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学者将十五络脉与"胃之大络"合称为"十六络脉","胃之大络"虚里即心尖搏动点的观点已载入教科书,不少学者都将"虚里"解释为"身体里空虚的地方"。通过对"胃之大络"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归纳,对以上观点做一讨论,加深对"胃之大络"的认识。认为"胃之大络"不宜与十五络脉合称为"十六络脉","左乳下"才是真正的心尖搏动点,"虚里"的命名是"四通之义"。  相似文献   

2.
“虚里”一词出于《内经》。《素问·平人气象大论》云 :“胃之大络 ,名曰虚里 ,贯隔络肺 ,出于左乳下 ,其动应衣 ,脉宗气也”此段经文 ,—般认为“虚里属胃之大络 ,位于心尖搏动之处。”但笔者根据临床经验 ,许多腹痛、胃痛、呕吐不能纳谷 ,大汗失液 ,消耗性疾病 ,久病虚弱 ,肿瘤晚期 ,可用手指触摸胃脘、脐周、腹部 ,有明显搏动感 ,大多与心尖搏动相一致 ,有些则搏动更甚。根据这一特点及临床治疗观察 ,再细品《内经》有关“虚里”条文 ,笔者对虚里有以下几点认识 ,以作抛砖引玉 ,不妥之处 ,敬请同道斧正。1 虚里有多个经络循行于胸、脘…  相似文献   

3.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笔者认为,“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句中的“衣”字应为衍字,试述于下,以求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4.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笔者认为,“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句中的“衣”字应为衍字,试述于下,以求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5.
“心胃同治”治法是从《内经》中“胃络通心”的理论引出的。本文试就“心胃同治”的生理病理基础及其临床运用进行初步探讨。一、心胃同治的生理病理基础 1、经络联系《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  相似文献   

6.
侯春光  杨涛 《光明中医》2010,25(11):2094-2094
<正>《灵枢·厥病》篇谓:"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者,胃心痛也。"这是对心胃同病的最早描述。心居胸中,胃居膈下,两者以横膈相邻,经脉络属,关系密切,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指出虚里之搏动,  相似文献   

7.
《古方今病》一书是我市已故名医胡星垣(1864—1944)的遗著,近由我所编印成册,胡老立案奇特,入理至深,今摘选三案以飨读者。一、“胃大络名日虚里”——肥儿丸治左乳下跳医案:郭姓女学生,十八岁,患病左乳下跳,一年之久。心下闷,余无他病。左乳下系之大络,伤于饮食饥饱则胃郁热,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气盛血郁胃络即跳。以肥儿丸早晚两丸,开水送下,半月全愈。  相似文献   

8.
正升陷汤出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疗胸中大气下陷证。张锡纯认为"大气"存在于胸中,包绕肺外,乃胸中之气,宗气也。宗气主要功能有二,即"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1]。《素问·平人气象论》载:"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隔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2]说明宗气具有鼓舞心脏搏动、调节心率和心律的功能。所以张锡纯言:"大气不但为诸气之纲领,并可为周身血脉之纲  相似文献   

9.
<正> 命关穴(即脾经左食窦穴)位于左乳下一寸六分,旁开二寸处。《扁鹊心书》云:“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六种脾病,凡诸病困重,尚有一毫真气,灸此穴二、三百壮,能保固不死。一切大病属脾者,并皆治之。”脾与胃相表里,胃之大络“虚里”即在命关穴内侧。笔者曾在临床上艾灸命关穴治虚危症有效,现介绍如下,藉对灸法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胸痹从脾胃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痹是指心胸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法 ,多涉及心、肺、肝、脾、胃等脏。并以治心最为常用。笔者认为从脾胃论治胸痹 ,疗效更佳。胸痹心痛 ,病在心脏 ,心脏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脾胃与心脏 ,经脉相通 ,连为一体。《灵枢·经脉篇》言 :“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 ,复从胃 ,别上隔 ,注心中。”《素问·平人气象论》说 :“胃之大络 ,名曰虚里 ,贯膈络肺 ,出于左乳下 ,其动应衣 ,脉宗气也。”还应该指出 ,脾胃与心的连系是全方位的 ,它们通过经别、经筋以及其他经相连结。《灵枢·经别篇》认为 :“足阳…  相似文献   

11.
耿晨  董海航  何俗非  王邈 《河南中医》2022,42(2):186-189
人迎气口脉法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被多次提到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内经》并未明确说明人迎和气口的具体位置,历代医家对《内经》人迎气口脉法诊脉位置的理解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腕,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手太阴脉动点";一种是人迎在颈,气口在足,即"人迎在人迎穴,气口在趺阳脉动点";还有一种是人迎气口均在腕,人迎在左,气口在右,即"人迎、气口分别在左、右手太阴脉动点"。王叔和的《脉经》最早明确提出"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其中,《脉法赞》中记载:"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脉法赞》中"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的定位更符合《内经》本意,人迎气口脉法中人迎与气口的位置均在腕部,运用左人迎右气口脉法可以指导临床针灸及用药。  相似文献   

