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酮康唑对大鼠肝脏CYP450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酮康唑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及其主要亚型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y大鼠用140,280,420μmol.kg-1.d-1酮康唑连续灌胃7 d,测定肝脏微粒体中总CYP450含量和CYP1A1,1A2,1B1,2B1/2,2E1和3A亚型活性。结果:不同剂量酮康唑给药后大鼠肝脏脏器系数、CYP1A1和1B1亚型活性明显增高(P<0.05,P<0.01);总CYP450含量和CYP3A活性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的酮康唑抑制CYP1A2和CYP2B1/2亚型的活性,高剂量却出现了诱导作用(P<0.05,P<0.01)。各剂量组对CYP2E1均无明显影响。结论:酮康唑对大鼠肝脏CYP450及主要药物代谢亚型CYP1A1,1A2,1B1,2B1/2和3A有影响,临床长期用药或与经肝脏CYP450代谢的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监测血药浓度和肝脏功能,防止药物代谢减缓出现蓄积中毒或药物代谢加快而降低药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Z24对大鼠肝脏CYP450酶系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灌胃(ig)给予Z24(0,50,100,200 mg·kg-1·d-1),连续5 d,以0.9%氯化钠溶液作对照,末次给药后次日,处死大鼠,测定肝微粒体中CYP450总含量、细胞色素b5(Cyt-b5)含量、NADPH-CYP450还原酶活性以及1A2,181,2E1,3A4亚型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CYP450总含量、NADPH-CYP450还原酶活性及CYPlB1、2El亚型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100和200 mg·kg-1组Cyt-b5含量升高(P<0.05);200 mg·kg-1组CYPlA2和3A亚型活性升高(P<0.05).结论:Z24对CYP450、NADPH-CYP450还原酶及CYPlB1、2El亚型有诱导作用,剂量达100和200 mg·kg-1时分别对cyt-b5和CYPlA2、3A亚型产生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CYP450与药物相互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450)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相关文献,并查阅相关书籍,总结CYP450酶与药物相互作用的关系.结果 CYP450与药物相互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是酶系统,凡参与代谢的酶都与药物相互作用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CYP1 A2,2C9,2C19,2D6,3A4.结论 充分了解药物的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特点,当与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合用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必要时进行药物剂量调整或换用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4.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Cytochrome P450 0xidoreductase,POR)是将电子从NADPH转运至所有肝微粒体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CYP)中的唯一供体.药物、类固醇激素等物质的代谢和转化需要CYP参与.POR基因具有遗传多态性,遗传变异可以改变CYP活性,引起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P450 0xidoreductase deficiency,PORD)、临床药物代谢和反应差异.本文将从POR的结构功能、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及其对酶活性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总结近年来POR遗传多态性对CYP酶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Yao XM  Wang BL  Gu Y  Li Y 《药学学报》2011,46(6):656-663
本研究考察双环醇对肝脏部分切除(PH)后大鼠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活性、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大鼠PH前灌胃给予双环醇(300 mg.kg-1)3次,PH后处死大鼠,取其血清和肝组织进行检测,依次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肝微粒体丙二醛(MDA)和肝脏总CYP含量、4种CYP同工酶活性、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双环醇可显著抑制PH大鼠血清ALT和肝微粒体MDA的升高,抑制肝脏总CYP含量的减少,抑制CYP2C6、2C11活性和mRNA表达的下降,明显抑制CYP3A1/2活性的下降,并上调CYP3A1和2E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双环醇对PH大鼠肝脏CYP450酶及部分同工酶活性和表达的改变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和酶诱导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联合用药时,药物之间时常发生的代谢动力学相互作用是药物疗效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细胞色素P450酶被诱导是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CYP450酶诱导的体外检测方法被广泛运用,根据核受体能激活酶基因的转录,建立了一些核受体[芳香烃受体(AhR)、孕烷X受体(PXR)和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AR)]测定方法;体外肝细胞能有效地反映酶诱导效应,是最常用的检测工具。通过体外酶诱导的检测数据预测体内药物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的在体和临床研究提供指导意见。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常用的几种测定方法的原理、应用、数据分析以及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酒精性肝损伤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CYP3A(CYP3A)和细胞色素P450CYP2E1(CYP2E1)代谢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ig给予白酒制备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采用HE染色法光镜下观测酒精对肝脏损伤程度。大鼠ip给予CYP3A探针药物咪达唑仑10mg·kg-1或ig给予CYP2E1探针药物氯唑沙宗50mg·kg-1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和氯唑沙宗的血药浓度,并应用3P87软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以考察CYP2E1和CYP3A的代谢活性的变化。