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莫诚航  梁宏  丁可  韦学 《癌症进展》2016,(11):1105-1107
目的 探讨CT技术在诊断原发性气管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气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20例患者中气管下段肿瘤9例,中段肿瘤5例,上段肿瘤6例;2例气管良性肿瘤均较小,18例气管恶性肿瘤大小不一.恶性肿瘤形状各异,其中乳头状者4例,息肉状者4例,分叶状者6例,扁平附壁状生长者2例,沿管壁环状浸润者2例.肿瘤以软组织密度为主.结论 CT能够显示气管肿瘤的位置、大小、形状、密度,肿瘤向气管腔内外生长情况及气管狭窄的程度,气管肿瘤沿气管壁纵向、环状浸润范围,肿瘤浸润周围器官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胃平滑肌类肿瘤的CT表现,讨论其应用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瘤的CT征象,其诊断结果与胃镜、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比较。结果 13例中,平滑肌瘤8例,平滑肌肉瘤5例。除1例误诊为胰腺癌外,CT都确诊为胃平滑肌类肿瘤,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2.3%;优于另外两种方法(P<0.05)。良恶性平滑肌瘤的CT图像有一定的CT特征。位于腔外的肿瘤多为肉瘤。当肿瘤直径大于5.0cm,瘤体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或溃疡深而不规则,邻近器官或组织有侵犯或转移时,要考虑恶性。结论 CT在显示胃平滑肌类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及其内部密度情况有独特价值,尤其可以观察肿瘤对邻近器官和组织有无侵犯或转移。据此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并决定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对27例穿刺活检和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对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成份、边缘、与周围邻近组织的关系及增强扫描后CT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CT显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敏感性达100%,定位正确率为77.8%(21/27),良恶性定性诊断率为66.7%(18/27).结论 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位及良恶性的判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肝脏转移瘤的CT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Lu X  Bi W  Li Z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1):56-58
目的 阐述肝脏转移瘤的 CT表现 ,探讨 CT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 90例肝脏转移瘤的CT资料分析肝脏转移瘤的数目、大小、密度、边界形态、在肝内的分布 ,肝脏及脾脏的大小 ,以及原发肿瘤的同时显示等多种表现。结果 65例 ,占 72 %转移瘤病灶数目在 3个以上 ,在肝内呈弥漫性分布 ;6例 ,占 7%有 2个病灶 ;19例 ,占 2 1%只有 1个病灶 ;其中 2 9个病灶位于靠近肝脏边缘的肝实质内。肿瘤大小由 0 .5~ 14cm不等。 87例肿瘤密度低于肝实质 ;3例肝脂肪变 ,肿瘤密度高于肝实质。 4 4例肿瘤内出现坏死。 31例呈弥漫多发病灶致肝脏增大变形 ;2 6例单发及两个病灶者 ,肝脏形态正常。 4 5例 CT检查同时发现原发肿瘤。结论肝脏转移瘤表现多样各异 ,以弥漫多发大小不等为常见。CT尤其可以发现临床尚属隐匿期的肝转移瘤。  相似文献   

5.
X线钡剂造影和纤维结肠镜是诊断结直肠肿瘤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但是其只能显示肠道腔内和黏膜表面形态的变化,不能直观显示肠壁和腔外的改变,同时辐射剂量大、受操作者技术水平影响大,应用价值和范围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多层螺旋CT成为结直肠肿瘤定位和术前分期实用和可靠的方法。我们收集我院拟诊为结直肠肿瘤的6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同时与钡剂造影和病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进一步评估多层螺旋CT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1例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 ,观察其 CT征象 ,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61例肾上腺肿瘤 CT全部检出 ,敏感性达 1 0 0 % ;术前正确定性诊断 52例 ,特异性达 85%。结论  CT对肾上腺肿瘤检出率高 ,在定性诊断上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CT对食管癌手术可切除性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传统临床分期判断食管癌手术可切除性的临床价值。方法58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均经CT检查并进行CT分期,CT分期和传统临床分期结果分别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结果传统临床分期准确率仅为41.4%,CT对肿瘤浸润程度、局部淋巴结受累及PTN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2.1%、81.4%、79.3%。结论食管癌传统分期方法准确性欠佳,CT能明确显著的肿瘤外浸及局部淋巴结转移,并能排除远处转移,是判断食管肿瘤能否切除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8.
