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评价应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估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前、后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35例房间隔缺损患者(ASD组)与32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ASD组分别于封堵术前及封堵术后6个月行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与对照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SD组封堵治疗前三维右心室射血分数、三维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三维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舒张末面积、右心室收缩末面积及右心室面积改变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SD组封堵术后6个月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封堵前(P<0.05).结论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定量评估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前后右心室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收治的38例COPD患者为观察组,另选38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右心房左右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FAC)等反映右心腔径线、右心室收缩功能、右心室整体功能、右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评估超声心动图的临床运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右心房左右径、右心房上下径、右心室基底段内径、右心房面积、右心室面积、胸骨旁长轴切面(PLAX RVOT)近端内径、右心室流出道(PSAX RVOT)近端内径、主肺动脉内径(PAD)、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PAV)、剑突下切面舒张末期测量右心室侧壁厚度(RVWT)、右心室心肌作功指数(RV-MPI)、右房室瓣舒张早期E波峰值(TVE)、右房室瓣舒张晚期A波峰值(TVA)、TVE/DTIe(E/e)、下腔静脉(IVC)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面积变化率(FAC)、肺动脉瓣口频谱多普勒血流加速时间(PAAC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右房室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侧壁基底段纵向应变(RV-strain)、TEV/TVA(E/A)和下腔静脉深吸气塌陷指数(CI)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好地反映COPD患者右心功能变化情况,患者心动图表现为右心舒张和收缩功能降低,右心腔扩大,可以定量评估右心结构和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探讨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Propagation velocity,Vp)的变化以及Vp在评价脐带绕颈胎儿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组为孕22~38周脐带绕颈的胎儿60例;对照组为孕22~38周无脐带绕颈的正常胎儿60例,彩色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胎儿右心室舒张早期Vp变化.结果:Vp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的Vp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不同孕周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的Vp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舒张功能随孕周无明显变化.结论: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Vp值低于正常胎儿,表明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不同孕周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Vp值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脐带绕颈胎儿右心室舒张功能与孕周没有相关性;彩色M型超声心动图测得的Vp能够较好的反映胎儿右心室舒张功能变化,能够为评价脐带绕颈胎儿心室舒张功能情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技术综合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方法高血压病组56例和对照组36例,M-型和二维(2D)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内径(LA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二尖瓣EF斜率,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量(SV);脉冲多普勒(PW)检测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VE),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VA),E/A比值,等容舒张时间(IVRT)。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左室壁与室间隔收缩期运动幅度普遍增强,与对照组比较P<0.01;左室收缩功能各项参数(EF、FS、SV)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组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异常,表现为VE减低,VA升高,E/A<1,IVRT延长,MV-EF斜率减慢,与对照组比较P<0.001;左房扩大(P<0.001)。结论超声心动图技术可反映高血压病患者左心结构和功能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电图P/P-R段比值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技术对36例高血压病和3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与冠心病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和心电图P/P-R段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P/P-R段比值与超声心动图E/A比值呈高度线性相关(r=0.69,P<0.01).结论心电图P/P-R段比值有助于评价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超声检测首次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中的价值。方法用多普勒超声对97例高血压病合并首次脑梗死患者(高血压病组)及46例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对照组)检查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测定两组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合并首次脑梗死患者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高血压病合并首次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超声检查对评价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伴左室舒张功能降低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测定各组高血压病60例,正常对照组60例的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血流速度峰值(E峰);左房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A峰);E/A比值。结果:以这三项测定结果来评价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E/A>1;高血压病组(轻度、重度)E/A≤1,随着血压的增高E/A比值有减小的趋势。结论:上述各项测值可以辅助高血压病的早期诊断,亦可作为高血压病程度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评价围手术期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右心室整体功能的改变状况。方法检测18例二尖瓣置换术联合三尖瓣置换术或三尖瓣成形术患者(观察组)和15例单纯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对照组)的围手术期心脏常规各项超声指标,同时应用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获得右心室的容积和收缩功能指标。结果①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超声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左房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房室大小、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收缩压、右室舒张末容积、右室收缩末容积、右室射血分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右室射血分数与右室内径呈负相关性(r=-0.37,P〈0.05),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r=0.45。P〈0.05)。结论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可快速、准确观测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围术期的右室容积及功能变化,为临床无创性评估右心室功能以及指导治疗提供了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9.
