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夜盲昼明和视野日渐缩窄为主症的慢性眼病 ,相当于中医学高风雀目内障 ,后期主要引起视网膜血管狭窄及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是虚中兼瘀兼郁 ,辨证论治肝肾阳虚者以滋补肝肾为主 ,可用明目地黄丸加减进行治疗 ;肾阳虚弱者则以温补肾阳为主 ,可用右归丸加减进行治疗 ;脾气虚弱者则以补脾益气为主 ,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夜盲昼明和视野日渐缩窄为主症的慢性眼病,相当于中医学高风雀目内障,后期主要引起视网膜血管狭窄及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是虚中兼瘀兼郁,辨证论治肝肾阳虚者以滋补肝肾为主,可用明目地黄丸加减进行治疗;肾阳虚弱者则以温补肾阳为主,可用右归丸加减进行治疗;脾气虚弱者则以补脾益气为主,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雀盲以夜明散为主方,结合全身状况进行辨证论治。1.方药及用法夜明砂茺蔚子谷精珠地肤子石菖蒲仙灵脾全当归各30g,丹参枸杞子各45g,制苍术生黄芪各60g。上11味共研为末,每用15g(小儿酌减),用猪肝(或羊肝)60g切开入药末,蒸熟食后服,早、晚各1次,2个月为1疗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采用内服中药配令深层巩膜按摩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34例52眼,活疗后视功能改善者39眼(75%),无一眼视功能减?.对其中13例20眼追踪观察半年至4年半,视功能改善者15眼(75%),其疗效优于单纯手术组(P<0.05).?此可见,在当前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没有特效疗法时,本法不失为一种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晚期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分析丁淑华,高卫平(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眼科教研室210029)主题词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药疗法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具有隐性遗传特点的慢性进行性眼病。一般认为本病由于视网膜外层组织特别是视细胞层的原发性进...  相似文献   

7.
邢晓娜 《大家健康》2017,(12):27-28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医院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色素改变54例,纳入联合组,同期因担心针灸安全、没有空余时间等社会原因,拒绝针灸,选择单纯的中药汤剂治疗6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最佳校正视力、视野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光敏度高于治疗前、对照组,平均缺损低于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率、视野有效率、ERG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肯定,能提高患眼光敏性、视野、视力.结论:视网膜色素变性;针灸;中药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7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色素变性,祖国医学叫高风雀目或高风内障,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眼科疾病。根据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具有隐性遗传的特点,而常以染色体隐性型为最多见。临床表现为夜盲、暗处不见、亮处复明、视野逐渐缩小或失明。目前国内外资料表明,对此病尚无特效疗法。我们根据针灸治病具有疏通经络、调理阴阳的原理,自七十年代起,应用针炙治疗此病,进行了反复研究,并逐步形成了辩证取穴与组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八十年代所治疗的72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由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变性导致夜盲和进行性视野缺损的最常见的遗传性眼底病,其发病率约为1:3500~1:4500。RP有三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RP),约占60%;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RP),约占10%~25%;X-连锁遗传,约占5%~8%。此外,尚有一些孤立散发。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48只眼中,男性20例40只眼,女性4例8只眼,年龄7岁~42岁,都有夜盲史和视野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1例为五色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2 治疗方法 2.1 肾阳虚型:14例属此类型,均有下述症状:夜盲及视力减退,腰脊酸痛,膝冷软而无力,面色灰  相似文献   

11.
4+1疗法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有效疗法。方法选择符合诊断及入选标准的RP患者126例252眼,采用4 1疗法综合治疗,即用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中药、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卡波金吸入。26~38个月后观察患者全身和眼部症状、视力、视野、视网膜电图、血氧分压及血流情况。结果52例具有全身症状的患者中,48例(92·3%)治疗后全身症状减轻或消失。视力下降1眼(0·4%),视力无提高31眼(12·3%),视力提高0·02~0·20164眼(65·1%),视力提高>0·2056眼(22·2%)。52例104眼做了周边视野(85°)和中心视野(30°)检查,治疗前可于45只眼检测到周边视野敏感度,治疗后于56只眼检测到,检出率为53·8%,47眼无变化,有效率为99·0%。58例102眼做了视网膜电图,治疗前、后均有97眼记录不到a波与b波;治疗后107眼可记录到波形,有效率为92·2%。PaO2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4 1疗法使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情得到延缓或控制,提升视力,改善视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翔 《华夏医学》2003,16(6):917-920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种遗传性眼病,至今尚无理想而有效的治疗方法,视网膜移植技术的广泛开展和完善,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治疗措施,给RP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就视网膜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primary pigmentarydegeneration of the retin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损害视细胞的遗传性眼病 ,以夜盲、视野逐渐缩窄和在视网膜上出现骨细胞样色素沉着为特征 ,目前确切病因不明 ,尚无特疗效法。我科自 1 997年 1月~ 2 0 0 1年1 2月 ,采用中药口服配合参麦注射液静滴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1例均来自我院眼科门诊和住院病例。其中男 1 8例 ,女 1 3例 ,均双眼发病。年龄 2 1~ 58岁 ,平均 40岁 ,其中 2 1~ 2 9岁 4例 ,30~ 39岁 1 2例 ,40~49岁 9例 ,50~ 58岁 6例。病程 1个月~ 1 0年 ,…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振荡电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计算机平均技术,对54例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前后的视网膜振荡电位(OPs)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对各遗传分型及中医临床辩证分型RP病例的∑OPs振幅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代表视锥成分的OP2子波振幅具有较明显的改善,而代表视杆成分的OP3子波振幅仅在视网膜病变轻、病程较短的病例中得以改善。可记录到OPs波形的RP病例较治疗前增加了5例。提示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RP患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极为常见的疾病。由于年老体虚、肾气不固,又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病以及心肺功能障碍,手术危险性大。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56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多因先天禀赋元阳不足、命门火衰、肝肾亏虚、气血暗耗、目失所养所致.其致盲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笔者通过30例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报告70例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均表现出色素上皮的损害,即色素脱失之透见荧光或伴有斑点状色素遮蔽荧光。39例(78只眼)出现片状脉络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20例(38只眼)出现染料渗漏。  相似文献   

19.
视网膜移植是指将同种异体的感光细胞或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于受体视网膜下腔 ;大量研究证明移植物可对受体视网膜细胞起到营养作用并增加其数量 ,同时视网膜色素变性致病基因的认识逐渐清楚明确 ,可通过补充外源性基因或清除异常基因等方法 ,在基因水平上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11岁,发现黄疸、乏力2月就诊.首诊日期1992年10月30日.患儿2月前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发现皮肤巩膜黄染,感乏力、纳食减退,到当地卫生院就诊,检查发现,总胆红素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B超检查发现“肝肿大,胆囊肿大.”拟为“甲肝”.经中西药治疗,疗效不佳.转入省儿童医院治疗.发现患儿肝功能异常,铜氧化酶降低,白球蛋白倒置,前眼发现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