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PCR法、ELISA法和试条法检测我国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犬的潜能。方法用两组PCR引物RV1-RV2和K13A-K13B检测动物源型黑热病疫区健康犬静脉血和骨髓中利什曼原虫特异DNA,以利什曼原虫可溶性抗原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和rk39-dipstick试条法分别检测利什曼原虫特异抗体,并比较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差异。结果PCR法检测抗凝静脉血和骨髓的阳性率分别为50.63%(40/79)和69.62%(55/79),两种样本总检出率为77.21%(61179);ELISA法检测的阳性率为22.22%(16/72),而rk39-dipstick试条检测的阳性率为33.33%(19/57)。结论我国动物源性黑热病疫区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犬的比例相当高,以骨髓为样本的PCR检测法为较精确的犬无症状感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文县流行区人群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评价PCR、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潜能。 方法 2004年10月在甘肃文县对269例无内脏利什曼病现症及病史的人群采取随机取样法采集静脉血,分别用RV1?鄄RV2和K13A-K13B两组PCR引物检测血样中的利什曼原虫特异DNA,以利什曼原虫可溶性抗原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分别检测利什曼原虫特异性抗体,并比较几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 结果 PCR、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0.9%(83/269)、24.2%(65/269)和0(0/269)。 结论 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存在大量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者,PCR是检测无症状感染较敏感、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建立适合快速检测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者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 方法 选择利什曼原虫kDNA小环保 守区的2对快速诊断特异性引物RV1?RV2、 K13A?K13B, 以杜氏利什曼原虫山东分离株前鞭毛体抽提的kDNA为模板进 行PCR扩增, 并通过对扩增条带测序比对来鉴定方法的可靠性。运用该法对四川省黑水县105例无症状家犬和新疆喀 什地区部分乡镇75例无症状易感人群的静脉血样进行检测, 并同时对上述地区确诊的部分病犬及病人 (均为7例) 进行 检测, 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结果 结果 RV1?RV2、 K13A?K13B两对引物扩增出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的条带, 序 列比对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在利什曼原虫种内保守性高; 该方法对105例无症状家犬及75例无症状居民静脉血样的阳性 检出率分别为37.14% (39/105) 和82.67% (62/75), 且对同地区确诊病犬及病人血样本检测的阳性率均为100% (7/7)。结 结 论 论 该方法适于目前我国黑热病流行区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者的检测, 且灵敏快速准确, 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综合了已获得的婴儿利什曼原虫基因的组成和表达的资料。对比分析发现:(1)含有保守的编码区和趋异的非翻译区的串联基因;(2)基因表达的多顺反子转录和转录调节。脉冲场电泳显示:婴儿利什曼原虫染色体同时存在着大小和数目的多样性及高度保守的物理连锁群。婴儿利什曼原虫分子核型的基因谱则证实了其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的假设。  相似文献   

5.
婴儿利什曼原虫实验感染草原兔尾鼠的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给草原兔尾鼠经腹腔接种不同量的婴儿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结果表明,不同量的原虫感染对动物体重及肝重没有明显的影响,但脾重则有一定的差异。肝脏原虫负荷随感染虫量的增加而加大,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草原兔尾鼠是一种对利什曼原虫非常敏感的实验动物,同时在用级差较小的不同量的原虫接种后,可以显感染程度的差别,这就为利什曼病的免疫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克拉玛依地鞠婴儿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infantum)在猴体内的寄生特性,共用4只恒河猴(Macacamulatta)进行了研究,其中3猴分别经部皮下接种从当地皮肤利会上曼病患者的皮损组织以及从硕大白蛉吴氏亚种(Phlebotomusmajorwui)胃内分离出来的婴儿利什曼原虫,另一只猴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利什曼原虫主要表面分子抗原对内脏利什曼病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用重组利什曼原虫表面糖蛋白r G P63 和脂磷酸聚糖( L P G) 为抗原, 以短棒状杆菌菌苗( C P) 为佐剂免疫草原兔尾鼠后, 用婴儿利什曼原虫强毒株攻击, 观察免疫保护效果。结果: r G P63 加 L P G 加 C P 抗原组合免疫后用2 ×107 前鞭毛体攻击, 免疫动物的肝印片上 L D 数量明显降低, 减虫率为898 % 。 L P G 加 C P 免疫组减虫率为606 % 。r G P63 包涵体加 C P 免疫组减虫率为424 % , 而纯化r G P63 加 C P 免疫组未显示保护作用。以r G P63 加 L P G 加 C P 免疫后用1 ×106 , 5 ×106 和1 ×107 前鞭毛体攻击时, 感染率亦有明显降低。结论: 利什曼原虫主要表面分子抗原 G P63和 L P G 在以 C P 为佐剂的条件下, 对草原兔尾鼠婴儿利什曼原虫有明显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内脏利什曼病液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将其与同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比较,探究其在内脏利什曼病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以杜氏利什曼原虫小环动基体DNA(kinetoplast DNA,kDNA)为分子靶标,根据其约200 bp的保守片段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内脏利什曼病液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比较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检测限、精密度以及在不同利什曼原虫虫株中的检测效果。结果 液滴式数字PCR检测下限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下限相同,约为1.0×10 copies/μL;随待测样本浓度的降低(1.0×104 copies/μL~1.0×10 copies/μL),液滴式数字PCR检测方法变异系数呈增大趋势(12.07%~62.96%),重复性越差;实时荧光定量PCR变异系数较小(2.96%~4.26%),且不同浓度之间的变异系数差别不大。2种方法在不同利什曼原虫中的检测灵敏度不同。结论 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相比,液滴式数字PCR在利什曼原虫检测中的灵敏度和重复性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优势,后续还需更多的研究从分子靶标的选择、灵敏度、...  相似文献   

9.
