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伴吸入性肺炎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伴吸入性肺炎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9例重型颅脑损伤伴吸入性肺炎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患者采取我们的护理措施,经积极治疗后,4例重型颅脑损伤伴吸入性肺炎患者最终拔除气管套管,痊愈出院.例死亡,死亡原因为脑功能竭衰,抢救成功率82.%.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伴吸入性肺炎患者气管切开后行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的吸痰、严密注意观察,做好空气消毒,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措施.方法: 通过对7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吸入性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持续昏迷,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高颅压所致频繁呕吐;颅底骨折脑脊液口鼻漏大量血液误吸;头面部严重受损;醉酒后脑外伤误吸;全麻手术后都可造成吸入性肺炎.结论: 伤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血性液、胃内容物;加强气道护理;头面部伤口及时处理,加强口腔护理;鼻饲时防止误吸发生,对吸入性肺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正>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常因呕吐及食物反流出现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肺不张,严重者导致呼吸衰竭或窒息,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多年实践,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吸入性肺炎,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对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昏迷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胃肠减压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和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0例,分为胃肠减压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进行吸入性肺炎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胃肠减压组患者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为26.09%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病率56.8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行胃肠减压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改善低氧血症,对改善预后有重要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黄凤华 《包头医学》2009,33(1):41-4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措施。方法:通过对7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吸入性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持续昏迷,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高颅压所致频繁呕吐;颅底骨折脑脊液口鼻漏大量血液误吸;头面部严重受损;醉酒后脑外伤误吸;全麻手术后都可造成吸入性肺炎。结论:伤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血性液、胃内容物;加强气道护理;头面部伤口及时处理,加强口腔护理;鼻饲时防止误吸发生,对吸入性肺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周海霞  王彩虹 《新疆医学》2010,40(1):100-101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因吞咽、咳嗽困难导致误吸是吸入性肺炎的主因,占整体发生率的80%,意识障碍者发生率达70%。误吸是发生吸入性肺炎最常见的原因,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0%-43%,通常在误吸48h后就会形成肺炎,重要的致病物质是胃酸和食物。本文对2008年3月-2009年3月入住我科重型颅脑损伤并吸入性肺炎患者58例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供给上的应用。方法: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PEG,并观察患者的吸入性肺炎、营养状态、血浆白蛋白水平等变化情况。结果:28例手术均成功,进行PEG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均不同程度改善,且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同时,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PEG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肠内营养的重要途径,为患者康复提供了营养保证,且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郑涛  黄元志  吕文海 《海南医学》2022,33(8):1005-1008
目的 观察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机械排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外周血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坠积性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  相似文献   

9.
<正> 我科自1991~1995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50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昏迷,其中因呼吸道梗阻行气管切开者65例,(18%),男性35例,女性30例,50岁以上占16例,6岁以下占8例。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伴有昏迷,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气管内大量分泌物和呕吐物不能及时排出,造成痰堵塞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这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引起死亡的原因之一。行气管切开术,首先可以减轻气管插管造成的喉头水肿,避免痰及分泌物的堵塞而致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改善大脑的缺氧状态,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正确的呼吸道护理是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重型颅脑损伤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我们在给予患者实施鼻饲过程中,采用抬高床头40°~50°角行鼻饲,并保持30~60 min,对鼻饲液温度、剂量等问题均进行有效的控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并寻求合理的护理方案.方法 对我科2004年5月~2009年8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30例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主要措施.结果 通过彻底吸痰,早期沐舒坦雾化吸入、营养支持、消毒隔离、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 彻底吸痰、早期沐舒坦雾化吸入、营养支持、消毒隔离、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早期积极呼吸道管理在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救治中体会.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42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早期实施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治疗、机械通气等呼吸道管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在ICU内没有因为呼吸道阻塞、窒息、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的直接原因导致死亡患者;没有在院内转送及手术准备过程中发生呼吸道意外;误吸患者观察3~7 d未发生吸人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没有发生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经过早期积极的气道管理在保障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防止吸入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改善预后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颅脑损伤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颅脑损伤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及联合高压氧组。