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低钙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原因所致的脑部缺氧缺血性病变,是围产期新生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研究表明HIE常伴有低钙血症,而新生儿低钙血症亦是新生儿惊厥的常见原因,可影响HIE的治疗及判断预后。因此,了解患儿电解质情况对HIE的治疗很有意义。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72例HIE足月患儿的血清钙值进行比较,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孟妮  肖婷  胡智盛 《广东医学》2002,23(6):628-628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低钙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8例新生儿HIE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新生儿HIE中发生低钙血症者32例,占29.6%,有肌张力增高、抽搐者18例,占16.7%。经补钙治疗,均得到较好疗效。结论:新生儿HIE易合并低钙血症发生,补钙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4.
缺血性脑卒中与低镁血症关系的探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低钙血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合并低钙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3例新生儿HIE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HIE患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娩出38例(60.3%),经阴道分娩25例(39.7%),其中臀位7例(11.1%);颅脑CT主要表现为广泛脑水肿、颅内出血及脑组织坏死;HIE患儿血钙低于2.00mmol/L45例(71.4%),低钙血症的发生与缺氧严重程度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低钙血症的发生与缺氧时间(胎儿窘迫时间 生后窒息时间)关系比较P<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儿低钙血症的发生不取决于缺氧程度,而取决于缺氧的时间;新生儿HIE易合并低钙血症,补钙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低钙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低钙血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儿给予综合治疗基础上适当补充钙剂,临床治愈38例,好转13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2例。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常合并低钙血症,脑损伤程度越重,引起低钙血症越重;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国产期窒息有关,缺氧缺血可造成多器官的损害和电解质紊乱,尤以低钙血症较多见。本文对我院NICU2002年1月-12月收治的有血钙检测的72例新生儿HIE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36例,另设对照组120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1d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近期疗效好、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7例患者中痊愈19例,显效43例,有效57例,无效15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86.9%;糖尿病等对脑梗死有显著影响.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脑梗死的发生,改善缺血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和保护神经细胞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电针督脉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揭示电针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原位标记法,研究电针督脉的大椎、百会经穴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10h后,选择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状况,并观察电针对其影响。结果:电针组大脑皮质梗死区内TUNEL染色阳性细胞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可抑制脑缺血后脑内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颈中、下交感神经节阻滞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颈中、下交感神经节阻滞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颅多普勒超声 (TCD)脑血流分析技术测定颈中、下交感神经节阻滞前后大脑中动脉 (MCA)平均血流速度 (Vm)。结果 :发现两组行一侧 (左侧 )交感神经阻滞后MCAVm均显著增高 (左侧P <0 .0 1 ,右侧P <0 .0 5)。结论 :对于脑缺血性疾病 ,操作方便 ,安全的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 (MCGB)可代替传统的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致脑梗死氧化应激损伤可能的致病机制。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将其分为Hhcy组和非Hhcy(Nhhcy)组,除外脑血管疾病和肝肾甲状腺疾病患者40例作为对照。分别测血浆tHcy、血清丙二醛(MDA)、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XP)、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水平,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病例组tHcy、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例组中Hhcy患者的tHcy、MDA、SOD、TAC、GSH-PX、GSSG水平显著高于Nhhcy(P<0.01)。tHcy水平与MDA、SOD、TAC、GSH-PX、GSSG水平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Hhcy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可能与其参与氧化应激反应损伤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卒中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测定78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IgM(Cpn-IgG、Cpn-IgM)的滴度,并与75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Cpn-IgG抗体滴度分别为(94.6±2.67)和(26.7±2.85),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总感染率分别为96.2%和69.3%,既往感染率分别为83.4%和66.7%,急性感染率分别为12.8%和2.7%,两组总感染率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既往感染率及急性感染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与肺炎衣原体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60例HIE患儿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并与25例正常新生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HIE组治疗前T3低于对照组(P<0.01),rT3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组T4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3、T4、rT3基本回复正常。结论 HIE患儿血清甲状腺功能有一过性降低,以重度HIE改变明显,随原发病治疗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亚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Barthel指数评分的影响.方法 缺血性卒中患者(82人)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组(42人)、对照组(40人),疗程4周,随访180天,分别在治疗14、28、90天后检测两组患者Hcy、CRP,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180天后统计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Hcy:治疗14天后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28天后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CRP:14天治疗组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28天后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14天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明显,后者提高(P<0.01),治疗28天后两组患者均提高,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90天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180天时治疗组患者出现1例(2.38%)心脑血管复发事件;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7.5%)心脑血管复发事件,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治疗有效,恢复期能够降低脑血管事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年性卒中发生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45例45岁以下青年性卒中病人进行个人史、家族史、颈部血管彩超、血糖、血脂水平及HCY、FA、VitB12水平的测定进行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老年脑梗塞组比较分析。结果:青年缺血性卒中病人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发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HCY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叶酸及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低于青年对照组。结论:青年性卒中的发病病因多样且复杂,但仍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血清HCY含量高于正常,也是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决静脉注射纳络酮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颈动脉留置管注射纳络酮的方法。方法60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颈动脉留置管注射纳络酮组(30例)和静脉注射纳络酮组(30例)。两组均于发病72小时内开始治疗。结果颈动脉用药组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静脉用药组(P<0.05)。住院15天治愈率+显著进步率:动脉用药组为66.7%;静脉用药组为23.3%(P<0.01)。结论颈动脉留置管的注射方法、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区,一次穿刺可以多次用药,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可缩短病程,尤其适用于发病早期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内膜剥脱预防缺血性脑卒中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应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改善大脑血液循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评价。方法:1999年10月~2002年6月经MRI筛选对46例颈动脉狭窄度超过50%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所有病例均采用颈丛阻滞麻醉,对双侧颈动脉均有狭窄者,采用术侧颈动脉临时转流术。结果:随访2~24个月,45例(98.7%)患者术后恢复良好,1例(2.2%)术后30d死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结论: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预防性内膜剥脱术,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