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蛙皮素制成AP大鼠模型。64只健康SD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AP组,两个剂量的罗格列酮治疗组,分别于术后6和12h,取血检测血浆淀粉酶、TNF-α水平,术后6h取胰腺组织,观察病理损伤情况,并检测NF—kB活性。结果AP大鼠的淀粉酶、TNF—α水平、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NF—kB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给予罗格列酮治疗后,淀粉酶、TNF—α水平、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和NF—kB活性显著降低。结论 PPAR-1激动剂罗格列酮可有效地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损伤,其机制与降低NF—kB活性及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5%牛黄胆酸钠逆行胰胆管内注射建立SAP肺损伤模型,并用罗格列酮进行干预。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及iN-OS mRNA、PPARγmRNA的表达。分析罗格列酮在急性胰腺炎肺损伤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干预组肺组织病理改变及i NOS 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PARγ mRNA的表达高于模型组。结论:罗格列酮可减轻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对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c pancreatitis,ANP)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制作ANP鼠模型,给予复方丹参治疗,制备血清,ELISA检测TNF-α、IL-1β和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ANP模型中,TNF-α和IL-1β早期(3 h)即显著升高,TGF-β进展期(6 h)显著升高;复方丹参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分泌,抑制发病后期TGF-β的高表达.结论:复方丹参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分泌和影响TGF-β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蔡笃雄  曾仕平  汤净  林尤冠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9):1126-1128,113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组)、SAP组及罗格列酮处理组。采用经十二指肠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SAP模型,于模型制作前30min腹腔内注射罗格列酮(10mg/kg)进行预处理,各组于术后3h、6h和12h分批处死动物,观察各组大鼠血浆淀粉酶、TNF-α、IL-6、胰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变化以及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SAP组血浆淀粉酶、TNF-α、IL-6、胰腺组织MPO、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较SO组均明显升高(P<0.05),罗格列酮处理组各时间点血浆淀粉酶、TNF-α、IL-6、胰腺组织MPO水平均较SAP组显著降低(P<0.05),6h、12h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SAP组(P<0.05),各时间点胰腺组织病理损伤较SAP组明显减轻。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减少TNF-α、IL-6的产生,减轻胰腺组织损伤,从而改善SAP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5%牛胆酸钠胰胆管注射法制作大鼠ANP模型,术后6、12h检测血清和肺组织TNF-α水平,肺湿重系数,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和细胞数,肺组织常规病理评分。结果 ANP术后6h和12h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的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肺湿重系数、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和细胞数水平以及肺组织常规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 TNF-α参与了ANP肺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水平的高低与ANP肺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静脉给药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量效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7组(n=6):假手术组(SO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ROSI 0.3,3,6,10 mg/kg预处理组和药物对照组。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AP模型。SO组、AP组造模前30 min股静脉注射10%二甲基亚砜(DMSO)(2 ml/kg),不同剂量预处理组则注射等量、10%DMSO溶解的ROSI。术后12 h心脏取血检测各组血清淀粉酶(AMY)、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变化,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药物对照组根据ROSI干预效果选择最佳剂量,造模前30 min股静脉注射最佳剂量的ROSI取代10%DMSO。术后12 h检测其血清AMY、ALT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AP组比较,0.3,3 mg/kg ROSI预处理组AMY、ALT没有改变,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有所改善(P<0.05);6 mg/kg ROSI预处理组上述指标较AP组显著降低(P<0.01),10 mg/kg ROSI预处理组AMY、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较AP组显著降低(P<0.01),但ALT与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对照组(6 mg/kg)上述指标与S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胆胰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制备的大鼠AP模型,6 mg/kg静脉注射罗格列酮是安全、有效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胰岛β细胞的作用。方法雄『生Wistar大鼠36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和罗格列酮干预组(ROSI组),每组12只。