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科类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年级~4年级医科类大学生共827人应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测试.结果学生的强迫、焦虑、恐怖、偏执、敌对、抑郁6项因子分数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男女学生之间只有焦虑因子差异有显著性,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强迫症状因子分数越来越高.结论医科大学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敌对、抑郁6项因子中具有心理问题;随着年级的增高,SCL-90显示学生强迫症状因子分数逐渐增高;女生较男生容易产生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2.
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焰  李小琦  贺定翠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41-2843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网络的影响,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信息。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一般状况量表,对湖北长江大学一至三年级的各230名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湖北长江大学工程学院学生SCL-90因子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迫、焦虑、精神病因子分无显著差异但分值比较低。男生和女生的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强迫、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女生;女生躯体化、恐怖因子分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学生总均分,阳性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级强迫因子分高于二年级(P〈0.05),焦虑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低于二年级学生。一年级与三年级学生比较在躯体化,强迫,敌对,恐怖,其他均分因子分无差异。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总均分、强迫、焦虑、阳性项目、敌对、恐怖有差异,其他无差异,但是分值高于三年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SCL-90因子分比较独生子女除敌对、焦虑外,其余SCL-90各因子分与非独生子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江大学工程学院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虽然高于国内成人常模,但不同性别和年级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SCL-90对三峡大学212名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大四学生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具有显著性差异,而精神病性因子分的差异更为突出,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学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卫生辅导,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春姬 《吉林医学》2014,(1):161-162
目的:为了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85名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学生的症状自评量表的9个因子水平高于国内成人常模,与全国大学生水平比较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水平,偏执和精神病性水平低于全国大学生水平,恐怖症状水平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无差异。SCL-90因子分≥3的检出率20.35%。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006级新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男女护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40名不同年级的大专(高职)新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新护生的SCL-90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青年组(P<0.05或P<0.01);男护生SCL-90中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及偏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护生(P<0.05或P<0.01),女护生SCL-90中的恐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护生(P<0.05)。结论9项因子均分中有6项高于全国常模青年组,而且男女护生的因子均分有显著性差异,因此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性别的新护生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6.
遵义医学院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一、四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遵义医学院2002级和99级医学生有效样本1394个,比较两个年级的测试结果,并与国内正常人群和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有12.63%的大学生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其中2002级高于99级,且具有显著性差异;9项因子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高于全国正常人群常模;99级“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等因子低于2002级,而“抑郁、焦虑、偏执”因子高于2002级。结论 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南华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雯  廖力  王国平  陈新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4):348-350,354
目的了解南华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校园网上,采用"大学生心理测验软件(5.0网络版)",对南华大学一至三年级的11 219名本科生进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问卷调查。结果南华大学学生SCL-90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国内青年常模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和女生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学生SCL-90各因子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二年级学生在躯体化、敌对、偏执和其他因子方面得分分与三年级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因子分3个年级间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除敌对因子分外,其余各因子分与非独生子女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出有明显心理问题,须尽快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数为2544(占22.7%)。结论南华大学在校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虽然高于国内青年常模,但不同性别和年级间差别显著;而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癜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心理状况调查问卷,测评150例不同临床分型的白癜风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恐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并与40例来医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白癜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SCL-90评分比较,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例白癜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局限型及节段型白癜风焦虑因子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肢端型白癜风抑郁及焦虑因子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散发型白癜风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泛发型白癜风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因子均较对照组明显异常(P〈0.05)。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本研究为不同临床类型的白癜风患者心理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76例处于缓解期的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中的38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干预组),并与对照组(未干预组)进行比较。采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末进行量表评定。结果: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的主要心理问题为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强迫、敌对、偏执等。干预组在干预后4周末SCL-90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3个因子分与干预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1 ),强迫、敌对、偏执3个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他各项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p>0. 05);而对照组各因子分干预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 05 )。