所有患者接受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吸入性肺炎、吞咽困难恢复情况。结果:联合高压氧组吞咽困难康复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及电刺激组相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与高压氧对颅脑损伤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具有联合康复治疗效果。并可有效防止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后吸入性肺炎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金华 《安徽医学》2003,24(4):23-2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吸入性肺炎的早期诊断、监护及治疗。方法  2 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并发症患者 ,在进行监护同时 ,早期行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控制感染等措施。结果  2 4例中痊愈 15例 ,9例因呼吸衰竭死亡 ,病死率 38%。结论 系统呼吸功能监护 ,早期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治疗是纠正低氧血症 ,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鼻饲患者出现食物返流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200例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鼻饲患者出现食物返流的40例患者的原因进行护理方面的分析.结果 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鼻饲患者出现食物返流发生的原因与病人意识障碍,基础病(原有吸入性肺炎)侵入性操作,体位不当,留置胃管技术和鼻饲量,鼻饲时间,流质温度,吸痰技术缺陷不规范等有密切关系[1].结论 病人意识昏迷,基础病(原有吸入性肺炎)侵入性操作,体位不当,留置胃管技术和鼻饲量,鼻饲时间,流质温度,吸痰技术缺陷等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行鼻饲患者出现食物返流有影响.在专科护理操作上要加以护理上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经胃造瘘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肠内喂养,而对照组患者则采用鼻胃管(NGT)肠内喂养。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如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SFT、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吸入性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体质量指数明显增加,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显著加厚,而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明显上升,并且较对照组更优。并且,治疗后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胃造瘘术在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病人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中具有显著疗效,其效果明显优于鼻胃管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06年9月我院收治的300例重颅脑损伤患者,分析原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彻底吸痰,早期沐舒坦雾化吸入、营养支持、消毒隔离、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措施,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彻底吸痰、早期沐舒坦雾化吸入、营养支持、消毒隔离、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重型颅脑并发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坠积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与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1月于我院神经外科入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继发坠积性肺炎分为肺炎组(n=64)和非肺炎组(n=70),分析肺炎组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法分析PCT和WBC水平与继发坠积性肺炎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二者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134例患者中有64例继发坠积性肺炎,肺炎组患者共分离得到病原菌83株,以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比为22.89%。药敏分析结果显示:主要革兰阴性菌相对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主要革兰阳性菌相对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万古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炎组患者年龄、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和CRP、WBC、PCT、TNF-α、D-二聚体、Activin-A、CC-16、IL-18、IL-10、Ficolin-3、IgM以及IgG水平均高于非肺炎组,GCS评分、IL-8以及IgA水平均低于非肺炎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二聚体、Activin-A、CC-16、CRP、WBC、PCT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坠积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为保护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T和WBC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二者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坠积性肺炎概率、D-二聚体、Activin-A、CC-16以及CRP呈显著正相关,与G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OC分析显示,血清PCT、WBC水平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感染坠积性肺炎以革兰阴性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临床应强化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监测,以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血清PCT、WBC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坠积性肺炎密切相关,并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的原因及相应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方法 回顾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与病人意识障碍程度、受伤部位、是否合并肺部损伤及院内感染有关.结论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证充足营养、恰当使用抗生素是预防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发生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牛杏果  焦宪法 《中外医疗》2013,(32):180-18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入院时情况分为两组,有误吸组60例,无误吸组50例。另外,健康体检人员60例。全部病例均检测其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比较。另外选取有误吸组中42例明确诊断为吸入性肺炎患者,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动态检测其血清PCT、hsCRP及外周血WBC水平并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无误吸组血清PCT水平无差异(P〉0.05),hsCRP水平升高(P〈0.05),外周血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误吸组血清PCT、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外周血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误吸组血清PCT、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误吸组(P〈0.01),外周血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监测42例确诊吸入性肺炎患者发现,治疗过程中随着感染控制,血清PCT、hsCRP及外周血WBC水平均下降,但PCT下降幅度明显大于hsCRP及外周血WBC。结论血清PCT检测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早发现、早治疗,且可为评价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