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观察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清镁、钾、钙的影响 .方法 :将含顺铂的化疗方案的患者分为实验组 ,无顺铂的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及组中化疗前后血清镁、钾、钙的浓度变化情况 .结果 :(1)实验组化疗后的血清镁明显低于化疗前 (P <0 0 1) ,且明显比对照组的低 (P <0 0 1) .(2 )实验组化疗后有 19例出现低镁血症 (4 7 5 % ) ,对照组仅 1例发生 (5 8% ) ,两组低镁血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3)实验组低镁发生率随消化道反应程度增高而增加 .(4 )血清钾、血清钙的均值于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均无差异 (P >0 0 5 ) ,低钾血症和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两组间亦无差异 (P >0 0 5 ) .结果表明 :使用DDP化疗时 ,不仅要注意补钾 ,更应重视镁的补给 .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氧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术后低氧血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 110例CABG患者术前、术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动脉血氧分压 (paO2 )低于 (10 2 - (0 .33×年龄 ) )mmHg(1mmHg =0 .133kPa)者 ,确诊为低氧血症。结果 :110例CABG患者中 2 6例 (2 3.6 4 % )术后并发低氧血症 ,paO2 (6 1.38± 11.2 5 )mmHg,与术前的 (90 .6 4± 10 .6 7)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有无吸烟病史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是 4 0 .0 0 %和 18.82 % ,χ2 =4 .79,P <0 .0 5。术前有无肺功能异常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是 6 6 .6 7%和 2 1.15 % ,χ2 =6 .5 0 ,P <0 .0 1。术后有无低心排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是 5 5 .5 6 %和 2 0 .79% ,χ2 =5 .5 2 ,P <0 .0 5。术后左室射血分数 (LVEF)大于或小于 5 0 %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是 16 .6 7%和 36 .84 % ,χ2 =5 .6 2 ,P <0 .0 5。术后有无肺部感染的低氧血症发生率分别是 6 0 .0 0 %和 2 1.90 % ,χ2 =3.85 ,P <0 .0 5。结论 :CABG患者有吸烟史、术前肺功能异常、术后低心排、术后心功能不全、并发肺部感染易发生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3.
徐静  董亮  张昱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5):81-82
目的 对重度颅脑损伤并发低钙血症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低钙血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5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及血清钙资料,将其分为血钙正常组和低钙血症组.同期12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 (1)重度颅脑损伤组与对照组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并发低钙血症组与血钙正常组的抽搐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极显著性(P<0.01).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易发生低钙血症,合并低钙血症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临床应及时检测早期血清钙,发现异常及时纠正,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卒中与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 391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年龄、脑卒中类型、病变部位、病情程度、病死率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六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1例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6 2例 ,发生率为 15 .9% ,上消化道出血随年龄增长而多发 ,≥ 70岁者占5 1.6 % ,出血性脑卒中组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组 (P <0 .0 1) ,丘脑出血、脑出血破入脑室高于其它部位出血(P <0 .0 5 ,P <0 .0 1) ,大面积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高于其它脑梗死 (P <0 .0 1,P <0 .0 5 ) ,重型脑卒中高于轻、中型 (P <0 .0 1)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 2 4 .2 % ,未并发出血组病死率 3.6 % ,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与脑卒中类型、病变部位、病情危重程度等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与低钙血症的关系 .[病例报告 ]7例一氧化碳中毒患儿中合并低钙血症者 4例 ( 5 8% ) ;5例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儿中并发低钙血症者 4例 ( 80 % ) ,2例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患儿血钙均正常 .[讨论 ]一氧化碳中毒 ,尤其是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常并发低钙血症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2例电解质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血清电解质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极法分别测定对照组 5 6例和HIE组 92例血清钠、钾、氯、钙的浓度。结果 HIE组血清钠、钾、氯、钙浓度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HIE组血钠、血氯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血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血清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中重度HIE患儿低钠、低氯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患儿 (P <0 .0 5 ,P <0 .0 1)。结论 HIE极易合并低氯、低钠、低钙及高钾血症 ;且病情程度越重 ,血钠、血氯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与电解质紊乱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炜 《齐鲁医学杂志》2002,17(3):225-226
①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与电解质紊乱的关系。②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病人 39例 (呃逆组 ) ,无顽固呃逆病人 39例 (对照组 )。测定两组病人血钙、血镁值并进行比较。③结果 呃逆组发生低钙血症 32例 ,低镁血症 2 6例 ;对照组病人发生低钙血症 9例 ,低镁血症 9例 ,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 =2 7.1 9,1 4 .97,P <0 .0 0 1 )。两组血钙及血镁均值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 (t=5 .56 ,1 5 .60 ,P <0 .0 5)。④结论急性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发生与低钙、低镁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卒中 5 7例 ,对照组 2 0例 ,分别比较 >6 0岁、≤ 6 0岁年龄组及对照组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及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10 0(ApoB10 0 )检测结果。