超声心动图多种参数在评价高血压病心室功能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室功能的改变,比较不同超声参数评价高血压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采用脉冲及组织多普勒超声方法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左、右心室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高血压病早期右心室舒张功能即出现显著性改变,而收缩功能早期变化不明显.右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要早于收缩功能的改变,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亦早于左心室.结论脉冲多普勒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均能准确评价高血压病心室功能的变化,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PE)患者右心室功能及形态的改变,并对其准确性、敏感性及优越性予以进一步的探讨。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我院2013-09-2015-09收治的90例正常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和90例PE患者(PE组)的右心室功能进行测定,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PE组又依据预期的PE相关早期病死率进行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正常对照组和PE组患者均进行右心室常规超声指标(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等)、右心室Tei指数及右心室舒张期末容积(RVEDV)、收缩期末容积(RVESV)、每搏输出量(RVSV)和射血分数(RVEF)的检测,比较2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E高危组患者的右心室横径(RV)、右心房横径(RA)显著增大,且SPAP有显著升高的趋势(P0.05)。另外,高危组患者的右心室Tei指数、RVEDV及RVESV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其RVEF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危组RV、RA无显著增大,但右心室Tei指数、RVEDV、RVESV、RVEF均出现了一定的异常(P0.05);低危组的各项测定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超声心动图对PE患者的右心室功能进行测定,可发现PE对患者的右心室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保证右心室Tei指数以及RVEF水平的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则可以准确客观的反映出PE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变化情况。因此,超声心动图检查是一种较好的评价PE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检查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定量评价各期高血压病患者右心舒张功能的变化及其指导临床对高血压病进行用药筛选、疗效观察及估测预后.方法 高血压病患者45例,按照WHO标准分为三组:Ⅰ期高血压病组(Ⅰ组)、Ⅱ期高血压病组(Ⅱ组)、Ⅲ期高血压病组(Ⅲ组)各15例.正常对照组20例.用QTVI技术测量三尖瓣环的运动速度,判定不同分期的高血压病患者间右心舒张功能的损害程度.结果 ①频谱多普勒显示高血压病各组舒张功能均减低,但高血压病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QTVI显示高血压病各组三尖瓣环的Ea/Aa<1;各组Ea较对照组均显著减低,且呈逐渐减低趋势;各组Aa均高于对照组,呈递增趋势,但高血压病各组间A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病各组等容舒张时间均增加,呈递增趋势,且Ⅱ、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QTVI能够定量检测不同分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右心功能的损害程度,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常规超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右室舒张功能。方法对HCM患者及对照组分别测量舒张期三尖瓣口的血流峰值速度E峰、A峰,并计算E/A;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隔叶及前叶瓣环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及Em/Am.并对两种检测方法和各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HCM组较对照组三尖瓣E峰减低,A峰增高,E/A〈1,三尖瓣环Em减低,Am增高,Em/Am〈1;HCM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能够反映HCM患者右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彩色M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舒张早期右室三尖瓣口血流传播速度(Vp),评价煤尘肺患者的右室舒张功能。方法煤尘肺组病人89例(煤尘肺组),其中50岁以下21例,50~70岁53例,70岁以上15例;正常对照组90例,其中50岁以下21例,50~70岁52例,70岁以上17例。取心尖四腔或二腔心平面测量右室内血流Vp,绘制三尖瓣血流曲线。结果煤尘肺组不同年龄段的Vp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且舒张早期右室内血流束远端形态异常呈圆钝状。2组三尖瓣血流曲线的E/A、Dec、DT值,均显示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P均<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彩色M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应用于测量舒张早期右室内血流Vp,不受心脏负荷及年龄的影响,可以作为评价煤尘肺病人右室舒张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23例SSc患者及29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各房室内径,主肺动脉内径(MPA);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前向血流速度(Vpa)、右心室射血前期(RPEP)、右心室射血期(RVET)、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cT),并计算其比值:AcT/RVET、AcT/RPEP、RPEP/RVET;利用三尖瓣反流压差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结果 SSc患者右心房上下径(Rad)、左右心室内径比值(LVdd/RVdd)分别为(41.74±5.19)mm、(2.04±0.27),对照组分别为(36.89±3.22)mm、(2.18±0.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2、-2.312,P=0.000、0.025).SSc患者MPA为(22.23±3.04)mm,对照组为(19.34±1.70)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8,P=0.000).SSc患者Vpa、AcT分别为(0.88±0.17)m/s、(118.26±30.87)ms,对照组分别为(0.85±0.15)m/s、(145.44±6.28)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51、-3.365,P=0.393、0.002).SSc患者RVET、RPEP分别为(330.78±54.31)ms、(96.26±26.11)ms,对照组的分别为(340.10±27.05)ms、(87.52±20.44)m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8、1.317,P=0.423、0.195).SSc患者AcT/RVET、AcT/PREP、RPEP/RVET比值分别为(0.37±0.11)、(1.29±0.43)、(0.31±0.74),对照组的分别为(0.43±0.70)、(1.74±0.47)、(0.26±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6、-3.611、2.678,P=0.017、0.001、0.000).SSc组8例(34.8%,8/23)发生肺动脉高压(PAH).