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下肢动脉硬化严重程度与血清脂蛋白α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 ASO)严重程度与血清脂蛋白α( Lpα)关系。方法 :对 1 2 9例下肢 ASO患者 ,根据动脉缺血程度结合踝肱指数 ( ABI)分成 3组 ,重度下肢缺血组 :ABI≤ 0 .3;中度缺血组 :0 .3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下肢动脉硬化与传统动脉硬化危险因素、代谢控制状况的关系,以及对前列腺素E治疗的反应。方法选取近2年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68例,采用多普勒血流测定仪进行下肢动脉节段性测压(踝/臂指数ABI),比较不同程度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胰岛功能、代谢控制状况及动脉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所有患者经前列腺素E(凯时)治疗10~14d后复查ABI,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全体患者根据ABI测定结果分为无下肢动脉硬化组(ABI>1),轻-中度下肢动脉硬化组(1>ABI>0.5),重度下肢动脉硬化组(ABI<0.5)共3组,结果发现:重度下肢动脉硬化组24h血压监测最低舒张压明显低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射血分数在轻-中度动脉硬化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中度下肢动脉硬化组明显高于无下肢动脉硬化组(P<0.05),且与下肢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288、0.361、0.544,P值分别为0.036、0.001、0.001)。此外,年龄、病程、基础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在合并下肢动脉硬化组均高于无下肢动脉硬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素E治疗后各组AB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节段性测压是发现和评价动脉硬化程度的简便有效手段,通过HDL(高密度脂蛋白)可以推断ABI的预测值,尿白蛋白排泄率与下肢动脉硬化发生有密切联系,前列腺素E治疗对改善ABI水平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与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注射液)比较,了解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踝肱比(ABI)和彩超检测入选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患者,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凯时注射液组)或研究组(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组)。静脉用药2周,比较两组药物对下肢缺血症状的改善效果并测定治疗后的ABI、第一足趾收缩压(TSBP)等。结果本研究证实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下肢缺血症状的改善安全有效,治疗后ABI增加,疼痛及麻木症状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药物(凯时)相比,两组药物疗效相似(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是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双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成形术(PTA)联合经皮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PCS)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足患者,行PTA术治疗后,再于皮下植入动脉药盒系统,并经动脉连接导管系统行前列地尔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灌注治疗。14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测定踝臂指数(ABI)。结果:全部糖尿病足患者,治愈3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治疗前ABI为0.32±0.11,治疗后ABI为0.76±0.14,(治疗前后比较P=0.000)。结论:PTA联合PCS灌注药物对糖尿病足有明显治疗作用,疗效满意,能有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血栓消融术配合小球囊、支架等介入治疗方法配合内科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及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患者共60条肢体在内科综合治疗如抗感染、扩血管、改善循环、抗凝的前提下行超声血栓消融术与小球囊、支架等介入治疗.结果:47例60条患肢术中下肢动脉通畅率达93.3%;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测定的下肢动脉MRI、超声、踝/肱指数(ABI)、下肢皮肤温度以及肢体凉、麻、痛,皮肤苍白或发绀的缺血状况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足伤口愈合时间缩短.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合并足坏疽的患者,在传统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将先进的超声血栓消融技术与小球囊、支架等介入治疗的手段相结合,可以使闭塞的大血管再通,明显改善血供,为糖尿病足坏疽的治愈提供良好的血液循环条件.  相似文献   

6.