结果 :6 0岁以上和 6 0岁及以下脑梗死组 ,血脂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脑梗死两年龄组TC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他血脂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高TC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HDL C虽然降低 ,但不能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警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状腺围术期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术后低钙血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共43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术前、术后第1、2、3天的血清钙离子水平,术前、术中切除标本10 min后、术后第1、2天的血清PTH水平.结果 本组共63例患者术后发生低钙血症,发生率为14.4%;其中接受双侧腺叶全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最高,接受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最低.术后低钙血症组在术中切除标本10 min后、术后第1天及第2天的血清PTH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后正常血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切除标本10 min后PTH<15 ng/L时,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91.04%,显著高于PTH≥15ng/L时;而术后第1天PTH<10 ng/L时,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为23.35%,显著高于PTH≥10 ng/L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对甲状旁腺分泌PTH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引起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在甲状腺手术时,应常规行术中PTH测定,以指导及时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并发低钙血症补钙后是否会加重细胞内钙超载。方法 :对本院 2 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并低钙血症患儿出生后第 1、3、5天分别抽静脉血 2ml测定红细胞胞浆游离钙 (RBC[Ca2 + ]i)、红细胞总钙 (RBC[Ca2 + ]r)及血浆总钙(P[Ca2 + ]r)的动态变化 ,并予以静脉滴注 10 %葡萄糖酸钙 (2ml·kg-1·d-1) ,连续 3d。结果 :RBC[Ca2 + ]i及RBC[Ca2 + ]r的水平为补钙前高于补钙后 ,与补钙第 1天、第 3天比较 ,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补钙 1d与 3d比较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P[Ca2 + ]r水平为补钙第 3天高于补钙第 1天 ,补钙第 1天高于补钙前 ,3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合并低钙血症患儿补钙后 ,既可纠正低血钙又不会加重细胞内钙超载  相似文献   

11.
徐浩  朱林峰  孙举来  赵中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8):1029-1032, 1036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降低的原因及补钙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甲状腺全切术病人临床资料,根据病人是否进行预防性补钙治疗分为治疗组,各40例。比较2组病人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甲状旁腺激素(PTH)和Ca2+水平;比较2组病人PTH恢复时间、Ca2+恢复时间、低钙血症消失时间、低钙血症发生率、转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率。对观察组中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未减退的病人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差异的影响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病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病人PTH、Ca2+水平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前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PTH和Ca2+水平高于观察组(P < 0.05~P < 0.01)。治疗组PTH恢复时间、Ca2+恢复时间、低钙血症消失时间、低钙血症发生率低于观察组(P < 0.05~P < 0.0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人病理类型为恶性、手术入路从外向内、肿瘤≥4 cm、肿瘤位置在后背膜、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误切、应用纳米碳示踪剂比例高于甲状旁腺功能未减退病人(P < 0.05~P < 0.01)。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为恶性、手术入路从外向内、肿瘤大小≥4 cm、肿瘤位置在后背膜、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误切、应用纳米碳示踪剂是甲状腺全切术后病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P < 0.05~P < 0.01)。结论甲状旁腺减退受多种因素影响,应进行预防性补钙。  相似文献   

12.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钙磷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钙磷代谢情况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析其临床特征,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3年7月在我院准备进行透析治疗的100例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在100例患者中,经白蛋白校正过的血清总钙分布为:低钙血症患者占15%;其余患者血钙正常或偏高(其中高钙血症的患者占27%),这些患者中有31.8 %使用了含钙的磷结合剂和/或活性维生素D.比较未经干预治疗的14例血钙低的患者和58例血钙不低的患者,发现低血钙患者的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在年龄、血磷、血肌酐及iPTH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100例患者中,81%存在高磷血症;(3)iPTH<100 ng/L的患者占18%,iPTH>300 ng/L的患者占46%,前者的主要病因是慢性肾小管间质病变,后者的主要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除去使用含钙的磷结合剂和/或活性维生素D的患者).两组在年龄、血钙、血磷及酸中毒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后血钙水平与iPTH水平呈负相关(r=-0.275,P=0.006).结论: ESRD患者高血磷表现突出,近50%的患者伴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钙水平除了受应用含钙的磷结合剂和/或活性维生素D影响外,还与酸中毒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冲剂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甲胎蛋白(AFP)持续低浓度阳性的影响.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常规保肝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补肾冲剂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候、肝功能、AFP值、AFP复常率以及肝癌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候有明显改善,肝功能多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0.01);治疗后血清AFP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AFP转阴率为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P<0.05),随访期内治疗组无肝癌发生.结论:补肾冲剂对慢性病毒性肝炎AFP持续低浓度阳性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预防或延缓肝癌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异丙托溴铵联合乙酰半胱氨酸(NA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COPD患者气道重塑的作用。方法:COPD稳定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NAC组(27例)、异丙托溴铵组(27例)和NAC与异丙托溴铵联合用药组(26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6人做为对照组。