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损伤(ARI)的类型、临床特点及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ARI的致伤原因、损伤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结果非手术治疗2例,14例根据病人的损伤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临床治愈14例,死亡2例。结论提高认识,详尽询问病史,及时行肛门直肠指检、肛门镜检查是早期诊断ARI的重要措施;早期冲洗清创、修补破损、充分引流及粪便转流是处理ARI的基本原则;充分引流及粪便转流是治疗ARI的关键。术后要重视直肠周围间隙感染。  相似文献   

2.
肛门直肠机械性损伤34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机械性损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34例肛门直肠机械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4例患者,2例行保守治疗,32例行手术治疗。伤口一期愈合33例,出现肛门狭窄2例,再次造口术者1例,造口处切口疝1例。无肛门功能失禁病例。结论掌握肛门直肠机械性损伤的特点,早期诊断,准确的处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10例肛门直肠损伤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0例肛门直肠损伤的诊治,治愈9例,死亡1例。体会对下腹部、盆腔、会阴部外伤常规行直肠指诊,必要时行直肠镜检查可以防止漏诊。手术应遵循早期清创、修补,充分引流及粪便转流的基本原则,粪便转流是治疗直肠损伤的关键,术后要重视直肠周围间隙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小儿直肠肛门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8例直肠肛门损伤患儿的治疗情况,3例男性,5例女性,均为外伤所致,伤后就诊时间<6h 1例,6~12h 5例,>12h 2例。6例行近端乙状结肠造口术,其中3例行经肛门直肠修补术;3例未修补,经原创口行直肠周围引流、尿道修补2例,其中膀胱造瘘1例。结果:8例均治愈。随访7例,排便功能良好、无粪污、直肠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掌握小儿直肠肛门损伤的临床特点,做到早期正确诊断、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肛管直肠异物损伤的发病特点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异物损伤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27例临床资料,诊断治疗方法,包括异物的取出、修补肛管直肠创口方法、结肠造口转流的指征.结果 治愈25例.肛门狭窄1例,直肠阴道瘘1例,肛瘘1例;2例死亡.结论 肛管直肠异物损伤病情复杂,多伴有合并伤,应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肛管直肠损伤2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9例肛管直肠损伤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损伤部位及治疗方法。结果 临床治愈25例,死亡3例,肛门失禁1例。结论 应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详细分析,结合直肠指诊、肛门直肠镜检查等及时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根据受伤部位、范围行早期清创、粪便转流、直肠周围引流、远侧端乙状结肠直肠冲洗等综合方法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李焱宁  张奕文 《河北医学》2005,11(4):349-350
目的:提高直肠肛管损伤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收住直肠肛管损伤50例病人的诊治经验。结果:49例痊愈,1例死亡,总的死亡率为2%(1/50),并发症发生率为22%(11/50)。结论:直肠肛管损伤伤情复杂,诊治过程中应有所突出,诊治并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直肠肛管损伤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9例直肠肛管损伤病人的诊治经验。结果:17例痊愈,2例死亡,总的死亡率10.5%,并发症发生率为36.8%。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早期清创、修补破损、粪便转流及局部引流是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我院1980~1997年收治直肠损伤23例,现依据资料对直肠损伤的诊治论述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4~57岁,单纯直肠损伤11例,其中医源性损伤2例。直肠肛门括约肌损伤2例,直肠阴道损伤2例,骶尾骨骨折直肠损伤3例,骨盆骨折膀胱破裂直肠回缩2例,骨盆粉碎性骨折左或右输尿管,盆腔血管,肛门括约肌断裂,直肠损伤并休克3例,就诊时间最短2h最长5d。23例有2例外院缝合未引流。术后5d我院就诊。2 直肠损伤的途径21 经肛门周围和臀直肠损伤此类损伤多锐器伤,本组9例刀伤,由肛门周围和臀部刺入,局部有明确伤口,直肠壁损伤7例,伤口…  相似文献   