干预后两组在SCL-90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敌对、偏执等6个因子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的心理卫生状况,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对郴州医专 5 2 6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学生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 ,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五因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男生除恐怖因子外 ,各项因子分均高于我校女生 ,其中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四因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我校医学生心理健康不适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以及偏执五因子 ,男生心理健康不适状况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某高校新入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2004级470名新入学贫困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问题前三位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贫困新生与非贫困新生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其它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贫困新生与特困新生在躯体化、抑郁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敌对因子外,农村贫困新生与城市贫困新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各因子分除了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外,其余的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高校2004级医学贫困新生自评症状较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泰州市医学高职女生经前期综合征的现状,并探讨经前期综合征(PMS)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严重程度每日记录量表(DRSP)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2008、2009级女生832名进行间卷调查.DRSP主要反映情绪变化、症状体征和影响程度及精神状态;SCL-90主要统计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其他等因子分.结果 ①泰州市医学高职女生经前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41.55%,其中,焦虑紧张、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波动、社会活动积极性下降等发生比例较高;②“经前期1周”,PMS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其他明显高于非P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经后4~7 d”,PMS人际关系、抑郁和焦虑高于非P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PMS“经前期1周”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明显高于“经后4~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非PMS“经前期1周”和“经后4~7 d”心理健康状况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前期综合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相互影响,是干扰高职女生身心健康的常见问题,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全面促进高职女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88名安徽省春节返乡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达到39.8%,其中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者15.5%,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正常人平均水平(P<0.01)。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在不同性别(主要表现在SCL-90总分及敌对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及恐怖因子),不同婚姻状况(主要表现在SCL-90总分、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及精神病性因子),不同文化程度(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因子、敌对因子及恐怖因子),不同年龄(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因子、SCL-90总分及其他因子),不同月收入(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因子及抑郁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月收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男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对我院60名男护生应用知—信—行模式(KABP)进行健康教育实践,为期1年。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教育前和教育后分别进行测试。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男护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方面的得分要显著低于教育前,与教育前比较,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恐惧、精神病之间有差异(P<0.05);焦虑、敌对、偏执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提高了男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性别差异及干预方法。方法选择两所有代表性的学校初、高中学生8个班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调查男女生心理问题的性别差异并针对问题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均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9.6%(22/230)与16.1%(39/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SCL-90中女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男生(P〈0.05);分组后干预组干预前女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偏高,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敌对、偏执因子分偏高,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男女生各因子分均降低,除外女生抑郁因子分偏高,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项均无差异。结论对中学生心理问题早期综合干预,并注重心理活动的性别差异,对改善心理卫生状况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PEM心理体检云服务系统中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在该院健康体检的人群进行心理测评,对性别、婚姻、年龄、学历、收入等因素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809名参检者SCL-90测评结果阳性率达27.94%.女性的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男性;偏执方面女性得分反而低于男性.未婚人群总分及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已婚及离异人群.18~<30岁人群年龄组总分及各个因子均为最高分,抑郁、敌对及偏执方面随着年龄增加得分越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精神性方面50~<60岁人群得分最低.学历越高,经济收入越多心理测评各项因子得分越低.结论 女性、未婚、低龄、低学历、低收入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严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高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用90项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工具对本院130名四年级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①躯体化因子分高于常模(t=4.31,P<0.001);②性别上无差别;③外地学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上海学生,有明显差异;④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学习成绩经卡方分析无差异。结论在医学生中建立心理档案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一般效能感量表 (GSES)、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MBU )对 43 7名广东医学院本科生进行评定。结果  (1)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着性别差异 ,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2 )医学生在SCL 90的躯体化、抑郁、恐怖、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 ;男生在SCL 90上的躯体化、强迫、敌对、偏执等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3 )男生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的FF2、FF3、FF5、FF6、MF2、MF5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4 )GSES的得分与SCL 90各因子的得分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GSES的得分与EMBU中的FF1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与FF6、MF2、MF3、MF4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 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父母养育方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329名新疆医科大学在校少数民族医学生(其中维吾尔族273名,哈萨克族51名,柯尔克孜族5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族别及不同生源地医学生 SCL-90各因子之间的差异。结果维吾尔族医学生 SCL-90因子测评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除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意因素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生和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其他因子得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医学生在人际敏感、偏执、恐怖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来自城市的少数民族医学生各因子的得分均低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吾尔族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他少数民族医学生相比存在差距,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维吾尔族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