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0例口服降糖药(OAD)但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HbA1c〉7.5%),随机分为Glargine治疗组(n=35)和NPH组(n=35),分别采用每晚10点注射Glargine和NPH加口服格华止500mg,tid治疗。根据空腹血糖(FBG)调整用量,以达到5.6mmol/L为治疗目标,共12周,结果:平均FBG和HbA1c无明显差异(P〉0.05);但Glargine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NPH组(P〈0.05)。结论:每日注射1次长、中效胰岛素联合格华止的方案可使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血糖获得理想控制,Glargine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PH。  相似文献   

2.
8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3:1随即分为甘精胰岛素组(n=60例)和NPH组(r/=20例)。分别采用每餐前日服那格列奈片120mg,每晚10点注射来得时或中效NPH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以两组FBG均达到〈6.0mmol/L为治疗目标,共12周。结果:来得时组HbAlc指标好于NPH组(P〈O.05)。晚餐后及睡前血糖水平低于NPH组(P〈0.01;P〈0.05)。低血糖事件少于NPH组(P〈0.007)。结论:来得时联合那格列奈,血糖达标率高于低血糖发生率少于NPH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地特胰岛素替代低精蛋白胰岛素(NPH)治疗T2DM的效果。方法用地特胰岛素替代NPH治疗30例T2DM患者,检测HbA1c、FBG及患者个体FBG变异性,体重变化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检测时间包括在替代前12周,替代后3个阶段(每阶段均为12周)。结果HbA1c在第2、3阶段明显改善。体重从62.7kg降至61.3kg(第1阶段),FBG明显改善,患者个体FBG变异性比使用NPH时低。结论使用地特胰岛素能良好地控制血糖,短时间体重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4.
68例FPG≥13mmol/L的新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Glarlgine组,n=35和NPH组,n=33,两组均采用1天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结果2周后,①两组血糖(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降低,但(P〉0.05);②血糖控制相近的情况下,Glarlgine组Glarlgine用量NPH组诺和灵N剂量×140%,但每日胰岛素(Ins)总量显著减少(P〈0.05);③与NPH组相比,Glarlgine组日问血糖波动更小(P〈0.05),低血糖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治疗相同的患者,Glarlgine用量一诺和灵N剂量x140%,且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来得时组(n=32)与NPH组(n=33).来得时组每日一次亚莫利及晚餐前皮下注射一次来得时,NPH组每日一次亚莫利及晚餐前皮下注射一次NPH.16周后监测FBG,HbAlc,症状性低血糖,体重增加情况,黎明现象等.结果治疗前平均基线HbAlc水平在两组相似,治疗后HbAlc水平来得时组低于NPH组;FBG变化在来得时组也显著大于NPH组;HbAlc达标率来得时组为54%,NPH组为42%;终末治疗剂量均值为平均甘精胰岛素的剂量比NPH大;NPH组出现夜间症状性低血糖高于来得时组;黎明现象来得时组低于NPH组;体重增加显著低于NPH组.结论来得时同NPH相比,可以更加有效平稳的降低患者的血糖,使HbA1c<7%,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增加及可能的黎明现象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来得时组(n=32)与NPH组(n=33)。来得时组每目一次亚奠利及晚餐前皮下注射一次来得时,NPH组每日一次亚奠利及晚餐前皮下注射一次NPH。16周后监测FBG,HbAlc,症状性低血糖,体重增加情况,黎明现象等。结果 治疗前平均基线HbAlc水平在两组相似,治疗后HbAlc水平来得时组低于NPH组;FBG变化在来得时组也显著大于NPH组;HbAlc达标率来得时组为54%,NPH组为42%;终末治疗剂量均值为平均甘精胰岛素的剂量比NPH大;NPH组出现夜间症状性低血糖高于来得时组;黎明现象来得时组低于NPH组;体重增加显著低于NPH组。结论 来得时同NPH相比,可以更加有效平稳的降低患者的血糖,使HbAlc〈7%,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增加及可能的黎明现象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45例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T2DM患者(FBG〉8.0mmol/L,HbA1c〉7.5%),随机分为A组(n=25)和B组(n=20),两组均联台口服二甲双胍850mg,qd,以两组FPG〈60mmol/L为达标,共治疗12周,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FPG水平、HbA1c、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A组在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方案,其降糖始果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高,适合老年糖尿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5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30)和预混胰岛素组(n=26)。以两组FBG均达到〈6.1mmol/L为目标,共12周,结果: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甘精胰岛素组下降更显著,低血糖事件更少;结论:长效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使继发性失效的T2DM患者血糖达标更好,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更少,依从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112例老年T2DM患者,起始第一周先给予NPH联合餐前短效胰岛素治疗,血糖相对平稳后,随机分为睡前Glg联合阿卡波糖口服和继续NPH联合餐前短效治疗3个月。结果:Glg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后FBG、日内血糖漂移、低血糖发生率方面均低于NPH组(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Glg联合阿卡波糖治疗,降糖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联合地特胰岛素(Det)或中效胰岛素(NPH)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Det组和NPH组。在16周治疗期调整胰岛素剂量至FPG≤6.0mmol/L。记录治疗前后FPG、HbA,c、低血糖事件及体重。结果治疗16周,两组FPG及HbA-c均较基线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et组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NPH组,且低血糖风险减少42%。结论相比NPH,Det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能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及减少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1.