12.
徐力教授运用"三段六辨"抗癌模式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存活率、生存质量。"三段"即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分三阶段治疗:辅助治疗期,维持治疗期,姑息治疗期。"六辨"即将辨病辨证结合,实现精准抗癌:辨癌症病位,辨病理类型,辨指标水平,辨病机特点,辨证候虚实,辨兼夹症状。徐力教授还首创"9159"服药法,即将中药浓煎,等分为四份,分别于9点、13点、17点、21点服用,有利于维持中药的血药浓度,持续发挥抗癌疗效。  相似文献   

13.
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李东垣代表作《脾胃论》,开创了疾病的内伤学说,奠定了脾胃学说的理论基础,其"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理论内涵精辟丰富,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和重视,"甘温除热"理论和所创的补中益气汤等方剂开辟了内伤发热治疗之蹊径。因此通过对《脾胃论》学术思想的深入研究,进而从中借鉴李东垣论治脾胃病的理法方药特点,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4.
胃痛,又称为"胃脘痛",指患者以脘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多伴有脘腹部的痞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等的症状一种临床常见病。因其发病的病因多与不良饮食有关,故而常反复发作,且发病率高。笔者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瘀血型胃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周丹  高颖  王富春 《中国针灸》2008,28(3):202-204
本文以徐凤《金针赋》中“飞经走气”针法的论述为基础,并对高武《针灸聚英》、汪机《针灸问对》、杨继洲《针灸大成》、李梃《医学入门》等多部著作中“飞经走气”针法的论述进行阐述分析,总结出“飞经走气”各针法的技术特点。青龙摆尾法特点在于“一左一右,慢慢拨动”;白虎摇头法重在“退方进圆”和“摇振”;苍龟探穴法要点在“钻剔四方”;赤凤迎源法重在“四围飞旋”。  相似文献   

16.
"气至"包含"气至针下"及"气至病所"。针对肌源性疾病,结合患者症状体征,找到病灶的激痛点,触诊激痛点下的结节或紧绷肌带,触手按压固定或拇食指钳住,刺手持针,针尖沿触手拇指甲边缘刺入紧绷肌带,较易使"气至针下"。若激痛点除表现肌肉疼痛外,可诱发可识别的引传症状,在针刺激痛点下的结节或紧绷肌带,使针感沿引传痛的部位感传,做到"气至病所"。针对神经源性疾病,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判断病灶神经节段,有针对性针刺刺激神经根、神经干、外周神经卡压点,使针感沿神经走行的方向放射至肢体末端,做到"气至病所"。  相似文献   

17.
成荣新  赵松亭  刘莹莹 《河南中医》2020,40(7):1011-1013
李东垣认为,君药是方剂中用量最大且力度最强的药物,君臣佐使之间应有明显的层次性,才能相互宣散和收敛。其著作《脾胃论》中所立方药,君药多为辛温或甘温药物,如人参、黄芪、白术等,这是由其"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疾病观决定的。李东垣十分注重药物的气味配伍,认为药物气味所具有的偏性即其药性,也正是药物的作用之性,甘温除热法便是其体现。《脾胃论》注重风药的使用,一方面取风药升散的特性,升举清阳,助脾气升清;另一方面是风药能行气发散,宣散湿浊,健运脾阳。从《脾胃论》的君臣佐使法可知,治疗脾胃相关疾病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以治其本;治疗其他系统疾病时,应注意其他脏腑与脾胃的关系,在遣方用药时注意顾护脾胃,以不伤正。  相似文献   

18.
风池穴妙用五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跟随导师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风池穴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灵活,临床疗效显著。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于头部髓海之下,与阳维脉相连,既可以疏风解表,清头明目,又可充溢髓海,和解少阳。在临证过程中,根据配伍变化,应用风池穴治疗不同的疾病,其操作手法不尽相同,但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选取临证治疗中颈椎病、头痛、煤气中毒、斑秃、腰痛五则验案,对于病因病机、治法特点加以剖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陆丽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2):2308-2310
前人曾对“肝者,罢极之本”中的“罢极”二字作出了很多的阐述,然而至今还没有定论。在思考前人这些阐述的基础上,参考“罢极”二字的本意,尊重《内经》中“敷和”的说法,通过对《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五本”含义的比较分析,结合肝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疏泄”二字的局限,提出“罢极之本”应作“敷和之本”的新解。  相似文献   

20.
李振华老师治学经历“五字诀”为后学指明路径,力求作到勤、恒、精、博、悟,尤其要在“悟”字上下功夫:李老师擅长以脾胃学说为指导,精于辨证论治;名师心传口授,临证指导是学好中医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