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彬  陈茶  钟武平  黄恩芳  高玲 《广东医学》2002,23(9):924-925
目的 研究血浆蛋白C(PC)、蛋白S(PS)活性在肝硬化、肝癌患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凝固法在Sysmex1500全自动血凝仪上检测40例肝硬化患者、40例肝癌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浆PC及PS活性,同时在Hitachi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血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结果 肝硬化组和肝癌组血浆PC及PS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以肝硬化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肝病患者血浆PC及PS活性分别与AST,ALT,TBil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与Alb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 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浆PC及PS活性降低,以肝硬化患者降低更明显,肝病患者血浆PC及PS活性降低的程度与肝功能受损的程度密切相关,可将血浆PC及PS活性降低的程度作为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栓调节蛋白、抗凝指标的变化及其与血清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肝硬化患者106例,检测血栓调节蛋白(TM)、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和白蛋白(ALB)。结果:TM随肝功能恶化而逐渐升高,AT-Ⅲ、PC和PS均随肝功能恶化而逐渐减低。TM与ALB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607(P〈0.01)。AT-Ⅲ、PC和PS与ALB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448(P〈0.01)、0.363(P〈0.01)和0.321(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TM和抗凝系统指标明显异常并与ALB显著相关,检测TM和抗凝系统指标有助于判断肝硬化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3.
用放免法检测64例慢性肝病患者、20例正常人血清透明质酸(HA)及Ⅲ型前胶原(PCⅢ)。结果表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硬化病人血清HA及PCⅢ水平明显高于慢性迁延型肝炎及正常人,肝硬化病人血清HA及PCⅢ水平又显著高于慢性活动型肝炎病人,而慢性迁延型肝炎病人血清HA及PCⅢ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检测血清HA及PCⅢ对慢性肝病的诊断、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均具重要临床意义,并且血清HA及KCⅢ联合检测优于HA或PCⅢ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复制对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PCR、ELISA法检测136 例不同类型慢性肝病患者(102例慢性乙型肝炎和3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95例HBV携带者及20名健康献血者(对照组)外周血HBV-DNA复制与IL-12和IL-18表达水平。结 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组IL-12及IL-1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DNA高复制组(HBV-DNA ≥105•mL-1)IL-12及IL-1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HBV-DNA <103•mL-1)(P<0.05);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炎肝硬化患者组及不同HBV携带者组之间IL-12及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肝病患者HBV复制水平与IL-12和IL-18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r=0.74,P<0.05;r=0.80,P<0.05)。结论: HBV复制活跃程度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12及IL-18的表达,HBV复制程度越活跃,慢性肝病患者IL-12及IL-18表达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清层粘连蛋白(L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5例不同肝病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免疫法检测血清LN。结果:各种肝病的LN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64.71%的慢性迁延型肝炎(慢迁肝),68.18%的慢性活动型肝炎(慢活肝)及94.44%的肝硬化患者LN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患者LN水平均值与其它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升高,慢活肝、慢迁肝与急性肝炎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LN测定可做为判断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脑梗死患者血浆蛋白C(PC)与蛋白S(PS)的影响,探讨HBO治疗脑梗死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HB0治疗组,用酶免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浆蛋白C与蛋白S水平,观察HBO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PC、PS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后HBO治疗组患者血浆PC、PS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并且恢复正常,而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浆PC、PS水平仍低。结论HBO可促进脑梗死患者血浆PC、PS水平恢复正常,减轻神经系统损伤,对脑梗死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肝病血浆HA,LN,PⅢP检测的临床意义王宝平(平度市人民医院山东平度266700)我们对50例慢性肝病(慢性肝炎29例,肝炎肝硬化21例),50例急性肝炎及50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浆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血浆Ⅲ型前胶原端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12和IL-18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14C-尿素呼气、ELISA法检测15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Hp感染情况及不同临床分期的慢性肝病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12和IL-18水平与胆红素水平的关联性。结果:各慢性肝病组Hp感染率、IL-12及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的<0.05); Hp感染肝病组IL-12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随着胆红素水平升高,IL-12和IL-18水平也升高。结论: Hp感染可促进慢性肝病患者的肝脏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病人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及其在疾病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59例急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其中急性甲型肝炎20例,急性重症肝炎14例,肝硬化代偿15例,肝硬化失代偿10例)、28例肝癌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浆TM水平,并与12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 急性重症肝炎、肝硬化代偿、肝硬化失代偿组血浆TM水平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急性重症肝炎组明显高于急性甲型肝炎组,肝硬化失代偿组显著高于代偿组(F=389.19,q=3.08~45.77,P〈0.001);肝癌病人术前血浆TM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55.64,q=6.959~17.544,P〈0.05),Ⅰ、Ⅱ期病人术后10 d的血浆TM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接近正常水平(t′=2.366,t=8.372,P〈0.01)。肝癌病人血浆TM水平随分期的增高而增高,差异均有显著性(F=55.64,q=4.099~17.544,P〈0.05)。结论 TM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物,可作为某些肝脏疾病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表达水平及与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相关性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5例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1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瘦素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HA、PCⅢ、C1V、LN。结果:(1)血清瘦素水平在慢乙肝、肝硬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2)在对照组、慢乙肝组及肝硬化组中女性瘦素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1)。(3)血清瘦素与PCⅢ、LN、CⅣ、HA呈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随病情加重趋于升高;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存在性别差异;测定血清瘦素并分析其与PCⅢ、LN、CⅣ、HA的相关性.可对肝纤维化程度做出较合理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黄彬  钟武平 《广东医学》2001,22(11):1013-1014