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sO组和SAP组造模前30min股静脉注射10%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0.2ml/100g);ROSI组则注射10%DMSO溶解的罗格列酮(6mg/kg)。术后12h剖杀大鼠,检测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水平;取胰头部胰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行胰岛素原位染色检测;电镜观察胰岛B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SAP组造模成功后,血清AMY、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升高,与S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I干预后血清AMY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较SAP组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ROSI干预后胰岛β细胞形态、结构较SAP组完整,同时其胰岛素原位染色较SAP组深,但低于SO组胰岛素染色的表达。结论罗格列酮在SAP过程中对胰腺β细胞形态和分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细胞因子疗法治疗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necroticpancreatitis,ANP)中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和抗炎细胞因子TGF-β之间的动态变化;并且分别进行抗TNF-α和抗IL-1β处理,进而探讨对细胞因子产生水平的影响。方法:制作ANP鼠模型,施加抗TNF-α或抗IL-1β处理,制备血清,ELISA检测TNF-α、IL-1β和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ANP模型中,TNF-α和IL-1β早期(3h)即显著升高,TGF-β进展期(6h)显著升高;TNF-α和IL-1β互相促进分泌;TNF-α单抗处理抑制晚期TGF-β(12h)的产生;IL-1β单抗处理则促进早期(3h)和进展期(6h和9h)TGF-β的产生。结论:ANP的发生发展与TNF-α、IL-1β和TGF-β关系密切,且TNF-α、IL-1β和TGF-β3种细胞因子之间存在动态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β)和白介素-2(IL-2)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4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TNF-α、IL-1β和IL-2的水平,并分析三个检测指标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变化中的临床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SAP、MAP患者血TNF-α、IL-1β水平升高(P〈0.01),IL-2水平下降(P〈0.01),以SAP组改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血TNF-α、IL-1β水平下降,IL-2水平升高。结论动态观察AP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IL-2的水平变化,对SAP的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与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一类依赖配体活化的核转录因子,调控多种基因表达。大量研究证实,PPAR可通过多种炎性信号转导途径,如NF-kB、AP-1、STAT途径等发挥抗炎作用,同时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者就PPAR的结构、配体、活性调节,以及配体抗炎作用机制和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沈朝敏  张玉惠  邬林泉 《浙江医学》2006,28(9):701-703,706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谷胱甘肽干预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Ⅰ组)、ANP模型组(Ⅱ组)、谷胱甘肽治疗组(Ⅲ组),每组30只。Ⅰ组剖腹后仅翻动十二指肠、触摸胰腺;Ⅱ、Ⅲ组剖腹后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ANP肺损伤模型。术后1hⅠ、Ⅱ组经尾静脉注射O.9%氯化钠注射液;Ⅲ组注射6%的谷胱甘肽。然后于3、6、12h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取肺组织测定肺系数和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并取肺、胰腺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注射后6hⅡ、Ⅲ组PaO2较Ⅰ组明显下降(P〈0.05),但至12h时Ⅲ组已较Ⅱ组明显升高(P〈0.05);注射后各时点Ⅱ组肺系数明显升高(P〈0.05),Ⅲ组3、12h时则无明显升高;注射后各时点Ⅱ组血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Ⅲ组则未见明显升高;注射后6h,Ⅱ、Ⅲ组肺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P〈O.05),但Ⅲ组较Ⅱ组为低(P〈0.05),且12h时已接近Ⅰ组水平;注射后3h,Ⅱ、Ⅲ组肺组织中MPO含量明显升高(P〈0.05),但Ⅲ组较Ⅱ组为低(P〈0.05),且6h时已接近Ⅰ组水平;组织学观察:Ⅰ组肺组织无明显形态学变化,Ⅱ组肺组织炎症水肿,组织结构破坏明显,Ⅲ组与Ⅱ组比较肺组织病理改变有所减轻。结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就合并急性肺损伤,谷胱甘肽能有效改善ANP导致的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2.
实验性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肺组织中MDA、MPO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在早期时肺组织中MDA、MPO的变化与意义。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化原则分成5组,每组8只大鼠。即假手术组、重症急性胰腺炎30、60、120和360min组(SAP组:胰胆管逆行注入5%牛磺胆酸钠溶液),剖杀各组大鼠,分别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含量(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假手术组动物肺组织MDA为(1.61±0.62)nmol/mg,MPO为(2.63±0.74)U/g。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制成后30、60、120和360min大鼠肺组织MDA和MPO均升高,分别为(1.91±0.94)nmol/mg、(2.17±0.64)nmol/mg、(2.54±1.14)nmol/mg、(4.99±1.68)nmol/mg和(3.03±0.83)U/g、(3.88±1.08)U/g、(4.57±1.16)U/g、(6.43±1.15)U/g。在60min时MPO明显升高(P<0.05);在360min时MDA显著升高(P<0.01)。结论:试验性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360min)时,肺组织中出现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巯基物质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对肺泡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8只大鼠随机分为A组(生理盐水组)、B组(巯基物质处理组)、C组(假手术组)。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内巯基、丙二醛含量;观察光镜下胰腺组织、电镜下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B组胰腺组织巯基含量明显低于C组,高于A组。B组胰腺组织丙二醛含量均明显高于C组,低于A组。B组胰腺组织及肺组织病理改变较A组减轻,腹水量亦少于A组。结论ANP时巯基物质减少,丙二醛含量增加明显;外源性巯基物质可作为氧自由基清除剂保护胰腺细胞,同时保护肺泡细胞。  相似文献   

