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膜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m IL - 2 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 Ficoll- Hypaque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用 PCR法检测结核病患 PBMC中结核杆菌 DNA (TB- DNA ) ,用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 (BSA)系统同步检测经植物血凝素 (PHA)诱导前后其 m IL - 2 R表达水平。结果 :结核病患者 PHA诱导前后 m IL - 2 R水平分别为 (3.33± 1.39) %和 (2 9.2 3± 5 .98) % ,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和 P<0 .0 5 )。其中 PBMC内 TB- DNA (+)组与 PBMC内 TB- DNA (- )组 PHA诱导前后 m IL - 2 R水平分别为 (3.0 2± 1.2 8) %、 (2 7.95± 5 .73) %和(3.76± 1.5 5 ) %、 (31.4 6± 6 .32 ) % ,两者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和 P<0 .0 5 )。结论 :结核病患者体内 T细胞活化功能障碍 ,m IL - 2 R表达水平降低 ,结核杆菌感染 PBMC后可进一步抑制其 m IL - 2 R表达。  相似文献   

2.
王健  江水清  项桂菊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0):1187-1189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病毒x基因(HBVx-DNA)表达水平与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原发性肝癌乙肝患者血清中HBVx-DNA,采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前后mIL-2R表达水平。结果慢性乙肝、原发性肝癌患者HBVx-DNA阳性率分别为11.9%(16/135)和40.9%(9/22),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慢性乙肝轻度、中度、重度、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x-DNA阳性率分别为0,20.8%(5/24),17.9%(5/28),17.1%(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组HBVx-DNA阳性率为20.4%(21/103),与HBeAg(-)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x-DNA(+)组和HBVx-DNA(-)组PHA诱导前后mIL-2R表达水平分别为(2.53±1.08)%,(26.47±4.26)%和(3.34±1.23)%,(29.25±4.71)%,2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活组织检查,原发性肝癌患者HBVx-DNA阳性率达50%(3/6),明显高于慢性乙肝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结论慢性乙肝患者体内有HBVx-DNA存在,以中度、重度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较多见。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HBVx-DNA表达水平均最高,其与宿主细胞整合是导致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原因。HBVx-DNA(+)患者T细胞活化功能进一步降低,可能是诱导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另一重要原因。HBVx-DNA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发现和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观察56例丙肝患者(急性27例,慢性29例)PBMC经PHA刺激后的mIL-2R表达和血清sIL-2R水平,设健康对照组30例。结果:⑴丙肝患者mIL-2R表达较低,急、慢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⑵丙肝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高,急性组高于慢性组;⑶丙肝患者mIL-2R表达和血清sIL-2R水平之间无明显关系。表明mIL-2R表达不足和sIL-2R水平升高在丙肝患者机体免疫抑制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提示sIL-2R可作为丙肝患者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细胞亚群、mIL-2R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生物素-链霉亲素(BSA)法检测T细胞亚群和mIL-2R表达水平,以PHA体外诱导PBMC中mIL-2R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D3 、CD4 、CD8 及CD4 /CD8 比值分别为(38.9±7.0)%、(29.2±6.6)%、(23.9±4.2)%、1.3±0.5;PHA诱导前后mIL-2R表达水平分别为(3.9±1.2)%和(21.7±5.3)%,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存在定程度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表现,T细胞活化障碍,并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常医学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5、CD25 mRNA表达水平,为了解机体生理状态下细胞免疫功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150名(男91人,女59人)在校医学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前后CD25水平,Real-PCR法法检CD25 mRNA含量。[结果]男生PHA诱导前后CD25水平分别为(4.66±1.23)%、(33.12±7.02)%,CD25 mRNA含量分别为1.516 5±0.275 0、1.6050±0.2502;女生PHA诱导前后CD25水平分别为(4.59±1.34)%、(34.78±7.75)%,CD25 mRNA含量分别为1.4420±0.2428、1.7103±0.2755,两者相比,诱导期女生CD25 mRNA水平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生PBMC中CD25、CD25 mRNA表达正常,女生PBMC对PHA具有更高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1β、mIL-2R、IL-10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IL-1β、mIL-2R、IL-10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五项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检测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β、mlL-2R、IL-10的水平;根据血清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将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HBeAg阳性组(33例,经检测HBV DNA全为阳性)、HBeAg阴性组(32例,经检测HBV DNA全为阴性),同时设正常对照组30例.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阳性组、HBeAg阴性组IL-1β、IL-10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组、HBeAg阴性组mIL-2R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过程中,mlL-2R等细胞因子水平降低,IL-1β、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同时与机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慢性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脐血多种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中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 IL - 2 R)、膜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m IL - 2 R)、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 EL ISA法检测新生儿脐血中 IL - 2、s IL - 2 R、m IL - 2 R、IL - 6和 s ICAM- 1含量 ,以 Ficoll- Hypaque常规分离产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和脐血单个核细胞 (CBMC) ,用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 (BSA)系统检测 m IL - 2 R表达水平。