大鼠ig给予氯唑沙宗80mg·kg-1后,热板方法测定大鼠添足次数和添足反射潜伏期。结果酒精性肝损伤可致大鼠肝小叶结构不清,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体积增大,呈弥漫性中度水变性,肝窦受压,大部分肝细胞胞浆内见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酒精性肝损伤组大鼠GPT和GOT活性分别增加了16.0%和20.0%(P<0.05,P<0.01)。酒精性肝损伤致大鼠CYP2E1对探针药物氯唑沙宗的代谢活性增强,AUC,t1/2和cmax分别降低了38.0%,30.5%和35.0%(P<0.05);酒精肝损伤组大鼠氯唑沙宗镇痛效果明显降低;酒精性肝损伤致大鼠CYP3A对探针药物咪达唑仑的代谢活性增强,AUC,t1/2和cmax分别降低了122.6%,54.9%和56.9%(P<0.01,P<0.05)。结论酒精性肝损伤可使大鼠CYP2E1和CYP3A代谢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述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酶抑制效应常用检测技术。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几年相关文献73篇,对CYP450酶抑制效应常用检测技术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检测CYP450酶抑制效应常用体内及体外两种模型,体内模型主要通过临床实验或动物实验联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或其他检测方法,测定给药前后CYP450酶探针底物代谢产物的变化量,反映药物对酶的抑制效应;体外模型中,常用肝微粒体与药物及相应探针底物共孵育后,检测探针代谢产物变化量初步反应药物对酶抑制效应,再利用药物处理原代或转基因细胞,通过相应检测技术测定细胞内CYP450酶相应的基因及蛋白表达量来研究药物对酶抑制机制。结论 CYP450酶抑制效应检测技术已趋于完善,为药物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间断性低氧对大鼠肝脏P450同工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别低氧3、7、14、28d。采用酶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红霉素N-脱甲基酶(ERD)、苯胺羟化酶(ANH)活性,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3A2、2E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慢性间断性低氧对血清ALT和AST活性无明显影响;低氧7d后,大鼠肝脏ERD和ANH活性明显升高,28d时诱导率分别为155·5%和42·2%;同时CYP3A2和CYP2E1mR-NA的表达水平,也分别增加了220·5%和102·8%。结论慢性间断性低氧能明显增加大鼠肝脏ERD(CYP3A2)和ANH(CYP2E1)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其在转录水平上提高肝脏CYP3A2和CYP2E1的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细胞色素P450 CYP4A在组织和细胞水平表达是否具有特异性。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分析细胞色素P450 CYP4A蛋白在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牛肾动脉内皮细胞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细胞色素P450 CYP4A mRNA在大鼠肺支气管内皮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以14C标记的花生四烯酸(AA)作为反应底物,用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检测牛肺动脉内皮细胞催化外源性AA生成20-羟基廿碳四烯酸(20-HETE)的反应,确定肺动脉内皮细胞是否存在细胞色素P450 CYP4A;将肺动脉内皮细胞破碎并用乙酸乙酯萃取,用荧光物质标记萃取物,用荧光HPLC检测内源性20-HETE,从代谢产物水平确定细胞色素P450 CYP4A的功能蛋白质表达。结果①Western印迹法分析结果表明,细胞色素P450 CYP4A蛋白在牛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中均有表达,在肺动脉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平滑肌细胞(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10182±279,5249±167);在牛肾动脉内皮细胞中也有表达,但明显低于肺动脉内皮细胞的表达(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12173±171,17863±207)。②原位杂交结果显示,细胞色素P450 CYP4A mRNA可在大鼠肺支气管内皮细胞和大鼠肺血管内皮均有表达。③用HPLC在牛肺动脉内皮细胞中检测到20-HETE,表明细胞色素P450 CYP4A在肺动脉内皮细胞存在。结论细胞色素P450 CYP4A有其特定的组织和细胞分布,在牛和大鼠肺脏动脉内皮细胞有高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62例SAP的早期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手术治疗组28例和非手术治疗组34例。对两组的平均病程、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非手术组的平均病程及死亡率显著低于手术组(P〈0.01,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应采取非手术治疗为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个体化原则,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早期手术治疗,若出现手术指征时,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2.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崔国平  周万祥  胡蕾 《河北医药》2002,24(7):536-538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6年1月-2001年12月间收治的4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的早期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43例病人均首先采取非手术疗法,28例经非手术治愈,2例死亡;13例中转手术,12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多数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可经非手术治愈,但病情恶性者应及时中转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SAP)的CT表现和局部并发症的特点及临床治疗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SAP病例的临床CT资料,均行CT平扫,12例行增强扫描,13例多次复查。胰腺区域采用薄层扫描,按CT影像学分级后结合临床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胰腺肿大,早期均并发胰周液体积聚,后期并发症中有:假性囊肿(10/32)、蜂窝组织炎(8/32)、脓肿(2/32)、假性动脉瘤(1,32);D级23例,8例后期有并发症,E级9例,全部有后期并发症,非手术治疗19例,手术治疗13例。结论:SAP是一种病程和预后复杂多变、并发症多且死亡率高的外科急腹症。