唐振媚  蒋晓宇 《华夏医学》2013,26(4):686-688
目的:观察股动脉介入药物灌注术治疗糖尿病足的近期及中期疗效。方法:7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周和6个月后下肢麻、冷、痛的情况及踝肱指数(ABI)、浅感觉震动阈值(VPT)变化。结果:治疗1周和6个月后,介入治疗组下肢麻、冷、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两组ABI、VP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介入治疗组ABI、VP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动脉介入药物灌注术治疗糖尿病足的近期及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作为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PAD)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指标的价值。方法糖尿病合并PAD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药物治疗(A组)64例,其中男38例,女26例;平均(74±6)岁;介入治疗+药物治疗(B组)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平均(73±5)岁。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检测ABI。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PAD患者治疗前ABI<0.90。B组治疗后1、3、6、12个月的ABI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11例于治疗后12个月ABI<0.90,经下肢动脉造影证实支架内再狭窄。治疗后1、3、6、12个月两组的AB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介入治疗能够及早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PAD患者的血运,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显著。ABI在评价治疗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蔡茂生 《疑难病杂志》2009,8(4):226-227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质微球(凯时)联合丹参冻干粉针剂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糖尿病足患者87例,治疗组以凯时注射液联合丹参冻干粉针剂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以静脉滴注血栓通加肌注维生素B12治疗,均14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组治疗前后测定患肢末端经皮血氧饱和度(PO2)及患足足背静脉氧分压(PO2),评估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症状、患肢末端SaO2及患足足背静脉PO2相似(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患肢末端SaO2及患足足背静脉PO2明显改善(P<0.05),而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凯时注射液联合丹参冻干粉针剂对糖尿病足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凯时治疗2型糖尿病并下肢动脉病变早期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凯时)治疗2型糖尿病并下肢动脉病变(peni-pheral arlerial disease,PAD)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2型糖尿病并PAD早期(无伴下肢溃疡发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糖尿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抗凝,弥可保治疗神经病变;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凯时注射液静脉注射。疗程均为30 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主观症状及体征、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脉搏波传播速度(PWV)等变化。结果:两组ABI、PWV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PAD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凯时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凯时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PAD早期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桂林西瓜霜对不同程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宫颈糜烂患者分3组,轻度、中度、重度组各40例,应用桂林西瓜霜治疗1~3个疗程后,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轻度〉中度〉重度,组间存在差异(x2=30.4751,P=0.0000〈0.05);3组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依然是轻度〉中度〉重度,组间存在差异(x2=15.5556,P=0.0004〈0.05);3组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4727,P=0.1068〉0.05)。结论西瓜霜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疗效肯定,轻、中度宫颈糜烂,治疗1~2个疗程后,可见明显的临床疗效,重度宫颈糜烂,则需要治疗3个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方法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7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9例行常规治疗和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溃疡愈合相关指标,包括溃疡长径、溃疡短径、溃疡深度以及踝肱指数(ABI)。同时,根据糖尿病足溃疡相关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并计算有效率。结果在患者溃疡愈合相关指标的观察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溃疡短径和溃疡深度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减小(P〈0.05),ABI明显上升(P〈0.05)。但两组比较,观察组在溃疡短径、深度的减小幅度及ABI升高幅度的比较上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因此,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更为显著。同时,在治疗效果有效率的比较上,观察组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有效率为7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治疗中.除常规治疗外,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踝眩指数(ABI)、峰值流速(Vmax)及多普勒血流波形改变在评估精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PVD)中的价值。方法用多普勒血管检测仪测定129例糖尿病患者ABI、Vmax,并观察其多普勒血流波形的变化。根据ABI值分为A组(ABI≥0.9组,共97例)和B组(ABI〈0.9组,共32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结果B组的年龄、血压、病程高于A组(P〈0.01),HDL、ABI、Vmax低于A组(P〈0.05)。Vmax与ABT显著相关(r=0.58,P〈0.01)。ABI与多普勒血流波形改变的一致性不高(Kappa==0.245,P〈0.01)。结论在测定ABI时,应同时测定Vmax及观察多普勒血流波形改变来评估糖尿病患者下吱动脉缺血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冯益萍  范莉  颜紫宁  芮逸飞 《现代医学》2014,(11):1317-1319
