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ark  DW  Yun  SC  Lee  SW  唐卉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29(5)
已有研究比较了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冠脉搭桥术(CABG)的疗效,但对于多支冠脉血管病变的患者接受PCI植入药物涂层支架(DES)或接受CABG治疗超过1年的远期结果还未见评价。韩国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该研究共纳入3042例患多支冠脉病变的病人,其中接受PCI植入DES组1547例,接受CABG组1495例。主要终点为所有原因引起的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再发心绞痛的原因及进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再发缺血症状的CABG术后老年患者78例,进行冠脉和桥血管造影,并同时对53例进行介入治疗。结果78例均进行冠脉和桥血管造影,其中8例桥血管通畅,原冠脉病变无或有轻微发展;17例桥血管严重狭窄或全部闭塞,同时,原冠脉3支弥漫严重病变;53例原冠脉血管病变有明显进展或桥血管出现严重病变或闭塞。78例共移植桥血管226支(其中大隐静脉桥血管153支,乳内动脉桥69支,桡动脉桥4支)。大隐静脉桥血管153支中,110支发生病变(71.9%,其中长段弥漫性病变或完全闭塞77支,吻合口狭窄14支,体部狭窄19支)。乳内动脉桥共69支,27支发生病变,占39.1%(其中全程弥漫性病变和完全闭塞12支,吻合口狭窄15支)。桡动脉桥共4支,通畅3支,吻合口狭窄1支。226支桥血管发生病变共有138支(包括大隐静脉桥血管110支,乳内动脉桥27支,桡动脉桥1支),桥血管吻合口狭窄30支,体部病变19支,弥漫病变或完全闭塞89支。在吻合口狭窄的桥血管中,术后0~3个月发生21支(70.0%),术后3~12个月发生9支(30.0%),术后1年以上无吻合口狭窄。在体部病变的桥血管中术后0~3个月未发生病变,术后3~12个月发生10支(52.6%),术后1年以上发生9支(47.7%)。桥血管弥漫病变或完全闭塞术后0~3个月发生28支(31.5%),术后3~12个月发生14支(15.7%),术后1年以上发生47支(52.8%)。53例患者进行原发血管和(或)桥血管介入治疗,50例介入治疗成功(94、3%)。所有病变介入治疗后均即刻获得良好结果,30d随访,未出现严重心脏事件。结论CABG术后再发心绞痛介入治疗成功率、有效性、安全性均较高,介入治疗可作为CABG术后再发缺血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10余年来,随着冠状动脉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手术量明显增多,加之早期全静脉桥的CABG病例因桥血管的老化、闭塞而出现症状,使桥血管病变的处理成为常见的临床问题。二次搭桥手术操作困难,且死亡率高,从而使桥血管介入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冠脉桥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目前诊断冠心病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手段,是进一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脉搭桥术(CABG)的金标准。但是随着对冠脉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单纯冠脉造影提供的形态学已不能满足临床对狭窄病变解剖特征和生理功能评价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2018年ESC/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中,SYNTAX评分仍然是指导冠状动脉(冠脉)多支血管病变和左主干病变血运重建策略的最佳工具,而糖尿病则是多支血管病变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生存优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最强的预测因子。冠脉病变越复杂,CABG远期效果越优于PCI。对于SYNTAX评分32的多支血管病变和左主干病变,尤其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CABG是其血运重建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6.
<正>冠脉搭桥术(CABG)一直以来是冠脉再血管化的金标准途径,CABG与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其左乳内动脉(LIMA)与左前降支(LAD)的远期通畅率并最终能给病人带来更好的远期效果〔1〕,然而CABG对于非左主干病变血管的效果不确切,可能与大隐静脉具有较低的远期通畅率有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恰好对于这些病变血管有着独特的益处并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从病人角度来看,PCI术后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高龄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前、后的QT间期离散度(QTd)、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JT间期离散度(JTd)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利用标准同步12导联心电图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51例行PCI和CABG手术前后的高龄冠心病患者的QTd、QTcd和JTd离散度和心功能进行检测。结果高龄冠脉闭塞患者PCI与CABG术后的QTd、QTcd及JTd较手术前均显著缩短(P<0.01),高龄冠脉闭塞患者PCI与CABG术后的心功能指数(LVEF,E)明显增加(P<0.01)。高龄冠脉闭塞患者PCI与CABG术后的QTd及JTd的显著缩短与LVEF的增加呈正相关。结论对于高龄患者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的冠状动脉由于尚有存活心肌,再通后部分存活心肌可恢复电、机械功能,这对挽救这些存活心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aWR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07年间57例aWR导联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参考冠脉造影资料,分析患者冠脉病变部位及预后。结果 57例患者中单支病变19例,其中左主干病变患者6例,前降支近段病变10例,右冠近段病变2例,回旋支近段病变1例;多支病变38例,其中左主干加前降支近段病变9例,前降支加回旋支病变8例,三支病变16例,左主干加三支病变5例。预后分析,57例患者死亡6例,其中3例死于冠脉造影术后12小时以内,急诊CABG5例,择期CABG15例,行介入治疗28例,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aWR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病变往往较重。预后较差,aVR导联sT段抬高对预测罪犯血管、判断病情预后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Abbas  AE  Brewington  SD  Dixon  SR  修建成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127-127
目的:观察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首次经皮冠脉介入(PCI)失败后,再次手术前冠脉内注射纤维蛋白特异溶栓剂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手术成功的预测因子。 背景: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由于导丝无法通过病变而致失败的概率很高,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桥血管病变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梗死相关血管为静脉桥血管(SVBG)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70岁(213例)与<70岁(96例)两组AMI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事件进行比较。分析SVBG有效再通比例、住院期间死亡比例及短期临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PCI的技术成功比例、急性再闭塞比例均未见显著差异。但在≥70岁组,PCI后发生慢血流和无血流现象明显为多、住院期间绝对死亡数为多(20vs4)。死亡病例分析显示,90%的死亡病例出现在发生慢血流无血流现象的病例;多次心肌梗死、SVBG连通优势冠状动脉血管、以及连通惟一剩存的SVBG时,发生无血流慢血流后,死亡危险较高。结论老年AMI患者的SVBG病变急诊介入治疗有明确的效果和高的技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邱洁  崔连群 《山东医药》1998,38(4):46-47
冠脉内支架在复杂冠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邱洁*崔连群近年来,冠脉内支架作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对不宜行PTCA的复杂冠脉病变,支架植入是良好的介入治疗方法。现将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  相似文献   

