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左金丸合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凤莲 《陕西中医》2006,27(1):35-36
目的:观察疏肝、清热、降逆类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提示:左金丸合四逆散治疗效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具有疏肝清热、降逆和胃之功效。  相似文献   

2.
衣弘  张莉 《陕西中医》2004,25(9):787-788
目的 :观察和胃降逆止呕类中药治疗胃 -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将 5 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 ,和胃汤 (旋覆花、代赭石、陈皮、半夏、枳壳、厚朴等 )治疗 35例 ,西药常规治疗 2 0例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2 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5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0 1 )。提示和胃汤具有疏肝和胃 ,降逆止呕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杨银良 《陕西中医》2003,24(1):11-12
目的 :观察疏肝降逆 ,清热利湿类中药配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1 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6 6例 ,用中药治疗 (柴胡、苏梗、陈皮、半夏、竹茹、苍术等 )。对照组 50例 ,以吗了啉等西药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 93 .94% ,对照组 70 %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 P<0 .0 5)。提示 :本方有疏肝理气 ,降逆和胃 ,清热利湿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降逆汤结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坤  张建荣 《陕西中医》2010,31(5):534-535
目的:观察自拟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7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自拟降逆汤(法半夏、柴胡、白芍、佛手、旋覆花、代赭石、桃仁等)结合西药(吗丁啉、铝碳酸镁颗粒),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7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降逆汤结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之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清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胃降逆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症状积分及胃镜检查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糜烂性食管炎患者胃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疏肝降逆类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疏肝降逆汤 (柴胡、丹参、枳壳、黄连、延胡索、吴茱萸等 )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3 0例 ,并设对照组 3 0例给西药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 .3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6.7% ( P<0 .0 5)。提示 ;疏肝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疏肝理气 ,和胃降逆 ,泄热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游峰 《陕西中医》2005,26(1):40-40
目的 :观察疏肝、降逆、和胃类中药配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降胃舒 (柴胡、白芍、枳实、茯苓、苏叶、半夏、厚朴、蒲公英等 )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54例 ,并设对照组 3 3例给西药吗丁啉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5%。对照组总有效率 68.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提示 :本方具有疏肝理气 ,和胃降逆 ,泄热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殷群  王捷虹  汶明琦  林源 《陕西中医》2006,27(9):1041-1042
目的观察降逆调胃合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将92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口服自拟降逆调胃合剂,药物组成(代赭石、旋覆花、半夏、苏梗、佛手、瓜蒌、郁金、白术等)。对照组46例,服用吗丁啉、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9.1%,对照组为7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降逆调胃合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半夏泻心汤配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庆义  樊庆民 《陕西中医》2007,28(9):1138-113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与对照组(45例),2组均采用相同西药(奥美拉唑、西沙比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半夏泻心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降逆护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自拟降逆护胃汤,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和铝碳酸镁,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降逆护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西药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11.
孙懿  乔会侠 《陕西中医》2013,(10):1314-1315
目的:观察疏肝降逆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莫沙必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肝降逆汤(柴胡、枳实、半夏、木香、白芍、乌贼骨等)联合治疗。结果:治疗8w后复查胃镜显示,治疗组者患者食管炎严重程度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方法有较好的协同作用,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林燕  李华  李练 《陕西中医》2010,31(7):816-817
目的:讨论健脾降逆类中药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患儿采用健脾降逆汤(茯苓、柴胡、旋覆花、代赭石、白及、炙甘草等)加减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内镜分级。结果: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内镜分级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93.3%。结论:健脾降逆汤能改善小儿本病症状,有健脾降逆之效。  相似文献   

13.
程炼骅  沈遐君 《陕西中医》2011,32(9):1124-1125
目的:观察食管反流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8例用食管反流方治疗,对照组58例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治疗,两组均1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①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总有效率89.6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后胃镜下食管炎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75.86%,对照组总有效率72.4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反流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调肝和胃,理气降逆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调中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4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骆新莹 《陕西中医》2001,22(1):16-16
目的:探索中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途径。方法;将9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 机分为两组,采用调中汤(党参、白术、茯苓、半夏、枳壳、柴胡等)治疗 64例为治 疗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30例为对照组,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 率为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提示本方可疏肝理气、益气健脾、降逆止呕,具有改善食管括约肌、调整胃 肠运动的功能,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降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5例,均采用降逆和胃汤治疗,日1剂,水煎服,30d为1个疗程.结果:65例患者痊愈30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降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赵海强  张德奎 《新中医》2016,48(10):65-67
目的:观察复方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胃气虚逆型反流性食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单纯西药(吗丁啉、奥美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降逆汤治疗,2组患者均以7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4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胃动素、胃泌素,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复发情况。结果:4疗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胃动素、胃泌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胃动素、胃泌素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胃动素、胃泌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疗效显著,可改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副作用较小,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逆和胃,清热理气类药中药配伍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橘皮、竹茹、党参、生姜、柴胡、半夏、白芍等药物,对照组35例予铝碳酸镁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橘皮竹茹汤具有降逆和胃、清热理气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四逆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陕西中医》2012,33(1):17-19
目的:探讨四逆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胶囊和吗丁啉片常规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四逆散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4%,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四逆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疏肝理气、降逆和胃之功效。  相似文献   

19.
赵刚 《国医论坛》2011,26(1):30-31
残胃食管吻合术后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疑,为探讨戏胃食管吻合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对我院2005—2009年行食管下段贲门癌术后4个月复诊有食管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应用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9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林 《陕西中医》2003,24(7):608-609
目的 :观察益气化痰 ,降逆和胃类中药配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黄芩、黄连、吴茱萸、苏叶、白芍、党参、公英、枳实等 )本病 5 9例 ,结果 :总有效率为 93 .2 2 %。提示 :本方对本病有和中降逆 ,舒肝清热 ,具有改善胃肠蠕动功能 ,抑制胃酸过度分泌 ,促进粘膜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