目的:应用血管超声评价并比较不同踝肱指数(ABI)值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情况。方法:测量140例共280支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的ABI。根据ABI值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ABI组(179支血管,0.9≤ABI≤1.3)、低ABI组(71支血管,ABI〈0.9)、高ABI组(30支血管,ABI〉1.3)。应用血管超声评价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计算和比较各组下肢动脉有斑块与无斑块的百分比。结果:正常ABI组下肢动脉中有斑块与无斑块的分别为92支(51.4%)与87支(48.6%),低ABI组下肢动脉中有斑块和无斑块的分别为70支(98.6%)与1支(1.4%),高ABI组下肢动脉中有斑块和无斑块的分别为12支(40.0%)与18支(60.0%)。正常ABI组和高ABI组下肢动脉的斑块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但均明显低于低ABI组(P〈0.05)。结论:在ABI正常和增高的糖尿病患者中下肢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的比例也较高,评价下肢动脉病变应将ABI与血管超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了解本院缺血性糖尿病患者足病的发病比例,并评价以血管重建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足病患者,根据体格检查、踝肱指数测定和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 筛选出下肢缺血患者,并计算其所占比例.同时予血管重建术治疗为主,结合抗感染等综合疗法,并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糖尿病足病患者81例,确诊为缺血性糖尿病足病11例(13.58%),其中接受外科血管重建术治疗者10例,手术成功率为90.9%;9例患者创面愈合,2例截肢,临床成功率为81.9%.结论 明确缺血性糖尿病足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予针对性治疗,可大幅提高保肢率、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南昌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足(DF)发生率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DF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选取其中376例诊断为T2DM的患者按有无糖尿病足分为糖尿病足组(DF组)和非糖尿病足组(NDF组),搜集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比较2组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SBP、DBP、2hPG、HbA1c、LDL、FIB、SCr、BUN、总蛋白、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ABI、TcPO2、VPT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FPG、HDL、TC、TG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lc、FIB、白蛋白、ABI、TcPO2等是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糖尿病宣教,做好足部护理,长期严格控制血糖,调节血压、血脂、血纤维蛋白原的失衡,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凝、扩张血管、改善局部供血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同时积极治疗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李洋  门岚  李冬梅  郭影  张颖  张建中 《吉林医学》2011,(32):6764-6766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探讨内科综合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收集住院的糖尿病足病例共88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足高发在年龄70岁以上(36.36%),病程10~15年(38.64%);起疱是糖尿病足的主要诱因;神经缺血性溃疡最多占45.45%;足溃疡好发于足趾(51.82%);本组病例糖尿病足以Wagner4级患者为主(27.27%);糖尿病足患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6.36%)、糖尿病肾病(65.90%)、高血压(63.64%)、周围血管病变(59.09%)等;治疗后伤口创面愈合16例,好转50例,截肢19例,死亡3例。DF分级级别越高,治疗效果越差。结论:DF多为高龄且DM病程长的患者,常伴有多种相关并发症,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肯定,治愈好转率与Wanger分级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回顾我院血管外科52例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血管外科2011—2012年糖尿病足湿热毒盛型患者52例,给予相应的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疼痛的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指导控制血糖方法、控制感染及健康教育。结果:52例患者,通过细心的护理和治疗,(按Wagner分级法)I级患者9例溃疡面全部治愈;II级患者27例,溃疡面治愈15例、创口收敛12例;III级患者12例创口收敛10例、好转2例;IV级患者4例,好转2例,截肢2例。总有效率96.2%。结论:通过精心的护理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面愈合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童利伟 《四川医学》2011,32(4):567-568
目的观察叶酸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对48例糖尿病足溃疡随机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n=24)采用灯盏花素治疗,治疗组(n=24)采用叶酸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2.5%(P〈0.01),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下肢血流动力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叶酸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凯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糖尿病足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常规治疗措施并加用前列地尔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踝肱指数(ABI)、足部皮肤温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表现有改善,踝肱指数、足部皮肤温度及血液流变学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的改善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列地尔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