胰腺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难度大,预后极差.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将PET的功能显像与CT的解剖成像有机融合, 不仅能有效显示肿瘤的代谢、增生、乏氧和细胞凋亡状态, 而且能精确显示肿瘤组织与周围脏器组织的解剖结构关系,探查全身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在胰腺癌患者的诊断、分期、指导治疗、疗效监控和预后评价等方面, PET/CT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就18F-FDG PET及PET/CT在胰腺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难度大,预后极差。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将PET的功能显像与CT的解剖成像有机融合,不仅能有效显示肿瘤的代谢、增生、乏氧和细胞凋亡状态,而且能精确显示肿瘤组织与周围脏器组织的解剖结构关系,探查全身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在胰腺癌患者的诊断、分期、指导治疗、疗效监控和预后评价等方面,PET/CT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就^18F-FDG PET及PET/CT在胰腺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功能CT是指利用当前CT技术及传统造影剂增强方法以获得肿瘤或其他组织内血供特性生理参数的影像检查技术.可用于肿瘤活体标记血管生成.随着商用软件的开发及多层CT技术的进步,必将在肿瘤的临床应用包括诊断、分级、风险分层及治疗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腹膜转移瘤的螺旋CT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Xie Q  Wu P  Chen S  Zhang J  Cao J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2):170-172
目的 探讨螺旋CT(SCT)增强扫描对腹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腹膜转移瘤的患者38例,术前1周内行全腹CT平扫及SCT增强扫描。分析CT扫描所见,并与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对照。结果 在SCT增强早期,大多数腹膜转移瘤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强化;目测原发肿瘤与转移灶有相同程度的强化;对血供丰富的肿瘤,SCT增强扫描可显示2nm的种植灶。CT平扫及SCT增强扫描对腹膜转移瘤总的敏感性分别为46.7%和76.6%(P<0.005),对附件、膈下、小肠系膜、横结肠系膜与大网膜,SCT增强扫描对腹膜转移瘤的检出率>83%。结论 SCT增强扫描诊断腹膜转移瘤优于CT平扫,是诊断腹膜转移瘤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178例胰头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2,他引:15  
Wu J  Shao Y  Rong W  Shan Y  Gao J  Wu T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5):497-500
目的:分析胰头癌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提高胰头癌的诊治水平。方法:用回顾性方法研究178例胰头癌的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178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疼痛及不适,占69.7%;梗阻性黄疸,占74.2%,这两各症状1、Ⅱ期与Ⅲ、Ⅳ期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伴腰背部疼痛者占17.9%,其中IV期占81.3%,对胰头肿瘤检出率B超为74.2%,CT为87.3%,MRI为85.5%,全组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8例(10.1%),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5%,36.0%和5.6%,胆汁内引流术115例。肿瘤未切除而行放、化疗者,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结论:上腹疼痛不适及梗阻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高血糖为多发合并症,腰背疼痛常为晚月。结论:上腹疼痛不适及梗阻性黄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高血糖为多发 合并症,腰背疼痛为晚期表现,CT是最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B超,CT和(或)MRI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率(达96.6%),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头癌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胆汁内引流是重要的姑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肾脏转移瘤与肾原发癌CT表现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肾转移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肾转移瘤及100例原发肾癌的CT资料。转移瘤来自肺癌者6例,食管癌2例,肾上腺皮质癌,睾丸精原细胞瘤和原发灶不明各1例。  相似文献   

14.
