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主动脉弓动脉瘤治疗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主动脉弓动脉瘤是指累及主动脉弓的动脉瘤,可分为主动脉弓近端动脉瘤、主动脉弓远端动脉瘤和横跨主动脉弓的动脉瘤。主动脉弓动脉瘤约占胸主动脉瘤的10%。主动脉弓动脉瘤因其特殊的解剖部位,涉及弓上三大血管(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术中、术后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近年来,虽然手术技巧、手术器材和术中脑保护措施不断改进,但主动脉弓动脉瘤仍是当今心血管外科领域最具挑战的疾病之一。现将近年来国内外主动脉弓动脉瘤的外科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3例主动脉弓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主动脉弓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1例先天性主动脉弓瘤,用未间断脑血流完成人造血管替代术;1例主动脉弓囊性动脉瘤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补片修补术;另1例行升主动脉加主动脉全弓置换术。结果1例囊性动脉瘤主动脉弓有广泛粥样硬化的患者发生脑梗塞,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12月效果良好。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是主动脉弓瘤手术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对粥样硬化所致的主动脉弓瘤,需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防止脑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一期手术治疗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的经验。方法2000年5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12例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病儿,其中主动脉弓中断5例。采用大动脉调转(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ASO)的手术方法矫治Taussig-Bing畸形,将胸主动脉与主动脉弓下缘端端吻合或与升主动脉端侧吻合矫治主动脉弓病变。结果住院死亡3例(25%),使用呼吸机平均(7.4±2.1)d,ICU滞留平均(11.7±4.6)d。生存病儿无因残余解剖问题再次手术者。结论Taussig-Bing畸形合并主动脉弓病变病理解剖比较复杂,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技巧和合并主动脉弓病变对Taussig-Bing畸形的治疗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永存第五对主动脉弓(persistent fifth aortic arch,PFAA)狭窄是罕见的主动脉弓畸形,我院自1988年7月至2004年8月收治2例PFAA狭窄同时合并主动脉弓离断(interrupted aortic arch,IAA)的患儿,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动脉弓钙化发生的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观察220例MHD患者胸部正位片主动脉弓钙化的发生情况;将其年龄、性别、原发病、血压、心胸比、血常规及血生化结果与主动脉弓钙化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有钙化组和无钙化组的上述指标。结果82例发生主动脉弓钙化,其中48例透析前已存在主动脉弓钙化,34例透析后(21.15±12.12)月出现。钙化组的年龄、MHD时间、心胸比、钙磷乘积、脉压、球蛋白(G)明显高于非钙化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蛋白(A)明显低于非钙化组。结论MHD患者发生主动脉弓钙化的几率很高;影响主动脉弓钙化的因素主要为年龄、脉压、钙磷乘积。  相似文献   

6.
右位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并高位食管癌1例国斌病人,女,56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隐痛1个月。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上消化道钡餐示钡剂通过主动脉弓受阻,该处食管狭窄,壁僵硬、粘膜皱壁紊乱、不规则破坏,5cm龛影周围有软组织块影;可见右位主动脉弓、降胸...  相似文献   

7.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CA)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紫绀型心脏病,可合并主动脉弓部畸形,如主动脉缩窄(CoA)、主动脉弓发育不良(HAA)和主动脉弓离断(LAA)等。现将我们2005年收治的2例新生儿TGA合并HAA和室间隔缺损(VSD)的外科治疗及早期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诊治右位主动脉弓伴左动脉韧带,迷走右锁骨下动脉所致吞咽困难各2例,右位主动脉弓属食管后型,迷走右锁骨下动脉自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的分界处发出,经食管后向右斜行达右上肢压迫食管,2例行手术治疗,2例因症状轻微,未行手术,手术者近期吞咽困难完全缓解,结合文献对本症的发生及诊断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病人 男,43岁。体重80k。胸部车祸伤2h。查体:血压140/90mmHg(1HimHg=0.133kPa),下颌部骨折挫伤,左胸部多发性肋骨骨折。胸部X线显示纵隔明显增宽。强化CT显示,胸主动脉弓部破裂,造影剂外漏,形成血肿。16层螺旋CT血管重建显示,胸主动脉弓部侧后部血管破裂,裂口近左锁骨下动脉,周围形成血肿,临床诊断为创伤性胸主动脉弓部血管破裂,假性动脉瘤形成,左胸多发性肋骨骨折,血胸,创伤性湿肺。  相似文献   

