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英德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与向心性肥胖的流行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个镇共16个村,对1 014名15岁以上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结果超重、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18.71%、3.56%和22.77%,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0.94%、1.96%和13.6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和向心性肥胖均与年龄、家庭收入呈正相关,生活压力是超重、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英德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和向心性肥胖患病率偏高,应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力度,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超重、肥胖和向心性肥胖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居民超重与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庆市居民超重与肥胖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及面对面询问调查,获得18岁及以上居民个人基本情况,体检获取身高、体重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超重肥胖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4 183人,重庆市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肥胖率分别为27.0%,8.2%,超重、肥胖率均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城乡、性别、年龄、家庭人均年收入和体力活动是超重和肥胖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居民超重、肥胖率较高,必须采取平衡膳食、增加体力活动和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辽宁省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特点及相关因素,为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城市、农村的7个市(区、县)共8120人,用询问调查法获得18岁以上居民个人基本情况和相关因素,测量身高、体重.结果 辽宁省成年人超重率为33.9%,肥胖率为13.7%.超重、肥胖率城市均高于农村,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超重为X2=147.24,P<0.01;肥胖为X2=47.39,P<0.01);女性均高于男性,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超重为X2=27.48,P<0.01;肥胖为X2=36.66,P<0.01),且超重、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超重率在40~49岁、肥胖率在60~69岁年龄组达到最高.经多因素分析,职业性体力活动、吸烟、年龄为超重、肥胖的共同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0.85(0.80~0.90),0.67(0.60~0.75),1.15(1.12~1.19);0.72(0.64~0.82),0.69(0.53~0.91),1.11(1.04~1.18).结论 辽宁省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患病现状和趋势不容乐观,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全国2002年平均水平,超重人群基数大.多种危险因素与超重、肥胖相关,应尽快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河北省石家庄市≥18岁居民超重与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石家庄市9个区/县(市)抽取9 605名≥18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石家庄市≥18岁居民超重/肥胖率为53.5%,其中超重率为34.1%,肥胖率为19.4%;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饮酒情况、睡眠时间、上网时间和看电视时间居民超重/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岁、婚姻状况为已婚/同居和离异/丧偶/分居、饮酒是石家庄市≥18岁居民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为中学是石家庄市≥18岁居民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 石家庄≥18岁居民超重/肥胖率较高,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饮酒情况是该地区居民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济宁市居民超重和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渠宏毅 《中国保健》2007,15(24):8-10
目的了解济宁市居民超重与肥胖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及面对面询问调查,获得18岁以上居民个人基本情况,体检获取身高、体重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超重肥胖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480人,济宁市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总患病率分别为32.43%、15.91%和48.44%,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收入、体力活动、婚姻状况是超重和肥胖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济宁市居民超重、肥胖率较高,必须采取平衡膳食,增加体力活动和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成人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广东省成年人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确定可以进行健康干预的重点环节。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大、中小城市及2类农村各3个区(县),1类农村4个县。每个县(区)抽取2个街道(乡)的6个居(村)委,共540户居民,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了解18岁以上成年居民个人基本情况,检测体重、身高等数据。结果 调查15130人,超重与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16.8%和1.8%。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5.0%和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超重的因素有家庭人均年收入,年龄,性别,吸烟,体力运动和城乡户籍,OR值分别为1.29,1.11,0.78,0.77.0.72,0.53;影响肥胖的因素主要有家庭人均年收入、年龄、体力活动和城乡户籍,OR值分别为1.47,1.14,0.76,0.41。