监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及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及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TGF-β和MMP-9水平,FEV1值与血清中TGF-β和MMP-9水平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用药组患者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明显降低(P < 0.05);与NAC组和异丙托溴铵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评分降低更明显(P <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用药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 < 0.05);与NAC组和异丙托溴铵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更明显(P <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各用药组患者血清中TGF-β和MMP-9水平均明显升高(P <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用药组患者血清中TGF-β和MMP-9水平均明显降低(P < 0.05);与NAC组和异丙托溴铵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患者血清中TGF-β和MMP-9水平降低更明显(P < 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值与血清中TGF-β和MMP-9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治疗前:r=-0.554,r=-0.477,均P < 0.05;治疗后:r=-0.415,r=-0.654,均P < 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NAC治疗可明显改善COPD患者症状、体征及肺功能,降低血清中TGF-β和MMP-9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PTX)治疗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围手术期安全性、有效性及发生术后严重低钙血症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行PTX的难治性SHPT患者303例。收集患者术前、术后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对严重低钙血症患者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发生严重低钙血症危险因素。 结果 303例共切除甲状旁腺1 216枚。手术治愈率及成功率均为99%,284例手术当天骨痛及瘙痒缓解,19例1周左右缓解。术后第1天iPTH [25.65(16.00,43.20)pg/mL]、血清磷[1.43(1.01,1.94)mmol/L]、血清钙[2.04(1.76,2.29)mmol/L]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出现低钙血症171例(56.44%),严重低钙血症106例(34.98%),皮下出血及血肿10例(3.3%),低血压休克2例(0.6%),皮下气肿1例(0.3%),急性脑梗死1例(0.3%),均经对症处理后恢复。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术前血钙、碱性磷酸酶、iP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前血钙、术前iPTH为术后严重低钙血症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PTX对尿毒症难治性SHP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血钙偏低、年龄较小、iPTH较高的患者术后容易发生严重低钙血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后有症状低血钙与无症状低血钙患者的血钙水平及临床不同手术方法对血清钙及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甲状腺手术后出现低钙血症的患者188例进行分析,按照症状的情况分为有症状组84例、无症状组10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3、5 d血清钙及PTH水平的变化。同时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术后1、2、3、5 d对血清钙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3、5 d血清钙水平逐渐上升,有症状组血清钙水平显著高于无症状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5 d PTH水平均逐渐降低,有症状组PTH水平显著低于无症状组(P<0.05),4种手术方式血钙水平以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最高,其次为一侧甲状腺全切+对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再次为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血清钙水平最低是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结论甲状腺术后有症状低血钙与无症状低血钙患者的血钙水平均降低,监测血钙水平对低血钙的预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脑外伤术后顽固性呃逆与血钙浓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综合ICU病房2003年急性脑外伤术后出现顽固性呃逆病人23例(呃逆组),随机抽取同年无顽固性呃逆相似病种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病人血钙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呃逆组病人血钙值(0.96±0.23)mmol/L与对照组血钙值(1.21±0.31)mmol/L相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外伤术后病人顽固性呃逆的发生与血钙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缓解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5 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丁咯地尔 (10 0mg·d-1)和前列腺素E1(2 0 0 μg·d-1)静滴 ,给药前及给药 2周后观察症状缓解情况和四肢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给药 2周后 ,对照组各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增快 (P <0 .0 1) ,治疗组各神经传导速度亦增快 (P <0 .0 1)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 0 % ,对照组为 89 3%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丁咯地尔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血清钙与心血管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的ACS患者721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血标本测定血清钙等生化指标。所有患者随访1年,记录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分析血清钙与ACS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关系。结果 721例ACS患者,平均年龄(62.23±10.00)岁,男性527例(73.1%),平均随访(10.92±2.96)个月,110例(15.26%)发生终点事件,其中心血管死亡1例、再次心肌梗死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03例、缺血性卒中3例。所有患者根据血清钙四分位数分为Q1组(<2.20 mmol/L)、Q2组(2.20~2.26 mmol/L)、Q3组(2.27~2.31 mmol/L)、Q4组(≥2.32 mmol/L)。Q1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高于Q3组和Q...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保护甲状旁腺功能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2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水平变化。结果术后PTH暂时低下者19例(45.2%),低钙血症者9例(21.4%),术后30 d复查血清PTH及血钙均恢复正常,未见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病例。术后第1、3、5天,血清PTH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30 d,血清PTH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钙水平除了术后第1天、第3天低于术前(P〈0.05),其余时间点与术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加强对甲状旁腺解剖位置的辨别、血供的保护,可有效减少术后甲状旁腺的损伤,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