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吡格雷通过拮抗血小板腺苷二磷酸(ADP)受体P2Y12,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部分患者存在药物抵抗现象。目前尚无特异性检测指标和统一定义,多以基础状态和服药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差值≤10%作为抵抗标准;此现象发生率尚不明确,与临床血栓形成关系仅有小样本试验证实;机制方面国内外学者提出遗传因素、药物相互作用、基础疾病及胰岛素抵抗等多项可能,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氯吡格雷抵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氯吡格雷抵抗的出现影响了其临床疗效。现就氯吡格雷抵抗的定义、临床意义、血小板聚集检测方法、发生机制及防治策略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氯吡格雷抵抗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部分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未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这就是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氯吡格雷抵抗反映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失败。研究表明,氯吡格雷抵抗可能与血栓事件复发密切相关。它可能受多个因素影响,主要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方面。现就氯吡格雷抵抗的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及临床对策进行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4.
阿司匹林通过不可逆抑制环氧合酶(COX)-1,阻止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血栓素A2(TXA2)形成,从而发挥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汇总分析表明,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高危患者血管性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卒中或死亡)发生率降低25%~30%,但是仍有10%~20%的患者5年内再发血管性事件.  相似文献   

5.
氯吡格雷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存在氯吡格雷低反应性,也就是氯吡格雷抵抗或氯吡格雷无反应性,即描述服用氯吡格雷而不能提供充分抗血小板作用的一种现象。氯吡格雷低反应者血小板聚集率高,易发生心血管事件。现对目前有关氯吡格雷低反应性的定义、可能发生的机制和解决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氯吡格雷抵抗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吡格雷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具有个体差异性。氯吡格雷抵抗是指那些接受了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的病人仍然发生不良的心血管事件。导致氯吡格雷抵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P2Y12受体及CYP3A的基因多态性、药物吸收及活性代谢物清除的个体差异、血小板高反应性等。目前对氯吡格雷抵抗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正确认识、发现、解决氯吡格雷抵抗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氯吡格雷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随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在有缺血事件危险病人的对比试验(CAPRIE)、氯吡格雷协同阿司匹林在无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效果研究(CURE)、经皮冠脉介入 (PCI)治疗病人CURE(PCI-CURE)等大规模临床试验结  相似文献   

8.
抗血小板药物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抗栓的基础药物.目前,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已经成为PCI术后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标准抗血小板方案.然而,大量体外实验证实个体对氯吡格雷的反应存在差异性.部分患者尽管长期服用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但临床上仍不能有效地防止血栓事件的发生,且血小板功能检测证实血小板聚集不能被有效抑制.400037 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约4%~30%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并未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氯吡格雷抵抗(低或无反应性)反映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失败,但尚未明确定义.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能机制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机制包括P2Y12受体和CYP3A的基因多态性,外源性机制概括为氯吡格雷剂量偏低或给药不当、生物利用度下降和有关CYP3A4参与的药物间相互作用以及血小板过度激活.  相似文献   

10.
约4%~30%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并未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氯吡格雷抵抗(低或无反应性)反映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失败,但尚未明确定义。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能机制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机制包括P2Y_(12)受体和CYP3A的基因多态性。外源性机制概括为氯吡格雷剂量偏低或给药不当、生物利用度下降和有关CYP3A4参与的药物间相互作用以及血小板过度激活。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临床上常在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持续使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至少1年以上以防止血栓事件。然而,一些临床研究显示,晚期或晚晚期支架内血栓常发生于中断氯吡格雷治疗之后,提示长期服用氯吡格雷后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小板凝集功能反跳。现将回顾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就氯吡格雷停药后是否存在血小板活性反跳现象作一探讨,并进一步讨论血小板活性反跳的可能潜在机制及其他假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常用剂量下,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0例经体检健康的志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第一组一次服用75mg氯吡格雷;第二组服用氯吡格雷75mg/d,连服3天停药;第三组服用氯吡格雷75mg/d连服7天停药;第四组一次服用300mg氯吡格雷。各组分别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采样,样本用二磷酸腺苷(ADP)进行血小板聚集实验。结果 第一组在停药后6天血小板聚集率恢复到服药前水平。第二组血小板聚集率在服药的3天、停药后的1天、2天与用药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第10天后恢复到服药前水平。第三组停药后4天内血小板聚集率受非常明显抑制(P〈0.01),6天内受明显抑制(P<0.05)。第四组服药后2h即可观察到药物对血小板聚集率的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停药4天后血小板聚集率恢复到服药前水平。结论 首服剂量越大,维持服药的时间越长,血小板聚集功能恢复所需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13.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西方国家最常见死因之一 ,血栓是CHF常见并发症 ,严重CHF病人每年中风危险率以 4%的速度增长 ,氯吡格雷 (clopidogrel)是一种新的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 ,能减少中风、心肌缺血、心血管死亡发病率 ,对CHF病人 ,ADP受体拮抗剂是否抑制血小板功能不很清楚 ,本文对CHF伴血小板活性增强病人合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与单用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特性进行了评估。研究对象为美国Baltimore城 88名心血管门诊CHF病人 ,所有病人左室射血分数 <40 %或收缩性CHF ,纽约心脏功能分级Ⅱ Ⅳ级 ,病人血小板活性增…  相似文献   

