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风散加减对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作用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纳入30例。治疗组口服消风散加减,对照组口服咪唑斯汀片,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EASI评分为(1.33±0.29)分,对照组治疗后EASI评分为(1.56±0.37)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P〈0.05)。治疗后瘙痒程度评分治疗组为(0.86±0.45)分,对照组为(0.97±0.50)分,在改善瘙痒程度评分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散加减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瘙痒症状,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周宝宽主任医师辨治湿疹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湿疹的病因病机、证型、治法、方药。结果:湿疹病因病机,外为风湿热邪,内为禀赋不耐,脾虚生湿,血虚风燥或内外两邪相合致邪浸肌肤。治疗原则为祛风、清热、利湿、润燥、健脾、止痒。常用消风散加减。结论:辨证论治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消风散加减合针灸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合针刺穴位治疗;对照组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注射液静脉滴注,扑尔敏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52例,痊愈14例,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50例,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P<0.01),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5)。结论口服中药合针刺穴位能迅速止痒退疹,对治疗急性荨麻疹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风散加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100例湿疹患者,于2016年07月至2017年07月间收治,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消风散加减治疗.结果:经统计分析,相较于常规组82.00%的总有效率,研究组94.00%的总有效率更高,对比两组疗效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患者应用消风散加减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曹字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87,(3)
瘾疹,俗称风疹块,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其急性发作者,骤然发生,迅速消退,为害不大。然慢性瘾疹,时隐时现,迁延缠绵,反复发作,不易根治。1970年以来,笔者运用消风散加减施治30余例,取得一定效果,现将资料较为系统的13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5)
目的观察消风散治疗风热型湿疹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108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风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疗效、麻疹程度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瘙痒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风散治疗风热型湿疹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瘙痒程度,无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玉屏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玉屏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患者经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口服玉屏消风散加减治疗,1剂/d,水煎分两次服用;对照组40例口服氯雷他定片,10 mg/d;两组均连续服用30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1个月疗程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随访2个月内临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后,治疗组26例痊愈患者有8例复发,对照组27例痊愈患者中有16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屏消风散加减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药,近期疗效和安全性与氯雷他定相当,且有更好的控制复发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总IgE)在儿童喘息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55例为哮喘组,支气管肺炎患儿55例为肺炎组,并选取同一时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5例为健康组,收集3组儿童的一般资料;比较健康组儿童与哮喘组患儿的FeNO、EOS及血清总IgE 的水平差异;对比肺炎组患儿与喘息组患儿的FeNO、EOS及血清总IgE的水平差异;对比3组儿童的各项肺功能指标。 结果 哮喘组患儿FeNO、EOS及血清总IgE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哮喘组患儿的FeNO、EOS及血清总IgE指标均显著高于肺炎组患儿(P<0.05);3组儿童的呼吸通气量(Vt)、呼吸频率(RR)、呼吸量/容积E(VPTEF/V)、达峰时间比(TPTEF/T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FeNO、EOS及IgE在诊断及鉴别儿童支气管哮喘时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此3项指标在喘息性疾病患儿中都显著升高,临床相关医护可根据以上三项指标给予患儿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龙胆泻肝汤、消风散、消风散去荆防方对豚鼠急性湿疹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龙胆泻肝汤、消风散、消风散去荆防方对豚鼠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7%、1%的2,4-二硝基氯苯(DNCB)-丙酮溶液间隔1周,分别涂抹于豚鼠背部去毛皮肤以复制豚鼠急性湿疹模型,口服灌胃给药,并设外用曲咪新乳膏组为药物对照组,据皮损局部的症状评分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龙胆泻肝汤组、消风散去荆防方组的症状评分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龙胆泻肝汤组与外用曲咪新乳膏组无显著差异,消风散去荆防方组优于龙胆泻肝汤组与外用曲咪新乳膏组,消风散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但消风散组组间差异较大。结论:消风散去荆防方对豚鼠急性湿疹的疗效优于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与外用曲咪新乳膏疗效相当,消风散疗效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11.
曹文伦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9):577-578
消风散出自陈实功《外科正宗》,属疏散外风之剂。1997年以来,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银屑病147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7例,男125例,女22例,年龄33—68例,平均58岁,病程1-10年,平均2—5年。临床表现全身或局部分布淡红色斑片,境界明显,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周围有轻度红晕,如钱币状或地图状,伴皮瘙痒,尤以夜晚剧烈,难以忍受,饮酒后病情加重,易反复发作,舌淡苔薄,脉濡细。 相似文献
12.
13.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6)
目的探讨在急性、亚急性湿疹中湿敷复方黄柏液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亚急性湿疹患者,60例患者均口服依巴斯汀片,在此基础上30例患者(观察组)湿敷复方黄柏液,另外30例患者(对照组)湿敷硼酸溶液或者涂抹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观察和对比采用两种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理想,症状和体征改善更加理想,不良反应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亚急性湿疹患者复方黄柏液湿敷,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加可靠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98年以来 ,本人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脾虚湿盛型亚急性湿疹 2 6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仅供同道参考。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在 2 6例患者中男 12例 ,女 14例 ,男女之比 1.17;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60岁 ,平均 2 9.8岁 ;病程 16- 90天 ,平均4 8.5天 ;发病部位 :头面部 5例 ,全身 9例 ,四肢 12例 ;发病季节 :春季 6例 ,夏季 8例 ,秋季 5例 ,冬季 7例。 2 6例患者皮损处均伴不同程度瘙痒 ,皮损为淡红、丘疹或斑丘疹、结痂、鳞屑为主 ,仅有少量疱疹或小水疱或轻度糜烂渗出 ,大多伴有面色萎黄 ,食欲不振 ,口渴不思饮 ,… 相似文献
15.
16.
《大家健康》2016,(10)
目的:对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在荨麻疹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并对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我院抽选64例荨麻疹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玉屏分散合消风散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的19例,病情改善明显的10例,疗效评价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的11例,病情改善明显的13例,疗效评价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玉屏风散合消风散加减在荨麻疹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临床中要根据患者辨证对药物进行加减,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龄13~58岁,病程5~30天,最长达60天。均由药物引起不同程度的药物性皮炎,多数为氨苄青霉素及磺胺类药物引起。 治疗方法:服用消风散加味。组成:当归15g,生地30g,防风12g,蝉蜕10g,知母15g,苦参20g,小胡麻10g,荆芥12g,苍术15g,牛蒡子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3例风热型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1),对照组患者口服依巴斯汀,治疗组口服依巴斯汀和消风散加减方,疗程2周。治疗前、治疗7 d末、治疗14 d末,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荨麻疹活动度评分(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the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治疗7 d和14 d末,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7 d末,两组UAS及DLQ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末,两组UAS和DLQ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末和14 d末,两组UAS和DLQI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治疗14 d末,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荨麻疹痊愈时间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消风散加减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其长期疗效优于单用依巴斯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消风散加减治疗风热挟湿型过敏性结膜炎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风热挟湿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予消风散加减汤剂口服,对照组予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联合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治愈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近期及远期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好转2例;对照组治愈36例,好转3例,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远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风散加减治疗风热挟湿型过敏性结膜炎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是一种标本兼治、治病求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