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报告了4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清 HDL 及其亚组份中胆固醇的含量.结果发现:脑血栓形成患者 HDL-C、HDL_2-C 均明显地低于正常对照组,尤以HDL_2-C 降低为显著(P<0.001);而 HDL_3-C 几乎无改变。作者认为 HDL_3-C 水平下降使胆固醇不能进行正常的逆向转运,导致胆固醇清除障碍是引起脑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在临床上测定 HDL 亚组份比测定 HDL 更为敏感,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关于脑血管病人血清HDL亚组分水平变化的报道迄今少见,本研究试通过测定动脉硬化性脑血栓形成病人的血清HDL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以探讨其与本病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 1.动脉硬化性脑血栓形成病人组:自1987年1月至1987年6月我科收集动脉硬化性脑血栓 相似文献
4.
脑血栓患者血脂、高、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B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45例脑血栓患者血胆固醇,甘油三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ApoA1/ApoB比值,LDL-C/HDL-C比值与对照组比较,脑血栓患者TC,TG,LDL-C,VLDL-C,ApoB,LDL-C/HDL-C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0.001,HDL-C,ApoA1/ApoB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ApoA1脑 相似文献
5.
血清载脂蛋白B水平与中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RIA方法监测89例CVD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ApoB)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其与中风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收集了急性脑血管病住院病人89例,男56例,女33例;年龄为48~85岁(平均65.4岁)。全部经CT扫描确诊。所有病例排除了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糖尿病、肝肾功能不良等合并症。临床分组:(一)病人组:1、按性质分为(1)脑出血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为48~76岁平均(63岁)。(2)脑梗塞(CI)组72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53例脑梗塞患者与同龄对照组(无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45例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男、女CI患者TC、TG、LDL-C、ApoB水平及LDL-C/HDL-C、TC/HDL-C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I组男、女HDL-C及亚组分、ApoA-Ⅰ水平,ApoA-Ⅰ/ApoB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变量逐步判别优选出与CI相关联的指标在男性为。TC、LDL-C、ApoA-I,和ApoA-Ⅰ/ApoB,女性患者是LDL-C/HDL-C和ApoA-Ⅰ/ApoB。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_I、B_(100)含量及血脂分析贵阳医学院附院神经科楚兰,董佑忠贵阳医学院附院生化科赵兰,罗学贵,杨光随着脂质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脑血管病不仅与血浆脂质代谢障碍有关,而且与构成脂蛋白的蛋白质部...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测定3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清中NO、SOD、MDA的含量。另选28例性别、年龄组成相似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期,NO、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脑水肿期,NO含量较前显著增高(P<0.01)达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进一步降低(P<0.05),MDA含量进一步增高(P<0.05);进入稳定期后,NO较前稍降低(P>0.05)仍在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增高(P<0.01)仍低于正常(P<0.05),MDA含量较前下降(P<0.001)仍高于正常(P<0.01)。提示: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NO含量降低与脑缺血损伤有关,脑水肿期NO参与脑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01—2014-01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脑梗死的125例患者(观察组)及同期门诊健康成年人112例为对照组,对其血清中APo-A1、APo-B、Cr、BUN水平进行测定,分析APo-A1/APo-B比值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r、BUN、APo-B水平显著增高(P0.01),APo-A1/APo-B比值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患者血清Cr、BUN、APo-B水平的增高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密切相关。APo-A1/APo-B可能是青年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Cr、BUN水平升高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报告59例脑梗塞(CI)患者与同龄对照组51名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I(ApoA-I)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男,女CI患者TC、TG、LDL-C水平及LDL-C/HDL-C·TC/HDL-C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I组男、女HDL-C及亚组分、ApoA-I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变量逐步判别优选出与CI相关联的指标男性为HDL-C、LDL-C、ApoA-I及TC/HDL-C,女性为TG和LDL-C/HDL-C。 相似文献
12.
孙会秀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变化。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随机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降脂治疗。观察组于住院1、7、14d清晨、对照组于体检日清晨空腹测定血清ApoA1和ApoB。结果观察组血清ApoA1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oB/ApoA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d与治疗7d血清ApoA1、ApoB、NIHSS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4d血清ApoA1明显高于治疗1d和7d(P0.05);治疗14d血清ApoB、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1d和7d(P0.05)。患者血清ApoA1与NIHSS评分有明显负相关关系(r=-0.836,P0.05);患者血清ApoB与NIHSS评分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914,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poA1、ApoB与患者的病情明显相关,临床应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测定3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清中NO、SOD、MDA的含量。另选28例性别、年龄组成相似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期,NO、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脑水肿期,NO含量较前显著增高(P〈0.01)达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进一步降低(P〈0.05),MDA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致首发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32例ICAS致首发ACI病例,以Apo-B、Apo-B/Apo-A1比值为标准分为研究组(69例)和对照组(163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血脂和脑卒中类型的差异。结果 Apo-B、Apo-B/Apo-A1比值水平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多发梗死危险因素均存在相关关系(均P=0.001)。结论 ICAS致首发ACI患者Apo-B、Apo-B/Apo-A1比值与血脂异常、Hcy、hs-CRP及多发ACI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载脂蛋白A1(apoA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的变化及其之间比值变化。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明确诊断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300例患者及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200例为对照组,对其血清中HDL-C,apoAl,LDL-C,apoB水平进行测定,分析其apoAl/HDL-C、apoB/LDL-C、apoAl/apoB比值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DL-C和apoAl水平显著降低(P〈().01和P%0.05),LDL-C和apoB水平显著升高(P〈0.05和P〈0.01),apoAl/apoB比值明显降低(P〈0.01),apoAl/HDLC和apoB/LDL-C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调节,除了甘油三酯、胆固醇、HDL-C,LDDC水平外,也应观察apoAl,apoB及其比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前研究[1]发现,载脂蛋白(Apo)AI、ApoB及其比值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评估血管疾病危险性的指标.但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尚不确定.为此,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ApoAI、ApoB及其比值的改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唾液酸(SA)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利培酮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3、6个月末采取血液标本进行血清SA含量测定,同时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并与32名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逐渐下降,到第6个月末最明显,且与PANSS总分的降低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间血清SA含量增高,可能与精神病理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首发441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随访1年,记录终点事件。结果:脑血栓形成1年复发率为t3.8%;年龄(P=0.002,OR=1.044,95%CI=1.015~1.073)、高血压病史(P=0.040,OR=I.944,95%CI=1.032~3.663)、纤维蛋白原(P=0.000,OR=I.932,95%CI=1.386~2.666)为影响脑血栓形成复发的因素。结论:高龄、高血压病史及纤维蛋白原升高是脑血栓形成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牛福来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6):85-86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CT)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指脑动脉的主干或其皮层支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类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基础上,血管的管腔狭窄或闭塞,进而发生血栓形成,从而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或者减少,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感觉障碍、偏瘫、二便失禁、失认等。脑血栓形成的基本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常为其伴发病,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