14.
<正>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其与血小板表面P2Y12受体不可逆结合,从而阻断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这一治疗策略,现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抗血小板治疗成为心血管治疗的基石,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的使用及氯吡格雷抵抗(CR)现象的发生就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CR被认为是导致支架内血栓及再发缺血事件的罪魁祸首,并且增加了围手术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为目前对于CR没有明确的定义,所以临床的管理仍然是个挑战。新的抗血小板制剂及易感人群中基因多态性的探测将有利于规范临床CR患者的治疗。关于抵抗的概况、发生率、发生机制及抵抗患者特定的临床治疗方案等,本文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常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成7组各10只,其中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模型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西洛他唑组、三联组均制备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灌服安慰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连续7 d;假手术组在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制作中以生理盐水代替血栓微粒注入左心室,术后灌服安慰剂。实验期间各组均经腹主动脉取血,用自动血凝分析仪分别测定凝血参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采用血小板聚集率检测仪在6μmol/L的腺苷二磷酸(ADP)诱导下测量最大血小板聚集率,采用ELISA法测定环腺苷酸(c AMP)、血栓素A2(TXA2)和Ⅲ型磷酸二酯酶(PDEⅢ)水平;实验结束后,将各组大鼠仰卧固定消毒、麻醉,采用左颈外静脉、右颈总动脉置入聚乙烯管法检测血栓形成抑制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4个用药组PT、APTT及TT均明显延长,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血栓形成抑制率显著升高,血浆c AMP显著升高、TXA2及PDEⅢ显著降低,尤以三联组为著(P均〈0.01)。实验第3~7天假手术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三联组上述凝血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诺他唑均可抑制血栓形成,三者联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主要作用机制包括减少血小板聚集、上调血浆c AMP及下调TXA2及PDEⅢ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常把常规治疗剂量氯吡格雷在血小板功能试验中未能达到预期的抗血小板作用,仍有临床事件的发生,称为氯吡格雷低反应或无反应,即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 relresistance,CR)。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对CR并没有一致性的标准,而现在采用的均为经验性标准。  相似文献   

18.
1.病历资料:患者男,55岁.主因"发作性胸骨后疼痛40min".于2009年4月14日3时急诊入院,急诊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抬高、Ⅲ度AVB,急诊静脉输入硝酸甘油、静注阿托品0.5mg后缓解,以"急性下壁心梗"收入心内科,入院后心电图恢复正常.入院后给静脉输入硝酸甘油、肝素治疗,准备择期造影检查,于16日22时再次发作心绞痛,当时血压测不到,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抬高、Ⅲ度AVB,给阿托品静注1mg、多巴胺5mg未恢复,3min后再次给多巴胺3mg、多巴胺5mg仍未恢复,5min后给多巴胺10mg后恢复窦性心律,1h给尿激酶150万IU溶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内科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间)纳入研究,将病患按照计算机随机抽样方案分成常规组(n=40,用阿司匹林治疗)和联合组(n=40,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分析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低(P<0.05)。联合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血管再堵塞率、再发心肌梗死率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改善疗效,减少血管再堵塞及再发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20.
<正>卒中是导致成年人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缺血性卒中为我国卒中的主要亚型,约占卒中的41%~79%[1]。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能使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非致死性卒中复发风险降低25%[2],为防治缺血性卒中的核心策略之一。目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噻氯吡啶等。氯吡格雷作为一种噻吩吡啶类化合物,经肝脏代谢之后,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