14.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 《右江医学》2002,30(2):109-110
目的 :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HN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将AHNP 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5例 ,治疗组强调保守治疗 ,使用生长抑素、1,6 二磷酸果糖、糖皮质激素、无肾毒性广谱抗生素和全静脉内营养疗法等 ,如有手术指征 ,就积极手术 ,基本术式是三造瘘、胰包膜切开、坏死组织清除、胰腺周围和腹腔引流等 ;对照组以手术为主 ,保守治疗为辅作对照 ,然后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死亡 5例 ,病死率为 11.1% ;对照组死亡 13例 ,病死率为 2 8.9%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AHNP之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治疗上首先强调保守治疗 ,并掌握手术指征及时手术 ,以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后相关炎症介质表达与肺损伤的关系,探索该模型在肺损伤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大鼠不同时段AHNP模型,观察大鼠血气分析、肺组织病理改变、湿/干重比、渗透指数变化,及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改变.结果AHNP可致大鼠肺组织NF-κB活性显著增强,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MPO活性显著升高,但对大鼠PaO2、肺组织病理改变及渗透指数的变化影响不明显.结论AHNP早期可造成大鼠肺组织显著的炎症反应,但对肺组织损伤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后相关炎症介质表达与肺损伤的关系,探索该模型在肺损伤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大鼠不同时段AHNP模型,观察大鼠血气分析、肺组织病理改变、湿/干重比、渗透指数变化,及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0)活性的改变。结果AHNP可致大鼠肺组织NF-κB活性显著增强,肺组织匀浆TNF-α含量、MP0活性显著升高,但对大鼠PaO2、肺组织病理改变及渗透指数的变化影响不明显。结论AHNP早期可造成大鼠肺组织显著的炎症反应,但对肺组织损伤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1992-1999年收治的64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严重并发症的详细资料,并计算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急性坏死发表胰腺炎严重并发症依次为休克(42.2%)、急性肺损伤(34.4%)、多器官功能障碍(14.1%)、感染性胰腺坏死(10.9%)、败血症(9.2%)、胰瘘(6.3%)、假性囊肿(4.7%)和腹腔内出血(3.1%)。结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主要死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败血症、感染性胰腺坏死、急性肺损伤、休克,应采取合理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丹参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3%牛磺胆酸钠经胆胰管逆行注射制成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并用丹参进行实验性治疗,发现对照组6h出现严重的胰腺出血坏死及微血管破坏,血清胰酶活性显著升高(P<0.001),12h后血清胰酶活性呈进行性降低,胰腺微血管及组织病变进行性加重;丹参组24h胰腺微血管损害及组织学病变改善显著(P<0.01)。结果提示:微循环障碍是加重AHNP后期胰腺病变的重要因素,丹参能改变胰腺的微循环对AHNP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重型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诊治(附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3例SAP并发ALI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AP并发ALI发生率为59%,经机械通气及生长抑素等综合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为21.9%,ALI治愈率为91.3%,结论:ALI是SAP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根据预警指标警惕ALI的发生是避免漏误诊的关键,早期合理应用呼吸机及生长抑素是主要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胡端敏  杨勇  唐文 《重庆医学》2012,41(2):105-106,109,100
目的观察连接黏附分子-C(JAM-C)单克隆抗体对小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雨蛙素和内毒素(LPS)联合腹部注射的方法建立小鼠重症急性胰腺炎(ANP)模型。(1)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小鼠给予腹部注射无菌生理盐水(10mL/kg)6次,每次间隔1h。(2)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组(ANP组):小鼠给予腹部注射雨蛙素(50μg/kg)6次,每次间隔1h,末次注射后立即给予腹部注射内毒素10mg/kg。(3)抗小鼠JAM-C单抗(anti-JAM-C mAb)处理组(anti-JAM-C mAb组):小鼠给予腹部注射雨蛙素(50μg/kg)6次,每次间隔1h,在首次注射30min时予每只小鼠腹部注射anti-JAM-C mAb0.3mL(300μg),末次雨蛙素注射后予腹部注射内毒素10mg/kg。在末次注射3h后,收集血液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淀粉酶(AMY)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收集肾和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结果 anti-JAM-C mAb组胰腺和肾脏病理评分显示,BUN、Cr、AMY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ANP组。结论 anti-JAM-C mAb能有效缓解小鼠ANP模型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