CT检查能够早期识别SAP及并发症,对临床正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以及监测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并总结相应的诊治策略。方法选取2008年~2012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并分成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两组,每组45例,回顾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最后对结果进行整理,得出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及发展的规律及患者的表现,对以后的临床诊治奠定基础。结果通过比较,手术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要明显高于非手术组患者,患者存活率大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来说,其病情发展快,风险大,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手段,及早诊断,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内镜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价值.方法 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术或鼻胰管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140例(内镜组),按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外科手术率、病死率、并发症等指标评估疗效,并与常规治疗的12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内镜组和对照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3.2±1.5)d和(6.6±1.2)d,腹痛消失时间分别为(3.1±1.6)d和(7.5±1.8)d,外科手术率分别为0.7%(1/140)和6.5%(8/124),病死率分别为0.7%(1/140)和7.3%(9/124),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5/140)和41.9%(52/1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5、P<0.01、P<0.01).结论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术(或鼻胰管引流术)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确切,可作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以1995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研究对象,比较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A组:1995年1月~2003年12月以手术治疗为主22例;B组:2004年1月~2011年12月以早期非手术治疗为主26例。结果手术组死亡率和并发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两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大多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经非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17.
孙运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66-3068
目的:探讨病程早期大承气汤联合空肠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SAP 3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16例.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大承气汤方剂空肠营养管内注入,待肠道排气后行空肠营养;并与同期静脉外全营养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Ranson评分,APACHE-2,CT分级等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0天实验组腹胀消失时间,上腹压痛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中药方剂大承气汤联合空肠营养治疗SAP能明显防止肠道功能衰竭,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8.
早期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血液滤过组 (HF)和非血液滤过组 (NHF) ,每组10例。观察两组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APACHEⅡ评分。结果 :HF组和NFH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分别为 (10.0±5.8)小时及 (80.0±46.6)小时和 (21.8±7.6)小时及 (78.6±38.4)小时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0.05 ,HF组的A PACHEⅡ评分在入院第一天显著下降 ,第四天起显著低于NHF组 ,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行早期血液滤过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早期给予生态免疫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间25例SAP患者在入院3~5d时放鼻空肠螺旋管.在到达空肠后.进行肠内生态免疫营养支持。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免疫功能、TNF-α、IL-10的变化及并发痖的发生率等:结果25例患者均成功置管到达空肠.2例置管第4天时在X线透视辅助下置入空肠,3例在置管第4天时在内镜辅助下进入空肠。所有患者对早期肠内生态免疫营养耐受良好,无胰腺炎复发.而且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开始后1-2周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与营养支持前比较明显好转,TNF-α较肠内营养前显著降低(P〈0.05).IL-10较前显著升高(P〈0.05).且无胰腺坏死组织继发感染的发生。结论对SAP早期给予肠内生态免癌营养支持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能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例为治疗组,2007年在本院住院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纳人标准均参考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治疗组20例为基础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20例为单纯基础治疗。通过观察其5天后腹部症状、体征缓解,血清淀粉酶、血钙、血糖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判断为治疗效果显著,其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占治疗组70%,对照组显效5例,占对照组25%,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