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虎 《现代肿瘤医学》2016,(23):3780-3783
目的:探讨血浆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2-PK)检测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直肠癌患者68例,同时纳入健康者82例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ELISA)法检查血浆TUM2-PK水平,分析血浆TUM2-PK与直肠癌分期、淋巴结转移、性别、年龄的相关性以及对直肠癌临床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预测值等。另外,对患者血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对其与TUM2-PK水平进行比较,绘制ROC曲线分析其作为直肠癌诊断指标的临床价值。结果:直肠癌组与对照组血浆TUM2-PK、CEA水平分别为(29.71±13.43)U/ml、(13.45±2.02)ng/ml,对照组分别为(8.69±2.62)U/ml、(2.10±0.75)ng/ml,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血浆TUM2-PK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病理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浆TUM2-PK诊断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4.71%、76.83%、69.84%。血浆CEA诊断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7.06%、64.63%、52.46%。两者联合诊断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33%、85.61%、91.23%。结论:血浆TUM2-PK检测能够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直肠癌,判断临床分析,评估治疗预后的重要指标。其灵敏度与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CEA,而两者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M2型丙酮酸激酶(PKM2)是糖酵解途径的一个关键限速酶,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在肿瘤糖代谢通路中,PKM2可以通过在高活性的四聚体和低活性的二聚体之间相互转化,促进肿瘤的糖酵解和细胞增殖.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方式调节PKM2的表达和酶活性如转录调节、变构调节和翻译后修饰调节.PKM2在肿瘤发生和肿瘤代谢中的重要作用使它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徐春华  于力克  张宇 《癌症进展》2011,9(2):213-216
目的 探讨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 M2-PK)对鉴别结核性与肺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恶性、4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和胸腔积液中的Tu M2-PK和CEA的水平.结果 肺癌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Tu M2-PK,CEA的表达水平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比较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型丙酮酸激酶(tumorM2pyruvatekinase,TUM2-PK)在结直肠癌血浆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作为肿瘤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Elisa方法测定16例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浆TuM2-PK浓度,以及40例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血浆TUM2-PK浓度(其中22例追踪测定术后血样浓度,7例追踪肿瘤复发转移后进行XELOX方案化疗1次后血样浓度)。同时期测定血清癌胚抗原(CEA)浓度。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浆TUM2-PK值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血浆TUM2-PK值与Dukes分期较晚(P〈0.01)以及复发远处转移(P〈0.01)明显相关。在接受手术的患者中血浆TUM2-PK在原发肿瘤的病理分级不良(P=0.047)、淋巴转移阳性(P=0.030)、有远处转移(P:0.022)、DukesD期(P=0.048)情况下明显升高。在特异性相同的情况下,血浆TUM2-PK敏感性比血清CEA高(80%VS52.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明显上升。追踪术后及化疗后患者血浆TUM2-PK浓度变化,发现其浓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血浆TUM2-PK水平在罹患结直肠癌,尤其是发生浸润转移的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且在术后及化疗后下降明显,有望成为筛选和提示进展的诊断指标,并在检测疾病动态变化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叶维洁  金冶宁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0):2018-2020
肿瘤型丙酮酸激酶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疗效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已得到证实。本文就其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动态监测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肿瘤型丙酮酸激酶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疗效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已得到证实.本文就其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动态监测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人肺鳞癌组织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 pyruvate kinase,Tu M2-PK)的表达.旨在探讨Tu M2-PK蛋白在肺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对28例肺鳞癌组织和21例非肿瘤肺组织中Tu M2-PK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Tu M2-PK蛋白在肺鳞癌组织和非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14%(23/28)、4.76%(1/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肺鳞癌患者Tu M4-PK蛋白表达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患者肿瘤组织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Tu M2-PK蛋白在肺鳞癌组织高表达可作为肺鳞癌诊断的一个标志物,对肺鳞癌的预后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 pyruvate kinase,TU M2-PK)在结直肠癌血浆中的浓度变化,及其作为肿瘤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Elisa方法测定16例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浆TU M2-PK浓度,以及40例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血浆TU M2-PK浓度(其中22例追踪测定术后血样浓度,7例追踪肿瘤复发转移后进行XELOX方案化疗1次后血样浓度).同时期测定血清癌胚抗原(CEA)浓度.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浆TU M2-PK值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血浆TU M2-PK值与Dukes分期较晚(P<0.01)以及复发远处转移(P<0.01)明显相关.在接受手术的患者中血浆TU M2-PK在原发肿瘤的病理分级不良(P=0.047)、淋巴转移阳性(P=0.030)、有远处转移(P=0.022)、Dukes D期(P=0.048)情况下明显升高.在特异性相同的情况下,血浆TU M2-PK敏感性比血清CEA高(80% vs 52.5%),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明显上升.追踪术后及化疗后患者血浆TU M2-PK浓度变化,发现其浓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血浆TU M2-PK水平在罹患结直肠癌,尤其是发生浸润转移的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且在术后及化疗后下降明显,有望成为筛选和提示进展的诊断指标,并在检测疾病动态变化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M2型丙酮酸激酶对肝癌诊断意义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姜凯 《实用肿瘤杂志》2011,26(3):314-317
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导致它和正常细胞比较需要更多的代谢原料。为维持其自身的高度增殖,肿瘤细胞往往过表达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subtypeM2,PKM2)。在肿瘤的糖代谢通路中,二聚体形式的PKM2(抑制型)促进葡萄糖中间产物进行生物大分子合成代谢,而四聚体结构的PKM2(激活型)则促进葡萄糖的氧化磷酸化为细胞提供能量,二聚体PKM2在肿瘤细胞中占主要地位。PKM2的过表达以及PKM2二聚体、四聚体之间的转化使肿瘤细胞能在各种氧含量和营养环境下生存并增殖,与肿瘤的发生和扩散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作为糖酵解的关键酶之一,可以编码四个不同亚型的基因,其中M2型丙酮酸激酶(PKM2)主要表达在正常人类胚胎发育中,和组织修复、再生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深入,PKM2在肿瘤组织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PKM2除了代谢作用外,还可以通过PKM2抑制剂和激活剂变构调节四聚体和二聚体,二聚体状态的PKM2可以调节细胞核中的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本文综述了PKM2表达调控,重点介绍了PKM2非代谢功能及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糖酵解(Warburg效应)是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其相比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来说更高效地产生能量及大量的中间产物用于生物合成,还可抑制活性氧的生成。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多以低活性的二聚体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等快速增殖细胞中,作为催化糖酵解最后一个步骤的限速酶,是肿瘤细胞Warburg效应的一个关键调节因子。PKM2在肿瘤细胞中也发挥着重要的非代谢作用。PKM2被诱导转移入细胞核后,通过磷酸化特定的核蛋白后激活诸多基因的转录,促进肿瘤的生长。基于这些研究成果,该文综述了PKM2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并对PKM2的抑制剂和激活剂的抗肿瘤疗效分别进行讨论,并预测PKM2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3.
