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总结了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在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等.认为术后正确的抗炎、溶栓、抗凝治疗和科学的护理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的治疗措施,并辅以针对性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术后和其他原因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腔静脉滤器植入行导管溶栓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以及常规抗凝和辅助治疗措施.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14 d,同时对照组患者予以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溶栓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完全再通率为76.39%,部分再通率为23.61%,对照组依次为36.11%和52.78%,2组比较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同时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留置导管溶栓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下肢深静脉血栓留置导管溶栓术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31例均采用先置滤器于下腔静脉,而后运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静脉将溶栓导管、溶栓导丝置于深静脉血栓附近推注溶栓药物。并留置导管两到三周,用滴定泵持续给与溶栓药物。2—3周造影复查。结果:治疗后3—5天症状明显改善28例;症状减轻3例。总有效率达100%,未发生任何并发症。与其他溶栓方法比较有明显差异(P〈0.11)。治疗三周造影复查发现26例血管再通,血流通过〉50%。5例建立了丰富的侧枝循环。结论:留置导管溶栓术是目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单爱静  张轶芸 《现代护理》2005,11(22):1951-195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腔静脉滤器置入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结果19例下腔静脉置入术加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肢肿胀消退,且未发生肺栓塞。结论早期及时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并发肺栓塞的关键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管溶栓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外周抗凝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顺行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静脉通畅度评分、肢体消肿率、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静脉通畅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静脉通畅度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肢体消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顺行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有效改善患者静脉通畅度,提高术后肢体消肿率,缩短住院及溶栓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有严重危害的常见血管疾病,多由手术、外伤、分娩和严重心脑疾病等引起,其近期并发症是肺动脉栓塞,远期并发症是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积极预防及早期有效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传统治疗手段有单纯抗凝、手术取栓以及系统溶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12月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做好术后护理。结果:22例经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患肢肿胀消退,在溶栓过程中,1例患者月经量过多,4例患者出现创面渗血较多,予调整抗凝药用量并及时换药,加压包扎,2 d后好转,1例患者出现痰中带血,调整抗凝溶栓药用量,2 d后好转。无1例出现获得性PE,22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患者未再有血栓形成现象。结论:滤器置入联合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安全、高效、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有效的术后护理是决定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经留置导管、患肢足背静脉留置针交替缓慢泵入尿激酶,联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及口服华法林进行治疗。结果 53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抗凝、热敷治疗2~4 d恢复正常,经超声检查、静脉造影,证实血栓完全溶解,血流通畅,未出现出血及致命性肺动脉栓塞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溶栓、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术(CDT)治疗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IVCF置入联合CDT,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抗凝、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分析大、小腿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大、小腿消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肢的溶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肺动脉栓塞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IVCF置入联合CDT治疗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腔静脉滤器置入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结果19例下腔静脉置入术加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肢肿胀消退,且未发生肺栓塞.结论早期及时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并发肺栓塞的关键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股静脉或颈静脉途径成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随访4~36个月。结果: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发生,无滤器移位,l例患者术后2个月时出现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方法简单,安全,可有效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发生,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防股静脉置管术后深静脉血栓( DVT)形成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使用动静脉脉冲系统治疗前的58例危重患者设为对照组,使用动静脉脉冲系统治疗后的62例危重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股静脉置管术后DVT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大腿周径、小腿周径变化值分别为(47.2±6.3) cm/s,(29.5±4.5) cm/s,(8.0±0.5)cm,(4.0±0.3) cm,对照组分别为(27.6±5.1) cm/s,(18.1±2.3) cm/s,(9.8±0.2) cm,(5.6±0.4)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785,17.636,-25.564,-24.892;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血栓5例,术肢肿胀例数7例,对照组分别为12,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928,4.250;P<0.05);两组患者术肢肿胀程度及血栓形成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0.500,19.500;P<0.05),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628,12.684;P<0.05)。结论动静脉脉冲系统能有效预防危重患者股静脉置管术后DVT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手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4年9月至2005年10月完成的,1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手术取栓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资料。结果所有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和手术取栓都获得了成功,效果明显。在随访中,患者未发生滤器移位,亦无肺梗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简便、安全、经济、有效,联合手术取栓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应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及防治肺动脉栓塞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DVT患者115例,选择27例适合行VCF置入的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下行VCF置入,术后给予溶栓、抗凝等治疗.结果 27例患者下腔静脉内均成功置入VCF,经溶栓、抗凝后患肢肿胀明显消退,术后无肺栓塞及滤器置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VCF置人联合抗凝溶栓治疗DVT疗效好且安全,VCF置入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We present a case of acute-onset vena cava syndrome produced by thrombosis of the vena cava superior in a patient receiving adjuvant chemotherapy through a Hickman catheter. After angiographic diagnosis fibrinolytic therapy was administered, which brought about complete resolution. We also present a brief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总结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溶栓治疗的疗效及护理。结果 37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的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肢肿胀消退,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溶栓后积极、细致、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Unifuse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经多普勒超声确诊的82例下肢DVT采用分层随机方法分成两组: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外周静脉溶栓组41例;IVCF置入+导管直接溶栓(CDT)组41例。以临床疗效、患肢消肿率及溶栓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IVCF置入+CDT组与IVCF+外周静脉溶栓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100%vs87.8%)、肢体消肿率[大腿:(86.12±5.85)%vs(78.10±9.70)%;小腿:(89.40±10.02)%vs(75.40±11.32)%]、溶栓率[(70.67±12.19)%vs(59.72±15.21)%]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CF+CDT治疗下肢DVT,较IVCF+外周静脉溶栓疗效明显提高,且安全可靠,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手术结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取栓后留置导管溶栓的经验。方法 手术取栓后留置导管溶栓者31例,均为混合性。股青肿7例,股白肿2例。术前全部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结果 术后7d经留置导管静脉造影示28例患肢深静脉全程通畅。静脉壁光滑无返流;1例胭静脉狭窄50%,2例胫前静脉部分再通。随访:29例症状全部消失,2例穿弹力袜后能正常工作。结论 手术取栓结合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serting a retrievable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IVCF) to prevent pulmonary embolism (PE) in patients with bone fractures and acute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before major orthopedic surgery.Methods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fractures and acute DVT who underwent IVCF insertion were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bove-knee DVT (AKDVT), popliteal vein thrombosis (PVT), and below-knee DVT (BKDVT) groups.ResultsAn IVCF was successfully implanted in 964 patients, among whom 929 were followed up (335, 470, and 124 in AKDVT, PVT, and BKDVT group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filter thrombosis among the groups (11.04%, 11.70%, and 8.06%, respectively). No symptomatic PE occurred during follow-up. The mean filter indwelling time was 18.4 ± 4.3 days, and the total filter removal rate was 76.87%.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filter implantation, retrieval, complications, or mortality among the groups.ConclusionsRetrievable filter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PE before orthoped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fractures and acute DVT of the lower limbs. AKDVT more readily forms a ≥1-cm thrombus in the IVCF than does BKDVT, and PVT more readily forms a <1-cm thrombus than does AKDV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