5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n=30)和预混胰岛素组(n=26)。以两组FBG均达到〈6.1mmol/L为目标,共12周,结果:两组血糖均明显下降,甘精胰岛素组下降更显著,低血糖事件更少;结论:长效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使继发性失效的T2DM患者血糖达标更好,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更少,依从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54例OAD但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T2DM患者(HbA1c〉7.5%),随机分为甘精组(n=28)和预混组(n=26),分别采用每晚9点注射甘精加二甲双胍和预混素(诺和灵3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治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明显差异(P〉0.05)。但甘精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预混组P〈(0.05)。结论甘精联合二甲双胍可使更多的老年T2DM患者的血糖达标,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3.
69例应用口服降糖药(OA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空腹血糖(FBG)≥10mmol/L),随机分为Glargine组30例,中效鱼精蛋白锌人胰岛素(NPH)组39例。FBG水平调整用量,口服阿卡波糖控制餐后血糖(PPG)。治疗目标值FBG〈6.1mmol/L,PPG〈8.0mmol/L。治疗12周。结果2组患者FBG、PPG均低于治疗前(P〈0.05);Glargine联合阿卡波糖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NPH组(P〈0.05);两组BMI无明显差异。结论Glargine联合阿卡波糖能较好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影响小,安全、方便,是T2DM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T2DM口服降糖药(OADs)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应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102例OADs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对照组予格列美脲联合中效胰岛素(NPH).治疗20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治疗后,观察组FBG、2hBG、BMI、HbA1c较对照组下降(P<0.05);组内比较,除BMI外,FBG、2 hBG、HbA1 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DL-C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而TG、TC、LDL-C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OADs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比NPH联合格列美脲疗效前者更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和双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皮下注射应用于初诊T2DM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后的疗效。方法60例初诊T2DM患者应用CSII治疗后,随机分为以诺和锐30治疗的BIAsp30组和以来得时治疗的Lantus组。比较两组7个时点血糖、HbA1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与BIAsp30组相比,Lantus组20周后三餐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低(P均〈0.05);两组FPG、HbA1c及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CSII治疗所用Ins剂量相同且血糖达标后,采用来得时睡前1次注射,比早、晚餐前诺和锐30皮下注射治疗者全天血糖控制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动态血糖监测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CGMS),评估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9例口服药联合治疗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IG)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睡前皮下注射,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C肽及餐后2hC肽等,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血糖和HbAlc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IG组血糖下降更明显(P〈0.05),2组HbAlc无明显差异(P〉0.05),IG组治疗后餐后2hC肽水平提高(P〈0.05)。CGMS显示IG组24h血糖曲线平缓,血糖达标时间延长,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低(P〈0.01).血糖波动幅度小。结论IG作为老年T2DM患者的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率高,胰岛素剂量控制更方便、安全,优于NPH。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在老年T2DM治疗中的优越性。方法68例老年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Gl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Pre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BG、2hBG、HbA1c、空腹C肽(FC-P)及75g OGTT后2hC肽(2hC-P)水平、体重变化、低血糖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B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Gla组FBG、HbA1c水平较Pre组显著降低(P〈0.05),Pre组2hC-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Gla组体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Pre组(P〈0.05或P〈0.01)。结论老年T2DM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是有益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双相门冬胰岛素(诺和锐30)对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16例初诊的老年T2DM使用诺和锐30治疗8周,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8周后FBG平均下降3.44 mmol/L,2hPG平均下降8.52 mmol/L,HbA1c平均下降2.65%.未发生严重低血糖事件以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诺和锐30治疗老年初诊T2DM具有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低血糖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尝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对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血糖控制较差的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以三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Asp+Gla组),另一组以三餐前诺和灵R联合睡前诺和灵N治疗(RI+NPH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FBG、2hBG、血糖波动、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Asp+Gla组降糖快速稳定,血糖达标时间短,治疗后FBG、2hBG更理想,日内血糖波动幅度小,低血糖发生率低,优于RI+NPH组(P均〈0.05)。结论对血糖控制较差的2型糖尿病患者,三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低血糖发生率低,降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对口服降糖药(OAD)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疗效。方法33例OA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每日睡前皮下注射,共24周。观察用药前后FBG、2hBG、HbA1c、BMI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T2DM患者FBG、2hBG、HbA1C均明显下降(P〈0.01)。日间低血糖发生率9.1%,无夜间症状性低血糖发生,体重无明显增加。结论OAD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用地特胰岛素可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