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艳  李宁 《航空航天医药》2012,23(7):832-833
目的:了解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检测的相关性,评价其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监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86例门诊和住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其对糖尿病诊断、监控的临床意义.结果:糖尿病人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健康人,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监控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86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春康 《西南军医》2009,11(1):63-64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们饮食生活习惯更加多样化,高营养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相对劳动强度的减轻,老龄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血糖导常的群体越来越多。如何早期发现并准确监测血糖异常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人们的传统观念认为,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就能够监测自己的血糖情况,但许多研究表明,单纯的血糖测定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3.
陈孟春 《武警医学》2013,24(3):224-225
 目的 探讨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三者联合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临床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住院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另选80例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 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糖尿病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均呈正相关, 3组结果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 糖化血清蛋白三者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Ⅱ型糖尿病, 判断治疗效果, 对控制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诊治和控制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治疗及控制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1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空腹采集静脉血2ml,使用糖化血红蛋白仪及配套试剂,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检测HbA1c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PG)。结果:实验组FPG和HbA1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控制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芳  万晓晨 《武警医学》2012,(11):950-951,954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部分老年体检人群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1524例年龄大于60岁的体检人员样本,经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HbA1c(%)水平,分析性别及年龄对HbA1c的影响,并比较HbA1c参考值及2010年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对老年人群糖尿病筛查的价值。结果老年人中男性与女性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69岁组中男、女性HbA1c分别为(5.86±0.74)%,(5.77±0.67)%,70~79组中男、女性HbA1c分别为(5.90±0.91)%,(5.96±0.78)%,男性和女性60~69岁组与70~79岁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杭州地区老年人群男性与女性HbA1c总体水平相似,各年龄组HbA1c水平略有差异。依照2010年糖尿病诊断新标准筛查出糖尿病者疑似病例增多,为临床中糖尿病的早期发现提供了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r)是诊断糖尿病(DM)的金标准,但该方法繁琐,而且重复性差,不适宜健康体检应用。血糖的检测影响因素频多,仅能反映一时的机体状况。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可准确地反映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空腹血糖(GLU)、血清果糖胺(GSP)及糖化血红蛋白(GHb)3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以氧化酶法、还原法和免疫胶乳法检测了96例经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的GLU、GSP、GHb,并以健康人45例作对照。结果:DM患者空腹GLU与GSP及GH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M组空腹GLU与GHb及GSP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0.59及0.75,DM患者GLU、GSP及GHb3者关系密切,血清GSP测定简单、实用、稳定。结论:若3者联合检测,将更有助于DM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相似文献   

8.
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及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 (HBAIC)在糖尿病诊断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在HITACHZ 71 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HBAIC及血糖 (GLU)含量。其中 ,正常对照组 42例 ,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组 2 2例 ,2型糖尿病 (NIDDM)组 5 7例。结果 NIDDM组血糖及HBAI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组GLU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而HBAIC无明显差异 (P >0 .0 1 )。GLU水平越高HBAIC含量越高 (P <0 .0 1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随HBAIC水平升高而升高 (P <0 .0 1 )。结论 HBAIC是监测糖尿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良好指标 ,对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姚建华 《兵团医学》2015,44(2):25-27
根据相关文献研究数据表明,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这使得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增长的速度甚至达到了每天新增3000例,成为了全球公认的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的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1].糖尿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多表现为持续性高血糖,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蛋白质、糖和脂肪均同时出现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疾病.此外,糖尿病还可引起一系列的肾病、脑血管病等并发症.引起该病的主要因素是,胰岛素分泌出现绝对或者相对不足.根据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提出的关于糖尿病诊断的相关内容来看,已将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作为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方法,并认为当HbAlc≥6.5%为糖尿病的切入点,这使得HbAlc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地位得到了明确.鉴于此,笔者运用HbAlc对糖尿病进行诊断中,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人体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C-反应蛋白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及相关疾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辅助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102名病人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C-反应蛋白(CRP)检测。根据测定的结果分成两组,A组38例(同时具备HbA1c<6.1%、FPG<6.1 mmol/L、2hPG<7.8 mmol/L),B组64例(HbA1c、FPG、2hPG任1项大于或等于以上值),分别对A、B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其他3项指标作直线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B组(异常组)HbA1c与FPG、2hPG呈显著性正相相关关系(HbA1c与FPG:r=0.748,HbA1c与2hPG:r=0.766,皆为P<0.01),而与CRP也存在平行升高趋势(HbA1c与CRP:r=0.469,P<0.05);在A组(正常组)中HbA1c与2hPG存在平行升高趋势(r=0.276,P<0.05),而与FPG、CRP不表现出相关性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中HbA1c与FPG、CRP、2hPG存在正相相关关系。同时检测患者的HbA1c、2hPG、FPG、CRP,能够为糖尿病诊断及其病情的控制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Hb)及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时的意义。方法采用XE-21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1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病变58例,无微血管病变42例)和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测定;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采用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糖尿病患者GHb、MPV、PDW、PCT、P-LC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血管病变者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者(P<0.01),正常组和糖尿病患者的PLT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GHb、MPV、PDW、PCT、P-LC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巧 《西南军医》2008,10(4):93-94
目的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2h)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15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HbA1c、FBG及PBG2h检测并作眼底检查。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NDR)组83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75例,男性35例,女性40例;年龄60-78岁,平均(69±9)岁。结果DR组HbA1c、FBG、PBG2h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现DR的指标,与FBG、PBG2h三者结合考虑更有助于DR的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微量尿清蛋白(mALB)、血尿素(BUN)和血肌酐(Cr)水平变化,探讨各指标在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86例(观察组)和健康者30例(对照组)进行HbAlc、mALB、BUN和Cr水平测定,探讨各指标与糖尿病肾损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bAlc、mALB、BUN和Cr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HbAlc、mALB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BUN、Cr差异不显著(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观察B组)各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观察A组)。结论:HbA1c和mALB等指标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肾损害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2型糖尿病常合并各类并发症,尤其是血脂水平的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导因素。国外研究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进展性的危险因素,和血压及胆固醇一样可以作为明确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指标。因此,探讨HbA1c及血脂水平相互关系,可为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式提供参考和依据。本研究测定了我院2009-03~2010-08的11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lc及8项血脂指标,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脂蛋白a(LP-a)的关系。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316例,依据HbAlc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HbAlc≤5.7%)、临界组(HbAlc5.7%~6.4%)、升高组(HbAlcI〉6.5%),比较三组间LP-a水平的差异。结果正常组、临界组、升高组LP-a随着HbAlc水平升高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HbAlc与LP-a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bAlc升高对LP-a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虞芳 《西南军医》2011,13(6):1030-1031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POCT(即时检验)检测仪器在内分泌科临床应用的前景。方法 2011年5月~2011年8月,随机抽取我院糖尿病门诊患者60例,即时采取手指末梢血,使用新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POCT检测仪(澳菲领AfinionTM,挪威Axis-Shield公司)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同时,每例患者抽取静脉血,使用传统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TOSOH G8,日本—公司)检测HbA1c值作为对照;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用统计学方法做相关性评估。结果所有检测结果用线性回归曲线做相关性分析,两种方法的R2=0.9834。结论这种新型POCT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的检测结果可靠,与传统实验室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相关性良好,可以满足内分泌临床科室自行检测HbA1c的需要,在临床科室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患病率近几年逐年增高。目前糖尿病的诊断多采用血糖为参考指标,但血糖仅反映即刻的血糖水平,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由血红蛋白和葡萄糖缓慢结合而成,不受抽血时间、空腹等因素影响,可直接反映治疗前几周或几个月的血糖情况,弥补了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