目的 探讨口服华法令抗凝患者血浆蛋白C (PC)、蛋白S (PS)活性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凝固法在SysmexCA 15 0 0、CA 60 0 0全自动血凝仪上检测 30例口服华法令抗凝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和 4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PC、PS活性和凝血酶原时间 (PT)。结果 口服华法令抗凝患者血浆PT ,INR ,PC ,PS活性分别为 ( 2 5 5± 5 3)s ,2 5± 0 5 ,( 39 2± 15 1) % ,( 45 7± 18 2 ) %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1)。结论 口服华法令抗凝患者血浆PC ,PS活性降低 ,华法令的抗凝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减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21、P53、nm2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P21、P53、nm2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是58.3%、47.9%、41.7%.P21、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级、分期及复发呈正相关.nm23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分级呈正相关,与分期及复发呈负相关.77.1%膀胱癌有上述蛋白异常表达,其中47.9%膀胱癌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蛋白表达.结论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及协同作用,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ELISA方法检测20例正常人、78例血栓形成性疾病患者(包括脑梗塞37例、风湿病16例及糖尿病25例)血浆蛋白C含量(PC:Ag)、总蛋白S(TPS),结果显示PC:Ag在对照组为106.94±39.42%,脑梗塞组、风湿病组及糖尿病组分别为80.59±29.81%、73.61±35.92%、78.28±16.52%;TPS依次为91.85±25.40%、80.54±12.87%、77.34±20.98%、87.92±18.68%。数据表明,各观察组PC:Ag、TP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PC、PS血浆水平下降与血栓形成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蛋白C(PC)抗凝系统在肾病综合征(NS)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 法测定20例NS患者,24例慢性'肾功不全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PC抗原、血浆游离蛋白S(FPS)及血浆总蛋白S (TPS)含量,并用凝固法测定血浆蛋白S(PS)活性。结果NS患者PC抗原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PS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基本一样(P>0.05),而FPS含量及PS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功不全患者除FPS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外(P<0.05),其他各项指标都与正常对照结果基本一样(P>0.05))。结论NS患者PC含量增高,这可能与机体代偿性合成增加以及机体对高凝状态的代偿性反应有关,有缓解NS高凝状态的作用。而FPS含量及PS活性降低,可能导致NS的高凝状态加重,可能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符克英  钟路 《海南医学》2000,11(4):18-18,15
目的 探讨肾脏病患者肾小管功能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2例肾脏病患者及128例正常健康人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及其与肌酐比值(RPB/Cr)的含量。结果 肾脏病患者与正常健康人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52例肾脏病患者中肾衰36例,肾综50例,肾炎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9SLE)42例,尿感30例,其他19例,结果均较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0.01或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尿毒症患者蛋白C系统和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30例慢性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浆蛋白C、蛋白S、血栓烷B_2、P-选择素含量,并对其中9例血液透析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30倒尿毒症患者66.7%发现蛋白C水平低下,未发现蛋白S水平低下,平均蛋白C水平降低而蛋白S水平增高。血液透析后两者均较透析前显著增高。血液透析前TXB_2水平增高,P-选择素水平降低,血液透析后两者改变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尿毒症高凝状态与蛋白C水平低下血小板活化异常有关。血液透析可纠正蛋白C异常,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cl-2、Ki-67、C—erbB-2在大肠癌与腺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发展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大肠癌、36例大肠腺瘤、20例正常大肠黏膜,分别进行了Bcl-2、Ki-67、C—erbB-2蛋白的检测。结果:Bcl-2阳性表达率在腺瘤与腺癌中基本相同,阳性表达强度腺癌明显高于腺瘤(P〈0.01),腺瘤和腺癌的阳性表达强度及表达率与正常大肠黏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Ki-67在腺癌中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瘤(P〈0.01)。C—erbB-2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腺瘤及正常黏膜(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Bcl-2在大肠组织的恶性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Ki-67的阳性表达及表达强度对诊断腺癌和监视腺瘤癌变有重要意义:C—erbB-2的过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研究抗凝指标蛋白C(PC)、蛋白S(PS)、抗凝血酶(AT)的变化为不同孕期的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栓前状态风险监测提供证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数据来自17年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孕期保健的240例孕妇。其中实验组为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120例。对照组为同期的健康孕妇。按照不同孕期进行比较研究妊娠糖尿病与健康妊娠PC、PS、AT的变化及意义。结果(1)在健康妊娠孕妇的抗凝指标处于动态平衡,而妊娠糖尿病孕妇处于异常变化(2)在孕早期妊娠糖尿病PS较健康孕妇有上升趋势。在晚期妊娠糖尿病孕妇PC值较健康孕妇有下降。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晚期抗凝指标PS、PC下降,有出现血栓前状态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cl-2、Ki-67、C-erbB-2在大肠癌与腺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发展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8例大肠癌、36例大肠腺瘤、20例正常大肠黏膜,分别进行了Bcl-2、Ki-67、C-erbB-2蛋白的检测。结果:Bcl-2阳性表达率在腺瘤与腺癌中基本相同,阳性表达强度腺癌明显高于腺瘤(P<0.01),腺瘤和腺癌的阳性表达强度及表达率与正常大肠黏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Ki-67在腺癌中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瘤(P<0.01)。C-erbB-2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腺瘤及正常黏膜(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Bcl-2在大肠组织的恶性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Ki-67的阳性表达及表达强度对诊断腺癌和监视腺瘤癌变有重要意义;C-erbB-2的过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