10.
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治体会(附2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5年~2002年收治的直肠肛管损伤27例,27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行直肠损伤修补、转流性结肠造瘘11例,单纯修补肠壁13例,肛管会阴部清创缝合、局部引流3例。肛门括约肌修复6例,阴道损伤一期修补1例,治愈27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早期清创,修补破损、粪便转流及局部引流是提高肛管直肠损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直肠肛管损伤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19例直肠肛管损伤病人的诊治经验。结果:17例痊愈,2例死亡,总的死亡率10.5%,并发症发生率为36.8%。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早期清创、修补破损、粪便转流及局部引流是提高直肠肛管损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11年收治38例直肠肛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中行清创缝合+乙状结肠造瘘,二期关闭造瘘28例,直接行清创缝合10例,术后1例伤口愈合不佳行乙状结肠造瘘.结论 直肠肛管损伤处理不当可引起腹腔、盆腔、或腹膜外直肠旁间隙严重感染,内瘘和外瘘,肛管狭窄,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降低直肠肛管损伤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2011年收治38例直肠肛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中行清创缝合+乙状结肠造瘘,二期关闭造瘘28例,直接行清创缝合10例,术后1例伤口愈合不佳行乙状结肠造瘘。结论:直肠肛管损伤处理不当可引起腹腔、盆腔或腹膜外直肠旁间隙严重感染、内瘘和外瘘、肛管狭窄、肛门失禁等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降低直肠肛管损伤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腹膜外直肠损伤急诊Ⅰ期缝合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38例腹膜外直肠损伤急诊Ⅰ期修补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均Ⅰ期修补成功,术后伤口感染2例,直肠周围感染1例,肛门狭窄1例。结论 腹膜外直肠损伤应尽可能急诊行Ⅰ期修补。  相似文献   

15.
<正> 我院近十年来共收治肛门直肠损伤35例,复习文献,就其诊治中的几个问题,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共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7~72岁。就诊时间1/2~72h。外伤 19例,其中异物刺伤12例,车祸6例,房屋倒塌1例;医源性损伤16例,其中乙状结肠镜检7例,纤维结肠镜检2例,刮宫术2例,取环术2例,灌肠术2例,手术负损伤1例。损伤位置:直肠腹膜返折以上损伤16例,腹膜返折以下损伤18例,腹膜返折上、下损伤1例。病理类型:直肠穿孔25例,肛门  相似文献   

16.
<正> 1 临床资料小儿肛门直肠损伤较少见,一旦发生,如不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病残和病死均会发生。我院近5年来收治6例。男4例,女2例。年龄3~14岁。受伤原因:尖锐异物刺伤4例;医源性损伤1例(直肠脱垂患儿在外院酒精封闭致直肠壁坏死);被两醉汉强奸致阴道、肛管直肠重度裂伤1例。受伤部位:腹膜返折以上2例;腹膜返折以下4例,其中肛提肌以上3例,肛提肌以下包括肛门皮肤撕裂伤1例。治疗结果,除1例肛管直肠裂伤合并感染行保守治疗外,余5例均行手术治疗,4例结肠造瘘,转流粪便,1例并发失血性休克,经积极处理好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合并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本组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16-54岁,平均34.6岁。救治方法除积极抢救失血性休克外,主要是直肠肛管损伤的止血;采用彻底清创,填塞止血,引流以防止伤口的感染,必要时行双侧髂内动态结所术及结肠造瘘术。结果:18例中死亡1列,死亡原因为直肠肛管损伤周围感染,合并多器官衰竭,其余17例均治愈。结论骨盆骨折合并直肠肛管损伤诊治的关键是早期诊断与及时、正确的治疗;直肠肛管伤口应彻底清创,填塞止血,放置引流,对伤口较大,较深,清创不彻底的病人,应果断行结肠造瘘术,对合并大出血休克的病人,在抗休克治疗同时,采用局部填塞止血及髂内动脉结扎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肛管直肠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7例肛管直肠损伤患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 27例肛管直肠损伤患中17例为高处坠落伤,6例挤压伤,4例为刀伤。11例腹返折以上直肠损伤经开腹直观下修复,4例肛门括约肌部分断裂经会阴部修复,9例后尿道完全断裂经膀胱尿道会师术修复。3例骶前直肠后间隙感染应用抗生素持续灌洗控制感染治愈。结论 对肛管直肠损伤患应在未出现并发症如ARDS、DIC等情况下尽快早期抗休克治疗,术中正确处理,仔细探查,术后抗生素治疗和抗生素灌洗引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的资料,对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按病因、临床表现、误诊原因、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2例,死亡1例;切口感染8例,并发空肠瘘1例.结论:早诊断、早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方法,术式的选择与明确诊断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0.
吕广卫 《中外医疗》2012,31(15):41-41
目的对肛门直肠损伤方面的治疗体会进行总结。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到本院治疗的肛门直肠损伤的患者43例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肛门直肠损伤的患者Ⅰ期手术治愈的37例,并发创伤感染的3例,经抗炎治疗后治愈,直肠肛门瘘的1例。在手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心肺功能不全,送入ICU进行监测及正确的抢救后治愈。没有出现死亡以及致残的病例。结论对肛门直肠损伤的部位确定,肛周括约肌的修补方法,术后引流的通畅性,粪便的改道方法都是治疗肛门直肠损伤的治疗重点,关系到治疗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