顺铂加长春酰胺配合外照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放化综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64例N2 ̄N3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放疗+化疗)和单纯放疗组,综合组放疗前后采用化疗方案;顺铂30mg/日,连续5天,长春酰胺(Vindesine,西艾克,VDS)3mg/m^2,第1天,第7天,两组放疗方法,剂量相同。结果综合组,单纯放疗组在放疗40Gy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颈淋巴结消退率分别为43.8%、87.5%和28.1%、75.0%(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变的动态CT增强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变的螺旋CT动态增强特征。方法 放疗后纤维变组(RF组)50例,复发组(RNPC组)46例。先平扫,然后选择兴趣区支动态增强扫描。采用ELSINTCT-FLASH双螺旋CT扫描要,自动压力注射器药。分别测量两组平扫与增强后不同时刻的CT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并描绘密度时间曲线。结果 RF组于增强后210秒时达峰值,基动态增强曲线特征叶缓升一级降型。RNPC组于增强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肺三期扫描对直径≤3 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三期扫描对直径≤3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仪60例患者的孤立性肺结节(sPNs,直径均≤3cm)病灶行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根据主动脉、肺动脉强化CT值的特点,建立螺旋cr肺三期扫描时相,分析60例SPNs肺三期扫描强化形态与程度。结果 螺旋凹肺三期扫描延迟时间:肺动脉期15s,支气管动脉期36s,平衡期9HDs。肺癌螺旋CT肺二期扫描病灶强化变化的主要形式为无明显强化、显著强化和中等强化,肺炎性结节肺三期扫描病灶强化变化的主要形式为轻度或中等强化、显著强化和显著强化。肺结核球及转移瘤肺二期扫描密度变化较小。本组82,9%的肺癌支气管动脉期可见不规则条状及斑点状强化血管影。结论 螺旋CT肺三期扫描能反映直径≤3cm周围型肺癌支气管动脉供血及其强化的变化状况,有助于病变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颈部转移淋巴结的CT、B超扫描与临床触诊对比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Luo D  Shi M  Xu Z 《中华肿瘤杂志》1998,37(1):48-50
目的评价CT、B超扫描与临床触诊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分析CT、B超诊断颈部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对60例74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做术前前瞻性CT、B超检查,术后与病理对照,双盲法观察及分析影像所见,将其结果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在74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中56侧有转移淋巴结,临床触诊检出其中46侧(敏感性82.1%,特异性83.3%,准确性82.4%)。CT扫描确诊其中的53侧(敏感性94.6%,特异性94.4%,准确性94.6%);CT可以确诊70%由临床漏诊的隐匿性转移淋巴结。B超扫描确诊其中51侧(敏感性91.1%,特异性94.4%,准确性91.9%);可以检出50%由临床漏诊的隐匿性转移淋巴结。结论CT、B超扫描评价颈部淋巴结的准确性明显优于临床触诊,可以检出50%~70%由临床漏诊的隐匿性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CT、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B超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甲状腺癌的螺旋CT、彩色B超的影像学资料,与病理诊断作对照分析。结果对于病灶直径≤1.0 cm的82例甲状腺微小癌B超诊断符合率为76.8%(63/82),CT的诊断符合率为31.7%(26/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对于病灶直径≥1.0 cm的204例甲状腺癌B超诊断符合率为79.4%(162/204),CT的诊断符合率为84.8%(173/20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B超是目前诊断甲状腺微小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对于病灶≥1.0 cm的甲状腺癌,B超和CT检查均是阳性诊断率高的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螺旋CT肝双期扫描及3DCT对肝癌LP-TACE治疗后肿瘤非坏死低密度区血供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肝癌患者D-TACE治疗后行螺旋CT肝双期扫描,5例同时行肝动脉MIP、SSD及门静脉MIP三维重建。结果 34例肝癌LP-TACE治疗后非坏死低密度区分为4个类型:周围型、侧边型、中心型和弥漫型。17例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均强化;8例肝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无强化;3例肝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强化;6例肝动脉及门静脉期均无强化。2例肝静脉参于供血。5例肝动脉及门静脉血管MEP、SSD成像可较好显示肝动脉及门静脉血管与非坏死低密度区的关系。结论 螺旋CT肝双期扫描及3DCT是评价肝癌LP-TACE治疗后肿瘤非坏死低密度区血供无创伤性的有效方法,对其治疗效果的评估及继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Zhou C  Li J  Wang Z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2):135-136
目的报道13例肝转移瘤钙化的CT表现。方法13例钙化肝转移瘤的原发肿瘤10例为结肠癌,3例为直肠癌。13例经腹部CT扫描及B超检查发现肝转移瘤钙化。1例手术探查活检病理证实为肝转移性腺癌伴坏死及灶状钙化。结果肝转移瘤钙化的CT表现有3种类型:(1)砂粒样钙化,聚集成团、成片或呈环形;(2)不规则斑片状钙化;(3)斑点状钙化。钙化分布于转移瘤的中心、周边或弥散分布于整个肿瘤中。结论肝转移瘤钙化不多见,其原发肿瘤常为结肠癌。其他如卵巢癌、胃癌、乳腺癌等的肝转移及原发性肝癌也可有钙化,但更为罕见。在不明原发肿瘤的患者作腹部CT扫描发现肝转移瘤钙化时,应想到原发为结肠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