结果 :产妇外周血血清中 IL - 2、s IL - 2 R、m IL - 2 R、IL - 6和 s ICAM - 1含量分别为 (9.6 7± 4 .2 6 ) pg/ m l、(2 4 6 .5 0± 97.30 ) pg/ ml、 (3.73±1.0 3) %、(6 .6 7± 1.4 2 ) pg/ ml和 (5 6 0 .70± 136 .5 0 ) ng/ m l。新生儿脐血中 IL - 2、s IL - 2 R、m IL - 2 R、IL - 6和 s ICAM- 1含量分别为 (13.4 7± 3.4 0 ) pg/ ml、(15 5 .0 0± 83.5 0 ) pg/ m l、(1.30± 0 .4 5 ) %、(12 .87± 3.15 ) pg/ m l和 (32 1.2 0± 10 2 .2 0 ) ng/ ml。脐血 IL - 2、s IL - 2 R、m IL - 2 R、IL - 6、s ICAM- 1含量与产妇外周血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脐血虽含有较丰富的天然造血细胞因子 ,但总体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由逻辑质方法探讨隐孢子虫病患者的免疫细胞膜白介素 -2受体 (mIL -2R)表达功能的特征。〔方法〕采用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 (Biotin -Streptavidin ,BSA)法对卵囊阳性患者分别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膜白介素 -2受体 (mIL -2R)检测 ;进行逻辑质指标分析。〔结果〕在静息期和诱导期 ,隐孢子虫卵囊阳性者的免疫细胞膜白介素 -2受体表达水平与卵囊阴性者mIL -2R相比 ,在逻辑上存在显著差异 (t≤ 0 93 0 7,P >0 0 5 ;t≥ 4 63 88,P <0 0 5 )。〔结论〕隐孢子虫感染者免疫细胞的mIL -2R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9.
HC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丙型肝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几年来,人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可以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证实和HCV的致病机理及慢性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就HCV感染PBMC的机制及其对人体免疫功能,丙型肝炎的病变过程及治疗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α干扰素受体1(IFNAR1)及检测诱导表达α干扰素(IFN-α)的方法,评价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免疫功能与α干扰素治疗的关系。方法Poly IC体外刺激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组患者PBMC,利用病毒保护试验研究干扰素治疗前后患者PBMC表达的干扰素抗病毒生物学活性差异;IFN-α治疗前后,RT-PCR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表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显著高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答组患者(P<0.001);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治疗1个月后显著高于无应答组患者PBMC分泌的干扰素活性(P<0.01),后者始终处于低下水平;IFN-α治疗期间干扰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水平从治疗前的高表达而逐渐减少,正常对照和干扰素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的表达始终较低。结论慢性HCV感染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不能正常表达IFN-α,但应答组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后IFN-α表达能力逐渐恢复;干扰素无应答组患者PBMC IFNAR1表达受到严重抑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IFN-α活性检测及IFNAR1检测结果也许可以作为干扰素治疗预后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表达及意义,为促使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3月就诊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的5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慢性丙型肝炎组,同时选取3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者组,抽取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的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的水平;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内SOCS1、SOCS3的mRNA表达.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组PBMC内的SOCS1和SOCS3的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外周血血清中IL-2和IFN-γ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丙型肝炎病毒上调PBMC内SOCS1和SOCS3水平可能使病毒逃避机体抗病毒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凋亡分子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郑州市某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PBMC中凋亡分子(Caspase-3、Caspase-6、Caspase-8)mRNA表达量、辅助T细胞(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Th2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凋亡分子与IL-2/IL-10、IFN-γ/IL-4的相关性。根据凋亡分子表达均数分为低表达者、高表达者,比较不同表达CHB患者HBV-DNA载量,并分析凋亡分子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CHB患者116例,男83例,占71.6%。患者年龄27~78岁,以45~59岁所占比例最大,占50.9%。轻、中、重度患者分别为36、45、35例,分别占31.0%、38.8%、30.1%。不同病情程度的CHB患者PBMC中Caspase-3 mRNA、Caspase-6 mRNA、Caspase-8 mRNA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重度患者IL-2、IFN-γ、IL-2/IL-10、IFN-γ/IL-4低于中度、轻度患者,IL-4、IL-10高于中度、轻度患者(均P<0.01)。以HBV-DNA载量1× 105 copy/mL为界分为高载量与低载量,HBV-DNA高载量患者PBMC中Caspase-3 mRNA、Caspase-6 mRNA、Caspase-8 mRNA表达量高于HBV-DNA低载量患者(P<0.01);且3者mRNA与IL-2/IL-10、IFN-γ/IL-4呈负相关(P<0.05),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PBMC中凋亡分子(Caspase-3、Caspase-6、Caspase-8)mRNA表达随CHB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并与Th1/Th2失衡及HBV-DNA载量具有相关性,抑制凋亡分子表达可为Th1/Th2失衡的纠正及控制HBV的复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The clinical course of chronic hepatitis C (CHC) is generally asymptomatic in childre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HCV RNA i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on the clinical course of CHC considering age at the time of infection, length of infection, hepatitis virus C (HCV) genotype, baseline viral load, ALT activity, the degree of liver fibrosis and oncologic history. The study group included forty children, aged 6–18 years with diagnosed CHC.