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1998-01/2005-06收治过敏性紫癜79例,均符合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 其中单纯性紫癜21例,伴消化道症状32例,伴关节症状27例,伴肾脏损害16例.分为治疗组40(男25,女15)例,年龄4~14(6.6)岁;对照组39例,两组具有可比性.均给予vitC,潘生丁,扑尔敏,抗生素等常规治疗;重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加用西米替丁10~20 mg/(kg·Hd),静脉滴注. 1 wk后改为口服.疗程2 wk.山莨菪碱0.2 mg/(kg·d),肌肉注射,1次/d,共1~2 wk.显效:用药2~3 d后,无新紫癜,症状、体征消失,粪、尿常规正常; 有效:用药2 wk后紫癜基本减少,关节、消化道症状减轻,尿蛋白及红细胞减少; 无效:用药2 wk后症状、体征与入院时无明显改变或反复. 治疗组显效33例(82.5%),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24例(61.5%),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4.6%. 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显著(χ2=4.32,P<0.05).  相似文献   

2.
原改琴  孙丽丽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91-1691
目的:评价丹参联合甲氰咪胍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扑尔敏、维生素C治疗,伴有感染者加用敏感抗生素。腹痛明显、呕血、便血或关节肿痛者加用地塞米松静脉点滴或强的松口服,疗程1周~4周减量停用。观察组加用丹参0.5 mL/(kg·d)~1 mL/(kg·d)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点滴,甲氰咪胍10 mg/ (kg·d)~15 mg/(kg·d)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点滴,两药均为1次/d,使用时间均为7 d~10 d。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联和甲氰咪胍佐治儿童过敏性紫癜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方法对ELISA方法检测到MP-IgM≥1:80,临床诊断均为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的11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均有紫癜,其中单纯皮肤紫癜3例,紫癜伴关节肿痛3例,紫癜伴消化道症状5例,紫癜伴肾损害3例,具有2种以上表现2例。伴肺炎4例,脑炎1例,支气管哮喘发作1例。在过敏性紫癜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全部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点滴2周,再口服2周及其他相应对症治疗,均痊愈。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并发过敏性紫癜,伍用阿奇霉素抗感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汪庭兰 《吉林医学》2013,(32):6726-6727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联合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肝素100 U/kg,静脉滴注,1次/d,连用5 d;泼尼松1 mg/(kg·d),分3次口服,症状缓解后可停药,疗程在1周内。结果:两组用药后缓解关节及胃肠道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肝素联合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可明显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丙种球蛋白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作用。方法:41例ITP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22例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联合地塞米松1mg/(kg.d)静滴,连用5天后,改用强的松1.5mg/(kg·d)分次口服。对照组19例用地塞米松1mg/(kg·d)静滴,连用5天后,改强的松1.5mg/(kg·d)分次口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4周时的显效率分别为77.3%和6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第5天血小板恢复正常的例数分别为17例(77.3%)和8例(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治疗ITP可使血小板上升至安全水平的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6.
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86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用更昔洛韦5mg/(kg·d)、西咪替丁10~15mg/(kg·d)静脉滴注,对照1组用西咪替丁10~15mg/(kg·d)静脉滴注,对照2组用更昔洛韦5mg/(kg·d)静脉滴注。3组均1次/d,3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5.0%、85.7%。治疗组与对照1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在用药后症状改善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脉点滴普鲁卡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对9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双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抗过敏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普鲁卡因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1%浓度静脉点滴8h~10h。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4d~7d症状缓解、对照组8d~11d症状缓解;住院时间两者分别为6d~13d,平均9.5d和12d~17d,平均15d;复发率分别为4%和2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点滴普鲁卡因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3例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并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甲基泼尼松龙3~5mg/(kg·d)静脉滴注、对照组予泼尼松1~2mg/(kg·d)口服,用药至消化道症状消失。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发生率及症状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腹痛缓解时间为(4.15±1.79)天、血便消失时间为(5.70±1.63)天、禁食时间为(7.10±1.74)天,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74±1.84)天、(7.22±1.98)天和(8.57±1.3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出现的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对照组复发率则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伴消化道出血效果优于泼尼松,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防单纯型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46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82例,在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ml/(kg·d)和小剂量肝素钠0.5mg/(kg·d),静脉滴注治疗,共2~3周.对照组64例,仅行常规治疗.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用药期间及用药结束后每周检测1次尿微量蛋白β2-MG和Alb,直到发病后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β2-MG和Alb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尿微量蛋白β2-MG和~b明显低于对照组(t>2.58,P<0.01),证明实验组患儿发生肾损害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可有效地防止小儿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重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过敏性紫癜重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1例,采用甲基强的松龙15~30mg/(kg·d),加入5%葡萄糖150-200mL静脉点滴(1h内滴完),连续应用3d后改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mg/(kg·d),加入5%葡萄糖150~250mL静脉点滴,连续应用10d,再予强的松1mg/(kg·d)晨顿服,逐渐减量至停用,疗程4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静脉点滴,疗程3~5d。对照组32例,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mg/(kg·d),加入5%葡萄糖150-250mL静脉点滴,连续应用14d,再予强的松1mg/(kg·d)晨顿服,逐渐减量至停用,疗程4周。观察2组皮疹、腹痛、消化道症状及关节症状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皮疹、腹痛、消化道症状及关节症状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治疗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重症患儿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重症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73例病毒性心肌炎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2g/(kg·次)至5%~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疗程3周~4周;及1,6二磷酸果糖100mg/(kg·次)~150mg/(kg·次),1次/d,2周为1个疗程。两组在治疗后3周~4周复查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及血清肌钙蛋白与治疗前对照比较。结果:治疗后3周~4周两组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血清肌钙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73.3%(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张艳 《微创医学》2005,24(4):540-541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分别静脉给予阿昔洛韦20 mg/(kg·d)和利巴韦林10 mg/(kg·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退较比较组早(P<0.05).结论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容  何丽红 《华夏医学》2004,17(2):147-148
目的 :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将 86例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组和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 ,4 6例治疗组患儿用甲基强的松龙 15~ 30 mg· kg- 1 · d- 1 ,加入 10 %葡萄糖液 10 0~ 2 0 0 ml中 ,1h内滴入 ,3d为 1个疗程 ,此后改为强的松 1mg· kg- 1· d- 1口服 ,逐渐减药至停用。 4 0例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 0 .3~ 0 .5 mg· kg- 1 · d- 1 静脉滴注 ,病情明显改善后改用相同剂量的强的松口服 ,逐渐减量至停用。结果 :治疗组皮疹消退、腹痛消退、消化道症状完全消退、关节症状消退及肾损害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 .0 1或 0 .0 5 ) ,紫癜复发率 (6 .5 2 % )明显低于对照组 (2 7.5 % ) ,P<0 .0 1。结论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安全有效 ,是防止复发、减轻肾脏损害较好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重症天疱疮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例重症天疱疮患者为研究对象,例1采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80 mg/d,同时予以10~15 mg/(kg·d)的环磷酰胺静脉冲击,1次/周,并给予免疫球蛋白0.4 g/(kg·d),连续治疗3 d~5 d;例2静脉滴注甲泼尼龙,80 mg/d,治疗12 d后,将药量缩减至60 mg,同时按照静脉泵入方法给予患者20 g免疫球蛋白.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予以相应护理干预,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2例患者治疗和护理48 d后,痂下皮肤均已逐渐愈合,愈合后皮损处留有色素沉着斑;在住院期间患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2例患者住院2个月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针对重症天疱疮患者,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症状. 在治疗期间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降低创面和渗液感染机会,可将痂皮分泌物清除,并且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静脉给予更昔洛韦10mg/(kg·d)和利巴韦林10~15mg/(kg·d),观察临床体征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59·4%(P<0·01)。结论更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鸣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3):53-53,64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雷公藤多苷片1mg/(kg.d),每日3次,最大剂量不超过30mg/d,同时给予川芎嗪注射液5mg/(kg.d),最大剂量80mg/d加入5%葡萄糖液,每日1次,静脉注射。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D、钙剂、抗过敏,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生素1周及对症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9.77%,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显效率40.36%,总有效率72.09%。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鱼金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治疗组60例使用鱼金注射液0.4ml/(kg·d)~0.8ml/(kg·d),静脉点滴;对照组60例使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每次10mg/(kg·d),静脉点滴,均为7d1个疗程,治疗期间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鱼金注射液组总显效率为96.7%,无毒副作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组为86.7%,副作用较明显。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鱼金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简便、有效,可作为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较好药物。  相似文献   

