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陈新  郭巍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04-605
目的对临床上注射胰岛素进行糖尿病血糖控制未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96名患者进行注射胰岛素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记录患者的血糖浓度,对出现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进行单独的原因分析,最后对所有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总结。结果 32例患者出现血糖控制不良。其中饮食控制不好5例;血压、血脂、锻炼、体质量控制不好12例;自我检测、糖尿病知识缺乏6例;患者自身体质差异9例。结论临床上出现血糖控制不良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主要是患者饮食控制不好,血压、血脂、锻炼、体质量控制不好、自我监测、糖尿病知识缺乏、自身体质的因素等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2.
伍华  谢乃强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9):1070-1072
目的 了解医生对 2型糖尿病诊治标准调整的掌握程度 ,以提高医师对糖尿病诊治的水平 ,使患者能够得到早期规范治疗。方法 调阅本院 2 0 0 3年 7月至 9月出院的 2型糖尿病的病案 170例 ,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及血糖、血压、血脂的检查、治疗情况 ,各数据经文字标化后输入电脑 ,由Excel 2 0 0 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医师对 2型糖尿病中并存胰岛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的认识不足 ,治疗仍以促胰岛素分泌的口服药物为主 (5 8 8% ) ,胰岛素制剂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使用率低。治疗中血糖监测不规范 ,半数以上患者血糖控制不良。仅 2 6 5 %的合并高血压者血压控制达标。 12 5例测定LDL C的患者中LDL C >3 35mmol/L的有 2 5 6 %。所有病例进行调脂者仅 14例 (8 2 % )。结论 加强临床医师对糖尿病进展的认识 ,确保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控制达标 ,对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教,教会其正确控制饮食、积极锻炼,从而缓解患者焦虑恐惧心态。力争做到体质量、血糖、血压、血脂、血黏度、胰岛素抵抗六达标。方法对64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饮食治疗,采取前后对照方法,将饮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相比较。回顾分析64例糖尿病以饮食与药物治疗的临床资料,与没有配合饮食治疗只用药物治疗的44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出院后6个月随访治愈好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饮食配合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达到良好控制血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日趋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重大问题。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主要是同时良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等,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延缓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治疗目标,需要病人与医护人员的合作。缺乏糖尿病知识或糖尿病知识不准确以及对注射胰岛素的恐惧心理等,都将造成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我科采取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考试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现对糖尿病病人实施面对面健康教育,可有效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障碍,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血糖监测及胰岛素注射操作技能,对病情的控制和情绪的稳定,均取得理想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笔者通过对家族6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治疗的同时注意运动疗法,发现其中4例因不注意饮食及运动疗法,不参加任何健康教育,血糖指标控制不好,而另1例注意运动、经常接受健康教育、按时服药、饮食控制的好,血糖指标控制良好,最后1例因从事医务工作,既注意饮  相似文献   

6.
谢燕 《中国处方药》2014,(1):106-107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7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定期测定其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分析合并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控制饮食、控制血糖、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是合并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107例患者住院后采取积极的内科治疗及综合护理,减少或减轻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根据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老年患者其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林翠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384-2385
糖尿病是一种需终生治疗的疾病,其预后取决于血糖是否得到控制和有无合并症发生。而糖尿病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缺乏护理知识.对疾病的预后缺乏信心,通过健康教育,首先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治疗糖尿病的最终目标是预防慢性并发症.而预防慢性并发症主要靠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其次使患者能够掌握病情变化与饮食、用药之间的关系,主动配合治疗,树立自我保健的信念,调整心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控制糖尿病的症状,增加糖尿病治疗的达标率,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治疗费用。方法 132例患者按照就诊序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 ,将其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降糖药物的治疗和严格的控制饮食、根据每个患者制定量化运动治疗。治疗组对其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积极干预血压、血脂、体重等。对照组,只是严格控制血糖。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的情况即治疗达标率和有效性之间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血糖控制的达标率和治疗的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了积极干预"血压、血脂、血尿酸、体重"的有效性。结论糖尿病的强化治疗,不仅是单纯降低血糖,还包括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其他的各层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凝、高脂肪肝、高尿酸、高尿微量白蛋白、高体重等)的干预。社区有效地综合干预可以巩固糖尿病的强化治疗的成果,作为糖尿病预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模式,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均得到明显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我注射胰岛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进行调查应用自行设计的消毒行为和知识问卷取100例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结果 患者缺乏消毒的知识.存在很多消毒行为问题.结论 能更容易接受胰岛素治疗并坚持下去让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良好控制血糖的状况以达到,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延缓和降低了,生活提高质量,医疗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岭  向光大  赵林双  侯洁  徐琳 《医药导报》2006,25(9):883-88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选取32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CRP、血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R),并进行比较。结果胰岛素治疗后血清CRP明显降低,血压、血糖、血清胰岛素、血脂明显改善(P〈0.05),BMI、WHR无明显改变。结论CRP在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胰岛素治疗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改善体内慢性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2.