结论 体力活动是超重与肥胖可干预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体力活动水平是预防控制超重与肥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西省18岁以上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居民超重和肥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江西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3000人,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取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江西省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25.90%,标化率25.09%,男、女性超重率分别为28.36%和23.64%,18岁以上城乡居民超重率分别为29.17%和23.72%;调查对象肥胖率8.13%,标化率为7.94%,男、女性肥胖率分别为9.06%和7.28%,18岁以上城乡居民肥胖率分别为10.33%和6.6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超重与肥胖的保护性因素(OR=0.65,95%CI:0.42~0.78),而植物油摄入过多为危险因素(OR=1.43,95%CI:1.21~1.69)。结论江西省18岁以上城乡居民超重与肥胖流行水平较高,应加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等梏旆讲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肥胖现状,分析以膳食为主的影响因素。【方法】使用2013年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对20 974名18岁及以上人群进行体重信息和饮食等影响因素分析,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结果】本次调查人群标化超重率为31.18%,肥胖率为9.78%;男性超重率为37.60%,肥胖率为10.40%;女性超重率为26.16%,肥胖率为9.26%。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低文化程度、饮酒、谷薯、油和盐的摄入水平过量可能是超重肥胖的相关因素;女性、高文化程度、拒绝被动吸烟、从事体力工作者可能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居民超重肥胖问题影响因素多样,应采取综合措施解决超重肥胖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山市15岁以上居民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入户调查,调查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中山市15岁以上居民46276人,两周患病率13.97%,慢性病患病率11.61%,女性(5.99%)慢病患病率高于男性(5.61%).居民两周患病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高血压(7.41%)、上呼吸道感染(2.96%)、风湿病(0.6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民婚姻状况、年龄、人均年收入、文化程度及职业类型是影响居民两周患病的因素.婚姻状况、年龄、性别、人均年收入、文化程度及职业类型则是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中山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与慢病患病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离婚或丧偶、人均年收入高、文化程度低是居民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老年人及离退休、无业人员则是患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地区居民超重与肥胖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多阶段分层整群概率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和问卷调查;采用R 2.10.0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标化后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32.60%、37.60%,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重控制、婚姻状况、地区、劳动强度、舒张压高低、腹部肥胖、超重/肥胖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河南省部分地区成人超重与肥胖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普及超重/肥胖知识,是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孙秀琴 《中国保健》2010,(10):17-19
目的了解济宁市中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自编问卷量表对4所居住小区,5560人进行调查,并与2004年对上述4所小区所获查体资料进行比对,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8年的5年间,济宁市市中区儿童不同年龄单纯性肥胖发生率由2004年的3.69%上升到2008年的5.13%(P〈0.01)。中度肥胖占肥胖构成比由2004年的25.64%上升到2008年的43.86%。儿童青少年中度肥胖在2008年明显多于2004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宁市中区儿童青少年中度肥胖5年中人数明显增多。膳食习惯和运动行为以及父母的BMI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职业人群1617名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乔志  杜冰  苏小军  蔡培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114-2116
目的了解某石化企业职业人群超重、肥胖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该企业肥胖和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09年该企业职业人群体检资料,对1617名22~62岁的职业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结果该企业职业人群超重率为34.0%,肥胖率为6.6%。超重、肥胖有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男性现患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吸烟、饮酒习惯对肥胖的产生有显著影响(P〈0.05),肥胖与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P〈0.01)。结论该企业职业人群有40%以上的人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中生超重与肥胖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市742名初一学生,采取询问法进行问卷调查,在膳食和体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超重肥胖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重肥胖组与对照组学生在体育锻炼、就餐地点、坚果摄取频次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体育锻炼每天平均>1 h,即有保护性作用,相对危险度为0.039,而晚餐在餐馆或街头就餐及坚果类食物的摄取频率每周>5 d时,相对危险度则分别为7.435和1.934。结论晚餐在餐馆或街头就餐、坚果摄取频率高为超重与肥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苏省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水平及其在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为开展相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和KISH表法确定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4318人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人群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并测量体重、腰围。