18.
蒿甲醚与奎宁治疗儿童恶性疟疾120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蒿甲醚与奎宁治疗儿童恶性疟疾的疗效。方法 120例经厚血膜涂片确诊为恶性疟疾的住院患儿随机选择分为两组。蒿甲醚组60例,入院后即给予蒿甲醚注射液,首剂以3.2mg/(kg·d)肌肉注射,第2-5天给予1.6mg/(kg·d),总疗程5 天;奎宁组60例,入院后即给予二盐酸奎宁10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浓度为1mg/ml,每8小时用药1次,总疗程5天。结果 蒿甲醚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外周血疟原虫转阴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脑型疟患儿昏迷清醒时间均较奎宁组为短( P<0.01)。结论 蒿甲醚治疗小儿恶性疟疾疗效肯定,且用药方便,毒副作用少,可替代奎宁治疗儿童恶性疟疾。  相似文献   

19.
柴雪梅 《吉林医学》2010,(25):4290-4291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钠治疗过敏性紫癜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过敏性紫癜68例中并消化道出血20例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10~20 mg/kg,分2次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钠0.5~1 mg/kg静脉滴注,1次/12 h,二组均用药3 d,比较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用药后均有1例出现头痛、头晕、瘙痒,两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过敏性紫癜并急性消化道出血是有效的,且优于西咪替丁,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瘙痒,不需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63例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常规给予必要的抗感染、抗组胺、钙剂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每次给予甲泼尼龙10~15 mg/kg,1次/d,3次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应用1~2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次给予止血敏5~10 mg/kg,2次/ d,疗程6~7 d.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90.91%,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显效率36.67%,总有效率63.33%,两组总有效率及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 甲泼尼龙是治疗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