10.
由单纯手术操作引起的主动脉弓部手术死亡率大为下降,而由于术中脑保护不当造成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成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现就主动脉弓部手术时脑保护方法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右位主动脉弓并右位动脉导管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胎右位主动脉弓并右位动脉导管的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重点观察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脉弓与肺动脉动脉导管的连接形态、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与气管的位置关系。结果右位主动脉弓并右位动脉导管时,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均位于气管的右侧,呈反向的"V"型连接,即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仍呈"V"型连接,但位于气管的右侧。所有11胎右位主动脉弓并右位导管胎儿均不伴迷走左锁骨下动脉,未形成血管环。结论胎儿右位主动脉弓并右位导管的诊断切面为三血管气管切面,但不表现为右位主动脉弓并左位导管时特征性的"U"型连接,诊断的关键在于仔细观察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与气管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右位主动脉弓伴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较为罕见。文献仅见散在个案报道,全部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腔内修复治疗未见报道。我院于2005年5月收治1例右位主动脉弓伴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腔内修复治疗取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腔内修复术中主动脉弓分支血管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repair,EVR)对胸主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m,TAA)及胸主动脉夹层(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TAD)的治疗以其微创、迅速、安全、有效等特点正广泛被医患双方接受,但近端锚定区条件是保障主动脉弓部病变腔内修复术后效果的关键因素。由于主动脉弓的自然弯曲和弓上分支血管所供靶器官的特殊性,瘤体或夹层破口上缘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5mm曾被认为是EVR的手术禁忌。目前,随着研究深入,EVR正走向主动脉弓部复杂的解剖区域。人们正以不同的思维模式、医疗技术、设备条件对这类复杂病变实施不同的手术方案,其目的是既保持腔内修复术的安全、有效特点,又保证主动脉弓重要分支血管的血流不受严重影响。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包括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左颈总动脉(lefc ommon carotid artery,LCCA)和无名动脉(也称头臂干动脉)(innominate artery,IA),上述动脉通称为三支头臂动脉。从技术上讲,人们正以两类技术处理主动脉弓的分支血管,一是EVR时应用腔内技术重建这些血管.二是EVR时结合传统血管外科技术重建这些血管。由于三支头臂动脉对靶器官供血的意义不同,造成在处理方式上也有显著差异。本文根据笔者临床经验并结合文献,讨论主动脉弓部EVR时三支头臂动脉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弓畸形合并食管癌3例外科治疗王远东,邵中夫,林本理,陈贵全1984年~1994年5月我们共行食管癌手术674例,其中3例系主动脉弓畸形合并食管癌,现报告如下:例1男,56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两年。有高血压病史27~23/14~15kPa(lkPa...  相似文献   

15.
导管前主动脉弓缩窄及主动脉弓管状发育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缩窄 (coarctationoftheaorta)是较常见的心血管畸形之一 ,国内报道〔1〕在先天性心脏病尸检材料中占 7% ,主动脉弓管状发育不良 (tubularhypoplasiaoftheaorta)是指主动脉弓某一部分狭窄的长度较长。婴幼儿中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管状发育不良常同时出现。我们收集的 2 0 0例先天性心脏病尸检材料中共检出主动脉弓缩窄 15例 ,占 7 5 % ,均位于动脉导管前主动脉弓段 ,我们称之为导管前型主动脉弓缩窄 ,其中 5例伴有主动脉弓管状发育不良。现报告如下。全部资料来自尸检标本 ,每例均…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弓中断人造血管移植术一例周金生刘震任文琦胡冬梅主动脉弓中断是罕见的大血管畸形,而且大部分病例未来得及治疗而丧生。查国内文献仅有10余例报道。现将我院1995年1月治愈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37岁。自幼有运动性心悸气喘,半年来阵发性胸闷,憋气加...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弓部手术中脑保护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弓部手术中脑保护的进展郎希龙综述郝家骅审校作者单位: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胸外科早期主动脉弓部手术死亡率达50%〔1〕,死因主要为心肌损害、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损伤及手术区域出血〔2〕。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DSA技术评估主动脉形态及其分支变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272例接受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DSA患者的DSA资料,评估主动脉弓形态及分支变异的发生率。结果 4272例患者中主动脉弓形态及分支正常3925例(3925/4272,91.88%),主动脉弓形态及分支变异347例(347/4272,8.12%)。变异类型:左颈总动脉(LCCA)与头臂干(BT)共干起自主动脉弓(175/4272,4.10%);左椎动脉(LVA)直接起自于主动脉弓LCCA与LSA之间(97/4272,2.27%);右颈总动脉(RCCA)直接发自主动脉弓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RSA)(35/4272,0.82%);RCCA、LCCA、LSA直接起自主动脉弓,迷走RSA起自降主动脉(10/4272,0.23%);RCCA、LSA直接起自主动脉弓,RSA与LCCA共干起自主动脉弓,RVA起自RCCA(4/4272,0.10%);右椎动脉双起源于RSA(4例/4272,0.10%);RVA起自右侧颈内动脉(4/4272,0.10%);弓上自右向左发出RCCA、LCCA、LSA、RSA,迷走RSA,LVA缺如,伴原始三叉动脉(4/4272,0.10%);镜像型右位主动脉弓(13/4272,0.30%);右位主动脉弓,LSA起自弓上Kommecell憩室(1/4272,0.02%)。结论通过DSA评估主动脉弓形态类型及分支的变异情况对介入诊断及治疗和某些胸部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关键词]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主动脉,胸;解剖学变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应用3D打印技术采取预束径支架开窗技术和内分支支架技术,完全血管腔内修复主动脉弓部病变并重建弓上三分支的经验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在3D打印指导下行主动脉弓上三分支重建的40例主动脉弓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主动脉弓动脉瘤13例,主动脉弓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创建与人体解剖结构一致的仿真主动脉弓三维快速成型模型,探讨其对促进规划和执行主动脉弓外科手术的帮助,为构建个体化人工血管支架及3D打印生物组织或器官进行前期准备.方法 对正常成年男性进行胸部CT扫描,获得该男子主动脉弓原始CT数据(DICOM),通过Mimics 10.01软件对DICOM数据处理,分割出主动脉弓的区域,计算主动脉弓三维立体模型,导出三维模型数据文件(STL文件),最后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主动脉弓三维模型.结果 基于CT获得的胸部解剖结构的数据,通过MIMICS 10.01软件进行处理并导出STL格式文件后,可直接用3D打印机打印出与人体主动脉弓解剖结构基本一致的主动脉弓模型(比例1∶1).结论 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的主动脉弓模型对手术规划有临床意义,有助于构建个体化人工血管支架及3D打印生物组织或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