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科学合理护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毅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36-3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指导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对83例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胰岛素注射等健康教育。结墨:通过健康教育指导,83例患者由胰岛素的被动性治疗转变为主动性参与。结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避免因注射不当而出现的血糖波动、皮肤硬结及感染的发生,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饮食控制、运动及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用饮食控制、运动及胰岛素治疗9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统计分析其治疗前后血糖的改变。结果:严重程度完全不同GDM患者的血糖可以经饮食控制、运动及胰岛素治疗被控制在一定的浓度。结论:饮食控制、运动及胰岛素治疗都可以有效控制GDM患者血糖,血糖检测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社区的治疗方案。方法对68例糖尿病患者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饮食、心理、运动、用药、自我监测、药物等治疗。结果患者对糖尿病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60例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结论目前社区医生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指导、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注射等治疗方案的针对性应用,有效地控制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明显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正确的饮食,是调治糖尿病的关键环节,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病情发展。糖尿病饮食治疗3目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主要有以下3个目的:1.保持标准体重糖尿病患者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而是需要依据身体状况制定科学化的饮食方案,确保膳食的健康性,使患者可以保持标准的体重。如果患者体重过于肥胖,需要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取,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将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改善胰岛素的抵抗性,这样会方便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DM)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在我国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各种并发症已成为致残或死亡的主要原因.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由于患者自我监测能力差,导致长期血糖控制不良而致死或过早死亡、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糖尿病一旦确诊,便要求患者遵照医嘱终身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并应采取适当的运动和经常进行血糖等监测,以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为此,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院对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监测能力调查分析,旨在提高患者自我监测能力,减少糖尿病患者的突发意外行为.  相似文献   

17.
施萍 《医药世界》2009,(10):632-63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规范化饮食与运动疗法后血糖控制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诊治的6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饮食与运动疗法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57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控制与适当锻炼血糖控制良好,余11例需加用胰岛素治疗。结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用饮食控制疗法,辅以有规律的定量运动,大部分患者可得到控制,从而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外自我护理的教育,帮助患者实现治疗最佳目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调查问卷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正确使用降糖药(包括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饮食、活动、定期监测血糖、尿糖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进行调查。结果由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原因,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外自我护理及监测能力低。结论护士应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其相关知识水平,更好地遵医用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马中书 《天津医药》2005,33(2):122-123
2型糖尿病的特点是随着病程的进展,胰岛素缺乏逐渐加重,最终需要胰岛素补充或替代治疗。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使某些糖尿病患者虽然胰岛素用量较大,超过生理分泌量,但血糖仍控制不佳,导致体质量增加和低血糖的危险。本研究旨在观察文迪雅对使用大剂量胰岛素而血糖仍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邵侃  黄珊  夏莉莉  汤瑜斌  邰筱晨  王伟群  曲伸 《安徽医药》2015,19(11):2224-2226
目的 通过PDCA的管理方法,评估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前、后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3月门诊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100例,分成两组.治疗组患者使用PDCA管理方法加强进行教育,分析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进行3个月的跟踪调研,对照组则按常规治疗并门诊随访.治疗组患者采用SF-36糖尿病简易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统计患者各个相关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经过PDCA管理后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胰岛素管理和知识方面、生活质量方面均有显著的提升.而在血糖控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通过PD-CA的管理方法,居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前、后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均有大幅优化与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