10.
利什曼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为了寻找有效的疫苗成分,人们对利什曼原虫的抗原成分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表明,利什曼原虫抗原成分复杂,各种利什曼原虫间存在广泛交叉抗原,但仍存在种、期特异性抗原成分,为利什曼原虫的分类及利什曼病的特异诊断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找到一些具有诱导保护性功能的抗原。前鞭毛体表面多糖抗原及膜上具有蛋白酶活性的 gp68抗原对于原虫在宿主细胞内的寄生起重要作用,与原虫的毒力有关。但单纯多糖抗原没有诱导保护性的功能,相反却能加剧疾病的进程,而当其与膜上脂类结合成大分子糖脂时则具有良好的诱导抗感染保护的功能,为很有前途的一种可望成为疫苗的抗原成分。而原虫的分泌性抗原则可用于利什曼原虫的血清分型并具有一定的诱导保护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 PCR)快速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 MRS)的 mec A基因 ,与相关抗生素药敏表型试验对照分析 ,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根据文献我室自行设计的一对引物[1],建立了 MRS的 mec A基因的 PCR检验法 ,检测我院临床各科分离到的 52株葡萄球菌标本 ,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和 m ec A基因的 PCR法检测。结果  PCR检测 52株葡萄球菌 mec A基因 38株阳性 ,耐苯唑西林 ( OX)的葡萄球菌 32株中 ,mec A基因阴性 1株。苯唑西林敏感而 m ec A阳性 7株。两种方法经 χ2检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 P>0 .50 )。结论  mec A基因阳性与苯唑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的临床意义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新建的多重PCR体系检测4种人体疟原虫。方法应用DNAman软件比较分析4种人体疟原虫的18S r DNA基因序列,采用Oligo 6.0软件,在其第5和第6保守区间的变异区设计4条下游引物序列,并以含4种疟原虫18S r DNA部分序列的质粒DNA为模板,检测多重PCR体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外,将新建的多重PCR体系与NP-1993体系的第1轮属特异引物组合,形成新的巢式PCR扩增体系(M-Nest体系),并用该体系和新建的多重PCR体系对不同稀释倍数的恶性疟和间日疟患者血样DNA进行扩增,检测这两种体系的敏感性。应用M-Nest体系和NP-1993体系检测广西2013年自加纳疟疾高流行区返乡人员的307份血样,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是否一致。最后,应用M-Nest和NP-2002体系对广西2014年1~5月份报告的66份镜检以卵形疟原虫感染为主的血样进行复核,比较两者的检测结果是否一致。结果应用新建的多重PCR体系得到的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268、446、394和323 bp,且不同原虫的扩增条带恰好位于50 bp DNA标志物条带之间,更易于区分,但不同疟原虫的Tm值较为接近,不易区分和鉴别虫种。新建体系对4种疟原虫18S r DNA基因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恶性疟原虫5.58×102拷贝/μl,三日疟原虫1.56×103拷贝/μl,卵形疟原虫1.66×103拷贝/μl,间日疟原虫1.80×102拷贝/μl。新建体系对恶性疟原虫血样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43×102~8.84×103拷贝/μl或5.10×10~4.92×102个原虫/μl,高于间日疟原虫的17.4~69.1拷贝/μl和13.5~83.2个原虫/μl。与单独的多重PCR体系相比,应用M-Nest检测体系将对疟原虫的最低检测浓度降低了10~100倍。M-Nest体系和NP-1993体系对从加纳返乡的307份血样的检测结果不一致,并且M-Nest体系还检测到2例卵形疟原虫感染,而NP-1993体系则未能检测到该感染。此外,M-Nest体系和NP-2002体系对66份镜检以卵形疟原虫感染为主的血样的复核结果一致。结论新建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可同时检测4种人体疟原虫,具有良好的现场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套式PCR对含HIV—1膜蛋白基因的B亚型质粒和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进行env基因部分片断的扩增,套式PCR可使常规PCR的敏感性提高100至1000倍,常规PCR只扩增出12份PBMC中的2份样品,套式PCR则扩增出全部样品中HIV—1膜蛋白基因片断.  相似文献   

14.
