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全面了解分析血站血液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方法 对2003~2010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的室间质量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检验的4项传染病标志物结果总符合率达98%.结论 室间质评有助于提高检验质量,其结果与建立室内质控、操作者责任心、检测试剂质量以及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发放室间质控品考核是国内外检验室间质评的常用方法 ,其目的是回顾性地了解各血站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评价各实验室的检验能力 (proficiencytesting ,PT)。为此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要求做好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1] 。浙江省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在全省 39个采供血机构建立和健全了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体系 ,包括室内质量控制 (IQC)、室间质量评价 (EQA)及全面质量保证 (TQA) ,并于 2 0 0 1年度采用发放质控物调查和血液质量抽样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室间质量评价工作。要求各实验室在做好室内质控 ,达到良好精密度[2 ] 的基础上参加…  相似文献   

3.
全国血站系统检验室室间质控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血站系统供血者的血液筛选是安全输血的重要措施.为了提高全国血站检验室的检验水平,确保供血及各类血液制品的质量,笔者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及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合作,从1992年起开展了全国血站和单采浆点检验室室间质控的调查.调查内容为血液常规筛选中的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等5项检测.现将7年来共15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采供血机构五项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受中国输血协会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委托,上海市血液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及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合作,从1992年开始在全国血站系统开展检验室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工作,现已形成一套较完善的室间质控网络与评价体系。室间质评工作促进了室间质控的开展,促进了检验人员的质控意识,提高了血站检验科的检验水平,为保证血液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就2001~2003共5次质评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全区采供血机构血液检验室的工作质量和各实验室间差异,发现各采供血机构血液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区采供血机构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体系[1,2],本中心从2002年起,连续3年对全区38家采供血机构(包括中心血库和单采血浆站)开展室间质量评价工作,现将室间质评情况分析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室间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采用发放质控物与派观察员现场实际调查相结合的方式[2,3],前者为每年按季度4次发放质控品,后者则采取不定期不通知的方式派员携带质控品到实验室,制定采用常规方法检测规定的一组标本,进行评价。1.2质控品进行室间质评的…  相似文献   

6.
质量控制对于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愈来愈受到医学检验界的高度重视.现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管理学科.我省1990年开展了血液检验室间质评活动,现对1990~1995年我省白细胞计数室间质评情况回顾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血站血液检验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实验室内正确应用。方法对本血站实验室常规试验的每次室内质控规范化,定期分析室内质控曲线;并积极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安徽省采供血系统检测能力验证、安徽省临床检验中心及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中心(CITIC)室间质评。结果 2016年本室血液检验室内质控结果全部在控制范围内;参加的安徽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2次结果为合格、安徽省采供血系统检测能力验证结果定性结果满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3次全部满意或100%、中国国际输血感染预防和控制(CITIC)室间质评3次全部合格。结论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同时根据室间质评反馈的结果可以有效评价本检测实验室有无系统性误差的存在,对于提高血液检测水平,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有效,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开展`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是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为提高各临床实验室临床检验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1. 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以下简称室间质评)在全国已普遍开展.我市卫生局遵照卫生部第二周期《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评审标准》中《综合医院医技科室技术标准》的要求,决定由我市临床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临检中心)组织,对市属18个县、市、区的一级医院开展室间质评工作.于是,从1998年起,我临检中心首次开展地区级室间质评.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初见成效.现将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1 对一级医院实验室开展室间质评工作的必要性 我省临检中…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广东省血站系统的管理,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各实验室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自1998年第2季度开始,开展血站系统HBsAg、抗-HCV、梅毒抗体和抗-HIV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简称室间质评)活动。同时,要求实验室回报每季度前30个连续HBsAg、抗-HCV的室内质控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检验医学近年来蓬勃发展,我省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逐渐为临床感染诊断和使用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福建省临床检验中心(以下简称“省临检中心”)从1989年开始开展全省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的微生物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在这期间省临检中心先后举办了多次的培训班和提高班,使全省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检验的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质量控制意识得到提高。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微生物室间质量评价的合格率已达90%以上,但是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还有一些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全市开展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的实验室室间质评工作.方法 参考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血液检验项目室间质量评价方案,进行该市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结果 参加室间质评的单位数为36家,3次质评阳性质控品检出率的平均值为:HBsAg 98.5%、抗-HCV 99.2%、抗-HIV 98.1%、TP 98.6%;阴性质控品检出率的平均值为:HBsAg 99.5%、抗-HCV 100.0%、抗-HIV 100.0%、TP 100.0%;有两个实验室单个检测项目未达到80分的合格标准.结论 4项检测指标的阳性样品均存在漏检现象,有必要开展对全市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卫生部关于"临床检验室间质评"工作的精神,进一步提高我市基层单位医学检验技术水平,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管理,我市卫生局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全市基层实验室的实际,决定由吉安市临床检验中心组织,对市属13个县、市、区的一级医疗单位开展室间质评工作.2003年,我市首次对部分一级医院进行了医学检验室间质评,现将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HIV抗体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是主持单位发放HIV抗体质控血清,对参加的各实验室进行HIV抗体检验质量考评。本质评组于2000年度对四川省30个血站每季度发放一套抗-HIV-1室间质控品,每套含质控血清3份(包括HIV-1抗体阳性和阴性)。要求各血站在收到质控品后,尽快将质控血清随同常规检验的献血者血清标本一起检测,并将结果按表格规定填写完整后,尽早将表格寄回主持单位,以便进行室间检验质量评价。四川省30个血站在2000年度获得满分的占60%(18/30),其他血站未获得满分有多种原因,其中操作技术和试剂质量问题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HIV抗体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是主持单位发放HIV抗体质控血清,对参加的各实验室进行HIV抗体检验质量考评。本质评组于2000年度对四川省30个血站每季度发放一套抗-HIV-1室间质控品,每套含质控血清3份(包括HIV-1抗体阳性和阴性)。要求各血站在收到质控品后,尽快将质控血清随同常规检验的献血者血清标本一起检测,并将结果按表格规定填写完整后,尽早将表格寄回主持单位,以便进行室间检验质量评价。四川省30个血站在2000年度获得满分的占60%(18/30),其他血站未获满分有多种原因,其中操作技术和试剂质量问题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及部分地区血站检验的室间质量调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对献血者血液的筛查是安全输血的重要措施,尤其对ALT、HBsAg、抗-HCV和梅毒抗体的4项检测是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肝炎和梅毒的主要手段。笔者从1992年12月起对上海市全部临床供血和生产用血浆的32个血站(含市郊和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地的采供血机构)ALT、HBsAg、抗-HCV、梅毒4项检测,开展了室间质量调查评价,现报告于下。1 情况调查和举办学习班 1992年首先对各血站发送调查表并派人作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检验室环境、仪器设备、技术人员水平、检验项目、试剂来源、操作方法、希望和要求等。分别举办了血站业务站长及检验室负责人学习班,统一试剂(免疫试剂)及操作方法,详细介绍开展质量控制的意义和具体步骤,使参加者在思想和理论上充分认识到血站  相似文献   