M型丙酮酸激酶在肝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y using Fab'-enzyme labell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t a sensitivity of picogram (10(-12) g or pg) level, M-type pyruvate kinase (M-PyK) in the plasma was determined in 47 healthy adults and 26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patients. The upper limits of M-PyK in the normal male and female were 1.1 and 1.4 ng/ml. The plasma M-PyK in HCC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bout 5 fold of the average normal level with a positive rate of about 95%. In 6 cases of subclinical small hepatocarcinoma and 7 cases of HCC with normal serum alpha-fetoprotein level, the plasma M-PyK was increased, whereas the plasma M-PyK levels were normal in acute or chronic hepatitis and the other benign diseases. After tumor resection, the plasma M-PyK returned to the normal value, but increased again in cases with recurrence, suggesting that the increased M-PyK in the plasma of HCC patients originates from M2-type PyK in HCC tissue. The plasma M2-PyK also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of the digestive tract, so M2-PyK may become a new marker of malignant tumors.  相似文献   

14.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居前列的恶性肿瘤,5 年生存率低,胃癌治疗主要以手术联合放化疗为主。 由于 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且目前传统的肿瘤标志物敏感度和特异度有限,早期胃癌患者诊断困难。 因此,早期胃癌的诊断途径, 胃癌治疗的靶点以及有效的预后评估方法成为热点。 近年来,肿瘤细胞能量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丙酮 酸激酶 M2(PKM2)是细胞糖酵解中的关键酶,在肿瘤组织、血清及其他体液中表达异常,不仅参与了肿瘤细胞的营养代谢,还 参与丝裂活化蛋白酶(MAPK)的转录、磷脂酰肌醇-3 激酶/ 蛋白激酶 B/ 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 Akt / mTOR)信号通路以及 NFκB/ miR-148a / 152 反馈环等多个过程,并通过上述反应促进了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血管肿瘤的生成,并抑制了胃 癌细胞的凋亡。 PKM2 可用于胃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本文对近年来 PKM2 在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与预后评估的 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研发新的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二甲双胍与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肿瘤(腺瘤和癌)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建库以来至2023年5月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ISI Web of Science、万方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所有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与结直肠肿瘤发病风险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在评价文献质量的基础上共纳入了符合标准的17项研究,其中包括队列研究12项、病例对照研究5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服用二甲双胍者较未服用二甲双胍者结直肠腺瘤发病风险降低38%(n=9,OR=0.62, 95%CI:0.54~0.70),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了23%(n=7,OR=0.77, 95%CI:0.58~0.97)。结论 二甲双胍的使用可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肿瘤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pyruvate kinase,TuM2-PK))在肺癌患者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68例肺癌、42例良性肺疾病患者和77名健康体检者血浆中的TuM2-PK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uM2-PK在肺癌组阳性率73.53%,肺良性病变组11.90%,健康对照组15.58%,肺癌组明显高于后两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TuM2-PK阳性率(82.61%)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TuM2-PK对肺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对判断淋巴结转移及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粪便中SDC2、PPP2R5C及ADHFE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在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招募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结直肠癌患者64例、腺瘤患者72例、增生性息肉患者33例和健康体检者59名,收集研究对象清晨粪便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亚硫酸盐修饰处理,采用甲...  相似文献   

18.
张煜  张林  冉志华 《肿瘤防治研究》2007,34(11):886-888
 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2-PK)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新型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中显示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肿瘤型M2-PK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中伴发2型糖尿病的比例,比较合并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普通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比率,了解糖尿病是否为结直肠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为做好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提供思路。方法回顾分析286例住院结直肠癌患者的血糖情况,计算2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计算合并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与普通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比率。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8.04%,标准化患病率为3.97%,与全国糖尿病标准化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合并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或其他组织器官转移率为69.6%(16/23),高于无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42.2%,111/263)。结论糖尿病与结直肠癌患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增加了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性。预示2型糖尿病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糖尿病的防治将对预防结直肠癌患病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结直肠癌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病理过程,缺乏理想的无创诊断方法。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晚期才表现出临床症状,因此,临床上急需可靠的用于结直肠癌筛选和诊断的生物标志物。MicroRNAs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在肿瘤的发生、转移等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粪便microRNA作为无创分子生物标志物得到深入的研究,并用于结直肠癌的筛选和诊断。全文对粪便miRNA在结直肠癌筛选和诊断中的应用及检测进展作一综述,重点介绍可用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mi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