血压负荷明显降低(P﹤0.05);(3)左室射血分数、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增加(P﹤0.05),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尿微量蛋白明显减少(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较佳组合,降压疗效好、作用平稳,并有明确的靶器官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两种药物联合降压时不同服药方法对于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2级及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0例,早晨顿服给药,每天早7:00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和替米沙坦40mg;B组40例,早晚分次给药,每天早7:00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晚7:00服用替米沙坦40mg;C组40例,早晚分次给药,每天早7:00服用替米沙坦40mg,晚7:00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各组患者均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两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24h平均动脉压(24hMABP)、白昼平均动脉压(dMABP)、夜间平均动脉压(nMABP);所有时间段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平滑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各组的24hSBP、24hDBP、24hMABP、dSBP、dDBP、dMABP、nSBP、nDBP、nMABP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P<0.05).(2)各组之间血压下降差值比较:nSBP、24hSBP、nMABP、24hMABP下降值A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1201,P<0.05),A组下降数值小于其余两组,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2.1201,P>0.05).dSBP、dDBP、MABP、nDBP、24 hDBP下降值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1201,P>0.05).(3)各组之间血压平滑指数比较:nSBP、24hSBP、nDBP、nMABP、24hMABP平滑指数A组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1201,P<0.05),以上各项血压值平滑指数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 <2.1201,P>0.05).白昼各项血压值及24hDBP的平滑指数三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 <2.1201,P>0.05).结论 两种药物联合降压能够有效地控制2级及以上高血压,早晚分次服药的疗效优于早晨顿服,有效降低夜间高血压,使夜间及24h血压控制更平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酯片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9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坎地沙坦酯片8 mg/d,吲达帕胺缓释片1.5 mg/d;对照组45例,坎地沙坦酯片8 mg/d.用药20 w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2组治疗前后及组间的偶测血压比较、24小时、日间夜间动态血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单独用药组血压未达标病例再联用后血压均有明显下降.结论 坎地沙坦酯片和吲达帕胺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较单用坎地沙坦酯片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实行氯沙坦钾联合吲达帕胺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例数26例,参照组治疗中给予氯沙坦钾,实验组在予以氯沙坦钾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舒张压(85.27±7.68)、收缩压(129.25±6.34)以及总有效率96.15%显著优于参照组舒张压(110.28±6.24)、收缩压(191.28±5.48)以及总有效率96.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氯沙坦钾与吲达帕胺联合疗法应用在老年高血压中具体显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吲达帕胺联合依那普利治疗Ⅰ、Ⅱ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并与单用依那普利降压疗效比较,以期选用合理的降压药物和用药方法.方法 将65例Ⅰ、Ⅱ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3例,吲达帕胺2.5mg每日1次,依那普利5mg每日2次.B组32例,依那普利5mg每日2次.均连用8周评价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93.9%(31,33),B组总有效率71.9%(23/3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达帕胺合用依那普利治疗Ⅰ、Ⅱ级高血压疗效佳,作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服吲达帕胺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停服降压药1周,口服吲达帕胺2.5mg,1次/d,疗程4周。用动脉血压仪记录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用药后血压有明显降低,降压平稳,用药前后心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吲达帕胺能有效降低血压,对心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联合降压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分为2组,甲组:非洛地平缓释片10 mg/d+缬沙坦80 mg/d;乙组:在甲组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2.5 mg/d。结果2组用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间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联合用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吲达帕胺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n=42)、吲达帕胺组(n=42)和联合组(n=42),分别给予缬沙坦分散片、吲达帕胺及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吲达帕胺,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较其他两组下降明显(P0.05);三组患者心率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2)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尿白蛋白、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联合组这三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其他两组(P0.05);(3)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62%)显著高于缬沙坦组(78.57%)和吲达帕胺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吲达帕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观察及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8月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分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疾病干预效果;心电图监护恢复正常时间、硝酸酯类药物使用量;干预前后患者临床生化指标.结果:联合用药组疾病干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心电图监护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硝酸酯类药物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临床生化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用药组临床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观察及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和血脂,减少药物应用,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吲达帕胺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n=42)、吲达帕胺组(n=42)和联合组(n=42),分别给予缬沙坦分散片、吲达帕胺及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吲达帕胺,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组较其他两组下降明显(P0.05);三组患者心率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2)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尿白蛋白、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联合组这三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其他两组(P0.05);(3)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62%)显著高于缬沙坦组(78.57%)和吲达帕胺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吲达帕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对患者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口服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及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103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口服贝那普利10 mg.次-1.d-1,厄贝沙坦150 mg.次-1.d-1;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5 mg.次-1.d-1,吲达帕胺2.5 mg.次-1.d-1。疗程8周,监测血压每周2次,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前、后测尿微量白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常规和肝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压均有不同水平下降,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尿微量蛋白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尿微量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血尿酸较前有所下降,对照组略有升高;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结论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有明显降压作用及降低尿中微量白蛋白和血尿酸,在对肾功能的保护方面优于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组。  相似文献   

18.
金亚珍 《中国校医》2014,28(10):765-765
[摘要]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片联用吲达帕胺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原发性高血 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厄贝沙坦片联用吲达帕胺片),对照组25例(延用原来的其他类降压药)疗程为8周。 结果总有效率为92%和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片加吲达帕胺片 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达标率高,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9.
周鸽 《中国医师杂志》2005,7(5):663-664
本文观察吲达帕胺、依那普利联用其它抗高血压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将6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吲达帕胺组,依那普利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症状、体征等。结果表明,吲达帕胺和依那普利的降压作用大致相似,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老年性原发性高血压56例,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d,联合厄贝沙坦150mg/a,晨起一次顿服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用药期间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第4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后随着疗程延长,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则进一步下降,于第8周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至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洛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降压平稳,不良反应小,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