12.
我们分析并随访了左主干闭塞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心肌梗死患,以明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左主干闭塞病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组常见病和多发病,尽管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的开展使冠心病的治疗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或仅能实现不完全血运重建,特别是全程弥漫性的微小血管病变,根本无法采用冠脉介入或外科搭桥手术。  相似文献   

14.
011 PCI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与CABG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的比较[Cohen DJ,van Hout B,Serruys PW,et al.N Engl J Med,2011,364(11):1016-1026(英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都可选择用于治疗多支血管冠状动脉病变;以往研究显示:多支血管冠状动脉病变实施CABG或PCI实施气囊血管成形术或金属裸支架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2012年4月19日发表了一项关于老年多支冠脉病变患者血管重建策略疗效研究的结果。该项观察性研究表明:对于不需要急诊治疗的多支冠脉病变的老年患者,采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治疗的患者,其生存期长于经皮冠脉介入(PCI)的患者(N Engl J Med,2012,366:1467—1476)。  相似文献   

16.
与非完全闭塞病变相比,冠状动脉(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o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是目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最具挑战性的病变。而冠脉起源异常往往造成常规介入诊治技术操作困难,进一步增加了CTO病变的介入治疗难度。逆行导引钢丝技术可进一步提高CTO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本文报道我们采用该技术成功开通一例异常起源于左冠窦的右冠状动脉CTO病变。  相似文献   

17.
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冠心病多支病变血运重建的有效手段,最近公布的ARTS-Ⅱ试验5年结果提示在完全血运重建和不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中,无论是PCI组还是CABG组的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生存率均无差别。但是对于复杂的冠脉病变CABG更具优势,对于不很复杂的冠脉病变即使未达到完全血运重建,PCI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在血运重建前应当对患者进行具体分析,仔细评价他们接受不同血运重建策略的获益风险比。  相似文献   

18.
冠脉旁路移植术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首选治疗。随着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在有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患者中,PCI与CABG的疗效相当。本文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几种血运重建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术治疗极度严重钙化病变的短中期疗效。方法: 对12例极度严重钙化病变常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失败或预期不能实施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冠脉内旋磨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观察其治疗的即刻疗效及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 冠脉内旋磨术的12例患者,其中8例常规PCI治疗失败:2例球囊无法通过病变,3例球囊不能扩张,3例球囊扩张后支架无法通过;4例极度严重钙化预期不能实施常规PCI治疗,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冠脉内旋磨术,3例新发生夹层形成,3例出现慢血流,旋磨后11例以低压[小于6 atm(1 atm=101.325 kPa)]充分扩张病变,仅1例需高压(28 atm)扩张病变, 1例在术中发生心原性休克,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博(IABP)后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冠脉穿孔、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急诊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所有病例支架均顺利通过病变并 实施扩张术。对12例患者进行了术后6个月的冠脉造影随访,有1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对常规介入治疗失败或预期难以实施常规介入治疗的极度严重钙化病变,冠脉内旋磨预处理后均能完成支架植入术,旋磨后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短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TCT2008热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PCI还是CAB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药物洗脱支架(DES)在左主干病变的治疗中比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有更低的脑血管事件、死亡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注册数据显示左主干病变中支架置入越来越流行在无保护左主干冠脉病变中长期的数据似乎更支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而不是CABG。意大利San Raffaele医院的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