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MRI对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和在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方法,对76例脑囊虫病进行了观察,分析,应用头部MRI对脑囊虫病进行诊断。结果与结论:不仅能确定脑囊尾蚴寄生的部位和数目,还可以进行明确的分期,为药物治疗和疗效判断提供依据,避免了治疗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3.
脑囊虫病诊断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脑囊虫病的诊断方法,对43例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病人进行了脑部CT、血清和CSF囊虫抗体检查(ELISA),32例CT无典型脑囊虫病改变的患者做了脑MRI检查。结果11例(25.6%)CT表现为多发圆形低密度灶,部分间有点状钙化,为脑囊虫病的典型改变,余32例改变不典型或无异改变。血清囊虫抗体阳性37例(86.0%),CSF囊虫抗体阳性32例(74.0%)。27例(84.4%) 相似文献
4.
神经囊虫病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经囊虫病(NCC)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病,是该病流行地区成人继发性癫痫的主要病因。近年来,随着EITB检验技术和MRI的应用,确诊率明显提高。特异性驱虫药吡喹酮和丙硫咪唑的应用,以及辅助性治疗药物的使用,对各型NCC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并发脑积水的NCC应在服用驱虫药时,同时行分流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高颅压型脑囊虫病诊断和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颅压型脑囊虫病诊断和治疗的探讨朱士兴,刘玉亭脑囊虫病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目前均较为常见,有高颅压的脑囊虫病误诊率较高,而且因其病情严重,有突然恶化的危险,治疗上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现就我们诊断和治疗的54例高颅压型脑囊虫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偏瘫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囊虫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报告2例以偏瘫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囊虫病,结合文献复习,介绍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结果在显微镜下或内镜下摘除囊虫术后痊愈出院。结论以偏瘫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囊虫病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多见,以基底节区及其附近的占位效应为主要影像学表现,术前依据CT、MRI等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采用显微镜下手术摘除囊虫或神经内镜下摘除囊虫,可早期对被挤压的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进行减压。 相似文献
7.
脑室猪囊虫病齐兰平,薜义,郭卓平脑囊虫病目前归为四型: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和混合型。本文报告脑室内猪囊虫病30例。全部经手术及病理检验证实。资料本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6~51岁,平均22.1岁。少年儿童16例,青年10例。病程1个月~2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纯脑实质内泡型脑囊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9例脑实质型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单囊患者7例,双囊患者2例。术前误诊5例。7例患者病灶全部摘除(头节+囊壁),另2例患者行囊虫结节囊壁大部分摘除,无新的神经功能障碍产生,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6年,有癫痫的5例患者术后癫痫均控制良好,术前肌力障碍的1例患者术后肌力恢复正常,有共济失调症的1例患者术后该症状亦明显减轻。结论脑实质型脑囊虫病误诊率较高,其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探讨脑囊虫病的诊断方法,对43例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病人进行了脑部CT、血清和CSF囊虫抗体检查(ELISA法),32例CT无典型脑囊虫病改变的患者做了脑MRI检查。结果11例(25.6%)CT表现为多发圆形低密度灶,部分间有点状钙化,为脑囊虫病的典型改变,余32例改变不典型或无异常改变。血清囊虫抗体阳性37例(86.0%),CSF囊虫抗体阳性32例(74.0%)。27例(84.4%)脑MRI可见典型脑囊虫病改变,5例为非特异性改变。认为脑囊虫病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结果和影像学改变综合分析,MRI对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优于CT。 相似文献
10.
四脑室囊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四脑室囊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15例四脑室囊虫病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CT扫描示脑积水、四脑室囊状扩张,4例可见囊虫头节;MRI矢状位T1加权像示四脑室内有一囊性病灶,10例可见囊虫头节。血清囊虫ELISA检查10例阳性。13例术后颅高压症状均立即解除,2例误诊为脑积水,摘除囊虫后症状消失,随访1.5年未见复发。结论 MRI是诊断四脑室囊虫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血清囊虫ELISA检查简便,可协助诊断。枕下正中入路四脑室囊虫摘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脑囊虫病分期分型的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灼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4(6):68-68
目的:回顾分析62例脑囊虫病MRI分期分型表现,探讨MRI对脑囊虫病诊断价值。方法:62例根据病史、临床及MRI表现,囊虫补体试验阳性,增强扫描及穿刺病检和治疗随访观察确诊者61例。手术与病理证实者1例。结果:脑实质型60例,其中活虫期6例,变性死亡期8例,非活动期2例,混杂期14例,脑室型、混合型各1例。结论:MRI对显示脑囊虫病发生的部位、数目、范围、形态及分期分型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大囊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和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确诊的5例大囊型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 大囊型脑囊虫病颅内压增高不明显;MRI平扫及增强大囊泡寄生部位散在脑实质及小脑,囊泡呈圆形或类圆形,个别有分叶,囊壁薄而规则,大囊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3例表现为囊壁呈环状轻度强化、2例无强化;2例外科手术治疗,2例吡喹酮和阿苯达唑联合治疗,1例吡喹酮治疗无效加用阿苯达唑明显见效.结论 大囊型脑囊虫病临床及影像学有特征性改变;药物治疗是根本;阿苯达唑对于大囊型脑囊虫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15.
选择高颅压型脑囊虫病患者23例,男20例,女3例,年龄8-57岁,平均37.7岁,病程5月-17年,平均11个月。其诊断均符合脑囊虫病诊断标准,且具有高颅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3例行脑室引流术,术后死亡1例,有效率66.7%,20例内科治疗。治疗时先用20%甘露醇500-1500ml/日并氟美松10-20mg/日静脉滴注,颅压下降后加用丙硫咪唑或吡喹酮0.6-1.2/日,一个疗程7-15日。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分析脊髓型囊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提升对该病的总体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3例脊髓型囊虫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均行后正中入路椎管内肿物全切除术。结果 3例均位于胸段脊髓,病理证实为脊髓囊虫,术后2例浅感觉减退,治疗后恢复。术后肌力较术前恢复,继续口服驱虫药物。结论脊髓型囊虫病发生率低,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建议用药物抗囊虫治疗。 相似文献
17.
报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室内猪囊虫病37例。CT轴位扫描均表现为脑室不对称性扩大,以囊虫所在的脑室扩大最为明显;增强扫描4例均无强化病灶;Isovist脑室造影CT扫描28例,27例见脑室内球形低密度充盈缺损,1例导水管以上无占位性病变,导水管以下无造影剂。2例改变体位后复查CT扫描,充盈缺损病灶位置有改变。3例MR均表现为第四脑室扩大特别显著,第三脑室和双侧侧脑室扩大。对脑室内猪囊虫病的CT和MR影像学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 ,17岁。以阵发性上肢抽搐 2年 ,凭空闻声 ,无端猜疑 6个月而入院。患者于 5年前与其父同食“米猪肉” ,其父于当日下午出现腹泻 ,患者则无恙。但此后在患者粪便中发现囊虫节片。 2年前患者左上肢及左面部出现阵发性抽搐 ,未经任何治疗。 1年前患者出现头痛、烦躁、伴失眠。 6个月前称房前屋后有人喊自己名字 ,并怀疑别人议论他 ,说他坏话 ,要害自己及家人。外院曾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服用奋乃静、安坦 ,疗效不佳。 4个月前曾行CT扫描发现 ,右基底节有 2mm大小囊腔 ,囊腔中有钙化点。并行血清囊虫抗体试验呈阳性。以脑囊虫病…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