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 group A (n = 28), with HCV-RNA found in PBMCs and group B (n = 12), with negative results of HCV-RNA in PBMCs. Chosen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in both study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im of the study. Similar age at the time of infection and the length of infection was found in both groups. The majority of the children were infected with genotype 1. Viral load, the stage of fibrosis and ALT activity were comparable in both groups. History of pediatric malignancy concerned the vast majority of children. Presence of HCV-RNA does not seem to influence the clinical course of HCV infection in childre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F蛋白对白介素13(interluekin-13,IL-13)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收集慢性HCV1b型患者(chronic hepatitis patient,CHP)的血样,检测F抗体(F antibody,F-Ab)的阳性率并分成2组(F-Ab(+)CHP、F-Ab(-)CHP);收集健康者血样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样本血清中IL-13的水平;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用不同浓度的F蛋白刺激72 h后,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13的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GATA结合蛋白3(GATA binding protein 3,GATA-3)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NFA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F-Ab(+)CHP组血清IL-13水平高于F-Ab(-)CHP组(P <0.001);PBMC经F蛋白体外刺激后,细胞上清中IL-13水平随着F蛋白刺激浓度的增高而增高(x2=13.52,P=0.009);PBMC中GATA-3蛋白表达水平不受F蛋白刺激的影响(均有P>0.05),而F蛋白可下调NFAT1蛋白表达.结论 在体外培养的PBMC中,F蛋白有上调IL-13水平的作用,而且可能通过下调NFAT1间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率在乙肝病毒(HBV)感染慢性化机制中的意义及凋亡PBMC的半胱氨酸基-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9(Caspase-9)活性在PBMC凋亡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5例慢性乙肝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PBMC的凋亡率,并用比色法检测凋亡PBMC内Caspase-9的活性。结果慢性乙肝患者HBV DNA阳性组PBMC凋亡率及PBMC内Caspase-9活性均高于HBV DNA阴性组(均P<0.01)及健康对照组(均P<0.01),HBV DNA阴性组上述两指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P<0.05;P<0.01)。慢性乙肝患者PBMC中Caspase-9活性与其凋亡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乙肝患者PBMC存在凋亡现象,可能为乙肝慢性化机制之一;其中的Caspase-9活性增高,提示Caspase-9可能参与了慢性乙肝患者PBMC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SNHG20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40名作为研究组,另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NHG20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两组结果差异,分析其在食管鳞癌中的临床意义。结果研究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NHG20表达量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食管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浸润、是否远端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NHG20表达变化与其病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可作为一个潜在的无创性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7.
在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但可以从外周血摄取乙型肝炎病毒 ,而且乙型肝炎病毒可在其内复制、转录、翻译并能释放病毒颗粒 ,具有一定的感染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逃避免疫反应 ,导致病情的隐匿化。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所处的外环境改变时 ,可导致其再次激活 ,引起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乙肝的输血传播及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检测,证实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PBMCs被HBV感染的事实。方法提取PGM-HBV质粒,用双蒸水连续10倍梯度稀释,建立浓度为3×102~3×105拷贝/mL PGM-HBV标准系列;常规分离全血中的PB-MCs,提取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BMCs中HBV DNA和HBVcccDNA。结果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中HBVcccDNA阳性31例(39.74%)。HBVcccDNA与血清和PBMCs中HBV DNA阳性率和滴度有良好的一致性。但在不同临床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之间,PBMCs中HBVcccDNA的检出率无差别(P>0.05)。结论根据HBVcccDNA检测结果阳性,进一步证实HBV能感染PBMCs,并在其中复制;PBMCs中HBVcccDNA阳性与疾病的炎症活动和疾病的严重性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AIU)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oll样受体7(TLR7)mRNA与蛋白的表达,探讨AIU的发病机制。方法采集AIU患者30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s,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TLR7 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s中TLR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IU患者PBMCs中TLR7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U患者PBMCs中TLR7蛋白表达增强,TLR7可能在AIU的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