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灵敏、特异的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 方法 根据日本血吸虫18S小亚基单位核糖体核酸(18S-rRNA)基因设计1对引物,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测定PCR产物的DNA序列,稀释血吸虫毛蚴DNA进行PCR方法的灵敏性试验,扩增单尾尾蚴感染的钉螺DNA进行交叉反应试验,并根据不同稀释度的感染性钉螺DNA的扩增结果来验证PCR的群体检测效果。 结果 PCR扩增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得到了与靶DNA片段位置相同的产物,测序片段长度为469 bp,与靶DNA相同且序列一致,并将序列登录GenBank(注册号:DQ442999)。扩增阴性钉螺无产物出现。灵敏性试验提示,PCR可检出日本血吸虫毛蚴DNA的最低浓度为40 pg/μl;交叉反应试验显示,PCR方法不能扩增出单尾尾蚴感染钉螺的DNA;群体检测试验表明,PCR可检出感染性钉螺提取的DNA最高稀释度为1∶640。 结论 初步建立的检测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PCR方法灵敏、特异且具有良好的群体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In many areas of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leishmaniasis can now be found in HIV-positive individuals. Such cases of Leishmania/HIV co-infection are relatively common in southern Europe, Spain being the country that has reported the greatest number. Since 1984, 359 Spanish isolates of Leishmania infantum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at the Instituto de Salud Carlos III in Madrid. Most (94.6%) of the isolates came from HIV-positive patients. The results of iso-enzymatic analysis indicated a high level of variability among the isolates, the visceralization in HIV-positive individuals of variants considered to be dermotropic in the immunocompetent, and the appearance of new zymodemes among the HIV-positive human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6.
用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鼠疫现场材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Pla-F1-PCR)技术,对山县鼠疫现场部分材料经8%Clexe-100)处理后进行扩增,以探讨本法在现场的应用,结果从采集的11份材料(鼠类10份,病人淋巴穿刺液1份)中扩增出4份阳性,高于常规实验诊断,提示本法可为鼠疫诊断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印鼠客蚤鼠疫菌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蚤类感染鼠疫的快速诊断方法,应用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PL-FI-PCR)技术,对感染鼠疫菌的40只印鼠客蚤进行检验,同时单体拉胃培养作比较。结果显示细菌培养阳性22只,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阳性40只,阳性率后明显高于前,且特异性扩增带比较清晰、典型、稳定。提示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适用于蚤类等微小标本染带鼠疫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Leishmania infantum is endemic in the Maltese archipelago, a group of islands in the Mediterranean which are visited frequently by tourists from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burden of leishmaniasis is highest in children who may present with cutaneous or visceral manifestations. We describe systematically the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leishmaniasis in children <14 years of age, who had a histo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leishmaniasis in Malta, from 2004 to 2008. Eleven children were diagnosed with leishmaniasis; 8 children (15-44 months of age) had visceral disease and three (aged 9-13 years) suffered cutaneous infections. Prolonged high grade fever, pallor, hepatosplenomegaly, and pancytopenia were common presenting features of visceralisation. Diagnosis was based on the visualisation of amastigotes from bone marrow aspirates. Pentavalent antimonials were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failure in two children, whilst liposomal amphotericin B was curative in all. Children with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had dry crusted ulcero-nodular lesions on exposed areas which responded to intra-lesional instillation of sodium stibogluconate or to cryotherapy. Leishmaniasis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fever and hepatosplenomegaly or chronic cutaneous lesions in children who travel to Mal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