结果江苏省15~69岁城乡居民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32.90%,9.94%,42.55%,农村均高于城市(P0.05);男性在20~30岁间、女性在30岁后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增速最快;76.65%的中心性肥胖者同时存在超重或肥胖,95.58%的调查对象患肥胖相关疾病的危险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超重与肥胖是该省当前亟需应对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出现农村高于城市的新的分布特点,应探索体重管理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耐量受损(IFG)的影响因素,找出糖尿病重点干预人群,为预防与控制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2~4月,在昆明市盘龙区抽取部分30岁以上城区居民,调查并检测空腹血糖,利用非条件Logostic回归分析人群罹患IFG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4 454人,糖尿病检出率为2.94%,IFG检出率为6.2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文化程度、食用饮料、午餐地点、生活压力、腰臀比、体重指数、劳动强度、主食量、职业是影响IFG检出的因素,OR值分别为0.694、0.727、1.990、0.363、1.411、1.256、0.308、1.075。具有上述因素中≥3个、≥4个、≥5个、≥6个者预测检出IFG的几率分别为6.57%、7.03%、8.40%、11.10%。结论文化程度低、经常喝饮料、在餐馆午餐、生活压力轻松、腰臀比大、体重指数大、主食量多、轻体力劳动、主食量大,从事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商服人员检出IFG的几率较高。具有上述5个危险因素的人检出IFG的几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宝山区居民超重与肥胖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开展肥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方法,分析其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并对可能与超重和肥胖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5~69岁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31.6%和7.0%;超重的男性高于女性(P<0.01),肥胖的女性高于男性(P<0.01);超重和肥胖都随年龄增高而增高(P<0.01),随文化程度增高而下降(P<0.01);肥胖随收入的增高而下降(P<0.05),超重不受收入影响;在职业方面,工人肥胖率最低,离退休人员最高(P<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脑力劳动、甜食习惯为超重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人均月收入为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宝山区的超重与肥胖问题不容乐观,应充分考虑年龄、性别、脑力劳动、甜食习惯及收入对超重与肥胖的影响,继续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思杰  周琦  彭焱 《中国健康教育》2014,(3):235-237,244
目的 了解重庆市某地区2所小学儿童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为儿童超重、肥胖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某市区2所小学511名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57%和10.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不同学校、儿童吃饭速度和儿童出生时体重是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P<0.05),男生(OR=2.427,95% CI:1.444~4.077)、城市学校(OR=2.537,95% CI:1.578~4.079)、儿童吃饭速度快(OR=2.013,95% CI:1.183~3.424)、儿童出生时体重越重(OR=3.344,95% CI:2.098~5.331)则越容易导致超重、肥胖发生.结论 鉴于上述结果,呼吁相关部门重视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防治,针对儿童肥胖的成因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农村居民超重与肥胖现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2004年天津市农村居民健康体检的3202962名农村居民进行超重和肥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降低农村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减少各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将天津市2004年农村居民健康体检人群分为3个年龄组,7岁以下年龄组应用Z评分法,7~17岁年龄组应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指数值分类标准,18岁以上应用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对农村居民身高、体重的人群和地区分布作一分析,经人口标化后与全国2002年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一类农村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0~6岁儿童的超重率为5.48%,肥胖率为12.76%;7~14岁儿童的超重率为11.97%,肥胖率为9.30%;15岁及以上人群的超重率为26.70%,肥胖率为13.62%。天津市各组农村居民的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全国一类农村水平。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天津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女性肥胖率明显高于男性)、地区、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低,肥胖率越高)、饮酒。结论超重肥胖已成为天津市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预防与控制超重肥胖应成为农村地区防治慢性病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津市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5月,在天津市城乡抽取6~12岁超重肥胖小学生259人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入影响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有哺乳方式、进餐速度、每日主食、肉食、鸡蛋、植物油摄入量,OR值分别为1.342、2.043、1.758、1.457、1.389、1.472。[结论]人工喂养、进餐速度快、每日主食、肉食、鸡蛋、植物油摄入量多的小学生容易发生超重肥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郴州市中小学教师超重和肥胖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超重和肥胖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6年910月对郴州市中小学62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测量,根据测得的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以BMI≥24判断为超重,BMI≥28判断为肥胖。结果622名中小学教师中,总超重和肥胖率为24.1%(超重率为20.1%,肥胖率为4.0%),总超重肥胖标化率为27.7%(超重标化率23.2%,肥胖率标化为4.5%);男教师超重和肥胖患病率高于女教师;超重和肥胖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受教育程度教师超重和肥胖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已婚教师超重和肥胖率高于未婚教师;不同家庭经济收入教师超重和肥胖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经常锻炼身体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性因素,而年龄、食量大和已婚是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小学教师超重和肥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为预防和控制超重和肥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