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评价SSc患者肺动脉压力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与脉冲多普勒2种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材料与方法:对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超声检测左室肥厚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先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舒张期三尖瓣口充盈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和心房收缩峰值(A),并计算E/A值;再应用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及计算e/a值,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脉冲多普勒与组织多普勒E、A比值均小于1(E/A1),而健康组E、A比值均大于1(E/A1);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e、e/a值均较健康组显著减低(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左室肥厚可引起右室舒张功能减低,组织多普勒与脉冲多普勒显像均适合应用于评价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对右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组织多普勒与脉冲多普勒2种方法所测e、e/a值在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的右心室舒张功能评价中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探讨该技术评价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COPD患者41例,对照组20例,心尖四腔观测量右室前壁舒张末期厚度(RVFT)、右房舒张末期内径(RAED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右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右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计算右室收缩面积变化(RVFA),测量三尖辦13舒张期血流E、A,并计算E/A;获取心尖四腔组织速度成像(TVI)图像,测量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计算SRe/SRa.结果 根据肺动脉压将COPD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组(NPAH)和肺动脉高压组(PAH);与对照组比较,PAH组RVFT显著增厚,RAEDd、RVEDd显著增大,RVFA及三尖辦13 E/A显著减小,与对照组比较,NPAH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AH组和NPAH组右室游离壁和室间隔SRs、SRe与SRe/SRa均显著降低,SRa无显著变化;与NPAH组比较,PAH组右室游离壁和室间隔SRs,SRe与SRe/SRa均显著降低,SRa无显著变化.COPD患者右室游离壁SRs与FEV1/FVC、DLco/VA呈显著正相关;而右室游离壁SRe、RVFA、三尖辦口E/A与FEV1/FVC、DLco/VA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无论有无肺动脉压增高,其右室功能已经受损;应变率成像技术可便捷、无创检测COPD患者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DTI)观察伴有和不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的组织多普勒特征,探讨DTI在心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入选3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组(LVH)15例与非左室肥厚组(non-LVH)15例,另选取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行超声多普勒及DTI检查,多普勒超声测量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房厚度(LAD),DTI模式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和Ve/Va,以及用猪尾导管直接测量左室舒张末压(LVEDP)。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的Ve和Ve/Va显著减小,且LVH组比non-LVH组减小更明显(P<0.05);non-LVH组的Va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但LVH组的Va较对照组及non-LVH组显著增大(P<0.05)。Ve/Va与左室厚度及LVEDP呈良好的线性相关。 结论 伴有和不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均有舒张功能降低,且与左室厚度呈正相关;DTI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三维散斑跟踪超声心动图评估在高血压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对右心室大小及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6例CRBBB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50例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以其他实验室检查确定无心脏器质性病变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具备完整三维散斑跟踪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具有右心室机械不同步,将其分为低标准差组(n=51)与高标准差组(n=55),比较两组右心室大小及功能,分析三维散斑跟踪技术在CRBBB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脏个节段处,入口外侧、入口偏下、入口间隔、流出道间隔的达峰时间面积应变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流出道游离壁、心尖游离壁、心尖间隔达峰时间面积应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BBB患者中,低标准差组患者QRS间隔、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三尖瓣反流峰值梯度及右心室收缩期末期容积指数水平均低于高标准差组(P < 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心室面积分数变化、右心室射血分数及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水平均高于高标准差组(P < 0.05)。  结论  3D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能有效反映CRBBB患者心脏各节段运动延迟状况以及右心室容积、功能状况,在指导临床CRBBB心脏同步性治疗以及病情评估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longitudinal contraction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ith normal ejection fraction and fractional shortening. We used tissue tracking and strain rate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to evaluate left ventricular longitudinal contraction in 4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30 age-matched control patients. Tissue tracking and peak systolic strain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diastolic dysfunction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normal diastolic function or with control patients. In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ho, earlier, were considered to have isolated diastolic dysfunction were demonstrated to have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longitudin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治疗前糖尿病人左室舒张功能明显减退;治疗后随着空腹血糖浓度降低,左室舒张功能可获得明显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明显差异。糖尿病的左室舒张功能减退与糖尿病的心脏病变和代谢紊乱都有关系,纠正代谢紊乱可避免心功能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