16.
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是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EQA可以了解实验室的检测或测量的能力,识别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监控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受山东省输血协会委托,对山东省各中心血站、血站、中心血库、单采血浆站的检验室进行输血传染病标志物HBsAg、抗-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血液质量管理委员会为提高全省采供血机构的血液检验质量 ,从 2 0 0 1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室间质评活动。 2 0 0 2年笔者在抗 HIV盲样中使用了 2份抗 HIV 2阳性血清 ,分别于 2 0 0 2年 5月和 1 1月分 2次 (每次 1份 )作为室间质评品之一发放 ,用国外标准品代替国内标准品作偿试性室间质评。经前瞻性调查 ,发现总体结果不很理想。因此认为该调查结果可能对各采供血机构血液检验实验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2份抗 HIV 2型阳性血清  1号 :HIV 2型 (WB :抗 HIV 1p2 4 ;抗 HIV 2 p1 …  相似文献   

18.
抗凝新鲜血在血液分析仪质量控制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探讨抗凝新鲜血在血液分析仪室内质量控制及室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将当天采集制作的抗凝新鲜血分发至各医院临检实验室 ,当天完成血液分析仪的比对。仪器校准后 ,进行室内、室间质控物的检测。结果 各实验室血液分析仪经定值抗凝新鲜血比对及校准后 ,室间质评抗凝新鲜血各项目检测结果的CV、平均VIS明显减小 ,优秀率提高到 95 %以上。结论 抗凝新鲜血用于质控 ,提高了北京市各医院临检实验室血液分析仪的检测水平 ,使各医院的血液分析仪有了可溯源的参考标准 ,提高了血常规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2000年~2002年广东省血站系统室间质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加强广东省血站系统的管理,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各实验室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自1998年第二季度开始,开展了血站系统HBsAg、抗-HCV、梅毒抗体和抗-HIV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通过对2000年~2002年度室间质评总结,可以看出:随着试剂质量的提高、每次质评后的小结以及对室内质量控制的重视,各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适用且符合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实际的质量评价标准,为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评价和全面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依据,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血液透析学科建设指南、医院等级评审标准,通过2轮专家函询,整理函询结果,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标准各层级条目的权重值,建立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结果构建的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包括一级条目3项,二级条目7项,三级条目64项,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和意见协调程度均较好。结论构建的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现了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工作内涵,对专科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可操作性强,能有效提升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